-
浙江省一起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HIV聚集性疫情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明确浙江省一起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模式HIV感染者之间的传播关系。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省浦江县新确证的疑似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HIV聚集性疫情相关HIV感染者及其性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流调),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流动信息、HIV既往检测史、高危性行为史及性伴侣情况等信息。结合HIV分子传播网络监测进行传播关系分析,采集新确证HIV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疗前的全血样本6~8 ml,分离出血浆。通过核酸提取、PCR扩增 pol基因,通过Sequencher 5.0软件拼接整理测序结果,使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进行分析。 结果: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浦江县共发现HIV感染者88例,其中异性性传播74例,有31例为非婚非商业性行为感染。初步个案调查发现,其中3例女性均与1例男性发生过无保护的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4例感染者中,有2例的配偶HIV抗体检测阳性。对新确证感染者开展分子传播网络分析,共获得异性性传播序列65例,形成9个传播簇,最大传播簇中包含10例HIV感染者。HIV聚集性疫情共涉及HIV感染者11例,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均≥50岁,职业类型为农民或农村家庭妇女;追踪溯源到7例性伴,其中6例HIV阴性,1例未检测。18例调查对象的性社会网络关系中,夫妻关系6对,固定性伴关系8对,临时性伴关系3对。11例HIV感染者中,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9例,婚内传播2例。7例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伴与病例2(56岁男性农民)的流行病学关联,3例有流调和分子传播簇结果证实,3例有分子传播簇和流调结果证实,另有1例流调结果证实。结论:本起HIV聚集性疫情的传播模式是以病例2为核心,通过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HIV,继而引起婚内和固定性伴间的传播。流调与分子传播网络相结合的溯源调查支持本结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多水平模型的流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了解流动育龄妇女接受生殖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和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 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中61086 名15~49 岁流动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地区间异质性的事实,建立多水平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 流动育龄妇女占全部流动人口调查对象的40.18%,其生殖健康教育接受率为49.39%,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生殖健康教育服务接受率高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多水平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流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教育接受率在社区水平上存在聚集性,社区健康教育服务管理合格(OR=1.305,95%CI:1.182~1.440)以及居住社区类型为居委会(OR=1.756,95%CI:1.567~1.969)是流动育龄妇女接受生殖健康教育服务的促进因素;个体水平上,年龄30~39 岁(OR=1.598,95%CI:1.346~1.897)、在婚(OR=1.751,95%CI:1.591~1.927)、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OR=2.059,95%CI:1.877~2.259)、参加医疗保险(OR=1.386,95%CI:1.267~1.516)、有工作(OR=1.242,95%CI:1.171~1.317)、生育过子女(1 个:OR=1.662,95%CI:1.514~1.824;≥2 个:OR=1.715,95%CI:1.544~1.905)、过去一年没有人工流产(OR=1.207,95%CI:1.070~1.362)、现孕(OR=2.143,95%CI:1.870~2.455)、自评健康(OR=1.222,95%CI:1.134~1.317)的流动育龄妇女获得生殖健康教育的可能性更高.结论 流动育龄妇女接受生殖健康教育与个体因素、社区因素有关,生殖健康教育服务要重点关注非在婚、受教育程度较低、未生育过子女、过去一年有人工流产经历的流动育龄妇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2021年广东省35~64岁适龄妇女乳腺癌筛查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了解 2021 年广东省户籍 35~64 周岁常住妇女的乳腺癌筛查现状及分布特征,为制定有效的乳腺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 2021 年广东省妇女乳腺癌筛查情况年报表的数据,对 2021 年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粤东地区、粤西地区(包括湛江、茂名和阳江 3 个地市)及粤北地区共 21 个地市接受乳腺癌筛查的 2231092 名 35~64 周岁妇女筛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1 年广东省妇女乳腺癌筛查率为 37.78%;乳腺癌筛查彩色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 类和 5 类的比例为 1.78%,乳腺 X 线检查 BI-RADS 4 类和 5 类为 6.61%,组织病理学检查乳腺癌检出比例为18.17%.乳腺 X线随访检查率为 28.95%,组织病理学随访检查率为 22.05%.全省乳腺癌检出率为 171.71/10 万,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乳腺癌检出率分别为 182.71/10 万、148.37/10 万、232.26/10 万和 114.62/10 万,不同地区乳腺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284,P<0.05).乳腺癌早期诊断率为 40.41%,早期治疗率为 97.81%.相较于粤东西北地区,珠三角地区筛查率最高,达到 4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35773.321,P<0.001).城市地区乳腺癌筛查率、超声 BI-RADS分类0 类和 3 类的比例、BI-RADS 4 类和 5 类比例、乳腺X线BI-RADS分类 0 类和 3 类比例、组织病理学检出比例,以及乳腺癌检出率和早期诊断率均高于农村,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x2=39.812~19067.036,P<0.01).结论 广东省乳腺癌筛查总体成效显著,但筛查率较低,尤其是粤东和粤西地区.下一步应重点提高乳腺癌筛查率,完善乳腺癌筛查随访制度和管理措施,提高流动人口妇女卫生服务可及性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光环还是枷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女性老年照顾者的困境与出路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深,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这意味着在居家养老过程中,老年人口对长期照护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在我国,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主要依靠家庭成员提供.受传统性别文化影响,在我国家庭中,照顾责任具有鲜明地性别倾向,女性往往承担更多的照顾责任.与此同时,家庭少子化、小型化和人口流动使得家庭照顾人力资源匮乏,更在无形中助推了"照顾责任女性化"现象的加剧.日复一日承担着照顾老年人责任的女性老年照顾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负担.由此,通过性别的棱镜透视女性老年照顾者面临的压力与困境,分析女性老年照顾者角色形成的原因与情境,关注不同层面能够给予女性老年照顾者的支持与帮助,从性别文化的视角对人口老龄化和妇女地位的关系问题进行再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流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均等化服务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和分析流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均等化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定量和面对面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在长沙、杭州和惠州等3个城市进行调查.结果:①为流动妇女的定量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30份,收回有效问卷103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4.2%.调查对象年龄31.5±8.1岁;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已婚调查对象政策知晓率为31.2%、免费避孕药具的获取率为32.9%;未婚调查对象政策知晓率为19.4%、免费避孕药具的获取率为11.9%.已婚调查对象获得免费盆腔B超检查、白带常规检查、乳腺检查、宫颈刮片检查者分别占34.4%、30.4%、24.9%、23.9%.②对计划生育工作者的访谈结果显示,政府制度较完善并致力于落实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流动育龄妇女均可以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生殖健康公共服务.流动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需求还有待掌握,其自我保健意识有待加强.结论:流动育龄妇女获取国家规定的生殖健康均等化服务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未婚妇女,各项生殖健康服务的获得率不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市金山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和改进本区麻疹免疫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抽样,男女各半,本市与流动人口各半,采集健康人群12个年龄组的390份血清,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麻疹IgG抗体浓度,按抗体阳性水平进行分组,对不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比较分析.结果 全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8.21%,保护性水平达41.28%.男女之间及本市人口与流动人口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年龄组抗体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214,P<0.01);≥1岁人群抗体阳性率超过80.00%,其中,3~6岁儿童抗体阳性率达100.00%,≥40岁人群抗体阳性率超过90.00%;<8月龄儿童为易感人群,抗体水平阳性率(10.00%)最低;保护率,8月龄~9岁儿童最高,其次是≥40岁人群, 10~39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主要在200~800 mIU/ml.≥8月龄人群免疫史状况不同,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0,P>0.05).结论 2015年金山区人群麻疹抗体平均水平较高,已建立较好的免疫屏障,阳性率有待进一步提高,<8月龄儿童及10~39岁人群是主要易感人群.建议重点做好易感人群和育龄妇女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屏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广州市越秀区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广州市越秀区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门诊就诊的流动儿童手足口病患儿300例,另采用1:1的匹配设计方式选择越秀区300名健康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儿童基线资料、患儿临床症状、家庭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习惯,采用单因素x2检验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本研究显示,男性患儿170例,女性患儿130例,年龄2~4岁居多,平均年龄为5.12岁;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收入情况、接触患者史、家庭垃圾堆积、小区垃圾堆积、小区人粪堆积、吮咬手指的习惯、饭前便后是否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与手足口病发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显示,接触手足口病患者史(OR=1.655,95%CI:1.226~2.234),小区垃圾污物堆积(OR=1.407,95%CI:1.017~1.946),吮咬手指的习惯(OR=1.535,95%CI:1.146~2.055),饭前便后是否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OR=1.614,95%CI:1.106~2.355)是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广州市越秀区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多发生于2~4岁,儿童生活卫生问题是导致手足口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儿童卫生保健是预防手足口病发生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市某大型企业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获取渠道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上海市远郊大型企业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和社会支持现状,探讨改善孕产妇保健服务的策略.方法: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了解被调查者孕产期保健知识来源渠道、内容和知识传递互动情况.结果:主动渠道中,书籍、亲人和互联网的作用较大;被动渠道中,亲人、互联网和电视作用较大,亲人和互联网是育龄妇女重要的支持渠道.社会网络调查显示,家人和产检医生是网络关键节点,厂医和其他人员作用不大,育龄妇女之间的互动较少.结论:企业流动育龄妇女的社会支持渠道较为单一,企业应营造生育保健氛围促进育龄妇女间的同伴互动;专业人员应发挥更大网络主导作用,搭建社会支持平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昆明地区常住与流动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昆明地区常住和流动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为昆明地区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昆明地区常住妇女22 240例,流动妇女18 960例,年龄20~65岁.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型检测HPV,共检测23个型别;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HPV-DNA.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比较常住和流动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结果 常住妇女HPV感染率9.82%(2183/22 240),流动妇女HPV感染率17.09%(3240/18 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64,P<0.05);其中常住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率低于流动妇女(7.84%vs.14.18%)(P<0.05).常住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检出率低于流动妇女(0.18% vs.0.31%)(P<0.05).常住妇女检出宫颈癌3例,流动妇女检出宫颈癌5例.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初次性行为年龄、性伴侣个数、妊娠次数等均影响HPV感染(P<0.05).结论 昆明地区流动妇女HPV感染、高级别宫颈病变发病率较常住妇女高,应加强流动妇女宫颈癌健康宣教及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0-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6年西城区累计发生麻疹410例,平均发病率为4.48/10万.全年均有发病,以3-5月为高峰,为59.02%;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8月龄儿童和≥20岁成人,病例主要集中在外来人口相对较多的街道;报告病例中有明确免疫史病例比例较低,仅为15.37%.麻疹病例发病前7~21天有就诊史比例较高,为45.61%,院内感染可能是造成麻疹发病的又一重要因素.结论 麻疹疫情呈现周期性波动,免疫空白是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开展育龄妇女的预防接种,提高流动人口麻疹免疫覆盖率,同时控制医院内感染是控制、消除麻疹的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