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敏感指标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质量敏感指标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毒供应室应用基于质量敏感指标改进的管理模式。对比改进前后的器械检测合格率、B-D试验合格率及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指标。结果:改进后消毒供应室器械检测合格率和B-D试验合格率优于改进前( P<0.01)。改进后消毒供应室在器械回收、洗涤、包装、物品发放、灭菌等方面的情况优于改进前( P<0.05)。 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的预防过程中,应用质量敏感指标能够有效提高器械回收、洗涤、包装、灭菌等方面的合格情况,保证器械消毒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集中消毒供应模式应用于医学生物实验室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索并验证集中消毒灭菌供应模式在分级医学生物实验室群组的应用可行性与效益定性.方法 筹建为医学生物实验室群组提供试验耗材、器具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服务和试验液体灭菌服务的集中消毒供应平台,并进行试运营检验和正式运营.通过统计平台实际数据及实验室意见反馈等指标,验证集中消毒供应模式应用于医学生物实验室的可行性与成效.结果 洗消平台运行6个月,共灭菌14 530件物品.其中实验耗材等固体物12 281件;试验试剂2 249件.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指标监测灭菌质量,合格率均达100%.实验室满意度为100%.结论 在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集中消毒供应模式应用于医学生物实验室群组是可行的,可以取得良好的实际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处理质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 在外来器械风险管理中引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方法,对外来器械进行风险管控,保障外来器械的使用安全.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CSSD)根据FMEA管理方法,剖析外来器械在CSSD处理中的主要失效模式,计算风险系数,对高风险系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制订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清洗合格率、干燥合格率、湿包率和主要失效模式风险系数值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清洗合格率以及干燥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包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先失效模式6项指标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MEA风险管理方法能有效指引外来器械在CSSD再处理工作,降低使用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一种脉冲紫外线多功能消毒机消毒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观察一种脉冲紫外线多功能消毒机对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 检测消毒机开启时紫外线辐照强度、臭氧泄漏量和紫外线泄漏量等指标;通过空气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检测该消毒机对物体表面污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环境空气舱中白色葡萄球菌和自然菌的杀灭率.结果 灯管下方垂直距离1 m中心处,检测紫外线辐照强度为1 096.4 μW/cm2、臭氧泄露量平均为0.044 mg/m3、非脉冲照射区紫外线强度为0 μW/cm2.脉冲紫外线多功能消毒机对物体表面污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3.00,对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99.94%.结论 该脉冲紫外线多功能消毒机性能达到要求,对室内人工污染菌的消毒效果达到规定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珠三角某市温泉水质卫生与消毒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温泉水质微生物情况,探讨合适的消毒方法,保障温泉水微生物学卫生安全.方法 连续2年监测温泉水质卫生,并试验不同消毒剂在不同余氯浓度下,温泉泡池细菌指标及感官性状指标的变化.结果 温泉泡池水质监测合格率为0,主要由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造成,合格率分别为0、0、16.67%.氯消毒剂投加试验显示低浓度余氯(0.20mg/L)即可保证微生物指标达标,低浓度余氯对水质造成的浑浊度升高小于高浓度余氯(0.50mg/L).使用氯丸和次氯酸钠,相同余氯浓度下其对水质浑浊度影响无差异.结论 温泉经营场所应增强卫生意识,注重温泉水质消毒,低浓度持续消毒的方法适合某市温泉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病毒灭活效果验证相关指示病毒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消毒和防护效果评价实验研究中,常需验证和指示某消毒处理措施对微生物的效果. 此过程需要一种既对人安全无害,又能代表微生物对常用消毒处理的抗力,并且易于实验操作和观察的指标性微生物. 目前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体系所使用的指标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主要为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枝杆菌、真菌类、病毒类等几大类. 其中病毒相关试验要求较高,往往需要以细胞或细菌作为其宿主. 试验用病毒的培养与检测工作比较复杂,因而探寻新型病毒替代指标微生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消化内镜消毒中邻苯二甲醛更换频率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为确保消化内镜消毒时邻苯二甲醛的消毒效果,探索该消毒剂合理的更换频率.方法 分别监测邻苯二甲醛使用中的浓度、染菌量和消毒后消化内镜微生物学指标,通过初步及确证试验,确定邻苯二甲醛有效使用频数.结果 邻苯二甲醛用于胃镜消毒时有效频数为102次,用于肠镜消毒时有效频数为85次.结论 将使用时间与使用频率作为更换邻苯二甲醛的依据更具科学性,且临床实践操作性较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种新复方过氧化氢消毒液对消毒试验指标菌杀灭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一种新复方过氧化氢消毒液对常用消毒试验指标菌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法和载体法,对一种新复方过氧化氢消毒液杀灭消毒试验指标菌的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杀灭效果观察.结果 用含过氧化氢2.5 g/L的该复方消毒液作用5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5.00;含过氧化氢30 g/L的该复方消毒液作用2.5 min,对悬液内黑曲霉菌杀灭对数值>4.00,作用5 min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3.00.用含过氧化氢15 g/L的该复方消毒液作用10 min,对不锈钢片载体上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杀灭对数值>3.00;用该复方消毒液的原液作用15 min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达到全部杀灭.结论 该新复方过氧化氢消毒液对常用消毒试验指标菌均有很好杀灭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种高效消毒剂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3种高效消毒剂实验室杀菌效果和消化内镜模拟现场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内镜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方法,观察戊二醛、邻苯二甲醛和过氧乙酸实验室杀菌效果和内镜模拟现场消毒效果.结果 浓度为17.6 g/L戊二醛、4.4 g/L邻苯二甲醛和1.5 g/L过氧乙酸消毒液作用0.5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等杀灭对数值均>5.0;上述戊二醛作用40 min、邻苯二甲醛作用10 min、过氧乙酸作用2.5 min,对悬液内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杀灭对数值均>5.0;戊二醛和邻苯二甲醛作用5 min和过氧乙酸作用2.5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5.0;戊二醛作用120 min、邻苯二甲醛作用420 min和过氧乙酸作用1 min,对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5.0.上述浓度的戊二醛、邻苯二甲醛和过氧乙酸消毒剂按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循环全消毒周期,消化内镜模拟现场消毒和现场消毒效果均可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指标.结论 3种高效消毒剂均可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病毒和细菌芽胞,均可在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上有效消毒消化内镜达到消毒要求,杀菌速度过氧乙酸最快,邻苯二甲醛次之,戊二醛最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湖州市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致突变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湖州市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致突变性及其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018年水文年内湖州市主城区2家自来水厂的水源水、 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检测水质参数及消毒副产物指标;采用XAD-2大孔树脂富集柱提取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通过Ames试验(鼠伤寒沙门菌TA98菌株)检测其致突变性.结果 自来水厂Ames试验阳性结果仅见于丰水期出厂水高浓度组,且呈剂量-反应关系.同一份水样中+S9与-S9的回复突变率(M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9的出厂水MR值高于末梢水(P<0.05),但+S9的出厂水和末梢水M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厂水、 末梢水的MR值均高于水源水(P<0.05).不同水期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致突变性强度M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水期致突变性最强,枯水期最低.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致突变性强度(-S9)与二氯乙酸呈正相关(P<0.05).结论 湖州市主城区2家自来水厂的出厂水检出致突变性,可能与水厂氯化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