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体复苏时机对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变化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进行液体复苏对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外周血管阻力(SVR)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16例因脓毒症所致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液体复苏时机,将患者分为早期组55例和延迟组61例.比较2组患者复苏前、后不同时间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复苏后肾脏替代治疗情况、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肾功能恢复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2组28 d生存情况;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复苏后24 h的SVR对患者28 d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复苏前比较,2组患者复苏后24、48、72h及出ICU时的Scr、BUN、SVR均明显降低,心排量(CO)、每搏输出量(SV)明显升高,且早期组的Scr、BUN、SVR明显低于延迟组,CO、SV明显高于延迟组(P均<0.05);早期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延迟组,肾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延迟组(P均<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7%vs 11.48%,P>0.05);早期组28 d死亡率明显低于延迟组(30.91%vs 52.46%,P<0.05);复苏后24 h的SVR预测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95%CI:0.817~0.924,P<0.001).结论:早期液体复苏能够快速改善AKI患者的肾功能及SVR,降低患者死亡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策略的现状与困惑——中西医结合认识汇通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液体复苏是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的重要支持手段,但目前关于补液时机、补液量、液体种类和复苏目标等具体内容尚有争议。临床实践也常常面临液体不足和补液过多的两难困惑。本文结合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从中医气血津液基础理论气血相互关系及变化角度,将中西医关于液体复苏的认识融合汇通,提出"三阶段两步走"的早期液体复苏方案,为进一步优化液体复苏策略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液体治疗降阶梯策略在腹腔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脓毒性休克经早期充分的液体复苏后,过多的液体积聚在体内,可导致患者器官功能障碍和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肾脏替代治疗时间延长,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液体治疗降阶梯策略是脓毒性休克晚期阶段重要的液体管理措施,指通过限制液体输入、使用利尿剂和肾脏替代治疗等方法去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实现液体负平衡,以期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和降低病死率。本文围绕液体治疗降阶梯策略的提出、实施时机和终点、实施手段、与腹腔感染源控制的关系及其对器官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等方面,就液体治疗降阶梯策略在腹腔脓毒性休克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腹腔脓毒性休克晚期阶段的治疗提供指导,并探索新的治疗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胰腺炎液体复苏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AP具有起病快、病情变化复杂、并发症多等特点,通过早期液体复苏支持治疗,AP患者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可得到有效缓解,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AP液体复苏的必要性、复苏时机、复苏液体选择等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20国际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管理指南与日本脓毒症诊疗指南之异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21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及欧洲危重病协会联合发布了《拯救脓毒症运动:2020国际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管理指南》,提出93条推荐意见。同年,日本集中治疗医学会及日本急救医学会也联合发表了《日本脓毒症诊疗指南2020》,涵盖22个领域的118个临床问题。本文将两个指南的内容按照国际指南的顺序,从筛查、初始复苏、平均动脉压、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诊断、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启动抗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抗菌药物的选择、抗真菌治疗、抗病毒治疗、抗菌药物的输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感染源控制、抗菌药物降级策略、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停用抗菌药物的生物标志物、液体管理、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监测和静脉通路、液体平衡、氧合目标、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保护性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非ARDS呼吸衰竭患者的小潮气量、肺复张、俯卧位通气、肌松剂、体外膜肺氧合(ECMO)、糖皮质激素、血液净化、红细胞(RBC)输注、免疫球蛋白、应激性溃疡的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预防、肾脏替代治疗、血糖管理、维生素C、碳酸氢钠治疗、营养、治疗目标、姑息治疗、同伴支持团体、治疗的交接、寻求经济或社会支持、脓毒症患者以及家属的脓毒症知识教育、共同决策、出院计划、认知疗法、出院后随访等50个条款进行比较,便于大家了解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领域一些观点的碰撞,加深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管理最佳证据的制定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制定SAP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针对SAP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管理的相关证据进行文献检索,依据"6S"证据金字塔顺序,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和UpToDate、NICE、RNAO指南网、国际胰腺病学、WHO协会网站、JBI、Cochrane、PubMed、EMBASE、CINAHL,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运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质量评价工具及证据预分级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等级判定,运用FAME结构对证据的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2篇。归纳出21条SAP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管理的证据,包含复苏时机、补液种类、补液总量及补液速度、动态监测、液体复苏目标5个方面。推荐SAP患者一经诊断应立即进行液体复苏,最迟72 h内进行液体复苏;优先推荐补充乳酸林格液,胶体液推荐补充人血白蛋白;补液的第1个24 h输注的液体总量占发病72 h补液总量的33.3%,对于早期休克或伴有脱水的患者,建议入院24 h内液体速度为5~10 ml·kg -1·h -1,其中最初的30~45 min内可按20 ml/kg的液体量进行输注;建议每4~6 h评估早期液体复苏是否达标,复苏目标需满足以下指标中的2项以上,尿量0.5~1 ml·kg -1·h -1、平均动脉压65~85 mmHg、中心静脉压8~12 mmHg、心率<120次/min、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70%、红细胞压积下降到30%~35%。 结论:通过循证护理方法制定了SAP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管理的最佳证据,有利于改善患者照护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胰腺炎液体复苏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急性胰腺炎液体复苏管理的相关证据,获取文献1 630篇,通过筛选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估,最终纳入12篇文献,包括指南6篇,临床决策1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4篇。通过对证据的提取整合,形成了液体复苏时机、补液原则、补液速度、液体选择、监测频率、液体复苏目标、液体复苏禁忌证、联合干预等8个类别。从中推荐了11条证据,其中8条A级推荐,3条B级推荐,为临床实施急性胰腺炎液体复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淮安地区二级综合医院急诊医师对脓毒性休克1 h集束化治疗策略了解状况的问卷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20年1月淮安急诊联盟会议期间以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淮安地区21家二级综合医院的143名急诊医师进行脓毒性休克1 h集束化治疗策略内容的闭卷式问卷调查。问卷共10道选择题,各题为1分,总分10分。143名急诊医师总的答对题目数为(5.4±2.9)题,其中高(39人)、中(50人)和初级职称者(54人)答对题目数分别为(6.4±3.3)、(6.0±3.2)和(3.4±1.9)题( P<0.01),不合格(答对≤5题)率分别为28%(11/39)、40%(20/50)和56%(30/54)( P=0.03)。对4项措施的了解:高、中和初级职称者对"留取血培养"的回答正确率均超过95%,"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正确率分别为15%(6/39)、24%(12/50)和7%(4/54),另2项措施均为50%左右。对10个知识点:中、高级职称者对"实施策略时机"的正确率分别为60%(30/50)和59%(23/39),初级职称者44%(24/54);对"监测乳酸时机"初、中和高级职称者的正确率分别为65%(35/54)、64%(32/50)和80%(31/39);对"平均动脉压目标值"中、高级职称者的正确率分别为68%(34/50)和62%(24/39),初级职称者为50%(27/54);对"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机"中、高级职称者的正确率分别为50%(25/50)和46%(18/39),初级职称者为17%(9/54)。提示急诊医师对脓毒性休克1 h集束化治疗策略掌握情况较差,需加强相关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时间甘精胰岛素干预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脏器氧化应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低剂量甘精胰岛素干预在烧伤延迟复苏大鼠中的抗氧化效应,明确烧伤延迟复苏时较好的抗氧化干预时机。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延迟复苏组、烧伤后即刻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即刻治疗组)、烧伤后2 h甘精胰岛素治疗组(2 h治疗组)、烧伤后6 h甘精胰岛素治疗组(6 h治疗组)等5组,每组各10只。甘精胰岛素各治疗组分别于烧伤后即刻、2 h、6 h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0 U·kg -1·d -1),延迟复苏组于伤后6 h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延迟复苏组及各治疗组均于伤后6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0 ml/kg)模拟液体延迟复苏;假伤组不给药且不进行液体复苏。假伤组于伤后即刻、其余各组于伤后24 h分别采集大鼠腹主动脉血及心脏、肾脏组织。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血糖及心肌和肾脏组织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黄嘌呤氧化酶(X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分析抗氧化干预的时机。 结果:与假伤组相比,延迟复苏组血糖升高[(10.72±0.80)比(6.57±0.82)mmol/L, P<0.001];心肌、肾脏组织中CuZn-SOD、CAT和GSH-Px的活性及T-AOC均降低(均 P<0.05);XOD、MPO的活性均升高(均 P<0.05)。与延迟复苏组相比,即刻、2 h和6 h治疗组血糖均降低(均 P<0.05);即刻和2 h治疗组心肌、肾脏组织中CuZn-SOD、CAT和GSH-Px的活性及T-AOC均增高(均 P<0.05);6 h治疗组仅心肌组织中GSH-Px、肾脏组织中CAT和GSH-Px的活性增高(均 P<0.05)。与延迟复苏组相比,即刻治疗组心肌组织中MPO及XOD、肾脏组织中XOD的活性降低(均 P<0.05);2 h治疗组心肌、肾脏组织中的MPO、XOD的活性均降低(均 P<0.05);6 h治疗组心肌组织中MPO、肾脏组织中XOD的活性均降低(均 P<0.05)。与即刻治疗组相比,2 h治疗组心肌组织中GSH-Px的活性升高( P<0.05),肾脏组织中CuZn-SOD、CAT和GSH-Px的活性及T-AOC均升高(均 P<0.05);6 h治疗组心肌CuZn-SOD、CAT和GSH-Px的活性及T-AOC均下降(均 P<0.05)。与即刻治疗组相比,2 h治疗组心肌组织中XOD和MPO、肾脏组织中XOD的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肾脏组织中MPO的活性降低( P<0.05);6 h治疗组心肌组织中XOD、MPO的活性均升高(均 P<0.05)。与2 h治疗组相比,6 h治疗组心肌、肾脏组织中的CuZn-SOD、CAT和GSH-Px的活性及T-AOC均降低(均 P<0.05),心肌、肾脏组织中XOD、MPO的活性均升高[心肌:(374±8)比(290±19)U/g、(0.021 8±0.003 9)比(0.010 7±0.002 4)U/g,肾脏:(157±6)比(128±9)U/g、(0.026 8±0.004 3)比(0.013 4±0.003 1)U/g,均 P<0.05]。 结论:烧伤延迟复苏时甘精胰岛素的抗氧化效应与干预时机有关,相较于烧伤后6 h干预,烧伤后即刻和2 h干预可取得更好的抗氧化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VA-ECMO经侧胸置管左心减压: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VA-ECMO左心减压的介入时机和方法选择。方法:回顾单中心2007年7月至2022年8月53例接受ECMO治疗的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病例,选择其中应用经胸小切口置管方法左心减压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医学资料,主要包括ECMO指征、建立ECMO和应用左心减压时的血流动力学、影像学数据和临床结果,探讨该左心减压方法的临床介入时机和结果。结果:6例患儿被纳入研究,中位年龄5.5岁,中位体重20.05kg。2例因心搏骤停实施ECMO心肺复苏(ECMO-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1例因心源性休克常规治疗无效建立ECMO,3例因室性心律失常合并心源性休克常规治疗无效建立ECMO。1例ECPR建立同时左心减压,5例患儿建立ECMO后出现左心室排血困难经无创措施治疗无效后经侧胸左心房置管方法建立左心减压,从ECMO建立到左心减压建立历时12~248 h。左心减压建立后左心胀满均能缓解,但临床结局有所差异:病例2、5、6成功撤除左心减压管,左心减压时长40~144 h,之后成功撤离ECMO出院回家,其中病例2并发左上肢肌力下降,出院一个月后随访肌力恢复到3级;病例1、3、4未能撤除左心减压管,其中病例1自主心搏不能恢复被迫撤离ECMO;病例3心功能有所恢复但因并发颅内出血放弃治疗;病例4并发心室内血栓行体外循环下取栓术后并发大出血被迫撤离ECMO后死亡。结论:经侧胸置管左心减压有助于儿童外周VA-ECMO患儿的心功能恢复。液体限制、适当高PEEP、正性肌力药和扩血管药物调整和ECMO流量滴定后仍存在脉压差低,超声提示LVDD增加、心内血流自显影、主动脉瓣打开困难、主动脉瓣反流,胸片提示肺水肿等应尽早建立左心减压。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无脉电活动是左心减压的重要信号,ECPR患儿可同时建立左心减压。出血是外科方法左心减压的主要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