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MLL基因重排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llo-HSCT治疗50例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11q23/MLL阳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航天中心医院接受allo-HSCT的50例伴11q23/MLL阳性急性髓性白血病受者,通过分析植入成功率,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及移植相关病死(TRM)率、累积复发率、无病存活(DFS)率、总存活(OS)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50例受者中除1例受者因合并器官功能衰竭,回输细胞后未植活外,其余49例受者顺利植活出仓,白细胞植活的中位时间是15 d(9~18 d),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是13 d(8~33 d)。移植后28 d评估骨髓,49例受者均处于完全缓解(CR)状态。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3~79)个月。移植前缓解组和未缓解组在移植后3年的OS率分别为(83.3±10.8)%、(30.9±8.2)%( P=0.002),DFS率分别为(83.3±10.8)%、(28.4±8.0)%( P=0.003)。 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11q23/ MLL重排AML的有效方法,移植前缓解的受者有更高的存活率,移植后复发仍是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肿瘤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骨髓增生异常肿瘤(MDS)是一类以骨髓细胞发育异常和血细胞减少为标志的髓系恶性克隆性疾病,可发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0%~15% MDS患者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该类患者被进一步划分为低增生性MDS(Hypo-MDS)。Hypo-MDS并非单一疾病,是多种疾病的混合谱系,该病患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特征等方面异质性较大,因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较为困难。笔者拟对Hypo-MDS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医师更准确地识别和治疗该病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LL3基因对宫颈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和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探究髓系/淋巴系或混合谱系白血病3基因(myeloid/lymphoid or mixed-lineage leukemia 3,MLL3)对宫颈癌细胞生长、转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宫颈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检测MLL3 mRNA水平.体外培养SiHa细胞,将其分为以下5组:Control组(不转染)、NC-sh组(转染阴性对照shRNA慢病毒)、MLL3-sh组(转染MLL3 shRNA慢病毒)、NC-OE组(转染阴性对照过表达慢病毒)和MLL3-OE组(转染MLL3过表达慢病毒).进一步采用2300EX直线加速器9 MeV β射线照射细胞建立放射抵抗SiHa细胞(SiHaR),然后将其分为:NC-sh组、MLL3-sh 组、8 Gy+NC-sh 组和 8 Gy+MLL3-sh 组.NC-sh 组和 MLL3-sh 组细胞不照射,8 Gy+NC-sh 组和 8 Gy+MLL3-sh 组细胞用9 MeV β射线照射8 Gy.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RT-PCR检测MLL3、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征突变基因(ATM)、ATM-Rad3相关基因(ATR)、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RAD50双链断裂修复蛋白(RAD50)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LL3、Bcl-2相关X蛋白基因(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cleaved caspase 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γ-H2AX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γ-H2AX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宫颈鳞癌组织中的MLL3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01).与NC-sh组比较,MLL3-sh组SiHa细胞的MLL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侵袭细胞数量、MMP2和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NC-OE组比较,MLL3-OE组SiHa细胞的MLL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侵袭细胞数量、MMP2和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SiHa细胞相比,SiHaR细胞中的MLL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01).与8 Gy+NC-sh组比较,8 Gy+MLL3-sh组SiHaR细胞的细胞活力降低,γ-H2AX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和γ-H2AX foci数目升高,ATM、ATR、BRCA1和RAD50的mRNA水平降低(P<0.05).结论:宫颈癌细胞MLL3的表达下调促进了其生长和转移,但降低DNA损伤修复能力,提高宫颈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结直肠癌组织miR-331-3p、MLLT10 mRNA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CRC)组织微小RNA-331-3p(miR-331-3p)、混合谱系白血病转位辅因子 10(MLLT10)mRNA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CRC患者156例,取术中获取的CR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331-3p、MLLT10 mRNA表达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 mRNA表达.比较CRC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miR-331-3p及MLLT10、E-cadherin、N-cadherin、Snail mRNA表达;分析CRC组织miR-331-3p、MLLT10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二者表达的关系及其与E-cadherin、N-cadherin、Snail 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 CRC组织MLLT10、N-cadherin、Snail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miR-331-3p、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1).CRC组织miR-331-3p、MLLT10 mRNA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位置、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RC组织miR-331-3p表达与MLLT10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78,P<0.05);CRC组织miR-331-3p表达与E-cadherin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589,P<0.05),与N-cadherin、Snail mRNA表达呈负相关(r分别为-0.712、-0.654,P均<0.05);CRC组织MLLT10 mRNA表达与E-cadherin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49,P<0.05),与N-cadherin、Snail mRNA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8、0.714,P均<0.05).结论 CRC组织miR-331-3p低表达、MLLT10 mRNA高表达,二者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上皮间质转化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MLL-AF4融合基因阳性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探讨MLL-AF4 融合基因阳性急性白血病(MLL-AF4+ A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 例成人MLL-AF4+ AL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文献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10 例患者中女性6 例,中位年龄34.5 岁.起病时中位白细胞数114.89×109/L,5 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 例合并髓外侵犯.8 例免疫表型符合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其中6 例pro-B-ALL,2 例pre-B-ALL;2 例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B/T淋系及B淋系/未分化型各1 例.9 例患者染色体具有t(4;11)(q21;q23).7 例B-ALL患者1 疗程诱导化疗后6 例获完全缓解(CR1),4 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2 例患者死于移植后感染、脑出血及中枢复发,2 例长期生存.2 例未移植者于 2疗程内复发.2 例MPAL患者诱导化疗1 例CR.复发的 3 例患者予Blinatumomab挽救治疗,1 例CR2 后出现髓外复发,另2 例治疗无效.2 例B-ALL治疗中发生系别转换.结论:成人MLL-AF4+ AL具有独特临床特征,pro-B-ALL多见.起病时白细胞水平较高,髓外浸润和凝血异常多见.常规化疗具有较高缓解率,但易早期复发,可能发生谱系转换.Blinatumomab细胞靶向治疗对该类型白血病有一定疗效,但MRD转阴后allo-HSCT是改善其预后的唯一希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毛刺状淋巴样原始细胞在急性白血病形态学诊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探讨毛刺状淋巴样原始细胞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毛刺状淋巴样原始细胞的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初诊为急性白血病的 525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筛选出不伴成熟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且毛刺状淋巴样原始细胞比例≥5%(定义为毛刺状淋巴样原始细胞型急性白血病)的患者 72 例作为阳性组;其余研究对象白血病细胞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并且毛刺状淋巴样原始细胞<5%的患者 453 例为对照组.对两组 WHO 诊断标准分型、免疫表型、跨系表达及干/祖细胞阶段标志等实验室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阳性组与对照组WHO 诊断标准分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中 75%急性髓系白血病伴CD7 或CD56 表达,61.5%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出现伴 CD13 或CD33 表达,3 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均出现伴髓系表达.阳性组 B-ALL 和 T-ALL 的干/祖细胞阶段标志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毛刺状淋巴样原始细胞型急性白血病主要集中在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及微/低分化急性白血病亚型,白血病细胞高频出现混合谱系、高表达跨系免疫标志和干/祖细胞阶段标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MLLT6在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MLLT6又称为 AF17(ALL1 fused gene from chromosome 17 protein),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长臂2区1带(17q21),最初在白血病中作为MLL的伙伴基因被分离出来.有文献报道MLLT6在人体内具有维持血压稳定的功能.同时MLLT6作为癌基因或和混合谱系白血病(Mixed lineage leukemia,MLL)的基因融合(t(11;17)(q23;q21)等)协同促进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发生发展.本文就MLLT6及MLL-MLLT6融合蛋白在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NA结合蛋白KSR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5型细胞中的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RNA结合蛋白KSRP在不同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并研究KSRP对AML细胞增殖的调控功能.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集和癌基因组图谱(TCGA)的数据分析KSRP在AML中的表达水平;在人外周血的单核细胞系(THP-1)中利用慢病毒传导分别抑制KSRP的内源表达或者过表达miR-129,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结果 KSRP在t(15;17) 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低表达,而在混合谱系白血病(MLL)易位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或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中高表达.抑制内源KSRP的表达后显著抑制了THP-1细胞的增殖(P<0.01)而促进细胞凋亡(P<0.01).过表达 miR-129后促进 THP-1细胞的增殖(P<0.05).结论KSRP通过促进miR-129的加工调控AML-M5型细胞的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伴MLL基因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47例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混合谱系白血病(MLL)基因重排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6年5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llo-HSCT的47例MLL基因重排阳性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47例MLL重排阳性AML患者中男24例,女23例,中位年龄30(15~ 58)岁,M4/M5共36例(76.6%).移植后2年总生存(OS)率为(64.4±8.4)%,无病生存(DFS)率为(47.3±9.3)%,复发率为41.0%,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7.9%.45例患者检出11q23易位,2例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检出MLL部分串联重复.t(6;11)组(16例)、t(9;11)组(15例)、其他类型组(16例)的2年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09,P=0.472).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时年龄>45岁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4.454(95%CI 1.314~15.099),P=0.016],移植前MRD阳性是影响患者DFS [HR=4.236 (95% CI 1.238~ 14.495),P=0.021]、复发[HR=5.491 (95% CI 1.371~ 21.995),P=0.016]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移植前疾病处于非CR状态患者移植相关死亡风险增高[HR=10.370(95% CI 1.043~ 103.110),P=0.046].结论 移植时年龄>45岁、移植前疾病处于非CR状态、移植前MRD阳性为影响allo-HSCT治疗MLL基因重排阳性AM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伴MLL基因异常白血病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伴混合谱系白血病(MLL)基因异常白血病的发病率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近五年来所有住院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筛选出MLL基因异常的患者,收集临床和预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初发急性白血病223例(ALL 72例,AML 151例),其中MLL相关白血病患者资料完整的16例(ALL 3例,AML 13例).MLL相关白血病占ALL的4.2%,AML的8.6%.16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诱导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只有7例(CR率43.8%).11例患者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其中7例为单倍型移植,3例为同胞全相合移植,另外1例为脐血移植.16例患者随访4.5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期间9例患者死亡.16例患者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这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OS)仅约40%,无进展生存率(PFS)约为30%.结论 伴MLL基因异常的白血病对传统化疗反应不良,易复发,已成为疾病预后不良的标志,异基因移植有可能改善其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