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叙事疗法理论植入游戏在患儿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将儿童叙事疗法的理论及方法植入游戏软件对提高患儿肠道准备质量的应用效果,为患儿肠道准备选择护理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21年1—12月行肠道准备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3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肠道准备服药指导,试验组应用儿童叙事疗法理论植入游戏软件实施肠道准备服药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肠道准备充分率、完整服药率、肠道清洁度及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肠道准备充分率、完整服药率分别为94.12%(32/34)、52.94%(18/34),高于对照组的46.43%(13/28)、10.71%(3/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5.23、10.41,均 P<0.01);试验组Boston肠道准备评分总分为(7.65 ± 1.07)分,高于对照组的(6.07 ± 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 4.87, P<0.01);试验组家长满意度为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64.29%(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2.74, P<0.05)。 结论:通过应用儿童叙事疗法理论植入游戏软件,能促进患儿完整服用高剂量清肠剂,提高患儿肠道准备质量,可作为患儿肠道准备的护理干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常规肌力训练对老年人身体稳定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VR)技术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年龄偏高老年人身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年龄偏高的50例老年对象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2组老年对象均给予下肢肌力及核心肌力训练,观察组则在肌力训练基础上辅以VR游戏训练。于干预前、干预9周后检测对比2组老年对象各项身体稳定性指标(包括身体平衡能力、灵敏性及协调性等)。结果:经9周干预后,发现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52.39±3.05)分]、动静平衡检测总时长[(21.19±4.56)s]、六角反应球测试计时[(6.33±1.89)s]及踩脚印行走计时[(48.17±7.05)s]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水平( P<0.05);而对照组仅有BBS评分[(49.40±4.19)分]、动静平衡检测总时长[(19.27±4.60)s]较干预前明显改善( P<0.05),其它指标虽较干预前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下肢肌力及核心肌力训练基础上辅以VR游戏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老年对象身体平衡能力、灵敏性及协调性,对提高其身体稳定性及降低跌倒风险具有重要作用,该联合疗法值得在老年人群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兴趣为导向的地板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比研究兴趣为导向的地板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60例孤独症儿童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n=30)和观察组( n=30),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兴趣为导向的地板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分别比较两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PEP-3)。 结果:两组治疗前ATEC、ABC、CARS、PEP-3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6、9个月,观察组ATEC、ABC、CA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PEP-3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以兴趣为导向的地板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异常情绪与临床症状,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接受与实现疗法联合抗抑郁药对游戏障碍患者网瘾程度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接受与实现疗法(ACT)联合抗抑郁药对游戏障碍患者网瘾程度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的门诊及住院部中符合DSM-5中"网络游戏障碍"诊断的14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药物组、联合疗法组,每组各71例。单纯药物组给予抗抑郁药物依他普仑治疗,联合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ACT干预。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视觉模拟量表(V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11)对患者进行评估,通过HAMD、HAMA量表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后VAS、SCL-9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联合疗法组治疗后VAS、SCL-90评分均低于单纯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前CIAS-R、BIS-1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后CIAS-R、BIS-11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联合疗法组治疗后CIAS-R、BIS-11评分均低于单纯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前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联合疗法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低于单纯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ACT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游戏障碍,可减轻患者网络渴求程度、网络成瘾程度,并缓解患者冲动性,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颅直流电刺激和基于计算机的认知训练在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是一种无创性脑刺激治疗方法,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被广泛应用于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患者。认知训练包括常规认知训练和基于计算机的认知训练(computerized cognitive training, CCT)。后者主要通过游戏方式引导患者进行针对性、动态调整的训练方案,具有低成本、高可用性、趣味性以及不受治疗环境限制的优点,可多感官刺激快速呈现对大脑形成有益的刺激,诱导受损的脑功能重建,从而有效改善VCI患者的认知水平。CCT主要包括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语言功能训练、视空间训练以及执行功能训练。目前,tDCS联合CCT在VCI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沙盘游戏疗法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疗法对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痛苦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住院进行放疗的49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盘游戏疗法。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中的5个功能维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痛苦程度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前后试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得分下降程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沙盘游戏疗法对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痛苦和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烧伤儿童心理康复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儿童烧伤后的心理应激与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而心理健康状况对患儿的生命挽救、创面修复、功能及心理康复均有重要影响。目前烧伤儿童的心理障碍尚未引起普遍重视,相关的康复治疗措施也亟待规范。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针对烧伤儿童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出推荐意见,形成本共识。文中介绍了烧伤儿童心理应激及心理障碍的表现、常用评估量表及不同阶段的心理康复治疗要点。干预及治疗方法包括心理干预、行为疗法、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游戏疗法、音乐及药物治疗,同伴支持与烧伤儿童夏令营对于烧伤儿童的心理康复及重返社会也有良好作用。心理干预和治疗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心智发育水平,并需要父母的密切参与及合作。此外,烧伤儿童的父母也常常发生应激反应和心理障碍,本文也提出了推荐性处理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视觉训练系统联合传统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视觉训练系统4(VTS4)联合传统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纳入4~10岁屈光不正性弱视受试者168例。根据患儿监护人意愿将受试者分为传统+VTS4疗法组84例和传统治疗组84例,其中传统+VTS4疗法组行传统综合疗法联合VTS4治疗,传统治疗组仅接受传统综合疗法,2个组受试者均连续训练1年以上。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采用扩瞳后电脑验光仪和视网膜检影法测定等效球镜度(SE);采用同视机检查同时视觉和融合视觉;采用Titmus立体图检查立体视;采用IOLMaster 500检查眼轴长度(AL)和角膜曲率(Km)。比较2个组受试者治疗1年后的基本治愈率、BCVA、三级视功能恢复率、△SE、△AL和△Km,评估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近视漂移情况。将传统+VTS4疗法组受试者按年龄分成4~5岁组42例和6~10岁组42例,比较不同年龄亚组受试者基本治愈率、BCVA、三级视功能恢复率的差异。基本治愈为视力提高至0.9及以上、屈光度明显改善、治疗6个月后无复发,基本治愈率为基本治愈例数/总例数×100%。结果:传统+VTS4疗法组受试者基本治愈率为58.33%(49/84),优于传统治疗组的40.48%(3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58, P=0.021)。传统+VTS4疗法组BCVA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537, P=0.011)。传统+VTS4疗法组受试者同时视、融合视和立体视恢复率分别为87.93%(51/58)、78.33%(47/60)和70.77%(46/65),高于传统治疗组的65.57%(40/61)、57.81%(37/64)和52.86%(37/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8.259、5.968、4.566,均 P<0.05)。2个组受试者△SE、△AL、△K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传统+VTS4疗法治疗1年,4~5岁组基本治愈率为69.05%(29/42),高于6~10岁组的47.62%(2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67, P=0.046);4~5岁受试者BCVA和立体视恢复率均优于6~1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046, P=0.041; χ2=4.624, P=0.032)。 结论:传统+VTS4疗法能够提高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视力,有助于弱视患儿三级视功能的建立,不额外增加患儿的近视漂移,对低龄患儿效果更加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耳鸣数字疗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耳鸣常伴发焦虑及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耳鸣的常规治疗包括咨询教育、心理治疗和声治疗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耳鸣诊疗及慢病管理的数字疗法奠定了基石。本文讨论了基于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数字化耳鸣诊疗新方案,包括耳鸣诊断评估、声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严肃游戏、慢病管理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最后,展望了耳鸣数字疗法的未来发展,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疗法作为耳鸣临床诊疗及慢病管理的重要补充提供了新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临床症状、情绪认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临床症状、情绪认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三附院收治的ASD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n=45)和对照组( n=35)。其中对照组患儿均进行结构化教育联合听觉系统训练法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两组均干预6个月。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t检验对比分析2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ren autism rating scale,CARS)、社交反应量表(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SRS)、情绪识别工具和儿童生存质量(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PedsQL)评分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干预前ABC、SRS、CARS评分及情绪辨别能力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儿干预6个月后感觉、社会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ABC总分、社交知觉、社交认知、社交沟通、社交动机、孤独症行为、SRS总分、CARS评分均有降低( t研究组=5.182,7.200,6.778,7.302,5.140,36.178,3.955,15.294,9.014,11.063,9.723,45.354,25.827,均 P<0.05; t对照组=1.971,2.612,1.665,2.294,2.129,10.809,2.305,5.544,2.650,2.955,2.849,16.485,5.910,均 P<0.05),正立、倒置、上半面孔、下半面孔情绪辨别率、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功能及PedsQL总分均有升高( t研究组=16.723,31.037,10.951,7.234,7.572,7.393,9.036,7.236,6.223,均 P<0.05; t对照组=5.458,14.008,4.196,2.653,3.260,3.566,3.298,2.766,3.876,均 P<0.05)。研究组患儿干预6个月后感觉、社会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及ABC总分均低于对照组,ABC总分差值高于对照组[ABC总分差值:研究组(21.9±2.8)分,对照组(7.5±2.6)分, t=23.537, P<0.05)];社交知觉、社交认知、社交沟通、社交动机、孤独症行为、S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SRS总分差值高于对照组[SRS总分差值:研究组(18.7±0.7)分,对照组(8.1±0.6)分, t=71.448, P<0.05)];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CARS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CARS评分差值:研究组(7.7±1.1)分,对照组(2.2±0.8)分, t=24.887, P<0.05)];而正立、倒置、上半面孔及下半面孔情绪辨别率、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功能、PedsQL总分及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edsQL总分差值:研究组(8.4±1.2)分,对照组(0.7±0.9)分, t=31.648,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SD患儿ABC总分、SRS总分、CARS评分与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功能及PedsQL总分均呈负相关( rABC总分=-0.387,-0.334,-0.324,-0.289,-0.349, 均 P<0.05; rSRS总分=-0.390,-0.343,-0.299,-0.283,-0.378,均 P<0.05; rCARS评分=-0.321,-0.298,-0.293,-0.235,-0.319,均 P<0.05);正立、倒置、上半面孔及下半面孔与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功能及PedsQL总分均正相关( r正立=0.837,0.650,0.669,0.710,0.680,均 P<0.05; r倒置=0.688,0.611,0.615,0.602,0.647,均 P<0.05; r上半面孔=0.755,0.669,0.638,0.740,0.629,均 P<0.05; r下半面孔=0.738,0.724,0.553,0.568,0.560,均 P<0.05)。 结论: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可有效减轻ASD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社交反应能力,并改善患儿的情绪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