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网络应用示范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22-2035年是上海建设成为更可持续韧性生态之城的关键发展期,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任务更加艰巨.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为进一步夯实基层自然灾害应对韧性,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加强社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网络研究,通过分析上海市社区自然灾害特点,提出一种综合监测预警的方法和网络,通过若干物联感知传感器持续监测和智能终端分析研判的密切配合,以实现对社区灾情态势、社区灾害风险完成实时的评估和预警.经过在典型社区中的实践验证,该系统初步实现了数据监测、风险研判、预报预警等功能,提升了社区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河南省儿科护士灾难准备度现状及心理资本、组织支持感对其影响路径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河南省儿科护士灾难准备度现状及其心理资本、组织支持感对灾难准备度的影响路径,为儿科护理灾难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8—10月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的361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灾害准备度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组织支持感量表进行横断面研究,利用SPSS 25.0分析问卷及量表数据,AMOS 23.0构建影响儿科护士灾难准备度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河南省儿科护士灾难准备度条目均分为(4.65 ± 0.92)分。灾难准备度的水平与心理资本和组织支持感呈正相关( r=0.690、0.525,均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具有灾难救护知识培训及灾害应急演练经历、心理资本的2个维度(希望、韧性)、组织支持感是儿科护士灾难准备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心理资本直接作用于灾难准备度,效应值为0.77,间接效应为0.11,总效应为0.88,组织支持感对灾难准备度的直接效应为0.21。 结论:儿科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儿科护士灾难知识、实践操作和救灾模拟等培训,重视护士心理资本和组织支持感的水平,以期为后续临床儿科灾难护理教育和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洪水灾害的公众应急医疗救援资源需求满足度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洪水灾害下公众应急医疗救援资源需求满足情况、影响因素和多元主体赋能对策.方法 以某市4个乡镇的受灾群众为调查对象,共收集有效问卷651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80.49%的调查对象认为洪灾期间自身及其家庭的应急医疗救援资源需求能够得到满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满足度低的影响因素包括家中有≥65岁的老人和家中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度高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应急物资准备充足,基层政府灾前宣传过灾难预防与自救知识,基层政府灾前做过食物、水和救援物资准备,地方医院应急医疗救援物资储备充足以及医护人员进行过心理知识、技能宣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全方位强化医疗机构、基层政府与社区公众的应急资源储备,多主体协同推进各项应急准备与宣传工作,构建灾害应对韧性社区和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外韧性城市形态研究述评
编辑人员丨2024/6/22
面对突发的自然和人为灾害,城市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韧性城市形态被认为是化解城市脆弱性的关键得到关注,梳理国外研究成果对应对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不确定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韧性城市形态为主题,从概念与特征、形态要素韧性表现、评估及韧性设计等方面追踪国外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国外文献重点探讨了形态与自然灾害的关联;韧性城市形态的概念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从宏观、中观、微观空间层次视角探讨城市形态要素韧性表现成果较多;形态要素韧性评估集中于道路网络要素的韧性表现;形态要素韧性设计关键在于空间异质性.基于分析结果可知,我国未来研究重点应集中在全方位构建韧性城市形态研究框架、丰富并拓展形态要素韧性评估方法与技术、重视形态要素空间异质性等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医护救援人员灾害韧性低水平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分析医护救援人员灾害韧性的影响因素,构建其灾害韧性低水平风险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及滚雪球法,于2022年5月—7月选取全国18个省(区、市)参与过灾害救援的1 037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疗救援人员灾害韧性测量工具、正念注意觉知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精简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医护救援人员灾害韧性低水平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校准曲线等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价,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参与灾害现场救援、积极应对、正念水平、救援物资充足程度为医护救援人员灾害韧性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医护救援人员灾害韧性低水平风险的预测公式为:Logit(P)=8.741-0.381 ×家庭人均月收入-0.891 ×是否参与灾害现场救援-2.544 ×积极应对-0.020 ×正念水平-0.222 ×救援物资充足程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最佳临界值为0.35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12%、71.43%.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为x2=12.250(P=0.140),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较好.外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0%、66.39%,总体正确率为69.95%.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为管理者甄选、招募和培训医护救援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海绵城市研究进展综述:从水文过程到生态恢复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合理的规划建设加剧了城市洪涝、城市缺水、生态功能降低等诸多问题,受国外低影响开发理念启发,国内学者提出了与城市水文过程紧密结合的解决之道——“海绵城市”.在梳理海绵城市概念、内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水文过程之间的作用关系,指出海绵城市研究涵盖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和水生态等众多领域且不断融合拓展.归纳了海绵城市的发展趋势,强调应更加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积极响应多尺度气候变化,科学认知城市水文过程并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构建.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优化框架,在理论上从单纯地关注水文过程转变到全方位倡导生态水文修复,在技术方法上重点融合生态水文途径改善城市水文空间体系,将生态恢复作为重要建设方式来提升城市应对灾害的弹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内外地震灾害救援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地震灾害中救援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六个数据库[Pubmed、Medlin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1998-2018年发表的与地震灾害救援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有关的文献,并对文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相比未经历过救灾的护理人员,地震救援护理人员在整个救灾过程中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灾前(防灾备灾阶段)心理上准备不足、灾中(应对阶段)救援心理压力过大、灾后(恢复与重建阶段)存在创伤后应激反应.[结论]在灾害管理的每个阶段,救援护理人员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对其灾前心理的防护教育及培训,增强救援护理人员在灾害管理各个阶段的心理韧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心理韧性调节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认知情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心理韧性对胃癌患者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胃癌患者120例,采取心理韧性问卷( CD-RISC)、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 CERQ)展开调查.结果 胃癌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较低,得分(56. 93±8. 72)分;与患者的心理韧性具有紧密联系的指标包括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沉思、积极重新关注因子、自我责难、灾害化因子,并且与前两者具有正相关联性,后两者呈负相关联性(P<0. 05);进一步的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心理韧性坚韧、自强、乐观维度能够联合解释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总变异量的32. 3% ( P<0. 05) .结论 胃癌患者普遍存在着心理韧性较低水平的情况,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度,有效将心理韧性水平提升,推动充分的应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灾害救援储备库护士的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灾害救援储备库护士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有效提高其心理弹性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样法,选取16家医院储备库人员中的护士400名,采用心理弹性问卷、社会支持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备库护士的心理弹性总分较高,坚韧和自强维度处于较高水平,而乐观维度处于中等水平;坚韧性、自强、乐观、心理弹性总分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及成熟应对成显著正相关,而与不成熟应付、混合应付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乐观与不成熟、混合应对相关不显著);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成熟应对对心理弹性总分及3个因子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不成熟应付对心理弹性总分及3个因子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灾害救援储备库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尚可,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成熟应对,同时减少不成熟应付方式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从而促进其救援期心理素质的前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川援鄂医务人员心理韧性、社会支持评定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估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四川省援鄂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四川省援鄂一线医务人员的基本资料、包括婚姻状况、职业、是否有小孩、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是否有过灾害或疫情救援经历或培训演练、认为自己感染风险的高低等,使用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估医务人员的心理韧性和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心理支持的程度,以及对支持的利用情况.运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共纳入253位医务人员,心理韧性量表得分总分(68.25±15.25)分,心理韧性量表得分总分(F=3.979,P=0.020)、力量维度得分(F=3.781,P=0.024)、坚韧维度得分(F=4.130,P=0.017)与职称相关,心理韧性量表得分总分(F=2.791,P=0.041)、力量维度得分(F=2.693,P=0.047)、坚韧维度得分(F=2.824,P=0.039)与认为自己感染风险的高低程度相关,力量维度得分与工作年限相关(F=3.419,P=0.034),有过灾害或疫情救援经历或培训演练的医护人员坚韧维度得分高于未接受过的医护人员(t=1.969,P=0.05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总分(41.25±8.55)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F=3.392,P=0.019)、客观支持得分(F=2.921,P=0.035)、主观支持得分(F=3.341,P=0.020)与年龄相关,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F=9.045,P<0.001)、客观支持得分(F=10.996,P<0.001)、主观支持得分(F=7.227,P=0.001)与婚姻状况相关,社会支持总分(F=3.544,P=0.030)、主观支持分(F=4.193,P=0.016)与工作年限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四川省援鄂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韧性与职称、认为自己感染风险程度有关;社会支持度与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有关.受研究设计限制,上述结论还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