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氏三联九针法的解读和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韦氏三联九针是"燕京韦氏眼科学术流派"工作室团队治疗多种眼病,尤其是视神经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重要针灸处方,临床实践显示疗效较好。笔者对韦氏三联九针法的起源、选穴配穴思路,三联不同部位的针刺手法操作要领进行了解读,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在遵循针灸理论基础上,传承并发展的三联九针法,可较大程度提高针灸治疗眼病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徐旭英分期辨治下肢丹毒经验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徐旭英教授继承燕京外科流派名老中医房芝萱对丹毒的辨证观点,进一步规范了丹毒的辨证分期,将丹毒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及预防期.急性期使用青霉素控制感染,并通过内服汤药调整患者全身症状,同时联合外治法(疱液抽取、泡洗、多重外敷法)控制下肢红肿及皮肤水肿;慢性期予口服汤药调整全身脏腑平衡;预防期重视未病先防,避免足癣、下肢损伤及劳累,定期复查,规律口服中成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水火既济"理论与特应性皮炎瘙痒的诊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慢性难治性皮肤病之一,持续反复发作的瘙痒是AD最突出的临床表现,燕京赵氏皮科流派根据临床实践经过不断传承和发展,对AD瘙痒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思路.基于"水火既济"理论,提出肾精不足为AD瘙痒的核心因素贯穿始终,心脾失调是引发瘙痒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则是阴阳平衡的失调,并基于此形成了相应的辨治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白彦萍对燕京赵氏皮科流派学术思想的溯源与发扬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白彦萍教授深刻体悟燕京赵氏皮科流派学术思想,注重溯源学术发展脉络和发展现代临床应用.结合中医络脉学说,提出皮肤血络理论,并创制虫藤通络饮等方药.对于皮肤湿病的证治,注重不同发作状态的方药变化调整.发扬中医皮科取类比象,创制加减多皮饮、五叶汤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燕京外科流派分期外治肉芽肿性乳腺炎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肉芽肿性乳腺炎又称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非干酪样坏死、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情复杂、易反复,对女性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尚无较好治疗方案.燕京外科流派名家在内治调节体质基础上,精研外治,有效缩短疾病周期、促进疾病痊愈.具体分期治疗包括:急性期以外敷药膏为主,常用药物为芙蓉膏、复方化毒膏及铁箍散软膏.脓肿期治疗多顺势而为,若机体正气强盛,使用中医箍围法;若脓肿范围较深,多采用穿刺抽脓、垫棉绑缚法.肿块期以散结消肿为主,予消化膏湿热敷治疗.破溃期根据疮面脓腐情况及肉芽水肿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纱条进行换药,如朱红膏(红纱条)、甘乳纱条、血余蛋黄油、甘草油等.恢复期使用黑布药膏外敷,并在必要时施乳头内陷矫正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燕京赵氏皮科流派从湿论治老年皮肤瘙痒症经验撷萃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皮肤瘙痒是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症状,由其造成的不适感,对老年人的身心有着严重的影响.燕京赵氏皮科流派创始人赵炳南教授,以"善治湿者当治皮肤病之半"为基础,从湿论治急性、慢性迁延性老年皮肤瘙痒症,在临床上有着良好的疗效.笔者传承燕京赵氏皮科流派,现将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经验阐述如下,并举病案一则,以飨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吕培文教授运用药对治疗中医外科疾病经验撷英
编辑人员丨2023/11/4
吕培文教授在治疗中医外科疾病时,经常针对某些特定疾病、证候、症状、体征甚至是化验检查异常等,使用一些独具特色的药对,常常能够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吕培文教授临床常用的部分药对,在解析时多引用中医古籍和吕培文教授出诊带徒过程中讲述的原话,通过中医理论阐释鸡血藤-首乌藤等十二组药对的功用主治、配伍特点、临证思考、药症对应、用法用量、使用技巧等经验,最后附以治疗疑难病(大动脉炎)的验案一则,进一步对吕培文教授乃至燕京中医外科学术流派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临床思维体系进行思考和整理,挖掘其临证时独具特色的用药经验传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燕京赵氏皮科流派从血论治神经性皮炎
编辑人员丨2023/8/26
赵炳南是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燕京赵氏皮科流派在创始人赵炳南教授的带领下,提倡"重视整体,首辨阴阳",已成为中医皮肤科学术流派的代表之一.赵氏流派认为血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血的调节失常可能会导致神经性皮炎的产生和恶化,其根本病机在于血热、血瘀、血虚、血燥及兼夹症导致的血行失调,在标为风湿之邪客于肌腠,在本为营血失和不荣于外.故神经性皮炎应当从血论治,化用治血四法,通过凉血、活血、宁血、养血之法,并结合具体症候辨证辅以化湿、行气、祛风之品,以达到通调血脉,濡养肌腠的疗效,使血行得畅,肌肤得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目痛辨证论治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既往文献和“燕京韦氏眼科流派”典籍对目痛辨证论治的的初步归纳,认为目痛病因可因“不通”或“不荣”所致,也可因机体“失常”而致气血阴阳失调引起疼痛;辨证可从阴阳、虚实、气血、脏腑等入手,结合循经部位、是否兼夹头风等分型论治,采用中药和针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疗.对于病因不明或者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的目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四大名医成长历程之共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比研究燕京医学流派的代表医家——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汪逢春四位北京名医的成长历程,探讨其成长共性.北京四大名医皆出身于当地名门望族,都曾在少年学习之余兼习医药,皆担任过政府之公职,并在公余为人诊治疾病,后来都辞去公职开业行医,医疗事业取得成功后皆自费创办了医学教育.四位名医成长历程之共性对于现代中医师的成长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