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闭症患儿口腔健康状况及家长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自闭症患儿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口腔保健的认知程度,为更好制定自闭症患儿口腔健康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自闭症患儿117例为试验组,同期就诊的非自闭症患儿121例为对照组,检查患儿口腔卫生情况.以问卷形式调查患儿口腔保健行为,包括每天刷牙次数、是否使用牙膏、是否由家长协助刷牙及进食零食频次;同时采用标准化措施评估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获取其对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并记录家长基本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闭症患儿龋齿和牙周疾病比例较高,分别为74.36%和52.14%.多数患儿口腔卫生情况不佳,刷牙≥2次/天和一直使用牙膏的比例较低,分别为17.09%和13.68%.试验组患儿家长口腔健康知识得分[(6.40±2.55)分]低于对照组[(6.95±2.47)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3.16%的试验组患儿由母亲(72.65%)或父亲(20.51%)全职照顾,多数试验组患儿家庭月收入不高.对照组患儿主要照顾者及其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与试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自闭症患儿口腔健康的因素包括刷牙习惯、主要照顾者及其最高教育程度.结论:自闭症患儿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保健认知程度较差,应加强患儿家长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健康认知水平,共同维护患儿口腔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Teach back模式对中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Teach back模式对中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就诊的150例进行口腔检查的中老年患者为调查对象,分为试验组( n=70)和对照组( n=80)。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健康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Teach back模式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中老年患者牙周病认知、口腔健康行为、牙周健康状态。 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日常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疾病认知及牙周疾病就医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的简化软垢指数(DI-S)、简化牙石指数(CI-S)、牙龈指数(GI)、改良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老年人对牙周病认知较差,需要进行护理干预,Teach back模式护理能改善中老年人日常口腔卫生习惯,提升对牙周病正确认知,改善其口腔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Teach back模式干预对中老年人日常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疾病认知及牙周疾病就医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Teach back模式干预对中老年人日常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疾病认知及牙周疾病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北京市和平里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来门诊治疗的126例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即参照组与试验组各有63例研究对象,给予参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并行Teach back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疾病认知及牙周疾病就医行为。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DI-S、CI-S、CI、BI及PD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 P<0.05);试验组患者的牙周疾病认知及牙周疾病就医行为调查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 P<0.05)。 结论:应用Teach back模式干预前来口腔门诊治疗的中老年患者,能够有效促进其养成日常口腔卫生习惯,提升其对于牙周疾病的认知,改善其牙周疾病就医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与个人口腔保健行为情况调研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及个人口腔保健行为的基本情况。方法:以该院在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口腔科中牙周病患者180例为调查对象,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牙周保健知识与个人口腔保健行为。结果: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都不一样,整体认知不均衡,其中认知情况最好的是牙周疾病与全身系统疾病有相关性,占比83.33%,其次是认为牙齿需要定期检查、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助于口腔健康,分别占比72.22%、61.11%。调查中最差的是牙线的应用方法,占比仅有25.56%。个人口腔保健行为显示,排名前三的分别有92.22%的患者选择使用软毛牙刷刷牙,82.22%的患者每隔3个月坚持替换一次牙刷,77.77%的患者坚持每天早晚刷牙,这是几个行为执行情况相对较好的。另外排名后2位的是仅有8.89%的患者定期到医院洗牙,7.22%的患者定期到医院做口腔检查,这几项的个人行为的遵从性较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结论:通过调查发现,牙周病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个人口腔保健行为的遵从性较差,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相关知识的掌握和个人口腔保健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目标设定理论引导的动态健康教育对中青年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目标设定理论引导的动态健康教育对中青年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中青年牙周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目标设定理论引导的动态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口腔保健知识认知、行为、自我效能、牙周健康指数及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口腔保健知识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每日刷牙次数、刷牙方式、每日使用漱口水次数、每日使用洁牙用具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 Scale for Self-Care,SE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指数(Geriatric Oral Health Assessment Index,GOHA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目标设定理论引导的动态健康教育可增加中青年牙周病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改变口腔保健行为,提高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有利疾病恢复与口腔保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孟德尔随机化及其在牙周炎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孟德尔随机化是一种以遗传变异为工具变量的因果推断法,它利用遗传变异的分配随机性和时序优先性,有效克服了传统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偏倚和反向因果,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牙周炎作为一种复杂的炎症性疾病,其与多种因素间存在相互关联,但这种关联认知多基于传统观察性研究,目前仍缺乏推断因果关系的有力证据。鉴于孟德尔随机化可能给牙周领域带来新的研究思路,本文针对该方法及其在牙周炎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及自我感受负担现状。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其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因素。结果:调查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平均得分(31.39±7.42)分,其中,身体负担平均(5.41±1.92)分,情感负担平均(20.21±5.37)分,经济负担平均(7.33±8.41)分;无明显负担患者16例,轻度负担患者23例,中度负担患者37例,重度负担患者2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照顾者健康状况、病程、疾病了解程度及焦虑抑郁是影响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疾病了解程度及焦虑抑郁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独立因素( P<0.05)。 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病程、疾病了解程度及焦虑抑郁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独立因素。提示应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升患者及其照顾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于病程较长或年龄偏高的患者应予以重点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期口腔患者的心理干预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对公众心理产生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影响了全国口腔医疗机构正常开展诊疗服务,口腔门诊延期等应对措施可对口腔疾病患者的体验、认知、治疗和康复等方面产生潜在影响。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口腔黏膜病、颞下颌关节病、磨牙症、牙周病等与患者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口腔心身疾病进行回顾,认为这些患者可能更容易受到应激事件的影响,需要口腔专科医师提高关注度。同时分析了不同口腔疾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应激症状,为口腔医师远程咨询和急诊接诊提出建议。疫情期间口腔医师不仅承担了口腔专业指导的专家角色,还承担了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角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牙齿脱落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牙齿脱落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其中慢性牙周炎是引起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的原发性退行性大脑疾病,具有特征性神经病理和神经化学改变。本文就牙齿脱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及相关机制等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口腔健康不良和认知障碍与老年人死亡风险关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认知障碍和口腔健康不良与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年1—6月纳入注册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的社区参与老年人3 706例,其中诊断为认知障碍和口腔健康不良的患者1 973例。根据认知表现和口腔健康状况分为:认知正常和口腔健康正常597例;认知正常和口腔健康差506例;认知障碍和口腔健康正常149例;认知障碍和口腔健康差226例。在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检验龋齿、牙周炎或无牙颌畸形和认知障碍对全因死亡率和心脏代谢性死亡率的影响。结果:13.4年中位随访期978例(49.6%)患者死亡,264例(13.5%)死于心脏代谢性疾病。认知障碍、牙周炎和牙齿缺失均为全因死亡率的重要预测因素。然而,龋齿与死亡率无相关性。联合分析这些预测因素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认知障碍和牙周炎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83.1%,心脏代谢性死亡风险增加87.7%。在认知障碍和牙齿缺失同时存在时,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最高[调整后的风险比( HR)=1.701,95% CI:1.338~2.161]。 结论:在中老年人群中,认知障碍和牙周炎或无牙症伴随存在可能与更高的死亡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