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髓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牙髓坏死可导致牙齿脆性增加,易折裂,并阻碍年轻恒牙牙根持续发育。因此牙髓再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牙髓组织具有复杂、多变的解剖结构且包含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成分,牙髓再生面临诸多挑战。回顾近年来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探索牙髓组织构建与移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文献,重点讨论适宜支架材料的选择与牙髓组织构建方法。文中述及用于构建牙髓组织的支架材料包括海藻酸钠、壳聚糖、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明胶、纤维蛋白、丝素蛋白、多肽和自组装多肽、聚乳酸、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等,简要介绍了其功能特点以及添加生物基质提取物、生长因子等组成的功能修饰或不同功能互补性材料组成的功能改进。结合临床可操作性要求,进一步讨论了由亲水性复合材料或经亲水基团修饰材料制备可注射水凝胶支架材料的组成设计和功能特点,以期为今后牙髓再生研究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维生物打印在口腔软组织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口腔软组织工程涉及口腔颌面功能和美学的修复重建。三维生物打印作为21世纪初的新兴技术,包裹细胞的生物墨水可通过模拟发育过程中组织的自组装促进再生,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巨大。口腔软组织既包括口腔特有的牙髓、牙周膜、牙龈、口腔黏膜和唾液腺,也包括颌面部涉及的皮肤、血管、肌肉和神经等组织。目前,三维生物打印在口腔特有软组织修复中主要应用于牙髓再生领域,利用不同的生物墨水荷载牙髓细胞在牙本质基质中修复牙髓组织;三维生物打印在牙周膜重建和类唾液腺培养方面仅有少量体外研究;且尚未检索到三维生物打印在牙龈和口腔黏膜再生方面的应用。这应与牙周膜复杂精细有序结构、口腔的湿润环境、有限的操作空间以及持续的咀嚼压力相关。对于皮肤、血管、肌肉和神经的三维生物打印,虽研究较多,但大多无口腔针对性。本文简要介绍目前以细胞相容水凝胶为生物墨水的三维生物打印在口腔软组织再生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脱矿牙本质基质保护策略及其在牙本质-树脂粘接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病理损伤和临床医源性操作均可导致牙本质脱矿,形成脱矿牙本质基质(demineralized dentin matrix,DDM)。牙本质脱矿激活内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和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cysteine cathepsin,CC);同时DDM力学性能降低,因此在酶促降解和物理破坏下DDM易丧失结构完整性,降低DDM在牙本质-树脂粘接修复中的临床价值。采用交联剂和MMP/CC抑制剂是保护DDM结构完整性和实现其临床价值的有效策略。多种化学合成试剂和植物来源提取物能显著改善DDM力学性能,增强DDM酶解耐受性,但化学合成试剂的细胞毒性和植物提取物引起的牙齿着色可显著影响其临床适用性。在保护牙本质胶原的同时发挥抗菌性能是未来DDM保护剂研究的新方向。因此,本综述分别从胶原交联剂、胶原降解酶抑制剂和集两者功效于一体的化合物展开,探讨DDM保护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牙本质-树脂粘接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DDM保护策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选择性胶原纤维外脱矿技术在牙本质粘接修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现有牙本质粘接体系基于酸蚀技术使胶原纤维内外磷灰石同时丧失,造成过度脱矿,而粘接剂难以渗入纤维内部,导致混合层裸露的胶原酶解、树脂降解,严重危害树脂修复体的临床寿命。选择性胶原纤维外脱矿技术可选择性地将胶原纤维外的磷灰石脱矿,保留胶原纤维内的磷灰石晶体,从而有效避免酸蚀技术导致的粘接界面结构完整性损坏,提高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本文就选择性胶原纤维外脱矿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牙本质粘接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腺苷三磷酸诱导人牙髓细胞成牙本质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筛选能成功诱导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HDPC)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的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有效浓度,探讨体内诱导HDPC进行牙本质再生的ATP适宜浓度。方法:用0(对照组)、10、400、600、800 μmol/L ATP处理HDPC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HDPC增殖以及成牙本质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的表达;用茜素红染色评估诱导21 d后矿化结节情况(各组样本量均为5),并溶解矿化结节后定量分析各组溶液吸光度值( A值)。筛选既能有效诱导HDPC成牙本质向分化,又能降低ATP对HDPC增殖抑制作用的浓度作为ATP的适宜浓度,并选用此浓度进行动物体内实验。HDPC经此浓度ATP预处理7 d后接种于明胶海绵上,并置入6~7 mm长、管径1.0~2.5 mm的人牙根管片段内(ATP处理组,样本量为8);非ATP处理组的明胶海绵接种未经ATP预处理的HDPC(样本量为8),空白对照组的明胶海绵未接种细胞(样本量为2)。各组根管片段移植于免疫缺陷鼠(9只)背部双侧皮下,3个月后取材进行HE染色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培养5 d时与对照组相比,10 μmol/L ATP组HDPC增殖显著增加( P<0.05),而600和800 μmol/L ATP组HDPC增殖显著减小( P<0.05),且800 μmol/L ATP组HDPC增殖显著小于600 μmol/L ATP组( P<0.05)。与对照组相比,600和800 μmol/L ATP组DMP1、DSP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 P<0.05),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其他各组DMP1、DSP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无显著上调( P>0.05)。诱导21 d后600和800 μmol/L ATP组均可见明显的矿化结节,其他组均未见矿化结节;定量分析显示0、10、400、600、800 μmol/L ATP组 A值分别为1.05±0.15、1.11±0.23、1.15±0.17、3.65±0.30、3.40±0.43,600与800 μmol/L ATP组 A值均显著大于其他各组( P<0.05),且600与800 μmol/L AT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E染色结果显示,600 μmol/L ATP可诱导HDPC在根管牙段内分化形成牙本质样结构。 结论:600 μmol/L为ATP诱导HDPC成牙本质向分化的适宜浓度,该浓度ATP可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诱导HDPC形成牙本质样结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iR-615-3p通过负调控FBLN1的表达抑制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miR-615-3p及其靶基因纤维蛋白 1(FBLN1)在脂肪干细胞(AD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及其相互调控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转染ADSCs分别敲低miR-615-3p及过表达FBLN1,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615-3p敲低效率和FBLN1 过表达效率以及敲低miR-615-3p后FBLN1 的表达,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敲低miR-615-3p和过表达FBLN1 对ADSCs的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敲低miR-615-3p和过表达FBLN1 ADSCs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 Osterix(OSX)、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的基因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敲低miR-615-3p和过表达FBLN1 后ADSCs DMP1 和DSPP蛋白表达.结果:敲低ADSCs中miR-615-3p后,miR-615-3p基因表达降低,ALP活性升高(P<0.05),矿化结节增多,OSX、DMP1、DSPP 基因表达水平上升(P<0.05),DMP1、DSPP蛋白表达升高.低表达miR-615-3p的ADSCs中FBLN1 表达升高.过表达FBLN1 后,ADSCs中FBLN1 蛋白和基因表达升高,ALP活性升高(P<0.05),矿化结节增多,OSX、DMP1、DSPP基因表达水平上升(P<0.05),DMP1、DSPP 蛋白表达升高.结论:miR-615-3p通过下调FBLN1 抑制ADSCs的成骨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本文将简要论述牙髓干细胞等牙源性干细胞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的作用,以及细胞外基质蛋白、细胞外信号分子和生物支架材料等在其中可能的调控作用,以期促进干细胞或干细胞衍生物介导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修复再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光交联复合水凝胶支架中人牙髓干细胞的成骨/成牙分化能力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背景: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明胶(gelatin-methacryloyl,Gel-MA)与经处理牙本质基质(treated dentin matrix,TDM)在一定比例下经过紫外线交联后形成的复合水凝胶支架具有良好的孔隙率、机械性能、溶胀性能及生物降解率,这为临床上年轻恒牙的牙髓再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探究1∶2质量比Gel-MA/TDM复合光交联水凝胶支架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能力及成骨/成牙本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第3代牙髓干细胞接种至1∶2质量比Gel-MA/TDM复合水凝胶支架中,采用CCK-8实验检测人牙髓干细胞在复合水凝胶支架中的增殖能力.将第3代牙髓干细胞接种至1∶2质量比Gel-MA/TDM复合水凝胶支架中并进行成骨诱导,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的形成情况,采用RT-PCR检测成牙相关因子(牙本质基质蛋白1、牙本质涎磷蛋白)和成骨相关因子(骨钙素、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①CCK-8检测结果显示,前7 d的牙髓干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升高,第10天时速度减缓;②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Gel-MA/TDM复合水凝胶组牙髓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矿化结节生成强于单纯Gel-MA水凝胶组(P<0.05);③RT-PCR结果显示,Gel-MA/TDM复合水凝胶组牙髓干细胞中牙本质基质蛋白1、牙本质涎磷蛋白、骨钙素、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纯Gel-MA水凝胶组(P<0.05),且14 d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7 d(P<0.05).结果表明,培养在1∶2 Gel-MA/TDM复合水凝胶支架上的牙髓干细胞表现出较好的增殖能力,能够强化牙髓干细胞的成骨、成牙本质分化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促进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方法:分离并鉴定人牙髓细胞(Dental pulp cells,DPCs),将DPCs分为对照(control)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组、TNF-α+EPO组;使用CCK-8法、Transwell法、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迁移、成骨分化能力.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组、氢氧化钙[Ca(OH)2]组和EPO组,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进行牙髓暴露,分别以含PBS、Ca(OH)2和EPO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术后1个月处死大鼠,micro-CT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Osterix(Osx)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TNF-α组DPCs增殖、迁移、成骨分化能力降低(P<0.05);与TNF-α组相比,TNF-α+EPO组DPCs增殖、迁移、成骨分化能力提高(P<0.05).与PBS组、Ca(OH)2组相比,EPO组露髓处形成连续完整的钙化桥及大量修复性牙本质,DMP-1、DSPP、Runx2、Osx水平升高(P<0.05).结论:EPO通过提高DMP-1、DSPP、Runx2、Osx水平促进牙髓损伤大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持续激活β-catenin对拔牙窝初期愈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究持续激活β-连环蛋白(β-catenin)对拔牙后牙槽骨初期骨改建的影响.方法:构建Catnblox(ex3)/+小鼠(对照组)和 9.6 kb Dmp1-Cre+/-;Catnblox(ex3)/+小鼠(实验组).分别拔除两组小鼠右上颌第一磨牙,1 周后收样,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两组小鼠拔牙窝愈合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小鼠拔牙窝内成骨细胞特异性基质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 9.6kb Dmp1-Cre+/-;Catnblox(ex3)/+小鼠;与对照组相比,其拔牙窝内HE染色显示无新生骨质,Masson染色显示胶原矿化减少(P<0.001),TRAP染色显示破骨细胞数量减少(P<0.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成骨细胞的骨钙蛋白(OCN)、Ⅰ型胶原蛋白(COL1)和牙本质基质蛋白(DMP1)的特异性表达减少(P<0.01).结论:9.6kb DMP1+细胞中持续激活β-catenin,延缓拔牙窝的初期愈合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