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6名军事飞行人员航空性牙痛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军事飞行人员航空性牙痛的发病情况,为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在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参加疗养的886名男性飞行人员进行航空性牙痛的问卷调查及口腔科体检,比较不同机种、不同飞行状态下飞行人员航空性牙痛发生情况。结果:72名飞行人员发生过航空性牙痛,总发生率为8.13%。不同机种飞行人员航空性牙痛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65, P<0.001)。飞行人员航空性牙痛的发生次数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χ2=38.94, P<0.001)。不同飞行速度下飞行人员航空性牙痛的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60, P=0.008)。不同飞行姿态时飞行人员航空性牙痛的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02, P<0.001)。有口腔疾病的飞行人员时飞行人员航空性牙痛的发生率高于未检出口腔疾病的飞行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23, P<0.001)。 结论:患有口腔疾病的军事飞行人员更易发生航空性牙痛,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治疗方案,从而保障飞行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调查及其与气质类型和社会性发展水平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的发生及其与气质类型和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327例牙体牙髓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儿童牙科畏惧调查量表-牙科分量表(CFSS-DS)评估患儿牙科畏惧症情况;采用儿童气质量表(CPTS)评估患儿气质类型;采用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评估患儿社会性发展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评估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的影响因素。结果:327例牙体牙髓病患儿共有106例发生牙科畏惧症,发生率为32.42%(106/327)。不同气质类型患儿的牙科畏惧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麻烦型气质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最高(37/47,78.72%),平易型气质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最低(16/124,12.90%)。不同社会性发展水平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水平社会性发展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最高(34/42,80.95%)。女童、有不愉快的牙科就诊经历、口腔健康意识薄弱、有牙痛症状、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的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高于男童、无不愉快的牙科就诊经历、口腔健康意识良好、无牙痛症状、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患儿(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有不愉快的牙科就诊经历( OR=2.751,95% CI:1.774~4.268)、口腔健康意识薄弱( OR=2.465,95% CI:1.627~3.734)、父母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 OR=2.366,95% CI:1.583~3.535)、消极气质类型( OR=2.573,95% CI:1.685~3.929)、中等水平社会性发展( OR=0.397,95% CI:0.261~0.603)、高水平社会性发展( OR=0.416,95% CI:0.276~0.627)是牙体牙髓病患儿发生牙科畏惧症的影响因素(均 P<0.05)。 结论: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较高,与患儿气质类型及社会性发展水平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隐匿性牙源性眼眶感染引发感染性休克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65岁患者因左眼球突出伴眼痛、牙痛及咬合困难2个月就诊眼科。眼部检查发现左眼球突出,外侧眶周及颞窝可触及肿块,颌面部CT检查提示左眼眶底壁占位。入院后1周,患者突然出现左眼眶周及额颞部皮肤红肿,伴心慌、胸闷、恶心、呕吐、低血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显著升高,诊断为左眼眶蜂窝织炎伴感染性休克。经过纠正休克、抗感染治疗及手术切开排脓引流后,感染控制良好。术后随访2个月,患者左眼矫正视力1.0,左眼上睑皮肤切口愈合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身麻醉技术下儿童口腔治疗的综合护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全身麻醉技术下儿童口腔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口腔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进行口腔治疗的小儿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制定实施综合性护理方案。采用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CFSS-DS)调查患儿治疗畏惧情况,采用Frankl治疗依从性量表和Houpt行为量表调查患儿治疗依从性。统计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牙痛持续时间,调查患儿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记录患儿术后随诊率。结果:试验组患儿术前检查、麻醉诱导和术后护理过程中的CF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儿术前检查、麻醉诱导和术后护理过程中的Frankl评分和Houp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牙痛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各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儿和家属各方面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1 w、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随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在全身麻醉技术进行口腔治疗的儿童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儿治疗畏惧心理,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患儿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儿术后尽快恢复,还能够提高患儿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患儿术后随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潜水对牙齿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综述了潜水对牙齿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气压性牙痛、牙齿气压伤和牙齿折断3种情况,潜水时发生的气压性牙痛等口腔疾病会影响到潜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水下作业,提出潜水人员口腔医学保障具体措施,加强对潜水人员的口腔健康宣教,并做好潜水牙科工作;制定更高的适应高气压环境下作业的口腔医学标准;建立并发展潜水牙科,无论口腔医生还是潜水人员都应该懂得更多的潜水牙科知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飞行员牙隐裂2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例飞行员均因不良用牙习惯(用牙咬硬物)导致牙隐裂发生,根据隐裂纹范围、病变牙疼痛症状,分别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半年后随访,飞行及日常生活中无自觉不适。飞行员应避免不良的用牙习惯。体检中如检出牙隐裂危险因素,应调磨过陡的牙尖,平衡全口的咬合力。如出现航空性牙痛,医生应检查是否存在牙隐裂,以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保障飞行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颈深间隙合并纵隔感染引发颈内静脉血栓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男,50岁,因"进行性左侧咽痛6 d"于2019年4月30日入院。患者6 d出现左侧牙痛、咽痛,伴发热(体温不详),未予治疗。3 d前咽痛加重,遂至当地医院就诊,CT提示左侧咽旁软组织肿胀伴喉腔变窄,超声提示左侧颌下腺炎,予以头孢米诺钠抗感染治疗后咽痛无好转,并出现呼吸困难及胸闷,左侧颈部肿痛。10 h前转入本院急诊就诊。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酒史。查体: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充血,左侧咽侧壁肿胀,左侧颌下及颈部肿胀,压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皮温升高。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2×10 9/L、中性粒细胞6.14×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2%。C反应蛋白>270.0 mg/L。凝血谱:D-二聚体2960 μg/L、血浆纤维蛋白原10.98 g/L。颈胸部增强CT:左侧咽旁间隙、左侧颈部、中后纵膈脓肿形成,左侧颈内静脉血栓形成考虑,双侧胸腔积液。见图1。拟诊为咽旁脓肿,纵膈脓肿,左侧颈内静脉血栓,胸腔积液。急诊行颈侧切开咽旁、颈部脓肿切排引流,纵膈胸膜切开排脓、胸腔脓肿清除、胸腔闭式引流。颈部留置引流管2根,食管后间隙留置胸管1根,右侧胸腔留置胸腔引流管1根。脓液送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查。患者带气管插管入住ICU,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0.5 g每6 h一次抗感染,那屈肝素钙注射液(速碧林)0.4 mL每12 h一次抗凝治疗,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泼尼龙)40 mg每日3次抗炎,以及化痰、护胃、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第2天转入普通病房,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咽峡炎链球菌,对当前使用抗生素敏感,未更改抗生素。术后2次血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术后持续牙痛并有持续性低热,请口腔外科会诊,考虑牙源性感染,建议待感染控制后拔除病灶牙。术后白细胞总数逐渐增加,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逐渐下降。术后第9天,出现左侧颌下及颈部肿胀,压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皮温升高,急诊行颈部及胸部CT提示:咽旁、颈部、纵膈脓肿术后改变,左侧颈部软组织内及上纵隔积气。两肺背侧少许渗出,两侧少量胸腔积液伴部分肺组织膨胀不全,较前5月1日渗出有吸收,积液有增多,右侧叶间包裹性积液。考虑颈部引流不畅,急诊行颈侧切开颌下、咽旁、颈部脓肿切排引流,颈部重新放置2根引流管。术后白细胞总数开始下降。术后22 d出院,复查颈静脉超声(图2A)提示左侧颈内静脉闭塞,出院后改用利伐沙班片20 mg口服每日3次,抗凝治疗3个月。术后4个月复查超声(图2B),左侧颈内静脉部分再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和评估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60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Kayser-Jones简明口腔健康检查表》《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6份,回收有效率为97.5%。均为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4例(28.2%),女112例(71.8%);年龄60~88岁,平均(70.69±7.15)岁。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总分为(6.94±2.88)分,其中口腔卫生状况条目最差,得分为(1.39±0.5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居住状况、更换牙刷频率、牙痛时就医情况、是否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均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均 P<0.05)。 结论: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差口腔卫生状况最差,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尤其是口腔卫生,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有效的措施,如全面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等,在此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年龄较大、独居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颌骨原发性骨淋巴瘤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颌骨原发性骨淋巴瘤(primary bone lymphoma,PBL)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4例颌骨PB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病年龄、性别、部位、主诉及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颌骨PBL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4~79岁,中位年龄56岁;上颌骨单发6例,下颌骨单发7例,同时累及上颌骨和下颌骨1例;12例以局部肿物为主诉入院,2例主诉口内肿物伴黏膜表面溃疡或脓肿形成;4例伴牙松动,3例有患侧牙痛史,2例有唇颊部麻木症状,1例出现发热及盗汗等全身症状。影像学表现为溶骨型骨质破坏者8例,混合型4例,硬化型1例,囊状型1例;1例伴骨膜反应,12例见明显肿块,且以骨质破坏程度轻而软组织肿块范围大为特征。结论:颌骨PBL常见于中老年男性,上下颌骨均可累及。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可出现牙痛、牙松动及感觉异常等常见牙体或牙周症状,但软组织肿物体积大而骨质破坏程度轻的影像学特点可作为其与骨髓炎、鳞状细胞癌及骨肉瘤等疾病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两种不同纳米复合树脂材料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疗效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用3M-Z100纳米复合树脂和3M-Z350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美学性能的差异,以及对基牙和牙周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于笔者医院进行前牙美学修复的10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3M-Z100纳米复合树脂美学修复,观察组患者予以3M-Z350纳米复合树脂美学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美学效果、牙敏感、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s,NRS)、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龈沟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及牙松动度(Tooth mobility degree,MD).结果:修复1 d后观察组色泽协调性优于对照组(P<0.05);修复3个月后观察组边缘密合度、色泽协调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1d后、修复1周后以及修复1个月后牙敏感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但修复3个月后两组牙敏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修复1周后、修复1个月后及修复3个月后牙痛评分较修复1d后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修复1d后、修复1周后以及修复1个月后牙痛评分显著更低(P<0.05),但修复3个月后两组牙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牙GI、PLI及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修复牙与健康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纳米复合树脂均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但3M-Z350纳米复合树脂美学效果更好,且患者牙敏感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