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溴酸山莨菪碱改善复苏猪Th17/Treg失衡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是否可以调节复苏后动物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比值(Th17/Treg比值)及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北京白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室颤动(室颤)除颤+生理盐水组(SA组)、室颤除颤+氢溴酸山莨菪碱组(AH组),每组8只。SA组和AH组通过心室内电极持续刺激诱发室颤8 min并复苏制备缺血/再灌注(I/R)模型,其中SA组心肺复苏(CPR)后仅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静滴),AH组CPR后给予生理盐水+氢溴酸山莨菪碱静滴。分别于心搏骤停(CA)前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0、1、2、4、6 h记录各组猪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静脉血白细胞介素(IL-17、IL-10)水平及IL-17/IL-10比值。ROSC后6 h处死动物,留取肠道淋巴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同时检测组织匀浆中IL-17和IL-10水平(以IL-17/IL-10比值代表Th17/Treg比值)评估复苏猪的免疫状态,并对组织进行培养以评估细菌移位情况。结果:随ROSC时间延长,SA组和AH组静脉血IL-17及IL-17/IL-10比值均呈明显降低趋势,IL-10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且从ROSC后2 h开始,AH组IL-17/IL-10比值均明显高于SA组,持续至ROSC后6 h(0.79±0.05比0.49±0.08, P<0.05)。光镜下显示,与SA组相比,AH组肠淋巴组织皮质区淋巴小结数量较少、体积较小。ROSC后6 h,与Sham组比较,SA组和AH组猪肠道淋巴组织内IL-17及IL-17/IL-10比值均明显降低〔IL-17(ng/L):155.23±0.92、178.76±7.25比209.21±19.82,IL-17/IL-10比值:1.43±0.13、1.92±0.18比3.30±0.31,均 P<0.05〕,IL-10均明显升高(ng/L:109.85±11.60、93.55±81.83比63.45±0.62,均 P<0.05);而AH组IL-17/IL-10比值明显高于SA组(1.92±0.18比1.43±0.13, P<0.05)。细菌培养结果显示,SA组和AH组猪复苏后均出现肠道细菌移位,提示复苏后动物出现免疫抑制,肠源性继发感染风险升高;而AH组肠道淋巴组织细菌培养率明显低于SA组〔62.5%(5/8)比87.5%(7/8), P<0.05〕,提示山莨菪碱可降低细菌移位风险。 结论:山莨菪碱可以通过影响复苏动物Th17/Treg细胞因子平衡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以减少肠源性继发感染的风险,具有器官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参附注射液抑制HMGB1诱发的CD11b +细胞麻痹对严重脓毒症内皮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幼猪生化指标、肺部病理损伤与免疫机制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参附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3月龄巴拿马香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脂多糖(LPS)致严重脓毒症模型组(LPS组;静脉注射LPS 1 mg/kg,0.5 mg·kg -1·h -1维持12 h)、参附注射液干预组(SF组;制模同时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10 mL/kg,每日2次),每组5只。制模后48 h取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氧合指数(PaO 2/FiO 2)、剩余碱(BE)、血乳酸(Lac)等生化指标;取外周血行流式细胞检测,分析中性粒细胞数目〔髓过氧化物酶阳性(MPO +)〕及其激活亚群CD11b + CD64 +、M1型巨噬细胞(CD80 + CD64 +)、CD4 +和CD8 + T细胞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细胞因子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损伤相关分子及其受体、趋化因子、炎性因子、血管内皮相关分子、紧密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 结果:与Sham组比较,LPS组CRP、PCT、Lac水平明显升高,PaO 2/FiO 2、BE明显下降;外周血CD80 + CD64 +、CD11b + CD64 +、MPO +、CD4 +和CD8 + T细胞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升高;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促血管生成素2/1(Ang2/Ang1)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Toll样受体9(TLR9)、趋化因子(CXCL9、CXCL10)、TNF-α、IL-27、内皮细胞TEK酪氨酸激酶2(TIE2)、紧密连接蛋白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和封闭蛋白(Occludin)的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HE染色显示,肺泡腔炎性细胞浸润渗出、肺泡实变及肺泡间质层明显增厚、肺气肿。与LPS组比较,SF组Lac明显下降(mmol/L:4.2±1.0比6.3±1.1, P<0.05),BE、PaO 2/FiO 2明显升高〔BE(mmol/L):-6.4±2.6比-11.6±2.5,PaO 2/FiO 2(mmHg,1 mmHg=0.133 kPa):180±36比105±35,均 P<0.05〕,CD80 + CD64 +、CD11b + CD64 +、MPO +细胞比例均明显上升〔CD80 + CD64 +:(7.13±2.01)%比(3.80±0.46)%,CD11b + CD64 +:(8.33±2.55)%比(2.15±0.47)%,MPO +:(21.22±2.33)%比(8.31±0.46)%,均 P<0.05〕;肺组织HMGB1、RAGE的mRNA表达有一定程度下降〔HMGB1 mRNA(2 -ΔΔCT):1.81±0.45比2.23±0.85,RAGE mRNA(2 -ΔΔCT):6.69±3.48比11.60±6.91,均 P<0.05〕,CXCL9和TIE2的mRNA表达有一定程度上升〔CXCL9 mRNA(2 -ΔΔCT):1.06±0.63比0.50±0.12,TIE2 mRNA(2 -ΔΔCT):1.42±0.68比0.27±0.16,均 P<0.05〕;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 结论:BE、Lac、PaO 2/FiO 2的加重,免疫耗竭、麻痹和无能,可能是导致严重脓毒症幼猪肺脏致死性损伤的重要因素,该损伤可能与HMGB1及其受体RAGE过度活化,TLR9和相应趋化因子及炎性因子受到抑制,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减少的毛细血管渗漏机制相关。参附注射液改善严重肺炎并脓毒症的免疫紊乱可能与上调外周血M1型巨噬细胞和激活中性粒细胞、抑制HMGB1及其受体RAGE表达、上调CXCL9和TIE2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猪带绦虫14-3-3.3重组蛋白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猪带绦虫(Ts)14-3-3.3蛋白作为囊虫病疫苗候选分子的潜力。方法:选取60只昆明小鼠,体重为18 ~ 22 g,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Ts14-3-3.3重组蛋白疫苗组(疫苗组)、Ts14-3-3.3重组蛋白疫苗 +佐剂组(疫苗 +佐剂组),每组20只。采用多点皮下注射法,在0周首次免疫后进行2次加强免疫,共免疫3次,每次接种间隔2周。3组在首次免疫后0、2、4、6、8周分别剖杀4只小鼠,摘眼球取血和无菌取脾,分别用于分离血清和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处理因素:原液、抗原刺激、刀豆蛋白A(ConA)刺激]。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Ig)G、IgG2a、IgG1及IgE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2、IL-13、IL-10水平。结果:疫苗、疫苗 +佐剂组免疫2 ~ 8周IgG、IgG2a、IgG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疫苗 +佐剂组免疫2 ~ 8周上述指标均高于疫苗组( P均 < 0.05)。组间相同处理因素下,免疫2 ~ 8周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以及培养上清液TNF-α、IL-12、IL-13、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 0.05);疫苗、疫苗 +佐剂组免疫2 ~ 8周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以及培养上清液TNF-α、IL-12、IL-13、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疫苗 +佐剂组免疫2 ~ 8周上述指标均高于疫苗组( P均 < 0.05)。组内不同处理因素下,抗原刺激、ConA刺激时免疫0 ~ 8周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以及培养上清液TNF-α、IL-12、IL-13、IL-10水平均高于原液,且ConA刺激时免疫0 ~ 8周上述指标均高于抗原刺激( P均 < 0.05)。 结论:Ts14-3-3.3重组蛋白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猪腹腔高压模型的建立及腹腔高压对门静脉血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猪腹腔高压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腹腔高压对门静脉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等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家猪6只,体质量25.2~28.4(26.86±0.85)kg。采用多水囊叠加方法制备腹腔高压动物模型,并放置门静脉导管。在腹腔高压动物模型制备前和模型制备过程中腹腔压力为0、5、10、15、20、25、30 mmHg(1 mmHg=0.133 kPa)时,分别抽取门静脉血5 mL,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0的表达水平。观察对比制备腹腔高压动物模型前及制备过程中不同腹腔压力时门静脉血中TNF-α、IL-6、IL-10的变化情况,采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TNF-α、IL-6、IL-10表达水平与腹腔压力的关系。结果:6只实验动物均成功完成模型制备,实验过程中无死亡。腹腔压力达到30 mmHg时腹腔水囊注入液量为2 560~2 720 mL。腹腔高压动物模型制备前及制备过程中不同腹腔压力点,门静脉血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0表达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IL-6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5.66、40.37、34.67, P值均<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NF-α表达水平与腹腔压力呈负相关性,回归方程分别为 Y^TNF-α=-0.013 X腹腔压力+1.346( R2=0.341, P<0.001);IL-6、IL-10表达水平均与腹腔压力呈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 Y^IL-6=0.013 X腹腔压力+0.222( R2=0.777, P<0.001), Y^IL-10=0.022 X腹腔压力+0.402( R2=0.642, P<0.001)。 结论:采用多水囊叠加方法可成功制备腹腔高压动物模型。腹腔压力的升高,促进IL-6的表达,对TNF-α、IL-10的表达先促进后抑制。腹腔高压加重了机体的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免疫诱导治疗方案对活体亲属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活体亲属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ABO-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ABOi-KT)受者应用不同种类免疫诱导方案的早期(术后6个月内)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9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行活体亲属ABOi-KT 41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T lymphocyte porcine immunoglobin,pATG)行诱导治疗者13例(pATG组),采用白细胞介素-2受体拮抗剂者19例(巴利昔单抗组),采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bbit anti-human thymocyte immunoglobulin,rATG)诱导者9例(rATG组)。统计并分析3组受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透析方式、透析时间、左右供肾、血型抗体处理次数、利妥昔单抗使用剂量、基础血型抗体效价(IgG和IgM)以及受者供体的性别和BMI等方面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受者预处理前和移植术后6个月内的淋巴细胞计数评估受者免疫状态;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受者移植术后6个月内的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尿素氮水平评估移植肾功能。比较3组受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和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基线资料方面,除pATG组供者年龄[(60.23±6.10)岁]较巴利昔单抗组[(51.95±6.97)岁]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外,3组其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pATG组受者术后第1、3、7、10、14天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0.17±0.07)×10 9/L、(0.27±0.14)×10 9/L、(0.85±0.40)×10 9/L、(1.05±0.56)×10 9/L、(1.10±0.56)×10 9/L,rATG组分别为(0.69±0.04)×10 9/L、(0.18±0.21)×10 9/L、(0.57±0.44)×10 9/L、(0.67±0.45)×10 9/L、(0.81±0.46)×10 9/L,均较巴利昔单抗组[(0.46±0.18)×10 9/L、(0.67±0.26)×10 9/L、(1.29±0.48)×10 9/L、(1.56±0.49)×10 9/L、(1.75±0.53)×10 9/L]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在预处理前和术后21 d后3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在移植术后第1周、第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氮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rATG组术后1个月、3个月时的eGFR分别为(47.24±14.51)ml·min -1·(1.73 m 2) -1和(49.94±14.31)ml·min -1·(1.73 m 2) -1,较巴利昔单抗组(67.36±21.60)ml·min -1·(1.73 m 2) -1和(65.00±14.67)ml·min -1·(1.73 m 2) -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3组术后1周、2周及6个月时的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术后1周内DGF均发生1例;术后6个月内,pATG组、巴利昔单抗组、rATG组分别发生AR 2例、2例和1例,分别发生感染4例、7例和3例。 结论:单中心有限的样本观察发现,对于使用pATG、巴利昔单抗和rATG进行免疫诱导治疗的ABOi-KT受者,移植术后早期的D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有DGF、AR和感染发生,但组间差异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对人断肢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常温机械灌注对人离断肢体的保存作用.方法 采用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灌注入离断肢体6 h.每小时取灌注液检测血氧分压、Na+、K+、Ca2+、pH值、葡萄糖、乳酸及肌酸激酶水平,取浅层屈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1变化.灌注0h、6h取适量前臂浅层屈肌,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骨骼肌细胞间隙及糖原消耗情况.每2 h取适量前臂血管,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灌注开始前及灌注6 h行X线造影,观察指端末梢血管充盈度.结果 灌注过程中氧分压处于正常范围.Na+在1h出现高峰,达到138.7 mmol/L,之后波动于正常范围;K+在2 h出现高峰,为6.08mmol/L,之后下降,波动于正常范围;Ca2+在4 h达高峰,为1.03 mmol/L.葡萄糖在灌注开始时逐渐降低,灌注2 h时达最低值17.7 mmol/L,之后维持动态平衡.pH值在灌注6 h降低为7.28,乳酸水平在灌注1 h时升高,达到9.6 mmol/L,之后逐渐呈下降趋势.肌酸激酶水平从灌注开始升高,于2h到达高峰,为20 030 U/L,之后下降,在灌注结束时保持稳定.灌注结束肌纤维形态正常,肌纤维间隙略有增大,骨骼肌糖原未见明显蓄积.灌注0h时血管内皮凋亡细胞数量较多,6 h时凋亡细胞数量减少.灌注0h时血管充盈明显,6 h时指间部分血管充盈程度减低.结论 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常温机械灌注人断肢能持续稳定的供能供氧,保持灌注液离子酸碱度平衡,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对离断肢体有一定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必净注射液减轻ECMO保存的离体空跳猪心脏的炎症反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膜肺氧合保存离体空跳猪心过程中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12头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血必净组(n=6)和生理盐水组(n=6).血必净组模型建立后,经膜式氧和器,微量泵泵注血必净注射液5mL/h;生理盐水组则以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泵注,两组均持续泵入8 h.记录两组猪心脏的复跳时间以及8 h后灌注压、心率、灌注流量.观察保存8 h后停搏的心脏左心室壁心肌组织的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检测两组在模型建立初(T0)、2 h(T2)、4 h(T4)、6 h(T6)、8 h(T8)时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水平.检测T0、T2、T4、T6、T8时刻心肌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信使RNA(mRNA)的表达.结果 两组心脏复跳时间及保存8 h后的灌注压、心率、灌注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血必净组T4时乳酸脱氢酶(LDH),T6、T8时肌酸激酶(CK)、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均较低,T4、T6、T8时肿瘤坏死因子(TNF)-α,T0、T2、T4、T6、T8时白细胞介素(IL)-6、IL-18、IL-1β 水平均较低,T2、T4、T6 时 NLRP3、Caspase-1,T8 时 Caspase-1、ASC 的 mRNA 相对表达水量较低(均为P<0.05).苏木素-伊红染色及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血必净组心肌组织损伤程度较生理盐水组轻.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减轻ECMO保存离体空跳猪心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探讨异甘草素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探讨异甘草素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以及异甘草素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通过皮下注射高碘水和猪甲状腺球蛋白混合液建立AIT小鼠模型.于造模当天给药组小鼠采用灌胃给药干预2周.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自身免疫相关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8、IL-6和IL-23]的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甲状腺组织的病理学情况;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甲状腺组织NLRP3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血清自身免疫相关抗体(TPOAb和TGAb)和炎症因子(IL-8、IL-6和IL-23)水平显著升高(P<0.01).此外,模型组小鼠甲状腺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甲状腺组织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提示AIT小鼠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明显降低血清自身免疫相关抗体(TPOAb和TGAb)和炎症因子(IL-8、IL-6和IL-23)水平(P<0.05),甲状腺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显著减轻,甲状腺组织NLRP3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其中异甘草素给药组改善小鼠AIT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异甘草素可能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以及抑制炎症,从而改善AIT小鼠的系列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含血必净注射液的供心保存灌注液对ECMO支持下离体空跳猪心心肌保护作用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含血必净注射液的供心保存灌注液对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离体空跳猪心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广西巴马小型猪12只,随机分成血必净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血必净组和对照组均采用ECMO支持猪离体空跳心脏,分别用含50 mL血必净注射液、生理盐水的去白细胞氧合血连续灌注,维持心脏空跳8 h.灌注0 h(T1)、2 h(T2)、4 h(T3)、6 h(T4)、8 h(T5),记录两组心率、灌注压、灌注流量,采用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灌注液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全身肝素化后且灌注前(T0)及T1~T5时间点灌注液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两组T5时间点的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两组T1~T5时间点心率、灌注压、灌注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T1时间点比较,对照组T3~T5时间点灌注液IL-1β、IL-6、TNF-α、cTnT、CK、CK-MB、LDH水平均升高,血必净组T4~T5时间点灌注液cTnT、CK、CK-MB、LDH水平均升高(P均<0.05);血必净组T3~T5时间点灌注液IL-1β、IL-6、TNF-α、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T5 时间点灌注液CK、CK-MB、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对照组心肌组织中重度退行性变、脂肪变,细胞内基质大面积溶解,肌纤维结构排列紊乱、大量断裂,线粒体大多肿胀严重、大小不均,细胞膜溶解、破损;与对照组比较,血必净组细胞结构损伤相对较轻,心肌细胞轻度肥大,线粒体轻度肿胀、大小均一,肌纤维粗细均匀、排列整齐.结论 含血必净注射液的供心保存灌注液对ECMO支持下离体空跳猪心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猪苓多糖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究猪苓多糖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大鼠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睾酮(T)、双氢睾酮(DHT)和雌二醇(E2)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干预作用.方法 SPF级SD大鼠 70 只,随机分为空白组 15 只和造模组 55 只,采用腹腔注射丙酸睾酮建立大鼠BPH模型,造模 28 d后,空白组和造模组随机各选取 5 只大鼠处死,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明确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 50 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特拉唑嗪组,猪苓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 10 只,经药物干预 6 w后处死,摘取前列腺组织计算前列腺指数(P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 IL-6及性激素(T、DHT、E2)和细胞生长因子(VEGF、EGF)等指标;HE染色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模型组各项指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猪苓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各项指标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P<0.01).HE结果显示,模型组前列腺组织均明显增生;药物干预组前列腺组织增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猪苓多糖高剂量与特拉唑嗪对BPH的改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猪苓多糖对BPH有明显改善作用,与抑制TNF-α、IL-6表达,降低雌/雄激素比值,调节生长因子抑制细胞过度增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