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茯苓四逆汤对脓毒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茯苓四逆汤对脓毒性心肌病(SIC)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2022 年 12 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 60 例S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30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茯苓四逆汤(组成:茯苓 30 g,干姜 12 g,人参 10 g,制附子 12 g,炙甘草 15g),每剂煎煮成 200 mL,每日 1 剂,分 3 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 8d.记录两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和总住院时间、28d病死率;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降钙素原(PCT)、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Lac)、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E/A比值及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d):4.47±2.16 比 6.32±3.23,ICU停留时间(d):9.18±3.32 比 12.25±4.39,总住院时间(d):13.58±5.14 比 17.13±6.65,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 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6/30)比 43.33%(13/30),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且以治疗 8d两组对比最为显著[APACHE Ⅱ评分(分):13.71±3.37 比 16.21±3.82,SOFA评分(分):3.24±0.85 比 4.13±1.56,均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以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分:治疗 3d为 26.25±6.64 比 29.43±6.83,治疗 5d为 21.42±4.22 比 24.81±4.65,治疗 8d为 14.43±3.45比 17.58±4.56,均P<0.05);两组治疗后PCT、Lac、H-FABP均较治疗前下降,而PaO2/FiO2 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尤以治疗 8d对比最明显[PCT(μg/L):2.47±1.18 比 3.54±1.51,Lac(mmol/L):1.86±0.41 比 2.33±0.64,H-FABP(μg/L):4.67±1.22 比 6.34±1.55,PaO2/FiO2(mmHg,1 mmHg≈0.133 kPa):297.63±53.92 比 265.44±48.38,均P<0.05].两组治疗后cTnI、NT-proBNP、LVESD、LVEDD先升高后降低,LVEF、E/A比值、TAPSE先下降后升高,于治疗 8d达到谷值或峰值,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TnI(μg/L):0.15±0.06 比 0.24±0.13,NT-proBNP(ng/L):825.43±164.73 比 1234.40±243.37,LVESD(mm):48.36±4.46 比 52.64±5.15,LVEDD(mm):38.39±3.22 比 41.87±2.65,LVEF:0.55±0.08比 0.50±0.07,E/A比值:1.23±0.12 比 1.12±0.08,TAPSE(mm):22.45±2.23 比 20.55±2.66,均P<0.05].结论 茯苓四逆汤能改善SIC患者中医证候,提高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早期临床指标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行血液灌流患者早期相关临床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2018 年 3 月至 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91 例重度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症、体质量指数(BMI)、服毒量、服毒至洗胃时间、血液灌流次数、白细胞计数(WB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淋巴细胞计数、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K+、Na+、Cl-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 72h内预后将患者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早期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OPP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死亡组年龄明显高于存活组,合并冠心病比例、服毒量、服毒至洗胃时间、入院时WBC、ALT、TNF-α、IL-1β、IL-6 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血液灌流次数、TBil、ChE活性、PaCO2 水平均明显低于存活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毒量、血液灌流次数、ALT、ChE活性、TNF-α均是影响AOP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1.865(1.032~3.370)、2.282(1.406~3.703)、2.522(1.258~5.057)、2.843(1.036~7.802)、2.077(1.107~3.897),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服毒量、血液灌流次数、ALT、ChE活性、TNF-α及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AOPP患者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以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0.976,95%CI为 0.919~0.996;其预测AOPP患者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100.0%和 85.7%,均P<0.05;随着血液灌流次数的增多,与入院时比较,患者WBC、ALT、AST、TBil、血肌酐(SCr)、ChE活性、TNF-α、IL-1β、IL-6 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PaCO2、PaO2 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均P<0.05).结论 重度AOPP患者早期服毒量、血液灌流次数、ALT、ChE活性、TNF-α有助于预测短期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飞行模拟器病研究进展及防护策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综述有关飞行模拟器病(flight simulator sickness,FSS)的症状表现、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措施,旨在为模拟飞行训练涉及的疾病预防与医学临时停飞等问题提供参考。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资料引用:引用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40篇。资料综合:回顾了外军和我军在飞行模拟器训练中发生的FSS流行病学调查、机制探索与预防措施等研究进展。FSS属于模拟器诱发综合征之一,是由飞行模拟器训练引起类似运动病的生理功能紊乱症候群。FSS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晕动病的感觉冲突理论、躯体不稳定理论有关。外军重视FSS的发病调查、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我军对于FSS的系统调查较少,医学预防意识和措施与外军有一定差距。结论:初次使用模拟器者无论是否发生FSS,24 h内均不应参加飞行;对于严重或反复发生FSS者,可以在不影响实际飞行的基础上考虑适当用药。应在我军航空兵部队中开展FSS调查和相关研究工作,提高飞行员、训练人员、航卫保障人员和工业设计者的整体认知水平。通过制定相应的医学预防措施和提高模拟器人体感知觉仿真设计,加强对FSS的控制与预防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不容忽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致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常见消化道疾病,根据胃镜下食管黏膜有无破损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及反流性食管炎。目前胃食管反流病尤其是非糜烂性反流病及轻度反流性食管炎多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主的内科治疗,但质子泵抑制剂不能改变此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或减少反流次数。药物疗效欠佳且合并结构性改变时,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是有效治疗方法,在主观症状、客观检查、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内科治疗,但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常用的3种抗反流手术方式的优劣尚有争议,需根据患者临床分型、发病机制、年龄、精神状态及食管运动功能选择最佳术式。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内、外科治疗均有一定风险,选择治疗方案时需充分考虑患者的意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栓弹力图联合床旁B超指导预防颈内静脉置管后血栓形成的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床旁B超指导预防颈内静脉置管后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北海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置管组在置管前B超检查双侧颈内静脉,选择内径较大、充盈良好的血管及部位置管,若双侧颈内静脉均不充盈,补液改善后再穿刺;同时在TEG监测下根据凝血功能及出血风险选择抗凝、抗血小板或降低血黏度等药物抗栓;每日B超监测置管颈内静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发现置管静脉塌陷或血流缓慢,则查找原因并予以改善,一旦发现血栓形成,拔除导管。常规置管组优先选择右侧颈内静脉并根据体表标志穿刺置管。两组其他治疗均按常规方案执行。记录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后血栓形成及出血风险情况。结果:最终纳入97例患者,其中联合置管组51例,常规置管组4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深静脉血栓风险评分(Caprini)、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高出血风险比例、疾病类型、凝血障碍比例、置管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置管组抗凝治疗比例高于常规置管组(66.7%比30.4%, P<0.01),且血栓发生率也低于常规置管组(39.2%比78.3%, P<0.01),形成的血栓也明显小于常规置管组〔cm 3:0.077(0.047,0.089)比0.341(0.070,0.378), P<0.0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大出血事件发生。 结论:基于TEG及床旁B超指导下的集束化抗栓措施能降低颈内静脉置管后血栓发生率,且形成的血栓较小,未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性中重度农药中毒病情评估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NICaS)监测急性中重度农药中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方法,分析NICaS在急性中重度农药中毒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于2019年8月,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住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和中-重型急性百草枯农药中毒(APP)患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NICaS组68例、经肺热稀释法组(Picco组)67例、经验治疗组(经验组)65例。分析3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心率、血流动力学指标、生存率和并发症的关系。结果:NICaS组、Picco组和经验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指数、心率、收缩压、无治疗期及入院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经验组比较,NICaS组、Picco组患者AOPP及APP住院病死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心排出量(CO)在2.8~6.7 L·min -1的相关性明显( r=0.738, r2=0.545, P<0.01),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在410~1 950 d·s·cm -5·m 2的相关性明显( r=0.792, r2=0.627, P<0.01)。Bland-Altmen分析显示,Picco和NICaS法所测得CO和SVRI值分别具有97.01%、95.52%的一致性。与经验组比较,NICaS组和Picco组患者平均每日输液量、每日输注胶体液量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间获得CO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NICaS可在急性中重度农药中毒患者抢救中有效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影响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重症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宝鸡市人民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的61例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危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ICU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判断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ICU治疗期间,61例患者中34例存活,29例死亡。死亡组中年龄≥70岁、男性、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26分和有创通气患者的比例均高于存活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4.416、7.050、14.722、10.938, P值均<0.05);存活组患者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比例高于死亡组患者( χ2=5.482,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70岁( HR=1.214,95% CI:1.067~1.463, P<0.05)、男性( HR=1.565,95% CI:1.042~2.383, P<0.05)、有创通气( HR=1.448,95% CI:1.154~1.974, P<0.05)、APACHE Ⅱ评分≥26分( HR=2.879,95% CI:1.348~3.018, P<0.05)是影响重症肺炎患者ICU观察期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是改善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HR=0.532,95% CI:0.335~0.763, P<0.05)。 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是改善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有效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ROX指数预测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结局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ROX(mROX)指数预测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结局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新冠病毒感染致ARDS且需要HFNC治疗的57例患者。根据是否成功撤机将患者分为HFNC失败组和HFNC成功组。记录两组患者入ICU后实验室检查、入ICU首个24 h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HFNC治疗即刻和6 h后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治疗方案、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电话随访患者28 d和90 d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上述指标,将有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HFNC失败的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FNC失败组和HFNC成功组患者28 d和90 d结局;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6 h mROX指数和6 h ROX指数预测患者HFNC成功的价值。结果:共纳入57例新冠病毒感染致ARDS患者,其中HFNC成功组34例,HFNC失败组23例。与HFNC成功组比较,HFNC失败组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乳酸(Lac)水平及使用升压药比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比例、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治疗即刻和6 h呼吸频率(RR)均明显升高,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治疗即刻氧合指数(PaO 2/FiO 2)及治疗即刻和6 h SpO 2、PaO 2、ROX指数、mROX指数均明显降低(均 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HFNC成功组患者28 d累积生存率(100%比26.1%)和90 d累积生存率(85.3%比21.7%)均明显高于HFNC失败组(均 P<0.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c 〔优势比( OR)=0.129,95%可信区间(95% CI)为0.020~0.824〕、SOFA评分( OR=0.382,95% CI为0.158~0.925)、6 h ROX指数( OR=0.099,95% CI为0.011~0.920)、6 h mROX指数( OR=23.703,95% CI为1.415~396.947)与HFNC治疗结局相关(均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6 h mROX指数和6 h ROX指数预测患者HFNC成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较高(分别为0.809、0.714),其中6 h mROX指数AUC明显高于6 h ROX指数( P<0.01),当6 h mROX指数截断值为4.5时,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52.2%。 结论:6 h mROX指数对HFNC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致ARDS患者结局的预测价值高于6 h ROX指数,当6 h mROX指数>4.5时,预测HFNC治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和重症监护病房(ICU)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患者,将符合脓毒性心肌损伤诊断的289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确诊前3个月内未服用过β受体阻滞剂的187例患者为非β-blocker组,确诊前每日口服β受体阻滞剂≥3个月的102例患者为β-blocker组。比较两组患者确诊时心率、平均动脉压(MAP),确诊24 h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 2)、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住院期间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峰值流速比值(E/A)〕,以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和28 d病死率。 结果:β-blocker组确诊时的心率显著低于非β-blocker组(次/min:107±8比110±7, P<0.01),确诊24 h内cTnI和BNP水平显著低于非β-blocker组〔cTnI(μg/L):0.191(0.220)比0.291(0.300),BNP(ng/L):627(133)比690(201),均 P<0.05〕;而β-blocker组与非β-blocker组MAP、CK-MB、Lac、ScvO 2、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LVEF、E/A、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AP(mmHg,1 mmHg=0.133 kPa):70.6±3.9比69.9±3.8,CK-MB(μg/L):4.24(3.33)比4.32(3.13),Lac(mmol/L):3.50(1.80)比3.50(1.90),ScvO 2:0.729±0.032比0.735±0.041,SOFA评分(分):7.74±2.34比7.25±2.23,APACHEⅡ评分(分):17.19±5.13比18.27±6.12,LVEF:0.567±0.058比0.557±0.051,E/A:0.71(0.20)比0.69(0.20),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60.8%(62/102)比56.7%(106/187),28 d病死率:23.5%(24/102)比25.7%(48/187),均 P>0.05〕。 结论: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有助于减轻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但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无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升陷汤加味对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管外肺水指数和肺损伤预测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升陷汤加味对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月-2021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200例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升陷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7 d。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pH值、吸入氧浓度(FiO 2)、PaO 2、PaCO 2,计算氧合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LIPS评估肺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采用液体复苏中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监测患者EVLWI和心脏指数(CI),观察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CO 2[(37.15±5.42)mmHg比(38.24±3.24)mmHg, t=2.03]低于对照组( P<0.05);氧合指数[(292.34±78.91)比(236.54±70.58), t=5.27]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hs-CRP[(35.21±6.73)mg/L比(48.97±8.52)mg/L, t=12.67]、IL-6[(40.57±8.51)ng/L比(47.61±9.97)ng/L, t=5.37]、PCT[(0.75±0.21)μg/L比(1.14±0.38)μg/L, t=8.98]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APACHE Ⅱ[(11.14±0.54)分比(14.67±0.89)分, t=33.91]、LIPS[(2.21±0.73)分比(4.59±0.88)分, t=20.82]、EVLWI[(6.19±0.42)ml/kg比(8.24±0.78)ml/kg, t=23.14]低于对照组( P<0.01);CI[(4.49±1.27)L/(min·m 2)比(3.61±0.88)L/(min·m 2), t=5.70]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 t值分别为3.66、5.74, P<0.01)。 结论:升陷汤加味可降低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EVLWI、LIPS评分,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