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和END-IT评分对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STEPSS)和END-IT评分对癫痫持续状态(SE)患儿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SE患儿103例。根据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分为预后良好组(78例)和预后不良组(25例),应用 Logistic回归分析SE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TEPSS评分和END-IT评分对SE患儿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预后不良组患儿年龄较小[16(9,58)个月比56(21,84)个月, Z=-3.068, P=0.002]、血乳酸水平更高[3.16(2.43,4.01) mmol/L比1.67(1.32,2.10) mmol/L, Z=-6.085, P<0.001]、STEPSS评分和END-IT评分增高[3.0(3.0,4.0)分比1.0(1.0,2.0)分、3.0(1.5,4.0)分比1.0(0,1.0)分, Z=-6.956、-5.502,均 P<0.001]、合并发育迟缓的比例增高( χ2=16.756, P<0.001)、脑磁共振检查异常比例增高( χ2=5.860, P=0.015)、启动抗SE治疗时间长( Z=1.488, P=0.024)、治疗中应用呼吸机的比例和应用多种抗癫痫药物的比例均增高(均 P<0.001)。二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乳酸增高( OR=7.975,95% CI:2.705~23.518)、药物种类增多( OR=14.562,95% CI:2.035~104.173)、STEPSS评分( OR=8.914,95% CI:2.824~28.140)和END-IT评分( OR=2.209,95% CI:1.046~4.667)是影响SE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TEPSS评分和END-IT评分用于预测SE患儿不良预后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9、0.853,截断值分别为2.5分(敏感度96.0%,特异度85.9%)和1.5分(敏感度76.0%,特异度75.6%),约登指数分别为0.82和0.52。STEPSS评分的AUC值较END-IT评分的AUC值增高( U=36.91, P<0.05)。2种评分联合试验预测SE患儿不良预后时,并联试验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均达100.0%,串联试验的特异度为94.9%,阳性预测值为81.8%。 结论:STEPSS评分和END-IT评分对SE患儿的短期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2种评分系统联合应用更有利于SE患儿不良预后的预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与PEDSS评分量表对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近期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验证并比较儿童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STEPSS)与PEDSS评分量表对癫痫持续状态(SE)患儿近期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52例SE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STEPSS与PEDSS评分量表对患儿进行评分并预测患儿预后,通过绘制2个量表各自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找出理想界值,计算界值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以此来验证并比较STEPSS与PEDSS评分量表对SE患儿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结果:152例SE患儿中,男90例,女62例;年龄1个月至15岁[(5.8±3.9)岁]。预后良好112例,预后不良40例,其中死亡13例。在预测死亡方面,STEPSS与PEDSS评分量表的AUC分别为0.908(95% CI:0.848~0.967)、0.887(95% CI:0.831~0.942),理想界值均为4,敏感度分别为0.740、0.846,特异度分别为0.745、0.835。2个评分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预测不良结局方面,STEPSS与PEDSS评分量表的AUC分别为0.869(95% CI:0.800~0.937)、0.926(95% CI:0.873~0.979),理想界值均为3,敏感度分别为0.827、0.900,特异度分别为0.732、0.866,2个评分量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STEPSS评分量表相比,PEDSS评分量表预测SE患儿的近期治疗结局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评估SE患儿预后的常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新饱食分子蛋白1联合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评分对儿童癫痫持续状态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血清新饱食分子蛋白1(Nesfatin-1)联合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STESS)评分对儿童癫痫持续状态(SE)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45例SE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入院后均检测血清Nesfatin-1水平,并进行STESS评分。根据患儿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价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5分)与预后良好组(5分),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itc回归分析血清Nesfatin-1水平与STESS评分是否为影响儿童SE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Nesfatin-1水平联合STESS评分对儿童SE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145例患儿出院时25例(17.24%)GOS评分<5分为预后不良组,120例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全面性发作(88.00%比66.67%)、SE发作时间>1 h(76.00%比27.50%)、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76.00%比37.50%)、实施气管插管(16.00%比5.00%)、脑电图结果异常(73.91%比41.03%)、头颅影像学结果异常(82.61%比29.49%)占比及血清Nesfatin-1水平[(3.65±1.45) μg/L比(2.20±0.77) μg/L]、STESS评分[(3.01±0.75)分比(1.80±0.60)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SE发作时间>1 h、入住PICU、脑电图检查异常、头颅影像学检查异常、血清Nesfatin-1水平与STESS评分是影响SE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OR=4.217、3.456、2.626、4.109、3.040、2.012,均 P<0.001);血清Nesfatin-1与STESS评分分别以3.01 μg/L、2.38分为最佳截断值,联合预测SE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约登指数为0.736,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1(95% CI:0.861~0.959),均优于Nesfatin-1与STESS评分单独预测[0.447,0.795(95% CI:0.720~0.858);0.562,0.859(95% CI:0.792~0.911)]。 结论:血清Nesfatin-1水平与STESS评分异常升高是儿童SE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近期预后不良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P2X7受体抑制剂通过神经连接蛋白负性调控癫痫发生过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癫痫发作后24 h内P2X7受体(P2X7R)和神经连接蛋白(NLGN)的表达特点,并探讨P2X7R抑制剂负性调控癫痫发生过程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分别为1 h、3 h、6 h、12 h、24 h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3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制备为氯化锂-匹鲁卡品癫痫模型,Racine评分量表评级达4或5级为造模成功。依次于癫痫发作后1 h、3 h、6 h、12 h及24 h将各组大鼠处死,空白对照组与1 h组一同处理,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2X7R、NLGN1及NLGN2在各组大鼠海马和内嗅皮质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干预组(造模前腹腔注射P2X7R抑制剂+载体)和对照组(造模前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载体),每组3只。记录两组大鼠药物诱发癫痫的潜伏时间,以判断癫痫持续状态的严重程度;之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大鼠海马和内嗅皮质中NLGN1、NLGN2的表达情况,以判断P2X7R抑制剂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1 h、3 h、6 h、12 h及24 h组大鼠均造模成功。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癫痫发作后1 h或3 h,P2X7R、NLGN1及NLGN2在癫痫模型海马和内嗅皮质中的相对表达量(海马:分别为1.194±0.053、2.367±0.336、2.319±0.234,内嗅皮质:分别为1.185±0.104、2.094±0.178、1.512±0.332)均高于空白对照组(海马:分别为1.014±0.046、1.108±0.101、1.134±0.177,内嗅皮质:分别为0.917±0.081、1.046±0.093、1.017±0.028;均 P<0.05);且随发作时间延长,表达均有降低的趋势(均 P<0.001)。干预组药物诱发癫痫的潜伏时间较对照组长[分别为(34.5±2.6)min、(20.0±3.1)min, P=0.029]。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干预组海马中NLGN1和NLGN2的相对表达量(NLGN1:0.678±0.011,NLGN2:0.904±0.060)均低于对照组(NLGN1:1.031±0.039,NLGN2:1.135±0.079;均 P<0.05),而内嗅皮质中NLGN1和NLGN2的相对表达量,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癫痫发作后1 h或3 h内,P2X7R和NLGN蛋白在海马和内嗅皮质中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加,且在发作后24 h内,随发作时间延长呈降低的趋势;P2X7R抑制剂可通过抑制海马区NLGN的表达进而负性调控癫痫发生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低三碘甲腺原氨酸综合征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6
目的 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出现低三碘甲腺原氨酸(T3)综合征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32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首次测定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将患者分为低T3综合征组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特征等.根据患者发病后2~4周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探究低T3综合征与抗NMDAR脑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32例患者中有14例(43.75%)出现低T3综合征.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相比,低T3综合征组患者的意识障碍发生率、入院时mRS评分、癫痫发作率、并发肺部感染率、头颅MRI异常率、死亡率均较高(P均<0.05).预后不良组合并低T3综合征、癫痫持续状态、发热、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T3水平与mRS评分呈负相关(r=-0.514,P=0.003).结论 抗NMDAR脑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可能与体内自我保护机制有关,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不良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常规监测FT3水平对抗NMDAR脑炎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Bcl-2和Caspase-9对儿童癫痫持续状态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探讨血清B细胞淋巴瘤相关蛋白-2(Bcl-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对儿童癫痫持续状态(SE)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SE患儿 62 例为SE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儿童 62 例为对照组;按照预后将SE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量表(STESS)评估SE患儿SE严重程度.ELISA检测各组血清Bcl-2和Caspase-9水平.结果 SE组Bcl-2和Caspase-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STESS评分、Bcl-2 和Caspase-9 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TESS评分、Bcl-2 和Caspase-9是影响SE患儿近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入院血清Bcl-2和Caspase-9 联合检测对SE患者近期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P<0.05).结论 血清Bcl-2和Caspase-9是SE患儿近期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治疗方案的初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急救中心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处理方式对癫痫持续状态的控制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急救中心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病因、发作类型、头MRI、动态脑电图等临床资料,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对比地西泮和丙戌酸钠两种治疗方式对于癫痫持续状态的控制率,癫痫持续状态的预后情况,发作后遗症及治疗药物副作用情况.结果 86名患者入组,平均(20.52±10.16)岁.首次出现SE为36人,曾出现过SE为50人.地西泮治疗43人,丙戊酸钠治疗43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56人(65.1%),复杂部分性发作30人(34.9%);动态脑电图弥漫性35人,全部性18人,中线区16人,额叶10人,顶叶8人;头MRI正常者64人,其中颅内占位2人,出血软化5人,皮层发育畸形13人,血管畸形2人;SE的病因依次为:漏服药占43.1%、高热惊厥占24.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占15.1%、皮层病变占15.1%、颅内占位占2.3%;地西泮组和丙戊酸钠组有效率分为35(81.4%)和33(76.8%);癫痫性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地西泮组治疗前后分为5.01±0.58和1.69±0.62,丙戊酸钠组治疗前后分为4.94±0.61和1.86±0.46,简明精神状态评分地西泮组治疗前后分为15.69±4.38和26.58±2.82,丙戌酸钠组治疗前后分为14.85±4.24和25.65±3.86.两组在发作后表现无差别,但在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方面地西泮组高于丙戊酸钠组.结论 要重视规律服药的必要性,避免漏药、少药,是降低出现SE的重要手段.丙戊酸钠与地西泮效果相当,建议在不具备插管条件时可首选丙戊酸进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癫痫发作患者血清Nesfatin-1动态变化及其对评估病情和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癫痫持续状态 (SE) 患者血清新饱食分子蛋白1 (Nesfatin-1) 动态变化趋势, 探讨血清Nesfatin-1水平对评估癫痫发作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3例原发性癫痫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予以积极临床治疗, 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和第1个月末分别检测每位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 同时应用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 (LSSS 2.0) 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每个时间点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与LSSS评分的相关性.随访1年根据预后将癫痫发作患者分为生存组 (31例) 和死亡组 (12例) .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随访1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 曲线评估采用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预测原发性癫痫发作患者随访1年预后结局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 随着治疗时间增加, 2组患者LSSS评分和血清Nesfatin-1水平呈进行性降低 (P<0.01) , 治疗前2组患者LSSS评分和血清Nesfatin-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第1周末至第1个月末, 生存组SE患者LSSS评分和血清Nesfatin-1水平均低于死亡组 (P<0.05或P<0.01) .每个时间点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与LSSS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 (r=0.617~0.726, P<0.05)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患者血清高水平Nesfatin-1是随访1年癫痫发作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 (P<0.05) .ROC曲线评估, 血清Nesfatin-1水平对随访1年癫痫发作患者预后不良有明显预测价值 (P<0.05) ;血清Nesfatin-1水平切点为2.7μg·L-1时其预测随访1年癫痫发作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88.5%, 特异度为79.6%.结论:血清Nesfatin-1水平能有效反映癫痫发作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进行性降低, 对癫痫发作患者预后判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咪达唑仑联合苯巴比妥、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联合苯巴比妥、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CSE)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3例小儿CSE,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47).两组均予地西泮、苯巴比妥及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咪达唑仑.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后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status epi-lepticus severity score,STESS)评分变化以评估预后,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出院后1年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07%、72.34%,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4.29%、31.91%,后遗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4.29%、31.9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TES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TES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苯巴比妥、地西泮治疗小儿CSE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脑损伤,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7-01~2018-09-30我院收治的SE患者1 85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因素与SE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结果:1 856例SE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者167例,发生率为9.00%.单因素分析显示,有合并症、持续发作时间≥2h、发作次数≥3次/d、昏迷、呕吐、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status epilepticus severity score,STESS)评分>3分、抽搐、误吸、持续性发作、气管插管、血氧饱和度<90%均是SE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发作开始至起始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时间<1h、口腔护理是SE肺部感染的相关保护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续发作时间≥2h、发作次数≥3/d、STESS评分>3分、误吸等是SE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发作开始至起始用AEDs时间<1h、口腔护理是SE肺部感染的独立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SE合并肺部感染与多因素相关,早期使用AEDs、减少发作时间和次数、防止误吸、重点关注STESS评分高的患者,加强口腔护理等为主的综合措施,可降低SE肺部感染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