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胶体敷料联合电极片在老年科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2小时前
心电监护仪在评价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在挽救老年患者生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使用心电监护仪过程中需使用电极片连接身体表面与心电监护仪主机,但因老年患者皮肤脆弱衰竭及其他病理生理因素,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如皮肤过敏反应、皮肤剥落或损伤等(见图1A),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2小时前
-
基于自编码器的医疗器械设备异常状态预警方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为了实时监测医疗器械设备异常状态,以便及时预警和应对设备异常情况,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运行,提出基于自编码器的医疗器械设备异常状态预警方法.方法 以某医院2022年8月起因故障停用的10台心电图监护仪为研究对象,使用数据恢复设备连接到心电图监护仪的内部存储器,恢复和提取器械因故停用点的前1 min的全部特征数据,具体包括:信号质量和设备状态.利用多元状态估计技术构建医疗器械设备健康状态评估模型,通过对比各参数的贡献率,确定引发设备异常的关键参数.基于这些关键参数构建自编码器预警模型,将异常状态参数输入模型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计算参数误差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偏差.当误差平均值偏离基准值超过60%时,触发预警机制.结果 经过实验,该方法可以在3 s内准确检测出198个异常样本,证实了该预警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检测出异常样本.同时,为进一步分析该医疗器械设备的具体故障原因,运用3种方法分别对设备各个故障原因进行识别与定位,以贡献率为衡量标准,并与实际贡献率进行对比分析,该方法贡献率与实际贡献率数值较为接近,可以全面预测引起医疗器械设备异常情况.结论 基于自编码器的医疗器械设备异常状态的预警方法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先导性,为实时监测和预警医疗器械设备异常状态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有助于提升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法选取2018年1—5月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0例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采取自制调查表调查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依据是否早期下床活动分为早期下床活动组与未早期下床活动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经济收入、居住地、婚姻状况、术中失血量、手术类型、疾病种类、携带监护仪、绷带拆除、疼痛、负性情绪、留置尿管、肌力问题、引流管、头晕与呕吐等),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220例患者中,120例(54.55%)患者术后未执行早期下床活动,100例(45.45%)患者执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类型、携带监护仪、未拆绷带、留置尿管、肌力问题、引流管、头晕与呕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类型、未拆绷带、留置尿管、肌力问题、引流管、头晕与呕吐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执行情况不理想,急诊手术、未拆绷带、留置尿管、存在肌力问题、有引流管、发生头晕与呕吐为影响患者开展早期下床活动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可针对危险因素予以合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管理流程优化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研究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2020年2月,确定以优化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流程作为研究主题;运用FMEA梳理某传染病医院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管理流程并分析潜在的失效模式;经评估,将人员防护不规范、人员到岗不及时、检测标本不合格及病房准备不充分4项列为优先改进风险,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相关措施实施3个月后,上述4项风险的优先指数值均显著下降,应急人员到岗及时率、防护规范率、标本采集处置合格率及应急病房呼吸机完好率、心电监护仪完好率及防护用品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应用FMEA能够优化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其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种推拉式心电监护仪电极片连接头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前临床上为患者进行心电监测时,常将心电导联线的电极头与电极片采用按扣式进行扣合。但因各种原因电极头与电极片需暂时断开,当再次扣合时,因外力的作用或方向不恰当可能会造成患者疼痛或不易扣合。反复多次操作不仅增加了耗材的支出,也增加了工作量,同时也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因此,笔者研制了一种推拉式心电监护仪电极片连接头,现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高原驻训后急性缺氧耐力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原驻训对飞行员急性缺氧耐力的影响,为航空卫生保障提供依据。方法:对18名参加高原驻训3个月,初下高原1周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驻训组)和36名未参加驻训的同机种飞行员(对照组)进行抗荷抗缺氧训练。以缺氧体验训练合格线2 min为界,每20 s记录1次飞行员的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 2)和心率。运用飞行员抗荷抗缺氧能力检测仪、BeneView T6型心电监护仪进行训练、评估和监测。 结果: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从缺氧体验训练60 s开始,在相应的时间节点上,驻训组飞行员SaO 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3、3.32、4.79、4.32, P=0.011、0.002、<0.001、<0.001)。对照组飞行员的平均SaO 2随缺氧时间延长下降迅速,而驻训组随缺氧时间延长下降缓慢;驻训组飞行员的平均有效意识时间为(441.11±67.03)s,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95.00±31.49)s,是对照组的2.2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74, P<0.001)。 结论:高原驻训后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急性缺氧状态下的SaO 2和有效意识时间得到显著提高。短期的慢性缺氧过程能显著提高飞行员的急性缺氧耐力,以利于有效应对高空缺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部门联合脉搏报警管理模式在提升NICU新生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多部门联合脉搏报警管理在提升NICU新生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5日至2018年1月7日实施多部门联合脉搏报警管理模式后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NICU住院的新生儿6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9月25日至10月1日实施常规脉搏报警管理期间在该院NICU住院的新生儿53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脉搏报警次数并记录报警来源,比较两组新生儿脉搏误报警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中患儿哭闹、心电监护仪导连线松动或脱落是引起脉搏误报警的主要原因;多部门联合脉搏报警管理可降低NICU新生儿脉搏误报警率,有利于降低病室噪音,创造适宜的NICU环境,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使新生儿和工作人员处于更舒适的状态,新生儿恢复得更快,有效缓解了患儿和医务人员紧张的心理状态;减少了患儿哭闹,减轻了患儿痛苦,增加了患儿的舒适感,降低了患儿因哭闹造成的并发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病情观察有效率,有效提升了NICU新生儿安全管理。结论:多部门联合脉搏报警管理在NICU中应用较好,可显著改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并降低新生儿脉搏误报警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应力环"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应力环"固定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减少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生命体征误报警情况的发生。方法:对我科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应用心电监护仪的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心电监护仪的连接及观察,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导联线盘成"应力环"的方法进行心电监护仪的连接固定,比较2组患者在行心电监护期间的生命体征心率/律和呼吸误报警现象的差异,比较护士工作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得分及护士满意度的变化。结果:2组在心率/律和呼吸的误报警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35.835、109.368, P<0.01),试验组患者监护后焦虑量表得分及满意度得分分别为(22.340 ± 4.016)、(85.702 ± 4.653)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7.340 ± 7.667)、(81.301 ± 4.7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216, P<0.05)。 结论:在患者应用心电监护仪期间将导联线盘成"应力环"可以有效降低心电监护仪生命体征监测中心率/律、呼吸误报警的现象,降低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满意度,降低患者焦虑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院病区监护仪中央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作者介绍了某医院病区床边监护仪的中央监控系统建设情况,详细介绍了其软、硬件设计方案及功能。该系统的实施有效保障了医疗安全,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具有低成本和实用性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和同源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致病菌,CRKP感染是引起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 [1]。有关研究表明患者使用的机械通气设备、留置导尿、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床头桌、监护仪表面以及输液泵分离出的CRKP与患者感染的CRKP具有同源性 [2,3],但是因果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的分析,于2021年1—8月对某医院内患者体内和环境样本中检测到的CRKP进行同源性分析,探求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检测了CRKP的耐药基因型,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