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叔丁基对苯二酚对早期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tBHQ干预组,每组15只;糖尿病模型组和tBHQ干预组采用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等容量枸橼酸钠缓冲液;tBHQ干预组在STZ注射前2周喂食质量分数为1% tBHQ添加饲料,其余2个组大鼠喂食普通饲料;分别于造模后72 h、2周和4周尾静脉采血用于血糖检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于造模后4周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结构变化;采用TUNEL法观察视网膜组织各层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p-eNOS的表达情况。另取体外培养的Müller细胞系rMC-1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甘露醇对照组、高糖组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基、含5.5 mmol/L葡萄糖+24.5 mmol/L甘露醇的培养基、高糖培养基中培养72 h。tBHQ干预组细胞先于含5 μmol/L tBHQ的正常糖培养基中预处理24 h,然后于含5 μmol/L tBHQ的高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72 h;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组细胞先于含5 μmol/L LY294002的正常糖培养基中预处理6 h,然后于含5 μmol/L LY294002及5 μmol/L tBHQ的正常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24 h,最后于含5 μmol/L LY294002及5 μmol/L tBHQ的高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72 h,收集各组细胞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eNOS和p-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72 h、2周和4周,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较正常对照组和tBHQ干预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造模后4周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暗适应ERG的a波、b波振幅较正常对照组和tBHQ干预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组织病理学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内丛状层水肿增厚,内核层及外核层变薄,结构疏松且排列紊乱,而tBHQ干预组各结构较糖尿病模型组有所改善。TUNEL染色结果显示,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指数较正常对照组和tBHQ干预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凋亡细胞主要存在于外核层。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tBHQ干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p-Akt/Akt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6±0.11、0.52±0.10和1.14±0.31,p-eNOS/eNOS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3±0.06、0.52±0.08和1.03±0.13,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p-Akt/Akt、p-eNOS/eNOS的相对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和tBHQ干预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正常对照组、甘露醇对照组、高糖组、tBHQ干预组和PI3K抑制剂组细胞p-Akt/Akt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5±0.38、0.94±0.27、0.33±0.25、1.32±0.37和0.24±0.09,p-eNOS/eNOS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6±0.11、0.74±0.29、0.45±0.29、1.28±0.22和0.73±0.29,高糖组细胞p-Akt/Akt、p-eNOS/eNOS的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和tBHQ干预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PI3K抑制剂组p-Akt/Akt、p-eNOS/eNOS的相对表达量较tBHQ干预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tBHQ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均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Akt/eNOS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肝细胞生长因子修饰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修饰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外泌体对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2021年2—5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科行腹部手术的3名健康女性(10~25岁)废弃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取原代ADSC,培养7 d,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ADSC,转染HGF慢病毒,培养5 d,采用成像系统观察细胞荧光情况并计算转染率。取第3~6代ADSC和第3~6代转染HGF的ADSC,均分别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其外泌体,即为ADSC外泌体和HGF-ADSC外泌体。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微观形态,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泌体的CD9、CD63、CD81阳性表达。取24只6周龄雄性昆明小鼠,制作糖尿病模型后,在其背部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单纯HGF组、单纯ADSC外泌体组和HGF-ADSC外泌体组,每组6只,分别作相应处理。伤后3、7、10、14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其愈合率,使用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创基血流强度并计算伤后10 d创基相对血流强度百分比。伤后10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创面中Ki67阳性细胞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中CD31阳性染色且成管样结构的新生血管数,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创面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的蛋白表达并计算p-PI3K与PI3K比值及p-Akt与Akt比值。伤后14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Masson染色法分别检测创面皮肤组织缺损长度及胶原新生情况,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ukey检验。结果:原代ADSC培养7 d,细胞呈梭形,生长密集后呈旋涡状排列。培养5 d后,第3代转染HGF的ADSC携带绿色荧光,转染率为85%。ADSC外泌体及HGF-ADSC外泌体微观形态相似,均呈囊泡状结构,平均粒径分别为103、98 nm,均呈CD9、CD63、CD81阳性。伤后3 d,4组小鼠创面的创周均红肿且有少量渗液;伤后7 d,HGF-ADSC外泌体组创面逐渐缩小,其余3组创面缩小不明显;伤后10 d,4组创面均缩小、结痂;伤后14 d,HGF-ADSC外泌体组创面基本愈合,其余3组均有残余创面。伤后3 d,4组创面愈合率接近( P>0.05);伤后7、10 d,HGF-ADSC外泌体组创面愈合率均分别明显高于PBS组、单纯HGF组及单纯ADSC外泌体组( q值分别为13.11、13.11、11.89,12.85、11.28、7.74, P<0.01);伤后14 d,HGF-ADSC外泌体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PBS组、单纯HGF组及单纯ADSC外泌体组( q值分别为15.50、11.64、6.36, P值均<0.01)。伤后3 d,4组小鼠创基均无明显血运;伤后7 d,HGF-ADSC外泌体组创基开始有微血管形成,其余3组创基仅创缘充血;伤后10 d,除PBS组创基仍无明显血运外,其余3组均有微血管形成;伤后14 d,HGF-ADSC外泌体组创基血流信号强于其余3组且分布均匀。伤后10 d,HGF-ADSC外泌体组创基相对血流强度百分比明显高于PBS组、单纯HGF组及单纯ADSC外泌体组( q值分别为23.73、19.32、9.48, P值均<0.01);HGF-ADSC外泌体组创面中Ki67阳性细胞数及新生血管数均明显多于PBS组、单纯HGF组及单纯ADSC外泌体组( q值分别为19.58、18.20、11.04,20.68、13.79、8.12, P<0.01)。伤后10 d,HGF-ADSC外泌体组创面中e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BS组、单纯HGF组及单纯ADSC外泌体组( q值分别为53.23、42.54、26.54, P值均<0.01);HGF-ADSC外泌体组创面中p-PI3K与PI3K的比值及p-Akt与Akt的比值均分别明显高于PBS组、单纯HGF组及单纯ADSC外泌体组( q值分别为16.11、11.78、6.08,65.54、31.63、37.86, P<0.01)。伤后14 d,HGF-ADSC外泌体组创面皮肤中组织缺损长度明显短于PBS组、单纯HGF组及单纯ADSC外泌体组( q值分别为20.51、18.50、11.99, P值均<0.01);HGF-ADSC外泌体组创面中CVF明显高于PBS组、单纯HGF组及单纯ADSC外泌体组( q值分别为31.31、28.52、12.35, P值均<0.01)。 结论:人HGF-ADSC外泌体可增加创基组织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显著促进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HGF-ADSC外泌体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促进创面中eNOS的表达增高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mRNA测序筛选先天性膈疝大鼠模型肺PI3K/AKT/eNOS/VEGF的基因表达差异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除草醚诱导的先天性膈疝大鼠模型的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I3K/AKT/eNOS/VEGF)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制作先天性膈疝大鼠模型,将10只SPF级雌性SD大鼠在怀孕9.5 d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5只及膈疝组5只,于孕21.5 d时解剖出胎鼠肺组织,通过HE染色检测胎鼠肺组织发育情况;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肺小动脉肌化程度;对照组与膈疝组各取3份胎鼠左肺组织样本行mRNA测序,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行KEGG功能富集分析;采用qRT-PCR技术检测两组胎鼠肺组织PI3K/AKT/eNOS/VEGF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一氧化氮(NO)试剂盒分别检测eNOS和NO生成量。结果:本研究中,对照组获取78只活胎,膈疝组获取64只活胎,膈疝组中37只胎鼠形成膈疝,膈疝率57.8%(37/64);HE染色后膈疝组相较于对照组存在明显肺发育不全及血管重构;免疫荧光显示膈疝组α-SMA表达增高( P<0.01),提示膈疝组胎鼠肺血管中膜厚度增厚且血管肌化水平增加。mRNA测序结果膈疝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基因有4 871个,其中下调基因有3 741个,上调基因有1 130个。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催产素信号通路、Apelin信号通路、松弛素(Relaxin)信号通路、环磷酸鸟苷(cGMP-PKG)信号通路等。qRT-PCR显示,膈疝组与对照组相比PI3K/AKT/eNOS/VEGF均下调( P<0.05)。测定eNOS膈疝组浓度(8.720±0.729)ng/ml相比于对照组浓度(11.084±0.605)ng/ml降低;膈疝组NO浓度(2.811±0.213)μmol/gprot相比于对照组浓度(4.598±0.588)μmol/gprot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除草醚诱导的先天性膈疝大鼠模型肺组织中,PI3K/AKT/eNOS/VEGF基因表达下调以及NO生成减少,肺血管重塑及新生血管减少可能与之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mRNA测序筛选氟暴露大鼠主动脉组织PI3K/Akt/eNOS的基因表达差异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氟暴露对大鼠主动脉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I3K/Akt/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地方性氟中毒致心血管系统损伤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80 ~ 1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饮用蒸馏水),低、中、高剂量组[饮用含50、100、150 mg/L氟化钠(NaF)蒸馏水],大鼠自由饮水摄食,喂养90 d后处死,取主动脉组织。对照组、高剂量组各取3份主动脉组织样本进行mRNA测序,筛选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PI3K、Akt、eNOS mRNA表达水平。结果: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基因有756个,其中上调基因有654个,下调基因有102个。这些差异基因主要与肌肉收缩、肌肉调节、肌肉组织发育、横纹肌细胞发育、肌细胞分化、血液循环调节和横纹肌组织发育等生物过程相关,主要富集于环磷酸鸟苷(cGMP-PKG)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主动脉组织PI3K、eNOS mRNA表达水平均较低( P均< 0.05);低剂量组Akt mRNA表达水平较高( P < 0.05)。 结论:氟暴露对大鼠主动脉组织的功能发挥和基因表达等生物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PI3K/Akt/eNOS信号通路可能在氟致大鼠主动脉组织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作用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药理机制和关键靶点。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银杏叶活性成分及其靶点。同时检索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中DR相关的治疗靶点。取银杏叶活性成分潜在的作用靶点和与DR高度相关治疗靶点的交集作为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根据网络节点的度值参数获取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采用分子对接验证银杏叶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作用。结果:筛选得到银杏叶提取物治疗DR的活性成分27个和潜在治疗靶点34个。GO富集分析表明,这些靶点主要与炎症、氧化应激、血管生成和低氧损伤相关;KEGG富集分析表明,通路主要富集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缺氧诱导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通路。银杏叶活性成分-潜在治疗靶点网络度值显示排名前4位的关键活性成分分别是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和异鼠李素,排名前8位的关键靶点分别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IL-6、TN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3、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IL-1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分子对接显示4个关键活性成分与8个关键靶点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作用于多个DR治疗靶点,从而调节相应的信号通路,发挥对DR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苦瓜皂苷L调控PI3K/AKT通路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能力和内皮功能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探讨苦瓜皂苷L对内皮祖细胞(EPC)增殖能力和内皮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外周血EPC.使用不同浓度苦瓜皂苷 L处理EPC 24 h后,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使用AutoDock Tools 5.6软件,分别以磷脂酰肌醇 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 B(AKT)为受体,以药物分子苦瓜皂苷L为配体采用盲对接法进行分子对接.使用PI3K/AKT抑制剂 LY294002和最佳使用浓度的苦瓜皂苷 L单独或同时处理 EPC 24 h后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和磷酸化 PI3K(p-PI3K)、磷酸化 AKT(p-AKT)及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苦瓜皂苷 L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 EPC增殖,且40μmol/L的苦瓜皂苷L是最佳药物浓度.与对照组比较,LY294002可下调EPC细胞活力,苦瓜皂苷L可上调细胞活力.与苦瓜皂苷 L组比较,共同使用苦瓜皂苷 L和 LY294002可降低细胞活力.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苦瓜皂苷 L与 PI3K和 AKT均存在直接作用,形成稳定的锁钥结构.与对照组比较,LY294002可显著下调 p-PI3K、p-AKT和 p-eNOS蛋白水平;苦瓜皂苷L可上调p-PI3K、p-AKT和p-eNOS蛋白水平.与苦瓜皂苷 L组比较,使用苦瓜皂苷 L和 LY294002可降低 p-PI3K、p-AKT和 p-eNOS蛋白水平.结论:苦瓜皂苷 L通过 PI3K/AKT信号通路靶向调节 EPC的增殖能力,进而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化水平以促进 EPC内皮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芍药苷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盐敏感性高血压(SSH)大鼠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 50 只 Dahl盐敏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高盐组(SSH组)、芍药苷组(PF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激活剂组(740Y-P组)、芍药苷+740Y-P组(PF+740Y-P组),每组 10 只.各组大鼠进行 4 周给药干预.采用动物无创血压仪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舒张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 B2(TXB2)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中 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 Control组比较,SSH组和 740Y-P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不完整,部分血管内皮脱落,且内膜明显增厚、外膜有大量沉积物;PF组大鼠主动脉血管病理损伤较 SSH组明显减轻;PF+740Y-P组大鼠主动脉血管病理损伤较 740Y-P组明显减轻,但较 PF组明显加重.与 Control组比较,SSH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 ET-1、TXB2 水平均升高,血清 NO水平降低(P<0.05);主动脉组织中eNOS表达水平降低,磷酸化(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升高(P<0.05).与 SSH组比较,PF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ET-1、TXB2 水平均降低,血清NO水平升高(P<0.05);主动脉组织中eNOS表达水平升高,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降低(P<0.05).与 PF组比较,PF+740Y-P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 ET-1、TXB2 水平均升高,血清 NO水平降低(P<0.05);主动脉组织中 eNOS 表达水平降低,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 比值均升高(P<0.05).与740Y-P组比较,PF+740Y-P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 ET-1、TXB2 水平均降低,血清 NO水平升高(P<0.05);主动脉组织中eNOS表达水平升高,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降低(P<0.05).结论:芍药苷可以有效降低 SSH大鼠血压,并改善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祖卡木颗粒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药效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究祖卡木颗粒对单纯低氧及低氧+Su5416 诱导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多种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搜集祖卡木颗粒中10 种单味药的活性成分,预测药物靶点并获得HPH相关靶点,进行网络构建及富集分析.通过单纯二周低氧及四周低氧+Su5416 诱导建立HPH小鼠模型,观察小鼠右心室压力等主要药效学指标,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Bcl-2-相关X蛋白质(Bcl-Associated X,Bax)、B淋巴细胞瘤-2 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p-PI3K、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ase synthase,eNOS)、低氧诱导因子-1α亚基(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筛选得到祖卡木颗粒共167 种活性成分,与HPH有179 个交集靶点,涉及PIK3CA、HIF1 等靶点.验证结果显示,祖卡木颗粒可以显著降低HPH小鼠的右心室压力,减轻右心室肥厚,下调小鼠肺组织中Bcl-2、HIF-1α蛋白的表达,上调Bax、PI3K、p-PI3K、eNOS蛋白的表达.结论 祖卡木颗粒可能通过调节Bax/Bcl及PI3K-eNOS/HIF-1α信号通路对HPH起到防治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PI3K/AKT/eNOS通路研究芪丹通脉片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通路探索芪丹通脉片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影响.方法:从72 只SPF级雄性ApoE-/-小鼠中随机选取12 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小鼠采用颈总动脉外置管术联合高脂饲料建立小鼠易损斑块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 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甲苷组(40 mg·kg-1)、丹参酮ⅡA组(90 mg·kg-1)、黄芪甲苷+丹参酮ⅡA组、芪丹通脉片组(700 mg·kg-1),每组12 只,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2 周,每日1 次,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灌胃后,处死小鼠并分离右颈总动脉,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68、α-actin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eNOS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PI3K/PI3K、p-AKT/AKT、eNOS、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UNEL结果显示:对照组平滑肌细胞几乎没有凋亡,模型组平滑肌细胞凋亡最多;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平滑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黄芪甲苷+丹参酮ⅡA组、芪丹通脉片组平滑肌细胞凋亡较黄芪甲苷组、丹参酮ⅡA组有所减少.CD68、α-actin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对照组几乎没有巨噬细胞,而平滑肌细胞数量最多;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而平滑肌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而平滑肌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黄芪甲苷组、丹参酮ⅡA组比较,黄芪甲苷+丹参酮ⅡA组、芪丹通脉片组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而平滑肌细胞数量明显增多.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NOS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eNOS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黄芪甲苷组、丹参酮ⅡA组比较,黄芪甲苷+丹参酮ⅡA组、芪丹通脉片组eNOS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PI3K/PI3K、p-AKT/AKT、e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MP-9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p-PI3K/PI3K、p-AKT/AKT、e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MP-9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黄芪甲苷组、丹参酮ⅡA组比较,黄芪甲苷+丹参酮ⅡA组、芪丹通脉片组p-PI3K/PI3K、p-AKT/AKT、e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MP-9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芪丹通脉片能够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antagomiR-21上调SIRT1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改善T2DM大鼠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探讨miR-21 抑制剂antagomiR-21 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2 型糖尿病(T2DM)大鼠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T2DM 大鼠模型,将28 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ntagomiR-NC组、antagomiR-21 组、antagomiR-21+SIRT1 抑制剂EX527 组,每组7 只;另将7 只普通饲料喂养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观察大鼠冠状动脉血流变化,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技术观察大鼠冠状动脉的舒张功能.将体外培养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分为甘露醇组、高糖组、高糖+antagomiR-NC组、高糖+antagomiR-21 组、高糖+antagomiR-21+EX527 组,采用qRT-PCR检测miR-21、SIRT1 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IRT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模型大鼠冠状动脉中miR-21 水平升高96.88%,而SIRT1蛋白和mRNA 水平、冠状动脉流量分别降低40.85%、64.29%、22.15%(P<0.05);与甘露醇组比较,体外高糖处理的HCAEC 中miR-21 表达升高285.71%,SIRT1 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分别降低44.78%、74.51%(P<0.05);an-tagomiR-21 干预后体内外miR-21 水平分别降低77.42%、58.66%,SIRT1 蛋白水平分别升高55.56%、91.43%,SIRT1 mRNA 水平分别升高88.57%、97.30%(P<0.05);与模型组相比,antagomiR-21 干预后大鼠冠状动脉流量升高19.23%,10-8 mol/L、10-7mol/L、10-6mol/L及10-5mol/L 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大鼠冠状动脉舒张率分别升高111.89%、41.88%、41.98%、30.01%(P<0.05),10-8 mol/L、10-7mol/L、10-6mol/L 及10-5mol/L 去氧肾上腺素(Phe)诱导的大鼠冠状动脉收缩率分别降低36.71%、47.90%、49.19%、45.27%(P<0.05);antagomiR-21 干预后HCAEC 中PI3K、Akt、eNOS的磷酸化水平较高糖组分别升高48.48%、81.40%、134.29%(P<0.05);EX527 处理可明显逆转体内外antagomiR-21 引起的上述变化(P<0.05).[结论]antagomiR-21 可通过上调SIRT1 表达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从而改善T2DM 大鼠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