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西妇儿联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与运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疗互助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牵头建立儿科专科联盟"华西妇儿联盟",基于定制化、普惠性的相互保险产品"家庭医生互助计划",推动联盟产品形态、患者风险兜底、机构筹资造血、各方利益分配等关键环节落地,探索创新互助筹资、支付与激励机制,形成以互助计划为核心、"四位一体"持续运营的儿科分级诊疗服务闭环;激发医疗保险与服务供给体系的整合,同时强化相互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协同作用,在联盟内形成以健康为中心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与探索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公立医院规模增长解释框架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新医改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公立医院规模迅速增长,衍生出财政负担持续加重、卫生费用过快增长、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资金分布严重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囿于对我国公立医院规模内涵和增长根源性动力认知的含混,传统经济学有关对我国公立医院规模增长的解释缺乏说服力.鉴于此,从新的经济学角度揭示我国公立医院规模增长的本质性驱动框架已成为指导我国公立医院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采用复杂系统建模法测度了新医改以来我国公立医院规模增长状况;归纳了当代公立医院日渐复杂的制度谱系;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制度自身成本和制度变迁成本的观点,从制度成本分析入手,提出在价格规制的前提下,公立医院通过规模增长补偿制度性成本是最佳策略;最后,围绕新医改以来,公立医院经历的囚徒困境博弈、猎鹿博弈、守规博弈三重情境,探明了我国公立医院规模从单体规模增长到延伸性规模增长、再到协同性规模增长的演进路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社会本位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医学技术的有限性、医疗活动的复杂性等多种因素导致医疗风险难以避免,易产生医患纠纷.面对患者权利保护与医院成本控制的博弈困境,医患双方权益难以平衡.通过分析社会力量分担医疗风险制度保障现状和必要性,提出通过畅通医患信息交流沟通、完善监管、形成功能互补的综合保险、强化医患纠纷第三方解决等途径有效化解医患纠纷并维护良好医疗秩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未来5~10年中国医疗保障待遇设计的改革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3/23
医疗保障待遇包括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等内容.典型国家社会医疗保险报销起付线多设置在人均年收入的3%以内,对门诊、住院和药剂服务设立了不同的支付政策,医疗费用个人自付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0.25%~2%.借鉴国际经验,展望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未来的发展,建议提高门诊保障待遇,以可支配收入为基数设置报销起付线,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实行相同的报销比例,设置个人自付封顶线,取消门诊报销封顶线,门诊和住院共用个人最高自付限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功能与能力匹配视角下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现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全面建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形势下,出现了功能与能力不匹配的严峻问题.文章深入剖析了基本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外部需求挑战和内部能力制约,切实提出了推进基本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即按"二十大"要求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将协同治理引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既最优化发挥基本医疗保障的核心功能,也最大化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重要功能.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功能与能力不匹配提出三种破解途径,并按照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1+4+2"框架提出推进基本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框架,为新时期医疗保障制度深化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未来发展的挑战与创新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4/3/16
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至今,已覆盖了95%以上的人口,筹资和报销待遇都达到了与国民经济所处的中等收入国家地位相称的水平,但也存在不同人群待遇相差悬殊、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未来需要从实现公平的国民待遇、进行科学的医保筹资规划、制定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设计合理的医保报销政策、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等方面,正视挑战,创新发展,避免医保制度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以来,发展成效良好,制度框架基本成熟定型,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同步发展,医保与医药、医疗协同发展,筹资公平性得以提升,但在提升运行质量、助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发挥二次分配作用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对此,应推动强制参保,强化基本医疗保险的社会保险属性;合理划分医保筹资中的各方责任,强化个人筹资责任;推动医保基金管理从纵向积累向现收现付转变,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加快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筹资机制,提升待遇水平;加强就医管理,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探索以费率为基础的统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挥医疗保障制度的二次分配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城乡居民医保、老年人健康与医疗服务利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医疗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有效改善参保人的健康水平及医疗服务利用状况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本研究基于2005-2018 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五期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城乡居民医保对参保老年人健康水平及医疗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并不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但却可以改善他们的医疗服务利用状况,且对身体健康状况出现恶化的老年人影响更大.除此之外,本文并未发现支持城乡居民医保影响存在滞后的证据.基于此,本文认为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实际效果与其预期目标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国医保扩面工作已取得长足进展的基础上,未来我国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建设应将重心转移至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提升城乡居民医保的综合待遇,重视发挥医保的疾病预防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研究主题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研究的研究主题,为今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7-02-28,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关的文献,均从建库检索至2016-12-31.根据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制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译本和《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对纳入文献的主题词进行标化.采用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BICOMS)对主题词信息进行抽取和整理,并生成共现矩阵;采用Ucinet 6.0软件中的NetDraw绘制主题词的社会网络分析图;采用gCLUTO 2.0软件对主要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获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文献2 096篇,具有实质意义主题词1 588个,核心主题词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基层医疗机构.聚类分析共获得7个主题,分别为:主题1,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主题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建议/评价/实施与制度建设/改革/落实;主题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和满意度调查;主题4,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方式/机制/标准/政策及其效果分析/评价以及药品的零差率补偿/政策/销售;主题5,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研究;主题6,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物遴选和用药频度的影响;主题7,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及实施效果/策略/模式研究.结论 目前关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补偿、效果分析及实施效果等方面,今后的研究应关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医疗保险及其实施评价指标的建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构建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促进医疗与养老的深度融合、逐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成为健康老龄化行动的重要内容.综合考虑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笔者认为以德、日、韩为代表的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我国更具可行性.分别对其筹资机制和保障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经济发展水平对长期护理保险模式选择的影响.结合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探索经验,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进行未来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