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过载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在骨骼肌衰老萎缩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骨骼肌衰老是机体衰老的相关生物学事件,以质量丢失和功能衰退为显著特征,金属组学尤其是铜金属组学在其中的功能角色正日益得到关注.铜金属组学在衰老状态下表现为铜过载,其触发的毒理效应具有激活骨骼肌细胞中发生凋亡、焦亡、铁死亡、铜死亡及并促进α突触核蛋白聚集的特异性分子潜力,相关的信号级联最终可诱导衰老肌纤维中蛋白质、线粒体和卫星细胞等内容物代谢失衡及裂解丢失,同时可触发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NMJ)退化和异常,是骨骼肌衰老萎缩的新型病理生理机制.本综述首次系统地解码骨骼肌衰老萎缩调控网络中铜的分子生物学功能、衰老骨骼肌中铜过载的潜在机制,以及铜过载诱导的多种细胞死亡形式例如凋亡、焦亡、铁死亡及铜死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在骨骼肌衰老萎缩中的新角色,为临床上应用铜螯合改善和治疗骨骼肌衰老萎缩提供潜在分子靶点和方案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接头(NMJ)传递障碍性疾病,主要由NMJ的乙酰胆碱和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传递受阻、免疫系统障碍、基因等因素所引起.MG患者的主要症状是骨骼肌无力和异常疲劳,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呼吸或吞咽困难,危及生命.MG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治疗周期长且复杂.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相关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尤其是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MG治疗主要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胸腺切除术等.对于MG危象的治疗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方法,以及新型的血浆交换技术和辅助机械通气.随着药物的多样性进展,临床上对于药物的选择也有了更多考量,如经济能力、病情严重程度、疗效持久性、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等.该综述着重介绍了MG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适应证、用药方式和不良反应等内容,以便更好地选择符合病情的药物.该综述也提及部分其他的对MG可能有治疗作用的药物,特别是一些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的新型药物,如靶向生物制剂、补体抑制剂.通过该综述的阐述,可以更精准地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为患者减轻痛苦,同时也为药物研发提供未来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吞咽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神经病变,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等,其中脑卒中是引起吞咽障碍的常见的疾病之一。表面肌电图(sEMG)作为一种简单、无放射性、无创性的方法,可用来监测吞咽过程中的肌肉活动模式,有利于吞咽障碍患者的筛查及早期诊断。本文就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指导sEMG在康复领域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脊髓性肌萎缩症呼吸管理专家共识(2022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本文特指5q-SMA,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特征为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和神经肌肉接头发育异常导致的肌无力和肌萎缩。SMA常累及呼吸系统,引起呼吸系统病理生理改变,导致低通气、咳嗽减弱、痰液堵塞等一系列呼吸问题。呼吸衰竭是SMA患儿最常见的致死原因。近年来,随着国内外SMA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的相继发表和新药上市,SMA呼吸管理策略将会转变。本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呼吸学组组织我国相关领域的专家,总结国内外指南/共识和相关临床研究,结合中国人群实际临床情况,最终达成共识,以促进SMA患儿规范呼吸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期待靶向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重症肌无力(MG)主要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T细胞依赖、补体参与的获得性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糖皮质激素及其他非激素类免疫抑制剂能使绝大多数MG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长期使用激素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仍为MG治疗中的难题。作为添加治疗的非激素类口服免疫抑制剂,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可极大程度减少病情波动和疾病复发;但部分口服免疫抑制剂起效慢、疗效不佳,可引起骨髓抑制及肝肾功损害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可能会增加感染及肿瘤发生的风险。即使经上述治疗,仍有一小部分存在激素禁忌证或对激素不耐受的患者陷入治疗困境,发展成为“难治性MG”。因此,避免或最大限度减少激素的使用,寻求新的有效、精准、安全的治疗策略,将成为MG未来的治疗方向。靶向免疫治疗是以免疫细胞、补体、新生儿Fc受体以及细胞因子为靶点的治疗,部分针对上述靶点研发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或抗体片段在MG患者中已经完成了Ⅱ、Ⅲ期临床试验,部分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该类生物技术药物能够快速、显著、持续改善MG临床症状、减少激素用量,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正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治疗工具,有望使MG的治疗发生革命性变化。文中通过对MG靶向免疫治疗临床试验结果的总结,对MG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症肌无力自身抗体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2022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自身抗体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NMJ)信号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检测是国内外MG诊治指南推荐的关键辅助诊断指标。MG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沉淀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等,研究表明这些检测方法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存在客观差异,需要结合临床诊断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学。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基于国内外MG自身抗体诊断指南、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和充分征求学组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重症肌无力自身抗体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2022》。本专家共识对MG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学选择给出指导性建议,进一步促进我国MG自身抗体诊断的规范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抗毒素治疗A型肉毒毒素注射中毒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类烈性蛋白毒素,直接作用于脑神经核和外周神经肌肉接头,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影响神经冲动传导,导致肌肉麻痹,中毒时轻者表现为眼肌受累,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全身瘫痪、呼吸抑制症状,甚至导致死亡。该文报道了1例应用非正规渠道获得的A型肉毒毒素后出现重度中毒症状的患者,在症状出现后第13天使用抗毒素治疗,取得明显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症肌无力相关抗体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作为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性抗体密切相关。关于MG相关抗体,研究最多且最为明确的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AChR-Ab),由于存在AChR-Ab阴性的MG患者,近年来学者们开始热衷于研究AChR-Ab以外的其他抗体,如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低密度脂蛋白4抗体等,并进行相应治疗方案的探索。该文对MG相关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治疗该病提供临床依据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坐骨神经挤压伤小鼠神经肌肉接头与肌梭的失神经和神经再支配的形态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小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中靶肌肉内神经肌肉接头(NMJ)与肌梭在神经损伤后及再生中的失神经、神经再支配的变化过程。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挤压伤组(损伤组,12只)和对照组(假手术组,6只)。损伤组分别在损伤后1、2、3 d及4周取材,对照组于损伤后3 d及4周后取材,均取手术侧胫前肌,行神经纤维丝抗体(NF)、突触素抗体(Syn)以及荧光偶联的银环毒素(α-BTX)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所得数据使用非配对 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坐骨神经损伤3 d后,损伤组中完全失神经支配的神经肌肉接头比例为(92.40±8.85)%,与对照组(5.19±1.3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损伤2 d后,损伤组的肌梭中两端的γ-运动神经成分即消失,位于其中部的感觉神经螺旋缠绕结构于伤后3 d消失。损伤4周后,对照组与损伤组在神经肌肉接头的神经支配情况相比,未获神经支配[分别为(3.02±0.78)%和(4.22±2.08)%]、部分获神经支配[分别为(6.44±1.91)%和(7.94±2.12)%]以及完全神经支配[分别为(90.54±10.44)%和(87.84±13.89)%]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损伤后4周时,损伤组中肌梭的神经再支配不佳,两端的乙酰胆碱受体已有神经支配,但不完全;肌梭中部神经纤细、不连续且无典型的螺旋缠绕结构。 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NMJ和肌梭失神经速度相当;肌梭的运动神经先于感觉神经发生变性。神经肌肉接头易于被再生的神经支配,但肌梭的神经再支配较为困难,其中,肌梭的运动神经较感觉神经容易恢复神经再支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CMS)是一组由遗传缺陷导致的神经肌肉信息传递障碍疾病,属于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疲劳性肌无力,大多数发病年龄早,常见死因为呼吸衰竭,致残率高。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提高及有关致病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过去20多年来对该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更多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现针对CMS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