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院患者药学服务平台的创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作者介绍了某院将医院信息系统与医院微信公众号无缝对接,构建离院患者的用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智慧药师"平台),向离院患者自动定时推送个性化的用药提醒;同时通过移动互联网建立用药咨询等服务窗口,拓宽药学服务范围。建立了涵盖用药提醒、用药打卡记录、语音播报、用药咨询、处方查询、药品说明书查询6项功能的"智慧药师"平台,实现了离院配药患者居家用药有提醒,并提供了触手可及的"药师-患者互动"服务窗口,保障了离院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前移下颌第二磨牙关闭第一磨牙缺牙间隙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下颌第一磨牙因在口内萌出时间较早, 面解剖结构复杂,故在临床上常因龋坏而缺失。前移下颌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MSM)关闭缺牙间隙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MSM在前移过程中容易发生近中倾斜、舌侧倾斜以及近中舌向扭转,关闭缺牙间隙后容易出现复发、牙根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龈退缩、骨开窗、骨开裂等并发证。因此,应严格把握关闭缺牙间隙的适应症并熟练掌握间隙关闭的方式,确保关闭间隙的过程中MSM的牙体与牙周健康。本文将从关闭缺牙间隙的适应证、关闭间隙的方式、近中移动MSM的风险评估以及骨皮质切开术辅助关闭缺牙间隙4方面进行综述,为关闭第一磨牙缺牙间隙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正畸治疗策略中牙周支持组织改建的风险考量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成年正畸患者比例的增加,牙周状况对正畸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正畸治疗与牙周支持组织改建的关系逐渐成为焦点。越来越多的正畸医师意识到,正畸治疗前牙周炎症应得到有效控制。牙周炎可增加正畸治疗的难度,导致额外的牙槽骨吸收;因此,降低牙周炎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牙周组织健康状况恶化的风险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除牙周炎外,正畸治疗也有可能导致牙龈退缩。另外,正畸治疗中应考虑特定类型的牙槽骨缺损情况:如骨开窗、骨开裂与正畸牙移动的关系。本文主要从牙周炎与正畸、牙龈退缩与正畸以及骨开窗和(或)骨开裂与正畸三方面阐述正畸治疗中牙周支持组织的风险考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艾司氯胺酮对大鼠颅脑创伤后应激障碍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对颅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采用皮质撞击致伤法构建小鼠颅脑创伤模型,假手术组(Sham组, n=12)仅打开骨窗不行颅脑创伤打击,颅脑创伤组(TBI组, n=12)和艾司氯胺酮处理组(TBI+ES组, n=12)行皮质打击;创伤后TBI+ES组即刻腹腔注射艾司氯胺酮(10 mg/kg,1次/2 h,共3次),TBI组和Sham组腹腔注射等容积0.9%氯化钠溶液。收集创伤后第(1、3、7、15)天进行糖水偏爱实验、第16天开始旷场实验、第17天开始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分析颅脑创伤后PTSD样行为改变,并于颅脑创伤后第18~23天开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实验结束后大鼠安乐死取脑组织,Western-blot分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突触素表达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SNK- q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LSD法。 结果:TBI组大鼠糖水偏爱率、移动格数、直立次数、开臂停留时间、开臂进入次数、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位置次数[分别为(75.8±4.9)%、(30.9±4.1)格、(12.4±2.6)次、(40.3±8.5) s、(6.8±2.3)次、(30.0±4.6) s、(7.0±2.5)次]、低于Sham组[分别为(85.3±4.4)%、(40.5±5.4)格、(17.3±2.7)次、(95.8±12.4) s、(15.3±3.1)次、(18.3±7.8) s、(15.7±2.6)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TBI+ES组糖水偏爱率、移动格数、直立次数、开臂停留时间、开臂进入次数、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位置次数[分别为(82.9±5.5)%、(35.5±5.5)格、(15.1±2.4)次、(68.4±9.7) s、(12.1±3.2)次、(22.3±8.8) s、(12.5±4.1)次]高于TB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TBI+ES组BDNF、PSD95和突触素表达水平[分别为(0.43±0.08)、(0.22±0.02)、(0.31±0.04)]高于TBI组[分别为(0.19±0.02)、(0.20±0.02)、(0.24±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均低于Sham组[分别为(0.89±0.11)、(0.45±0.12)、(0.57±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艾司氯胺酮显著减少颅脑创伤大鼠PTSD样行为,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作为PTSD治疗的潜在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传动直丝弓技术非减数矫治成人骨性Ⅱ类错 畸形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非减数矫治成人骨性Ⅱ类非高角错 畸形的临床疗效。 方法:筛选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确诊为成人骨性Ⅱ类非高角错 畸形,采用传动直丝弓技术非减数矫治完成的患者15例(男性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25.7岁),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和锥形束CT影像资料测量分析得出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患者平均疗程18.3个月,矫治后前牙覆 覆盖恢复正常,尖牙和磨牙关系达到中性。治疗后SNA角减小(1.2±1.0)°( P=0.001),ANB角减小(1.3±0.9)°( P<0.001),上颌中切牙压低(2.4±1.4) mm( P<0.001),下颌中切牙压低(3.1±1.2) mm( P<0.001),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3.5±0.9) mm( P<0.001)。无1例患者出现骨开裂/骨开窗等并发症。治疗后发生2 mm以上牙根吸收的上下切牙占所有切牙总数4.16%。 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成人骨性Ⅱ类错 畸形非减数矫治取得良好的效果,牙根吸收和骨开裂/骨开窗等正畸并发症发生率极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互联急救APP"调派志愿者参与院外心脏骤停急救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院外心脏骤停(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生存率在0.6%~25%之间,我国则不到1% [1,2],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OHCA的抢救时间窗为4~6 min,必须在时间窗内实施CPR与除颤;每延迟1 min,OHCA生存率降低10%。每平方公里的救护车数量需要增加80%才能将救护车响应时间缩短1 min [3]。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的早期心肺复苏和除颤可以帮助提高OHCA的生存率和良好的神经系统预后 [4,5]。全球复苏联盟(Global Resuscitation Alliance, GRA)建议使用智能技术扩展心肺复苏和公共除颤项目,通知OHCA事件周围的志愿者,提供早期心肺复苏和除颤 [6,7]。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应用移动应用程序提高对OHCA的反应机会 [8]。2007年起,欧美发达国家紧急医疗服务调度中心利用智能手机APP将急救志愿者纳入急救服务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 [9],调派急救志愿者参与急救,为OHCA患者提供早期CPR和除颤,从而挽救了更多OHCA患者的生命。青岛市急救中心运用"互联急救APP",构建120调度中心AED电子地图,招募并培训急救志愿者,当120调度员利用MPDS调度系统问询判断为OHCA事件时,调度员在调派救护车及电话指导心肺复苏(T-CPR)的同时,通过"互联急救APP"或电话调派距离OHCA事件周围1.0~1.5 km内的志愿者。急救志愿者根据APP中显示的AED地图,获取AED参与现场急救。现对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互联急救APP"调派急救志愿者参与急救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以期为我国院前急救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调派急救志愿者参与OHCA急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界限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正畸牙移动的范围受牙周支持组织界限的节制。当牙根突破牙槽骨骨皮质时,骨开窗、骨开裂或牙根吸收等不良后果的出现概率将大大增加。Andrews的口颌面协调六要素理论可高效精确指导正畸医师保持牙齿的合适转矩,从而确保牙根始终停留于基骨内。后牙转矩易在腭中缝扩展过程中过分加大,进而导致后牙颊侧骨开窗和(或)骨开裂;而前牙转矩易在内收过程中过分减小,进而导致前牙唇侧牙槽骨开窗和(或)骨开裂。因此,在行腭中缝和前牙内收的过程中应尤其注意制订个性化转矩保护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5G移动卒中单元在卒中筛查和急诊救治中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移动卒中单元在卒中筛查和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兴安盟人民医院卒中中心采用5G移动卒中单元进行义诊筛查和急诊救治的结果。对于义诊筛查出的卒中中高危患者酌情予以对症治疗和健康宣教,并嘱其监测血压等,定期行影像学随访;对于急诊救治的患者即刻实时远程会诊,并制定抢救策略,急性脑梗死可就地实施溶栓治疗,治疗后均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预后。结果:义诊筛查共筛出173例患者,其中低危卒中患者98例(56.6%),中高危卒中患者75例(43.4%)。共急诊救治44例患者,其中缺血性卒中25例,出血性卒中11例,其他7例,1例死亡患者未行头颅CT检查。患者自呼救至5G移动卒中救护车的中位时间为71 min(9~167 min);患者进入救护车至开始头颅CT扫描的中位时间为5 min(1~31 min)。其中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救护车上进行溶栓治疗。43例急诊救治的患者3个月随访显示,2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5例溶栓者的GOS均为Ⅴ级,头颅CT显示脑梗死区明显缩小或消失;20例未行溶栓治疗的患者中,有效随访18例,其中GOSⅠ级1例、Ⅲ级9例、Ⅳ级3例、Ⅴ级5例,头颅CT显示脑梗死区软化灶无明显变化。11例出血性卒中患者中,GOSⅠ级2例、Ⅲ级3例、Ⅳ级4例、Ⅴ级2例,头颅CT显示出血区形成软化灶。结论:5G移动卒中单元应用于义诊时,较易筛查出中高危卒中患者;在急诊救治时,可缩短卒中的救治时间,确保患者在时间窗内得到有效救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牙齿的正畸移动必然伴随邻近牙周组织的改变。牙齿唇颊侧的骨板普遍较薄,且牙列拥挤患者常伴唇颊侧骨开裂或骨开窗。这些情况可能导致牙齿无法在预期时间内移动到理想的位置,甚至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并发症。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通过切开骨皮质,联合植骨技术,加速牙齿的正畸移动,促进形成新的牙槽骨,可缩短正畸周期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本文从正畸治疗与牙周硬组织的关系出发,介绍PAOO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正畸治疗与牙周软组织增量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正畸治疗中,牙在牙弓内进行移动,如果牙根向舌侧移动,则颊侧发生牙龈退缩的风险较小;如果牙根向颊侧移动,当颊侧骨板小于理想厚度时则有可能发生颊侧牙龈退缩。如果患者正畸前没有牙龈退缩,而原有骨板较薄或已有骨开裂/骨开窗时,则无论牙根向何处移动,牙龈退缩的风险均较高。正畸医师在面对牙根移动时,经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本文从牙周软组织的角度出发,阐述与正畸治疗相关的牙周软组织增量技术及治疗时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