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部分基本药物用药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我国老年人部分基本药物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旨在为老年人全额保障药品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对涉及神经系统用药、精神疾病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8大系统58种国家基本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医务人员给药顺应性、患者用药顺应性、临床价值综合评价以及药物经济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除精神系统用药评价外,其他系统用药评价的专家权威系数均大于0.7,表明专家对各系统用药指标的熟悉程度较高,咨询结果可信。根据指标的综合评分,可考虑将硝酸甘油、酒石酸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奥美拉唑、二甲双胍、氨氯地平、阿司匹林、阿卡波糖、缬沙坦、氯吡格雷10种药物作为老年人全额保障药品的优先参考品种;硝苯地平、艾司唑仑、坦洛新(坦索罗辛)、辛伐他汀、阿法骨化醇、依那普利、比索洛尔、丙酸倍氯米松、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10种药物作为老年人全额保障药品的次选参考品种。结论:专家推荐的评分较高的药物以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内分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为主,与老年人疾病谱相符;老年人全额保障基本药物遴选可考虑据筹资情况,优先从老年人使用频次较高且药品费用负担较重的几大类基本药物中挑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促进老年人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季节性流感(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与其他年龄人群相比,老年人罹患流感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更高,健康影响和经济负担更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干预措施。WHO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均推荐老年人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人群之一。然而,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我国大部分地区为自愿、自费接种,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低。尽管流感疫苗在老年人中的效果不如年轻成年人,但疫苗接种仍是保护老年人免于罹患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建议我国采取系列综合措施(如加强政府财政支持、推动多方筹资模式、提高成人接种服务等)积极推动老年人群的现有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此外,针对我国现有的标准抗原含量灭活流感疫苗在老年人中所诱导的免疫保护不如其他健康成年人的问题,建议积极探索促进国外已上市的、在老年人中可产生更好保护效果的新型流感疫苗(高抗原含量灭活流感疫苗、重组流感疫苗以及佐剂疫苗)引入中国的模式,并鼓励和支持我国新型流感疫苗研发,让我国老年人尽早享受到与世界同步的新型疫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老年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筹资共付机制探索与费用测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流感为我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疾病与经济负担,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的叠加风险为流感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老年人群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风险较高、接种疫苗的成本效益较好,且对资金支付更加敏感,应为其设置合理的流感疫苗接种筹资机制,提高疫苗接种率。本文提出了老年人群流感疫苗筹资的三类策略,分别探索在个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分担机制、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分担机制、地方财政支付机制下,老年人群接种成本在个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之间的分担比例及金额。策略一在短期内对多数地区而言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较强,策略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群接种率,策略三鼓励地方财政支付,帮助缓解中央政府财政压力。从测算结果来看,老年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的经济负担较重,推荐采取有急有缓、循序渐进的办法,推动多方共付机制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的不同共病状态下阿尔茨海默病的筹资、流向、受益人群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析四川省不同共病状态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费用现状,为相关卫生政策的优先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卫生费用核算体系 2011"(the System of Health Accounts,SHA 2011)进行分析.结果:四川省AD患者治疗费用总量在2019年为27 728.04万元,占全四川省2019年疾病治疗费用的0.13%.不同共病组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卫生支出是主要的筹资方案(54.44%),共病指数越高,家庭卫生支出占比越多.治疗费用主要流向医院,随着共病指数增加,治疗费用流向综合医院的占比逐渐上升.女性治疗费用高于男性,低、中、高共病组治疗费用主要分别集中在55~≤59岁、70~≤89岁和≥80岁以上人群.结论:建议优化卫生筹资方案,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保障机制,缩小门诊和住院的待遇差异;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关注重点人群,做好AD的预防,缓解我国AD疾病整体负担,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卫生费用视角的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资金的筹集与消耗状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背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分级诊疗的关键环节,国家政策强调要深化"强基层"改革,发挥其"网底"作用.目的 了解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与资源利用情况,为下一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以SHA2011 为基础,采用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抽取医疗卫生机构 29 家.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 编码形成数据库,完成北京市经常性卫生费用核算.卫生费用总量数据来源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北京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北京市政府卫生投入监测系统、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等.核算 2014-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费用概况、筹资来源和功能流向(包括治疗服务费用和预防服务费用).结果 基层卫生费用由 122.31 亿元增至 327.61 亿元,年均增速为 15.53%,其占卫生费用的比重由 7.93%增长至 13.61%,基层卫生费用筹资方案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方案、政府方案为主,家庭卫生支出占比由 18.65%降至 8.30%;治疗服务费用占比由87.49%波动下降至 77.73%,主要由内分泌、中医、循环系统疾病这三类患者消耗,累计占比在 60.00%以上,基层治疗服务的主要人群是 60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其费用占比由 48.92%增至 64.31%;预防服务费用的占比由 12.51%波动增长至 22.27%,基层预防服务资源主要由中医药健康管理、免疫规划、健康教育、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等预防服务项目消耗.结论 分级诊疗成效初显,基层医疗资源发展迅速,在首都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承担基层重要筹资责任,居民个人负担下降,基层患者以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为主,预防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应针对需求,精准配置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关注重点公共卫生任务,把握服务新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CFPS数据的反事实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对基于Newton-Cotes算法的反事实分析模型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拓展和改进,以提升模型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实现更具现实依据的政策效果模拟和分析.方法:以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为基础,在充分比较不同概率分布函数的拟合效果后,拟合我国家庭收入和医疗支出的概率分布曲线,继而构造由90 000 个异质性家庭组成的虚拟社群,根据各家庭的属性值估算出相关指标值,并举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场景.结果:拓展后的模型对收入和医疗支出期望值的估计结果以及各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与原始模型基本一致,但对两者离散程度的估计更为精准,政策效果模拟和反事实分析结果更具准确度和严谨性.结论:拓展模型可以对原始模型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借鉴作用,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的北京市医疗机构儿童治疗费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儿童治疗费用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北京市儿童健康管理政策提供建议.方法: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医疗机构儿童治疗费用.结果:2017—2019年北京市15岁以下儿童治疗费用分别为92.29亿元、97.54亿元、105.72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67%,儿童治疗费用筹资结构以家庭卫生支出为主,占比均在65.00%左右;儿童门诊和住院治疗费用均以流向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为主;在治疗费用疾病别的构成中,呼吸系统疾病占比最高,达到了25.96%,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占比10.26%.结论:优化筹资结构,降低儿童患者家庭就医负担;加强基层儿科服务能力建设,合理引导青少年患者机构流向;加强对孕前、产前筛查等预防服务的财政投入,关注儿童安全教育,引导儿童商业意外伤害保险的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卫生政策"三难权衡"问题解决方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探讨卫生政策"三难权衡"问题是否有解,以揭示卫生政策及政策组合是否能够兼顾国民的"健康"、"富有"和"公平".方法:构建包含健康人力资本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和卫生指标估算程序,采用贝叶斯模型比较方法,确定合理的模型设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调整相应的参数,分别模拟单独实施医疗综合监管政策和单独实施医疗质量管理政策的效果,以及两项政策组合实施的政策效果.结果:单独实施医疗综合监管政策有可能造成健康结果对健康可负担性和筹资公平性的背离,单独实施医疗质量管理政策有可能造成健康可负担性和筹资公平性对健康结果的背离,而两项政策组合实施则能有效解决卫生政策"三难权衡"问题.结论:卫生政策"三难权衡"问题并非是无解的,"健康"、"富有"和"公平"的相互背离可以通过合理的政策组合设计得到调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居民医保筹资负担收敛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通过分析2015—2022年山东省居民医保"个人缴费负担比"和"政府补助负担比"的面板数据,研究筹资负担的时间演变规律,评估省级统筹的可行性.方法: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各时间截面数据进行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格局探究;借助收敛分析探讨筹资负担的年际变化趋势.结果:"个人缴费负担比"逐年增加且各地市间差异显著;Moran's I值逐年减小,在地理上呈现随机分布格局;"政府补助负担比"在各地市间差异较小,全局Moran's I值逐年增大,空间集聚格局增强;两者均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结论:为推进省级统筹、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减轻居民负担,可采取经济协同发展策略以提高居民收入;建议注重开源节流,精细基金监管;应改革筹资机制,制定精细筹资标准,并聚焦疾病预防控制费用的增长,为完善医保制度、促进医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2007-2021年湖北省卫生总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核算2007-2021年湖北省卫生总费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推动"十四五"时期湖北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方法:以筹资来源法卫生总费用核算为基础,分析湖北省2007-2021年卫生总费用筹资水平及构成,并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不同分位点下人均卫生总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湖北省卫生总费用不断增长,2021年达到3051.01亿元,卫生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6.09%)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2%).2007-2021年湖北省卫生筹资逐渐以社会筹资为主,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不断降低.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3个宏观因素对人均卫生总费用均有正向影响,分别为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比例.结论:湖北省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逐渐优化,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低,但居民就医经济负担仍然较重.应适度增加政府卫生投入,着重优化投入方向,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加强对老龄人口健康管理、护理服务的资金倾斜;科学整合医保制度,提高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积极引导卫生总费用合理增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