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型口腔强吸装置对降低喷砂粉尘污染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改良型和常规型强吸装置在喷砂洁治时对喷砂粉尘的吸引效果。方法:使用含标准牙齿28颗的口腔仿生头模进行预实验,比较改良型和常规型强吸装置在不同条件下的粉尘吸引效果。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2—4月在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行喷砂洁治的18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改良型强吸装置,对照组使用临床常规型强吸装置,比较两组患者在喷砂洁治时的舒适度及VAS评分。结果:在1/3、2/3喷砂量条件下,5、10 min喷砂时间条件下,15、30 cm喷砂粉收集距离条件下试验组的降低粉尘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舒适度得分高于对照组,VA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改良型强吸装置可从污染源控制粉尘扩散,改善诊室环境,从而降低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减少免疫力低下人群发病的刺激诱因,提高患者就诊舒适度及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物联网辅助评估管理肺结节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制定再版物联网辅助评估和管理肺结节中国专家共识,目的为在原基础上通过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数字化、数字问题程序化,程序问题体系化"的策略,将肺结节诊治中国共识和亚太指南融入"AI肺结节管理程序"(PNapp 5A)和初评与研判二流程体系,将手工业作坊式诊疗模式提升为达到国家和国际标准的物联网流水作业工程。(1)初评流程,由初诊医师和初评专家执行PNapp 5A的1A~3A程序。1A(Ask,询问):录入吸烟史、肿瘤家族史、职业粉尘接触史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等;2A(Assessment,评估):应用影像学评估肺结节外观、内涵的良恶性特点和随访变化;3A(Advice,建议):完成鉴别诊断所需肿瘤标志物、真菌和结核等常规检查。其后PNapp 5A自动反馈智能评估的肺结节恶性风险级别(低、中、高),然后由初诊医师管理低级风险患者;对中、高度风险患者则建议AI和循环异常细胞等个体化检查,供初评和研判专家会诊参考;高度风险患者则需进入下述程序。(2)研判流程,由研判专家执行PNapp 5A的4A和5A程序。4A(Arrangement,安排):有活检适应证者,首先顺序选择支气管镜引导(包括支气管内超声或磁导航支气管镜等)的非手术活检;不合适支气管镜检查或者有转移可能者,可考虑经胸壁针吸活检术。不能除外感染者,可考虑经验性抗生素治疗1~2周后复查;肺结节<10 mm者,可根据共识、指南安排随访。肺结节>10 mm难以确诊者应考虑为难定性肺结节,建议邀请更有经验的研判专家与AI系统交流互动(人机多学科会诊)会诊提供诊疗意见。5A(Assistance,辅助):根据组织病理、分子病理和分期、实施术后常规管理,也可参考AI、循环异常细胞和表观遗传等个体化信息,制定个体化防治复发和转移方案,最终实现"名医治未病,大医惠众生"愿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7至2020年莘县接尘企业粉尘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莘县接尘企业工作场所接触粉尘浓度现状,评估接尘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为制定接尘企业职业防护规范及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2月,收集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至2020年对89家接尘企业各接尘岗位的粉尘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年度、粉尘种类和企业规模接尘企业的粉尘浓度检测合格率。结果:2017至2020年共监测接尘企业89家,采集粉尘样品2 132份,合格样品1 818份,总合格率为85.3%。2017至2020年各年度粉尘检测合格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分别为78.7%(447/568)、84.1%(471/560)、88.6%(418/472)和90.6%(48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6.27, P=0.003);矽尘(66.1%,41/62)、谷物粉尘(86.7%,1 549/1 786)、棉尘(84.1%,106/126)和木粉尘(77.2%,122/158)4种粉尘检测样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9.66, P=0.002);大、中型企业粉尘样品检测合格率(95.1%,1 194/1 256)明显高于小型企业(71.2%,624/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 584.40, P=0.001)。 结论:莘县接尘企业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小型企业粉尘浓度检测合格率较低,矽尘职业危害依然严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煤种呼吸性粉尘与尘肺病患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无烟煤、烟煤、褐煤呼吸性粉尘与尘肺病累计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为科学制定职业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9处国有煤矿采煤工人的接尘和尘肺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寿命表法分别计算出无烟煤、烟煤、褐煤呼尘累计接尘量对应的累计患病率,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单侧区间统计控制,得到呼尘接触浓度限值。结果:9处煤矿共21 000名采煤工人纳入研究,其中无烟煤、烟煤、褐煤煤矿采煤工人尘肺病检出率分别为11.27%、21.32%、6.00%,平均接尘工龄为20.12、22.88、25.21年。无烟煤、烟煤、褐煤煤矿采煤工人呼尘累计接尘量与尘肺病累计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分别为线性回归方程 y=5.788 x-16.043( R2=0.949)、 y=5.679 x-16.837( R2=0.904)、 y=6.465 x-19.573( R2=0.944)。当接尘30年尘肺累计患病率≤1%时,以安全系数为1.2计算,三者呼尘接触浓度限值分别为1.7、2.3、3.9 mg/m 3。 结论:不同煤种的尘肺病检出率、平均接尘工龄、呼尘接触浓度限值均不同,在煤尘累计接尘量相似情况下,煤的挥发分越低(含碳量越高),累计患病率越高(无烟煤>烟煤>褐煤)。建议按照不同煤种分别制定国家职业卫生煤尘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煤尘累积接尘量与尘肺病患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采煤工人累积接尘量与尘肺病累计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为制修订煤尘呼吸性粉尘和总尘接触浓度限值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月至8月,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11家国有煤矿的24 834名采煤工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偏倚处理后共9处煤矿21 000名采煤工人纳入研究分析,收集各煤矿开始生产之日至2012年底的采煤工人职业健康档案记录,以寿命表法分别计算出采煤工人在呼吸性粉尘(呼尘)和总尘累积接尘量组段对应的累计患病率,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单侧区间统计控制,按接尘30年或25年累计患病率≤1%且安全系数取1.2,分别计算得到呼尘和总尘的接触浓度限值。结果:尘肺病患者共3 224人(15.35%),呼尘、总尘累积接尘量与尘肺病累计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分别为logistic 呼=5.649 lgD 呼-16.573( R2=0.925)、logistic 总=5.712 lgD 总-18.767( R2=0.897)。当接尘30年尘肺病患病率≤1%时,呼尘和总尘接触浓度限值分别为2.2、4.8 mg/m 3;当接尘25年尘肺病患病率≤1%时,呼尘接触浓度限值为2.7 mg/m 3。 结论:建议严格执行现行煤尘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废止相关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垃圾焚烧发电企业职业危害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垃圾焚烧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况。方法:于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分别选取4家不同地域和规模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作业场所及职业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作业场所分布进行调查,并对主要工种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矽尘见于炉渣槽、炉渣分拣、破碎机操作位,各工作场所空气中矽尘浓度<0.3~1.1 mg/m 3,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和接尘作业人员粉尘接触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C-TWA)均有检出,但均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一氧化碳、氨、二氧化氮、硫化氢、非甲烷总烃、甲醛、氟化氢、氰化氢、盐酸、氢氧化钠、臭氧均有检出,但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8小时等效A声级( LEX·8 h)超过85 dB(A)的工种主要有锅炉巡检工、汽机巡检工、电气巡检工和水处理工。 结论: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仍存在职业病危害风险,应加强危害风险的综合治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地铁施工期间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识别地铁施工期间存在粉尘的工艺节点及粉尘的种类,并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分析关键控制点,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选择南昌市在建地铁施工现场,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对地铁施工各周期进行调查,并运用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对粉尘危害程度进行评估,比较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风险评估方法(ICMM法)、澳大利亚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方法(UQ法)和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MLSP法)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作业现场的粉尘存在于施工周期的多个节点,作业人员同时接触多种粉尘,混凝土工等工种为关键控制岗位。与ICMM法评估后的风险水平比较,UQ法和MLSP法评估后的风险水平更低。结论: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均适合地铁施工期间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UQ法对建筑施工行业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型喷砂机柜式水幕排风罩矽尘防控有效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柜式水幕排风罩应用于小型喷砂机防治矽尘的效果,提出粉尘通风防护设施新思路,有效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方法:于2018年8至10月,选取某研究所喷砂间喷砂工艺配置的柜式水幕排风罩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卫生调查、现场检测和气流组织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对其改造前后的局部排风设施设置情况、矽尘浓度、控制风速、气流组织进行现场检测和发烟测试,并结合设置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气流组织模拟实验发现,改造后柜式水幕排风罩气流组织合理,能有效控制工件清扫过程矽尘逸散的全部范围。改造后,控制风速由改造前的0.01 m/s提高至0.53 m/s,控制风速提高98.1%;喷砂、开舱取件及清扫时接触矽尘 (总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CTWA)由改造前的7.00 mg/m 3降至0.50 mg/m 3,矽尘 (呼尘)CTWA由改造前的3.36 mg/m 3降至0.27 mg/m 3,其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 CTWA降尘率分别为92.9%和92.0%。 结论:柜式排风罩与水幕除尘的一体化结合,优化了粉尘防治的组合方式,具有除尘净化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可在同性质企业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振动筛分机除尘系统优化及现场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针对催化剂产品生产工艺中振动筛分机粉尘危害严重、治理困难的问题,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Fluent软件对振动筛分机主要粉尘逸散点,包括细料/粗料出料口和产品出料口吹扫除尘点的局部排风除尘系统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提出振动筛分机局部通风除尘系统最优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无需送风吹扫的情况下可通过设置上吸罩防止粉尘扩散,但需对排风量进行准确分析计算,过大或过小均会增加粉尘外溢量。在需要吹扫的前提下,需控制送风风量使出料口形成15 cm高度的8 m/s的风速带,可在有效去除催化剂产品固体颗粒表面粉尘的同时,又确保催化剂产品落入料桶。将模拟结果在某催化剂公司的振动筛分机进行应用,作业场所最大粉尘浓度由改造前的45.80 mg/m 3降至5.46 mg/m 3,有效改善了作业场所工作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连市石材加工业粉尘和噪声检测结果及危害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大连市石材加工业粉尘和噪声职业病危害现状,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并为该行业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2023年3-8月,随机抽取大连市140家石材加工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通过半定量风险评估法、作业分级等方法,对大连市石材加工企业接触矽尘和噪声危害作业岗位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140家石材加工企业均为私营小微型企业,采用原料为花岗岩,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布在10.21%~56.50%,均为矽尘.采集277个矽尘和噪声样品,超标率分别为83.39%和90.61%,各岗位矽尘浓度及噪声强度超标率略有差别,矽尘以大切岗位为最高(94.44%),水磨岗位最低(14.29%),噪声以大切岗位为最高(97.83%),水磨岗位相对较低(71.43%).140家企业接触矽尘岗位职业健康风险总体为极高风险,尤其是大切、小切和打磨抛光岗位,占58.70%、48.45%和58.00%;矽尘和噪声岗位作业分级显示,矽尘作业分级以"中度危害"为主,占64.98%,噪声作业分级以"重度危害"为主,占36.46%.防护设施配置率(66.43%)、防护用品配备率(68.57%)、职业健康检查率(6.49%)相对较低.结论 大连市石材加工业粉尘和噪声危害较为严重,应进一步加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做好职业健康监护,按照要求为劳动者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劳动者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应强化石材加工行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