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共振引导放疗成像几何精度测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成像系统多因素尤其是图像几何精度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的影响.方法:使用模体测试1.5T磁共振直线加速器系统的成像性能,包括磁共振图像几何失真评估以及由图像几何失真等因素引起的勾画偏差评估.使用Model 604-GS大场磁共振图像失真模体对磁共振引导放疗流程的磁共振图像进行几何失真度测试;同时使用CIRS Model 008z上腹部模体进行相关靶区及OAR的勾画差异分析.结果:几何失真度结果显示,3D T1WI-FFE图像平均几何失真度0.54 mm,最大失真度1.96 mm;3D T2WI-TSE图像平均几何失真度0.53 mm,最大失真度1.68 mm,其中较大失真度的控制点分布于模体边缘,符合既往报道的磁共振图像特性.基于CT的勾画与基于3D T1WI-FFE和3D T2WI-TSE图像的勾画平均结果分别为MDA=1.17 mm,DSC=0.91;MDA=0.86 mm,DSC=0.94.结论:本研究定量评估了磁共振引导放疗成像系统的几何精度.基于仿真模拟人的勾画分析表明相对于CT图像,基于磁共振图像的勾画差异符合临床要求,同时3D T2WI-TSE图像在勾画精度相比于3D T1WI-FFE图像更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纳米孔测序技术对新型重组H3N2禽流感病毒的测序鉴定及其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利用纳米孔测序技术对新型重组H3N2禽流感病毒进行测序鉴定并分析病毒的基因特征。方法:对2021年广州市某农贸市场外环境H3N2禽流感阳性样本进行鸡胚培养,联合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靶向扩增和纳米孔测序技术进行病毒高通量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病毒基因特点。结果: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该毒株各基因片段均属于欧亚进化分支,宿主来源均为禽源。其HA基因与我国H3N6禽流感病毒亲缘关系较近。NA基因与2017-2020年我国H3N2禽流感病毒亲缘关系较近。PB1基因与2016-2022年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H5N6禽流感病毒亲缘关系较近,与广州市H5N6禽流感流行株PB1基因亲缘关系较远。其余内部基因片段来源复杂,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分子特征显示,该毒株具有典型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倾向结合禽源受体。生物特性相关重要蛋白位点上,该毒株发生PB2-L89V、PB1-L473V、NP-A184K、M1-N30D/T215A、NS1-P42S/N205S等致病性增强突变。结论:本研究通过纳米孔测序鉴定一株新型重组H3N2禽流感病毒,分析发现该病毒与H5N6禽流感病毒发生了基因重组。目前该病毒跨种传播能力较低,但有必要密切关注H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和变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肝内胆管癌动物模型和类器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肝内胆管癌(ICC)是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的肝脏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积极推进基础研究,阐明IC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子机制,是创新治疗方式和改善预后的重要途径。稳定可靠且具有代表性的ICC临床前模型是开展基础研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这篇综述从动物模型和类器官模型两个部分对常见ICC临床前模型进行总结和比较,目的是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不同模型的优势和不足,为选择合适的研究工具提供参考。在动物模型部分,对化学诱导、寄生虫感染、手术、肿瘤种植、转基因动物和水流动力学注射转染共6种模型的构建方案和特点进行总结,并从可靠性、可重复性和易用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在类器官模型部分,分别分析了人源和鼠源ICC类器官的研究进展,并对类器官在ICC研究中的应用场景进行总结。最后,我们对ICC临床前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我们认为基因编辑动物及类器官是ICC模型的发展方向。同时,构建模型时需要关注其不同于肝细胞癌的肝脏背景病变和生物学特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贵州省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遗传特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贵州省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流行与遗传变异情况,为AIV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8年10月—2019年3月贵州省活禽市场外环境AIV检出情况,对选取的H9N2亚型AIV进行基因组的提取、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基因的RT-PCR扩增与测序,并对获得的 H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遗传进化和关键位点变异分析。 结果:贵州省活禽市场外环境AIV检出率为52.2%,H9N2占阳性的83.7%。H9N2亚型AIV HA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6%~100.0%和91.0%~100.0%,均属于Y280亚系,G57基因型;与致病性相关的裂解位点序列均为PSRSSRGLF和L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与宿主特异性相关的受体结合关键位点存在H191N、E198T/A和Q234L三个位点的突变,具有人样受体结合特征;与毒力相关的糖基化位点均具有7个,其中因突变218位点均存在一个糖基化位点缺失,313位点均存在一个增加。与人感染毒株相比关键位点未发生重要突变。 结论:贵州省活禽市场外环境AIV检出率较高,污染较严重,且以H9N2为优势流行亚型;H9N2亚型AIV均属于Y280亚系,G57基因型,为低致病性AIV,毒株遗传差异在增大,关键氨基酸位点存在变异,具有感染人的风险,故应加强监测该病毒的分子遗传变异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振动筛分机除尘系统优化及现场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针对催化剂产品生产工艺中振动筛分机粉尘危害严重、治理困难的问题,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Fluent软件对振动筛分机主要粉尘逸散点,包括细料/粗料出料口和产品出料口吹扫除尘点的局部排风除尘系统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提出振动筛分机局部通风除尘系统最优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无需送风吹扫的情况下可通过设置上吸罩防止粉尘扩散,但需对排风量进行准确分析计算,过大或过小均会增加粉尘外溢量。在需要吹扫的前提下,需控制送风风量使出料口形成15 cm高度的8 m/s的风速带,可在有效去除催化剂产品固体颗粒表面粉尘的同时,又确保催化剂产品落入料桶。将模拟结果在某催化剂公司的振动筛分机进行应用,作业场所最大粉尘浓度由改造前的45.80 mg/m 3降至5.46 mg/m 3,有效改善了作业场所工作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磁声效应的医学成像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基于磁声效应的电特性成像方法具有无创、高对比度和高空间分辨率等优势,在疾病的早期诊断领域具有应用潜力。介绍了感应式磁声层析成像(MAT-MI)、注入电流式磁声层析成像(MAT-CI)和磁声电层析成像(MAET)3种主要磁声多物理场耦合成像方法的成像原理和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激素避孕药具的非避孕用途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我国目前同时面临着人工流产率不断攀升、辅助生育市场蓬勃发展的奇特现象,表明育龄人群的生育力受到损伤。避孕药具是防止非意愿妊娠、减少人工流产唯一有效的方法,其带来的获益远远大于人工流产带来的风险。一些避孕药还具有非避孕益处以及额外的治疗价值,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不良反应。深入了解激素类避孕药的药理特性和安全性,为不同年龄和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适宜的避孕药具有助于促进避孕药具正确、合理地应用,使之成为保护育龄人群生育功能的重要措施。本文将追踪和介绍近十年来国外新型激素避孕药具产品、非避孕用途和安全性研究进展,为国内避孕药具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CT多模态融合成像构建器质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个体化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索超声和CT多模态融合成像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在评估器质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旨在为临床决策提供更精确和全面的诊断信息.方法:研究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入院治疗的15例器质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年龄范围58~72岁.对超声和心脏CT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和图像融合,基于这些融合图像构建个体化CFD模型.在模型中进行解剖和流场测量并与超声数据进行比对以评估模型的解剖精确性和流场精确性.解剖参数包括二尖瓣前瓣长度(AL)、后瓣长度(PL)、瓣环的前后径(ANN_AP)、二尖瓣脱垂的宽度(PW)以及二尖瓣脱垂缝隙宽度(GAP);流场参数包括PISA半径(PISAR)、最大反流速度(VMAX)、反流速度时间积分(VTI)、缩流颈(VC)、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和反流容积(RV).结果:超声-CT融合成像与CFD模型结合显示出高度的解剖结构重建精确性和血流动力学特性模拟能力.融合模型在解剖参数除GAP(P=0.03)外均与超声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参数除VC(P=0.002)外均与超声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超声-CT融合模型与超声测量值之间存在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超声-CT多模态融合的解剖模型可以构建较为精确的器质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反流的计算机流体模型,对二尖瓣疾病的评估和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质子治疗系统电磁兼容抗扰度检验方法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质子治疗系统相较于传统的肿瘤放射治疗设备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并且在系统复杂性方面远远超过了后者.然而,由于设备庞大和复杂,电磁兼容检测面临较大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该文通过研究质子治疗系统中各个组件的电磁特性和工作原理,并结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在实际的反复测试中深入探讨了电磁兼容抗扰度检测的难点和检验方法.该文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束流质量试验的测试要点建议,给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中发射源的选择和距离设定提供了参考.该文对标准中关于替代性方法描述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质子治疗系统线缆过粗,传导抗干扰试验中无合适工装等问题给出了相关解决方案等测试建议.这些解决方案为相关工作人员在测试过程中提供了更有效的参考方法,有助于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更有效地保障质子治疗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二尖瓣运动的流固耦合仿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包含左心和血液的二尖瓣理想模型,用流固耦合仿真研究二尖瓣在血流中的运动特性.方法 基于解剖学参数建立二尖瓣、左心和血液模型,流固耦合仿真采用有限元结合浸没边界法,使用有限元软件LS-DYNA模拟二尖瓣运动,获取形态学、力学和血液动力学参数,并与结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种仿真下二尖瓣形态学结果差异较大,流固耦合结果与超声影像吻合.流固耦合仿真和结构仿真的瓣叶应力分布结果一致,最大第一主应力分别为1.48、1.53 MPa,相对误差为3.27%.左心流场有较为复杂的涡旋结构,舒张期二尖瓣最大流速为1.02 m/s,与健康人体生理数据(0.89±0.15)m/s相吻合.结论 二尖瓣流固耦合仿真可以获取更贴近于生理的形态学结果;流固耦合仿真可以提供临床诊断不可或缺的流场参数信息;单研究瓣叶应力分布问题时,结构仿真更高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