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宁波地区单中心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手部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宁波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NTM)引起的手部皮肤和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SSTI),分析NTM感染的临床表现、菌种鉴定结果以及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至2020年期间浙江宁波地区NTM培养阳性的手部SSTI患者52例,分析年龄、职业、致病因素、感染部位、病程表现、培养结果及菌种特点。结果:本组52例患者,标本共57例。培养阳性菌株经菌种鉴定,共发现7种分枝杆菌,其中海分枝杆菌42例(73.68%),龟/脓肿分枝杆菌2例,堪萨斯分枝杆菌1例,偶然分枝杆菌2例,浅黄分枝杆菌2例,楚布分枝杆菌2例,线虫分枝杆菌1例,未知分型5例。分枝杆菌感染病理报告多提示慢性炎细胞浸润伴肉芽肿性炎。所有患者均在分枝杆菌培养同时开始经验性用药,以大环内酯类药物加左氧氟沙星为主。8例轻症患者接受了口服抗分枝杆菌药物保守治疗,平均3.5个月;余44例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予住院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口服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平均2.7个月后痊愈,其中5例患者复发感染行二次手术或二次以上手术,仅1例截指。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36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结论:海分枝杆菌依然是浙江宁波地区NTM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种,病理以肉芽肿性炎为主,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彻底的病灶清除手术和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2016-2020年黄渤海海域主要经济类海产品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现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掌握黄渤海海域主要经济类海产品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状况,为异尖线虫系统监测和相关疾病防治提供基线数据。方法:2016年4月至2020年9月,对山东省烟台市和威海市沿海所属黄渤海海域9个捕捞点周边海域(渤海湾、黄渤海交界中部、黄渤海交界南部、黄海北部、黄海南部)现场捕捞的海产品样本进行解剖和虫体检测,比较不同类别样本和样本体内各脏器异尖线虫幼虫感染和分布情况,以及各捕捞点周边海域间、国内不同采样点间海鱼类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水平差异;同时,对各捕捞点附近居民开展异尖线虫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在黄渤海海域共检测5类海产品708例,其中海鱼类581例、软体类22例、棘皮类20例、甲壳类75例、贝类10例。仅海鱼类检出异尖线虫幼虫感染(191例),检出异尖线虫幼虫4 723条,感染率为32.87%(191/581),感染强度为24.73(4 723/191)条/例;主要分布在肠系膜及肠壁(38.96%,1 840/4 723)、体腔(22.04%,1 041/4 723)和胃壁(17.95%,848/4 723)。各捕捞点周边海域间海鱼类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水平比较,黄海南部感染率最高,且感染强度明显高于黄渤海交界中部和黄渤海交界南部(均 P < 0.05)。国内不同采样点间海鱼类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水平比较,舟山口岸以及锦州、烟台、汕头市售感染率均明显高于黄渤海海域(均 P < 0.05),丹东、青岛市售感染率均明显低于黄渤海海域(均 P < 0.05)。共对1 805例黄渤海海域附近居民开展异尖线虫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其中,20.78%(375/1 805)的居民听说过异尖线虫病,15.73%(284/1 805)的居民知道异尖线虫病是怎么得的,12.30%(222/1 805)的居民知道异尖线虫病对人体的危害,16.68%(301/1 805)的居民知道怎么做才能预防异尖线虫病。 结论:黄渤海海域海鱼类存在异尖线虫幼虫感染,且感染水平较高,今后应加强异尖线虫病防治知识普及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粪圆线虫感染导致肠溃疡合并肺部病变1例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粪圆线虫是一种寄生虫,其感染所致的临床表现多样,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胃肠镜表现均缺乏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易进展为重症感染,病死率极高。现报告1例粪圆线虫感染导致肠溃疡合并肺部病变病例,为临床医师加深对该病致病特点和治疗要点的理解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人感染结膜吸吮线虫病1例
编辑人员丨1秒前
中年女性,无明显诱因双眼伴异物感多天,根据患者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通过患者眼内虫体的检出及镜下观察,明确诊断为结膜吸吮线虫病。经过针对性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山东省福寿螺种群调查及人群广州管圆线虫病患病风险初探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入侵生物福寿螺种群分布及人群广州管圆线虫病患病风险,为相关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7 - 12月,选择济宁市兖州区、泰安市宁阳县、东营市东营区为福寿螺种群监测点,调查福寿螺种群及分布范围,采集活体螺样本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基因鉴定,以肺检法检测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情况。同时,在济宁市兖州区开展哨点医院病例监测,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居民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知晓情况及个人健康行为情况。结果:在山东省3处福寿螺孳生地,共采集312份活体螺样本,经形态学鉴定均为福寿螺,经基因测序发现有小管福寿螺和斑点福寿螺两个种群。肺检法未发现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幼虫阳性螺。哨点医院共收治以头痛为主要神经症状者126人,但无符合纳入标准的监测病例。48.38%(134/277)的被调查者听说过广州管圆线虫病,44.77%(124/277)知道吃螺蛳可能会患广州管圆线虫病,83.39%(231/277)无相关不健康饮食行为。结论:山东省首次发现并报道入侵生物福寿螺,存在人群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以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粪类圆线虫感染2例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粪类圆线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主要由幼虫通过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而引发疾病,也可因食入虫卵而感染。该病为机会致病,多为散发,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异性,不容易及时诊断,感染者易进展为重症感染,病死率极高。现报道2例粪类圆线虫感染所致肠梗阻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分析,为临床医师加深对该病致病特点和治疗要点的理解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2016 - 2020年南昌市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监测点感染现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了解南昌市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监测点病情监测结果,以科学制订南昌市寄生虫病防治策略。方法:2016 - 2020年在南昌市南昌县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监测点,每年调查不少于1 000人份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的粪便样本和25份土壤样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人群土源性线虫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进行钩虫虫种鉴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3 ~ 9周岁儿童蛲虫卵,并对土壤样本进行钩蚴和人蛔虫卵鉴定。结果:南昌市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监测点2016 - 2020年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0.93%(47/5 054),各年感染率分别为0.10%(1/1 000)、2.94%(30/1 021)、0.79%(8/1 008)、0.50%(5/1 002)和0.29%(3/1 023),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0.42%(21/5 054)、0.02%(1/5 054)和0.49%(25/5 054),轻度感染者占97.87%(46/47)。人群分布特征显示,不同文化程度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8.06, P = 0.001),不同性别、年龄、职业间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 = 0.92、2.01、13.60,均 P > 0.05),其中初中文化人群感染率最高(1.84%,24/1 301)。钩蚴培养显示,美洲钩虫占90.48%(19/21);3 ~ 9周岁儿童蛲虫感染率、土壤钩蚴和人蛔虫卵污染率均为0。 结论:南昌市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监测点病情呈低度流行趋势,鞭虫和钩虫是今后南昌市重点关注土源性线虫虫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粪类圆线虫及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致重症肺炎1例
编辑人员丨1秒前
本研究报道1例粪类圆线虫及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致重症肺炎患者。该患者为老年女性,既往基础疾病较多,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半年余,因"乏力、纳差半个月,加重伴意识不清1 d"入院。病原学检查中发现粪类圆线虫、烟曲霉、新型隐球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考虑该患者的肺部重症感染是由粪类圆线虫及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予阿苯达唑、卡泊芬净、奥司他韦等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之后患者病情加重,自动出院。提示长期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患者免疫功能较弱,需考虑多种病原体合并感染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肾移植受者感染粪类圆线虫二例
编辑人员丨1秒前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例肾移植受者感染粪类圆线虫的资料,从临床表现、血常规、痰涂片、胸部CT、治疗效果方面阐述粪类圆线虫病(strongyloidiasis)的特点与转归。肾移植受者感染粪类圆线虫治疗上停用免疫抑制剂、小剂量激素维持、积极恢复免疫力、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并首选伊维菌素是行之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蠊缨滴虫合并肺吸虫感染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儿童蠊缨滴虫合并肺吸虫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提高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20年收治的蠊缨滴虫合并肺吸虫感染患儿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病例1以消化道症状起病,病例2以头痛、肢体活动障碍起病,2例患儿入院时血常规中嗜酸粒细胞升高,行痰液检查检出活的蠊缨滴虫、肺吸虫虫卵,病例1还查到粪类圆线虫幼虫。经甲硝唑注射液及吡喹酮片治疗,随访均治愈。结论:蠊缨滴虫是一种较少见的机会致病性寄生虫,肺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两种病原混合感染罕见,期待通过该文拓宽临床医生思路,指导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