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天疱疮患者骨质疏松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天疱疮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现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住院治疗的101例天疱疮患者资料,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质疏松组(21例)和非骨质疏松组(80例)。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及累积量、免疫抑制剂应用、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户外活动等因素与骨质疏松的相关风险,同时分析钙剂、维生素D及双磷酸盐的应用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P= 0.001, OR= 1.08,95% CI:1.03~1.14)、糖皮质激素累积量( P<0.001, OR= 1.72,95% CI:1.18~2.52)是发生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户外活动( P<0.001, OR= 0.04,95% CI:0.01~0.21)是保护因素。骨质疏松组中13例(61.9%)、非骨质疏松组16例(21.6%)接受了钙剂、维生素D及双磷酸盐的联合治疗。 结论: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天疱疮患者易伴发骨质疏松,高龄和糖皮质激素累积量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是保护因素。天疱疮患者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存在不规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对肥胖患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综合评估肥胖患者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后多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和CNKI数据库,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包含5 320例肥胖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LSG术后血清维生素D( SMD=0.59,95% CI:0.16~1.03, P=0.007)、磷( SMD=0.28,95% CI:0.09~0.47, P=0.004)和铁( SMD=0.46,95% CI:0.31~0.61, P<0.01)显著升高,而血清锌( SMD=-0.41,95% CI:-0.81~ -0.01, P=0.044)显著下降。血清钙( SMD=0.11,95% CI:-0.14~0.36, P=0.385)、叶酸( SMD=0.27,95% CI:-0.08~0.62, P=0.133)、维生素B 12( SMD=0.11,95% CI:-0.25~0.47, P=0.563)和镁( SMD=0.53,95% CI:-0.08~1.14, P=0.09)无显著性改变。 结论:肥胖患者LSG术后血清营养指标改变尚存在不确定性,建议定期监测血清营养指标变化并在必要时添加补充剂,以预防术后营养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学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身体肌肉量关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身体肌肉量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于2017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对15 391名6~16岁儿童开展基线调查,2019年对其进行随访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和检测血清25(OH)D,使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机体肌肉量,并计算全身肌肉质量指数(MMI)。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基线和随访期MMI的关系。结果:纳入分析的10 890名儿童的年龄为(11.5±3.3)岁,男童占49.6%,基线25(OH)D水平为(35.4±12.0)nmol/L,充足率为11.1%。多因素线性回归校正年龄、性别、体脂肪量、吸烟、饮酒、奶制品摄入、维生素D补充、钙剂补充、体力活动、青春期发育状态后,未观察到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基线MMI水平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于随访时点MMI,25(OH)D每增加10 nmol/L,其 Z值增加0.008( P=0.058);相比于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和充足的儿童分别增高0.002( P=0.815)和0.037( P=0.031),趋势 P=0.089。亚组分析显示,在BMI正常组中,25(OH)D每增加10 nmol/L,维生素D充足的儿童基线MMI和随访时点MMI Z值分别增高0.019和0.014,均 P<0.05。 结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身体肌肉量有关,维生素D充足的儿童倾向于在未来获得更高的肌肉量。倡导儿童青少年维持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加强营养与运动,提升身体素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预防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维生素D补充治疗对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预防效果。方法:连续收集2021年1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172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 n=86)和对照组( n=86)。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和对症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维生素D滴剂(800 IU/d)辅助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SBP发生情况和各指标情况。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SBP发生率(5.81%,5/86)低于对照组患者SBP发生率(30.23%,2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9.210, P<0.01)。干预组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 t=13.425, P=0.018),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17.312、10.353和12.218, P<0.01或<0.05)。 结论:维生素D辅助治疗能提升血清25-(OH)D含量,降低血清CRP、PCT及IL-6水平,有效降低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SBP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帕立骨化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帕立骨化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对非选择性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VDRA)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拟钙剂或不愿手术治疗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例,根据血液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三个组别:A组(300 pg/mL≤iPTH<600 pg/mL)、B组(600 pg/mL≤iPTH<800 pg/mL)、C组(iPTH≥ 800 pg/mL)。根据体重给予不同剂量的静脉帕立骨化醇注射液,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初始使用1个月以及达到帕立骨化醇维持剂量时,iPTH、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骨痛、瘙痒、疲乏等症状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初始治疗1个月,iPTH达标率为51.8%(29/56),达到帕立骨化醇注射液维持治疗剂量百分比为57.1%(32/56)。患者初始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iPTH水平显著下降[(718.76±457.56)pg/mL vs.(956.68±375.61)pg/mL, P<0.001],血钙、血磷以及钙磷乘积无明显改变[(2.28±0.23)mmol/L vs.(2.23±0.27)mmol/L,(2.15±0.49)mmol/L vs.(2.29±0.48)mmol/L,(58.49±17.71)mg 2/dl 2 vs.(62.90±13.93)mg 2/dl 2, P>0.05]。进入维持治疗阶段的患者,维持治疗与初始治疗相比,iPTH水平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4.82±221.23)pg/mL vs.(517.55±325.77)pg/mL, P>0.05],血钙、血磷以及钙磷乘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3±0.20)mmol/L vs.(2.31±0.24)mmol/L,(2.13±0.44)mmol/L vs.(2.00±0.42)mmol/L,(61.24±12.25)mg 2/dl 2 vs.(55.76±15.66)mg 2/dl 2, P>0.05]。 结论:帕立骨化醇对非选择性VDRA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拟钙剂或不愿手术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HPT有较好的疗效,明显缓解患者骨痛、瘙痒、疲乏等症状,显著降低iPTH水平,且不增加高钙血症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加强补充钙和维生素D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相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一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抗骨质疏松药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但部分患者使用后出现全身骨关节肌肉疼痛未缓解或加剧等不良反应,可能与抗骨质疏松药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亢进相关。本文报道一例78岁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在常规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基础上,使用抗骨质疏松药后出现血钙降低及负钙平衡,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双膝关节明显疼痛,无法行走。经充分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后,患者双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可独立行走,骨代谢指标恢复正常,一年后随访病情稳定未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安徽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患病率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安徽省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纳入2020年1—3月在安徽省皖南、皖中以及皖北地区27家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规律MHD患者。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原发病、并发症、透析相关资料以及用药情况等。根据是否存在RLS将患者分为RLS组和无RLS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RLS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该研究纳入3 025例MHD患者,年龄(54.8±12.8)岁,男性1 819例(60.1%),女性1 206例(39.9%),透析龄(5.5±3.8)年。MHD患者RLS患病率为8.8%(265/3 025),其中皖南、皖中及皖北地区MHD患者RLS患病率分别为13.7%(77/561)、7.7%(88/1 145)及7.6%(100/1 319),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MHD患者RLS患病率分别为9.5%(55/577)和8.6%(210/2 448)。RLS组患者高血压比例、透析龄、全段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3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铁剂使用、活性维生素D使用、拟钙剂使用、透析血流量<250 ml/min、低通量透析器使用比例均高于无RLS组,而血红蛋白水平及非含钙磷结合剂、高通量透析器使用比例均低于无RLS组(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延长( OR=1.188,95% CI 1.031~1.369, P=0.017)及碱性磷酸酶升高( OR=1.007,95% CI 1.001~1.013, P=0.047)与MHD患者RLS患病风险升高相关。 结论:安徽省MHD患者RLS患病率为8.8%,其中皖南、皖中及皖北地区MHD患者RLS患病率分别为13.7%、7.7%及7.6%,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MHD患者RLS患病率分别为9.5%和8.6%。透析龄延长和碱性磷酸酶升高与MHD患者RLS患病风险升高具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25(OH) 2D 3对柯萨奇病毒B3诱导小鼠心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 3[1,25(OH) 2D 3]对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导小鼠心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将雄性野生型(WT)小鼠和1α羟化酶基因敲除[1(OH)ase -/-]小鼠分为WT组、WT+CVB3组、1(OH)ase -/-+CVB3组和1(OH)ase -/-+CVB3+VD 3组,每组8只。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Fluo-4/AM荧光探针检测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WT组相比,WT+CVB3组小鼠心肌中促炎症因子IL-1β(14.88±3.32比1.03±0.02, P=0.009)、IL-6(7.00±1.09比1.81±0.18, P=0.005)、IFN-γ(4.70±1.11比1.34±0.34, P=0.006)、TNF-α(17.20±3.22比1.02±0.12, P<0.001)mRNA水平均升高,炎症细胞浸润增多,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16.66%±1.09%比7.85%±1.12%, P=0.012),心肌细胞胞质中游离Ca 2+增加(2.98±1.05比0.96±0.10, P=0.006),磷酸化CaMKⅡ(pCaMKⅡ)(1.97±0.34比1.00±0, P<0.001)、GRP78(1.78±0.19比1.00±0, P=0.005)及CHOP(1.62±0.09比1.00±0, P=0.002)蛋白表达增加;上述心肌细胞损伤指标在1,25(OH) 2D 3缺乏的1(OH)ase -/-+ CVB3组更显著;而在给予1,25(OH) 2D 3补充的1(OH)ase -/-+CVB3+VD3组,上述心肌细胞损伤指标均改善(均 P<0.05);此外,CaMKⅡ特异性抑制剂可同样降低CVB3感染小鼠的心肌损伤和细胞凋亡率。 结论:1,25(OH) 2D 3缺乏可通过CaMKⅡ过度活化加重小鼠心肌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调查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地区≥60岁老年人骨质疏松(OP)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横断面研究方法抽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中心参与问卷调查的≥60岁本地居民共2 175名,实验室检测与骨密度(BMD)测试,整理资料并采用 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不同骨量水平老年人各类相关指标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OP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九亭地区≥60岁老年人OP患病率45.89%(998/2 175)。随着年龄的增加OP患病率逐渐升高。男性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 χ2=211.94, 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乳制品( χ2=9.01, P<0.05)、服用钙剂( χ2=42.88, P<0.05)、体育运动( χ2=24.73, P<0.05)、运动时间( χ2=76.40, P<0.05)及日光照射( χ2=55.71, P<0.05)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wald χ 2=71.46, P<0.001)。骨质疏松组较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72.47±6.89)岁,非骨质疏松组(68.73±6.34)岁]的年龄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t=-11.67, P<0.05)。非骨质疏松组腰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及尿酸(UA)较骨质疏松组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骨质疏松组高密度脂蛋白(HDL)[骨质疏松组(1.34±0.35)mmol/L,非骨质疏松组(1.41±0.35)mmol/L, t=-4.51, P<0.05]及碱性磷酸酶(ALP)[骨质疏松组(88.46±25.65)mmol/L,非骨质疏松组(94.56±32.32)mmol/L, t=-4.79, P<0.05]水平较非骨质疏松组降低。九亭地区居民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知识(吸烟、喝咖啡、高盐及饮酒分别为47.28%、24.15%、47.79%及44.90%)、骨质疏松诊疗知识(骨质疏松症状、预后、筛查手段、服药时间及随访筛查时间分别为26.87%,17.88%,21.77%,6.65%,15.99%)及预防知识知晓率低(运动方式、高钙食物、补充钙剂最佳年龄、维生素D对OP的作用、预防骨松的适宜奶量分别为33.16%、42.01%、13.27%、12.07%、9.01%)。综上,上海九亭地区≥60岁居民OP患病率45.89%。女性和年龄是主要危险因素。乳制品、荤素搭配、服用钙剂、体育运动及日光照射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居民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应加强宣教来控制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早产儿肾钙质沉着症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早产儿肾钙质沉着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3月至2021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泌尿系统超声结果分为肾钙质沉着组与非肾钙质沉着组,比较两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营养支持、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共纳入早产儿40例,其中肾钙质沉着组9例,非肾钙质沉着组31例。与非肾钙质沉着组相比,肾钙质沉着组早产儿出生体重[(1 167±214)g比(1 586±215)g]更低,住院期间钙[6.9(5.1,8.7)比3.3(2.1,6.8)g]、维生素D[3.2(2.5,4.2)万U比1.7(1.1,3.2)万U]总摄入量更高,但两组血钙、磷及25-羟维生素D水平、喂养方式、达足量喂养时间、呋塞米用量、呼吸支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9例患儿发现肾钙质沉着的中位日龄为40.0(30.0,52.5)d,5例双侧受累;5例患儿行肾小管功能检查,其中4例尿β2微球蛋白升高,2例尿α1微球蛋白升高;9例患儿中7例尿钙水平升高。随访显示肾钙质沉着症消失时间为生后3~9个月。 结论:早产儿肾钙沉着症与出生体重、住院期间钙、维生素D总摄入量相关,肾钙质沉着症的早产儿多数合并尿β2微球蛋白升高及尿钙水平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