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茯苓总苷中的非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研究土茯苓总苷中的非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 葡聚糖凝胶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土茯苓总苷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通过MS、NMR和CD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土茯苓总苷中分离得到 28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1)、β-谷甾酮(2)、豆甾醇(3)、白藜芦醇(4)、咖啡酸(5)、5-O-咖啡酰莽草酸(6)、4-O-咖啡酰莽草酸(7)、3-O-咖啡酰莽草酸(8)、反式肉桂酸(9)、蝉翼藤糖酯 A(10)、华中冬青素(11)、(+)-南烛木树脂酚(12)、肉桂酸乙酯(13)、毛色二孢素(14)、糙叶败酱碱(15)、金色酰胺醇酯(16)、交链孢酚(17)、没食子酸(18)、豆甾-4-烯-3,6-二酮(19)、异细交链孢素(20)、3,4-二甲氧基咖啡酸(21)、thunberginol C(22)、3,5-二羟基香豆素-7-O-α-L-鼠李糖苷(23)、白皮杉醇(24)、原儿茶酸(25)、莽草酸甲酯(26)、甲基岩藻糖苷(27)、8-甲氧基蜂蜜曲菌素(28).结论:其中,化合物 15~17、19、20、22、23 和 28 为首次从菝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2、11、21 和 27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宣摄合和"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用药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时对患者生活以及各方面均会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随着近年来社会、环境、工作等变化,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通过探讨《神农本草经》中"宣摄合和"的组方法则,结合临床实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以医家经典为骨,临床实践经验为翼,总结变应性鼻炎的根本病机在于肺气疏郁无权,导致肺之开窍对寰宇之气的反应或敏或缓,发为本病.变应性鼻炎治以宣摄肺气,合和阴阳.以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祝谌予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常用方剂过敏煎为参考,方中五药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甘草,临证加减.结合医家经典用药组方法则,化裁名方,借力经典,总结变应性鼻炎典型病案,并作详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藏药翼首草不同产地根和叶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和不同药用部位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通过对不同产地和不同药用部位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得知不同产地和不同药用部位中两种成分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异,检测样品中根部含量均不合格,叶部含量最高为根部的50倍.结论:合格商品翼首草应为全草,目前市场上的商品药材多为根部,不符合药用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半夏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的应用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对《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半夏的应用情况的研究,了解半夏在隋唐时期的应用规律,为半夏在现代临床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从《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方剂中,筛选出235首含半夏的内服汤剂,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SPSS软件对235首方剂中半夏的数据进行了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最常用的剂量单位是两和升,半夏的使用剂量范围为3.5~270 g,平均使用剂量为(56.8±34.11)g,使用频率最高的剂量集中在13.9~90g,最常用剂量为90 g.在30~60 g、60~90 g(含90 g)的范围内半夏所具有的功效最全面,与半夏配伍最多的药材是甘草、生姜、人参.结论:《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的半夏使用剂量与《中国药典》中规定的3~9g相差很多,无论是超小剂量还是超大剂量在两部著作中都有应用,用药剂量范围也要宽泛的多.建议将药典中半夏的使用剂量范围扩大到3~90 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产合瓣花植物名称后选模式指定—Ⅳ.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国产合瓣花植物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我们发现在忍冬科中长柄金花忍冬、红花岩生忍冬、唐古特忍冬和肉叶荚蒾,在败酱科中小花缬草和小缬草,在川续断科中裂叶翼首花,以及在菊科中的糙毛兔儿风、铃铃香青、乳白香青、球花蒿、尖苞艾纳香、天目山蟹甲草、盘花垂头菊、矮垂头菊、香芸火绒草、红花火绒草、毛冠菊、大槲叶雪兔子、秋海棠叶蟹甲草、瓜拉坡蟹甲草、箭叶橐吾、华蟹甲和亚灌木状川甘亚菊名称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3精神,本文对这24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翼首草化学成分及其神经保护活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翼首草Pterocephalus hookeri(C.B.Clarke) Hoeck的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活性.方法 翼首草95%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Sephadex LH-20、DM-130大孔树脂、硅胶、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构建DAT:EGFP转基因斑马鱼帕金森疾病模型研究其神经保护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花双参苷A(1)、茶茱萸苷(2)、林生续断苷Ⅰ(3)、二甲氧基-林生续断苷Ⅲ(4)、林生续断苷Ⅲ(5)、laciniatoside Ⅰ-7-dibutyl acetal (6)、laciniatoside Ⅰ(7)、laciniatosideⅡ(8)、林生续断苷Ⅳ(9).首次发现其中的含双环烯醚萜正丁醇活性部位具有对神经元有抗氧化方面的神经保护活性.结论 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翼首草对神经元有保护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UPLC-PDA同时测定藏药翼首草环烯醚萜苷和酚酸类10个化学成分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PDA)同时测定藏药翼首草环烯醚萜和酚酸类10个化学成分的含量.采用AcquityUPLCR BEH C18(2.1 mm×100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0.2%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7,325 nm,流速0.4 mL·min-,柱温30 ℃,进样量1 μL.研究结果表明UPLC-PDA法定量分析翼首草10个化学成分在考察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加样回收率为96.30%~103.0%(n=9),RSD为0.72% ~2.9% (n =9).所建立UPLC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藏药翼首草中10个化学成分的含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蓝芩口服液致急性过敏反应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因“咽喉干痛10余天,酒后加重”于2017年8月7日上午就诊呼吸科,诊断为慢性咽炎,患者既往无药物、食物及其他接触物过敏史,家族药品不良反应史不详.给予蓝芩口服液一次10mL,口服,一日3次,对症治疗.患者于8月7日11时首次口服蓝芩口服液10mL(1支)(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7042022),用药5 min后患者全身瘙痒,手抓伴有米粒大小皮疹,鼻翼两侧、下颚浮肿,呼吸困难,11:30紧急入院就诊急诊科.考虑为蓝芩口服液致急性过敏反应,给予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规格1 mL:20mg)40mg肌注,患者呼吸困难即刻缓解,皮肤红肿、皮疹逐渐消退,15 min后基本完全消退.医生开具枸地氯雷他定片(规格8.8mg×6片/盒),口服,每日1次,每次1片;复方甘草酸苷片(规格25 mg×30),每日3次,一次2片.20:00,患者再次出现黄豆粒大小丘疹,伴发热38℃.立即口服1片枸地氯雷他定片,15 min后丘疹消退,瘙痒明显减轻.第2日晨起活动,大腿黄豆粒大小丘疹又起,服用1片枸地氯雷他定片,丘疹逐渐消退,低热37.2℃.第3日早上服用1片枸地氯雷他定片,丘疹未再复发,没有色素沉着,体温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藏药匙叶翼首草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川续断科翼花属多年生植物匙叶翼首草(Pterocephalushookeri)全株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匙叶翼首草植物9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獐牙菜苷(1)、木犀草素(2)、3,4-二羟基肉桂酸甲酯(3)、songoroside A(4)、giganteaside D (5)、齐墩果酸-3-O-β-D-木吡喃糖基-(1→3)-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吡喃木糖苷(6)、hookeroside A(7)、prosapogenin Ax(8)、hookerosideB(9)、prosapogenin Bx (10)、hookeroside C(11)、hookeroside D (12)、马钱子苷(14)、齐墩果酸(15)、β-谷甾醇(16)、sylvestroside Ⅰ(17)、triplostoside A(18)、sylvestroside Ⅳ dimethyl acetal (19)、(+)-1-羟基松香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20)、(+)-1-羟基松香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21).结论 化合物20,21为首次从翼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3为首次从匙叶翼首草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备急千金要方》腑实热病证组方配伍用药特色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备急千金要方》集中体现了唐代初期以前的医学成就,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首开脏腑论治先河,脏腑卷下分列虚实,提示辨证法门,方药罗列其中,以方示法.《备急千金要方》腑实热内容,以寸口脉位定脏腑,以阳实脉象示病性,以关联经脉及脏腑病症为提纲,以热邪充斥,经腑、脏腑同病为病理特征.依据各腑实热的病理特点,结合《千金翼方》本草理论,分析其组方用药特色,随腑实热病性不同有清养、清泻、清宣、清解等功效,视其兼证而用安神、泻下、利水、行气、凉血,解毒散结等药物.其组方配伍思路既可以针对现代疾病如不寐、头痛、乳痈、口疮、便秘、癃闭等提供借鉴,也可为临床新药开发提供方源和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