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lhex231通过细胞焦亡改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研究钙敏感受体(CaSR)负性变构调节剂Calhex231是否能改善大鼠的心肌梗死(MI)面积和心肌纤维化.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sham组、MI组和MI+Calhex231组.TTC染色评估MI面积和坏死情况.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心肌纤维化、Ⅲ型胶原蛋白及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情况.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CaSR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含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1)、gasdermin D(GSDMD)、GSDMD N-末端结构域(NT-GSDMD)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蛋白表达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评估NT-GSDMD和IL-1β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组相比,MI组大鼠MI面积和纤维化明显增加,心肌组织Ⅲ型胶原蛋白沉积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明显增加,而且CaSR、NLRP3、Casp-1、GSDMD、NT-GSDMD和IL-1β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进一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认了 NT-GSDMD和IL-1β表达增加.MI+Calhex231组与MI组相比较,Calhex231可抑制上述改变.结论 Calhex231可通过CaSR抑制细胞焦亡和Ⅲ型胶原蛋白沉积,改善大鼠MI面积和心肌纤维化,有助于Calhex231在心肌纤维化疾病中临床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主成分分析研究青翘、老翘对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的作用差异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从药效相关性和成分差异阐释青翘与老翘改善博来霉素(BLM)诱导肺纤维化小鼠的作用差异.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50mg·kg-1),青翘低、高剂量组(1.3、2.6g·kg-1),老翘低、高剂量组(1.3、2.6 g·kg-1).采用气管滴注BLM制备肺纤维化模型,统计小鼠存活率及体质量变化;给药完成后计算肺指数,HE染色、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生化法测定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羟脯氨酸(HYP)及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RT-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胶原蛋白I型(collagen I)、E-cadherin、TNF-α、波形蛋白(vimentin)、TGF-β1、α-SMA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中α-SMA的表达;主成分分析法评价老翘与青翘改善肺纤维化的作用差异;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老翘中含量高的化合物与TGF-β1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CCK-8法检测其对TGF-β1诱导BEAS-2B和HFL1细胞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青翘、老翘可提高肺纤维化小鼠存活率,降低肺指数,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与胶原纤维沉积水平,改善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板层小体受损情况,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水平,下调肺组织中HYP、MMP7、vi-mentin、collagen Ⅰ、TGF-β1、α-SMA的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胶原纤维沉积水平,其改善程度为老翘高剂量>老翘低剂量>青翘高剂量>青翘低剂量.分子对接显示羟基酪醇、咖啡酸、连翘脂素、落叶松脂素与TGF-β1受体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且可显著减轻TGF-β1诱导BEAS-2B细胞损伤,抑制TGF-β1诱导HFL1细胞增殖.综上,青翘、老翘均可有效改善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损伤,老翘在减少胶原沉积方面优于青翘,可能与老翘中羟基酪醇、咖啡酸、连翘脂素、落叶松脂素含量高于青翘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努比亚山羊(Capra nubiana)PROX1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了克隆努比亚山羊(Capra nubiana)同源异形盒转录因子1(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protein 1,PROX1)基因和检测过表达PROX1基因对努比亚山羊骨骼肌成肌细胞分化和肌纤维类型转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为研究PROX1基因在骨骼肌发育中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努比亚山羊背最长肌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PROX1基因,构建pEGFP-N1-PROX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努比亚山羊骨骼肌成肌细胞,24 h后更换分化培养基,收集分化6 d的细胞,通过RT-qPCR检测过表达PROX1基因后细胞分化标志基因、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以及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努比亚山羊PROX1基因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序列长度为2 214 bp,编码含737个氨基酸的多肽.RT-qPCR结果表明PROX1基因可以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上调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表达水平进而促进成肌细胞的分化(P<0.05),并介导CaN/NFAT信号通路,显著下调MYH2和MYH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P<0.05).本研究初步确定努比亚山羊PROX1基因参与调控骨骼肌成肌细胞的分化和肌纤维类型的转化,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丰富肌肉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在肾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肾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主要病理变化,会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的严重损伤。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MMT)是肾纤维化疾病进展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该过程与慢性炎症应激环境密切相关,其中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在上述环境中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从而促进肾纤维化的发展。本文综述MMT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以及当前治疗方案(包括针对特定信号通路的药物治疗和新兴治疗策略),重点探讨TGF-β1/Smad3信号通路、Janus激酶3/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信号通路以及M1和M2型巨噬细胞在MMT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机械张力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转化生长因子β 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机械张力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6只3~5个月龄雌雄不拘新西兰大白兔,于每侧兔耳腹面制作5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术后0(即刻)、7、14、21、28 d所有兔耳创面外观。术后28 d,计算瘢痕形成率。将每只兔左耳的3个成熟瘢痕纳入张力组并采用螺旋扩弓器持续扩弓,将每只兔右耳的3个成熟瘢痕纳入假张力组并仅缝合螺旋扩弓器不扩弓,每组共18个瘢痕。经机械张力处理(以下简称处理)40 d,观察2组兔耳瘢痕组织颜色、质地。处理40 d,观察并计算瘢痕增生指数(SEI),分别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瘢痕组织中TGF-β 1、Smad3、Ⅰ型胶原、Ⅲ型胶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瘢痕组织中TGF-β 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α-SMA的蛋白表达和Smad3磷酸化水平。以上实验各组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术后0 d,所有兔耳均形成5个新鲜创面;术后7 d,可见创面结痂;术后14 d,大部分创面已上皮化;术后21 d,可见全部创面上皮化;术后28 d,形成明显的增生性瘢痕。术后28 d,瘢痕形成率为75%(45/60)。处理40 d,张力组的兔耳瘢痕组织凸起较假张力组明显,瘢痕组织较硬,颜色较红润;张力组兔耳瘢痕的SEI为2.02±0.08,明显高于假张力组的1.70±0.08( t=5.07, P<0.01)。处理40 d,与假张力组相比,张力组兔耳瘢痕组织角质层变厚,真皮层可见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炎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胶原排列更加紊乱,呈结节状或旋涡状分布。处理40 d,张力组兔耳瘢痕组织中TGF-β 1、Smad3、Ⅰ型胶原、Ⅲ型胶原、α-SMA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1.81±0.25、5.71±0.82、7.86±0.56、4.35±0.28、5.89±0.47,分别明显高于假张力组的1.00±0.08、1.00±0.12、1.00±0.13、1.00±0.14、1.00±0.14( t值分别为5.36、9.82、20.60、18.26、17.13, P值均<0.01);张力组兔耳瘢痕组织中TGF-β 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α-SMA的蛋白表达和Smad3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865±0.050、0.895±0.042、0.972±0.027、1.012±0.057、0.968±0.087,分别明显高于假张力组的0.657±0.050、0.271±0.029、0.631±0.027、0.418±0.023、0.511±0.035( t值分别为5.08、21.27、15.55、16.70、8.40, P值均<0.01)。 结论:机械张力会刺激瘢痕增生,抑制真皮层胶原纤维的正常排列,加剧胶原纤维的沉积,从而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消退起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机械张力激活TGF-β 1/Smad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五倍子酸通过TGF-β/Smads信号通路对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效应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五倍子酸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增殖、细胞周期、胶原收缩程度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和Mad相关蛋白(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五倍子酸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022年8 - 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外科获取术中切除的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瘢痕疙瘩组织标本3份,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取第3 ~ 8代细胞进行实验。设置低、中、高剂量五倍子酸组(分别用0.025、0.05、0.1 mg/ml五倍子酸干预细胞)及对照组(仅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细胞)。培养24、48、72 h后,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三维培养观察胶原收缩情况。按上述分组培养细胞24 h后,在微分干涉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拍照并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变化。使用0.1 mg/ml五倍子酸干预细胞作为实验组(高剂量五倍子酸组),与对照组细胞分别培养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TGF-β1、2、3浓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GF-β1、2、3,Smad2、3、4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mRNA相对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因素方差分析,两两多重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五倍子酸剂量增加,镜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形态发生改变,逐渐出现胞体缩小、细胞间距变大、萎缩、凋亡细胞增多现象。CCK8结果显示,随五倍子酸剂量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增殖活力变化显著( F组别 = 78.31, P < 0.001; F时间 = 4.17, P = 0.037),其中高剂量五倍子酸组24、48、72 h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三维培养显示,随培养时间延长,各组胶原均发生收缩,但收缩程度不同,对照组胶原明显收缩,各浓度五倍子酸组胶原收缩程度较低;作用24、48、72 h,中、高剂量五倍子酸组胶原收缩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处理24 h后,低、中、高剂量五倍子酸组细胞凋亡率(38.68% ± 3.05%、41.82% ± 2.19%、43.56% ± 3.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58% ± 1.56%,均 P < 0.001);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五倍子酸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较低(均 P < 0.01),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则显著较高(均 P < 0.05)。ELISA结果显示,高剂量五倍子酸组TGF-β1浓度[(758.58 ± 31.42)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 081.30 ± 44.72)pg/ml, t = 11.81, P < 0.001],TGF-β2浓度[(71.05 ± 7.40)pg/ml]与对照组[(76.43 ± 6.51)p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1.09, P = 0.317),而TGF-β3浓度[(5.70 ± 3.87)pg/ml]高于对照组[(0.00 ± 0.00)pg/ml, t = 2.94, P = 0.026]。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五倍子酸组TGF-β1、Smad2、Smad3、Smad4、α-SMA mRNA表达量均较低(均 P < 0.05),TGF-β3 mRNA表达量较高( t = 6.78, P = 0.002),而TGF-β2 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 t = 0.05, P = 0.962)。 结论:五倍子酸可通过改变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周期,抑制其增殖,促进其凋亡,改变细胞形态,从而减少瘢痕形成及挛缩,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s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地高辛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改善肺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探讨地高辛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①体内实验:将60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吡非尼酮(300 mg/kg)组及地高辛1.0 mg/kg、0.2 mg/kg组,每组12只。一次性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5 mg/kg制备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制模后次日起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持续28 d;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死小鼠取肺组织,检测肺系数;苏木素-伊红(HE)及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和胶原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细胞外基质(ECM)胶原蛋白(COL-Ⅰ、COL-Ⅲ)阳性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ECM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磷酸化Smad3(p-Smad3)的蛋白表达。②体外实验: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1),当细胞密度达到70%~90%时分为空白对照组、细胞活化模型组(模型组)、吡非尼酮(2.5 mmol/L)组及地高辛100 nmol/L、50 nmol/L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3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诱导剂TGF-β处理48 h制备细胞活化模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α-SMA、FN、p-Smad3蛋白表达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蛋白PI3K、Akt的磷酸化(p-PI3K、p-Akt)水平。结果:①体内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泡结构破坏明显,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间质内胶原沉积,且肺组织中ECM沉积增加,α-SMA、FN、TGF-β、p-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说明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制备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地高辛可以显著抑制气道炎症、胶原纤维沉积,减少ECM沉积,降低α-SMA、FN、TGF-β、p-Smad3的蛋白表达,且效果优于吡非尼酮组,除FN外以地高辛1.0 mg/kg组效果更好〔α-SMA( A值):5.37±1.10比9.51±1.66,TGF-β蛋白(TGF-β/GAPDH):0.09±0.04比0.33±0.23,p-Smad3蛋白(p-Smad3/GAPDH):0.05±0.01比0.20±0.07,均 P<0.01〕。②体外实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FN、α-SMA、p-Smad3及PI3K/Akt信号蛋白表达均增加,表明TGF-β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地高辛可以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明显降低FN、α-SMA、p-Smad3及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且效果优于吡非尼酮组,其中以地高辛100 nmo/L组FN、α-SMA及p-Akt表达降低更为明显〔FN蛋白(FN/GAPDH):0.21±0.15比0.88±0.22,α-SMA蛋白(α-SMA/GAPDH):0.20±0.01比0.50±0.08,p-Akt蛋白(p-Akt/GAPDH):0.30±0.01比0.65±0.10,均 P<0.01〕。 结论:地高辛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有关,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木瓜蛋白酶联合左侧肾动脉狭窄构建腹主动脉瘤模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一种更加符合腹主动脉瘤(AAA)演变过程的动脉瘤模型。方法:选择体重为2 kg的16只新西兰兔,对其进行编号,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只。实验组采用"左侧肾动脉狭窄"联合木瓜蛋白酶局部湿敷的方法建模,对照组采用局部生理盐水湿敷。术后分别在第2周和第4周对两组新西兰兔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湿敷段主动脉直径的变化。处死新西兰兔后,对第2周和第4周的主动脉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Verhoeff’s Van Gieson(EVG)染色、Masson、转位蛋白(TSPO)和波形蛋白(Vimentin)染色,以及TSPO、Vimentin、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的免疫荧光染色。利用SPSS和Image J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超声检查显示,实验组的腹主动脉直径随造模进程持续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4±0.05) cm比(0.28±0.02) cm, Z=-2.6, P<0.01]。此外,第4周实验组的动脉直径明显高于第2周实验组[(0.54±0.05) cm比(0.41±0.03) cm, Z=-2.9, 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动脉瘤壁比较对照组,具有弹力纤维断裂、中膜增厚及外膜胶原纤维沉积等表型。第4周实验组的动脉壁与第2周实验组比较,病变程度加重,相反动脉壁活化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下降,且FAP +/α-SMA +的肌成纤维细胞表达明显增高,反映了在动脉瘤进展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现象。 结论:采用"左侧肾动脉狭窄"联合木瓜蛋白酶局部湿敷的方法可以成功构建更符合人AAA演变的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病理改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疾病,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是哮喘的特征性表现,均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肺功能受限。气道重塑作为一个独立的特征,其病理变化主要包括上皮杯状细胞黏液层功能失调,上皮下基底膜增厚,上皮-间质转化,气道平滑肌增殖和收缩,细胞外基质沉积,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变,血管生成增加。目前临床上对于哮喘的治疗只是控制气道炎症,还不能真正逆转气道重塑所引起的病理改变。因此,进一步发掘引起其病理变化的潜在治疗靶点尤为重要,包括老药新用、靶向炎症细胞因子、沉默哮喘易感基因、调节功能基因表达等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趋化素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保护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趋化素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分别使用定量PCR与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对照与IPF患者肺部组织中趋化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临床血清样本中趋化素的含量。构建肺纤维化体外模型,将分离得到的原代成纤维细胞分成对照组、TGF-β组、TGF-β+趋化素组和趋化素组,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蛋白(α-SMA)表达水平。构建肺纤维化体内模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C57BL/6小鼠分成对照组、博来霉素组、博来霉素+趋化素组和趋化素组,通过肺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纤维化严重程度。通过定量PCR与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肺纤维化体外与体内模型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记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PF患者肺组织与血清中趋化素表达量均下调。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GF-β组α-SM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强,TGF-β+趋化素组中α-SMA表达水平则与对照组相仿。病理学染色结果显示,博来霉素组小鼠较对照组肺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趋化素表达量显著下调;博来霉素+趋化素组小鼠肺组织受损程度则有所缓解。定量PCR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趋化素在A549细胞与小鼠肺组织中分别减弱了由TGF-β与博来霉素诱导的EMT作用。结论:趋化素在IPF患者中表达降低;趋化素可能通过调控EMT而在肺纤维化的发生中发挥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