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复方专利治疗血管性痴呆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血管性痴呆(VD)复方专利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建库至2022年3月31日发布的治疗VD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探讨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复方专利154个,涉及中药227味,应用最多的中药为石菖蒲(44次,28.57%),常用药对有丹参-石菖蒲(17次,11.03%)等,用药药性多属温,药味多属甘,归经以肝经为主;关联规则置信度较高的有“山萸肉-石菖蒲”(0.90)、“山萸肉-熟地黄”(0.90),基于复杂网络得出核心药物有“熟地黄-肉苁蓉-山萸肉”等14组,通过熵聚类分析提取新处方有“熟地黄、肉苁蓉、山萸肉、天冬”等7组。结论:中药复方专利治疗VD以补益亏虚、活血化瘀、祛痰化湿、祛风通络、开窍醒神为主,可为临床实践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可视化网络分析治疗小儿癫痫古方的用药特点与配伍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治疗小儿癫痫古方的用药特点,总结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对癫痫的中药治疗选择与相关成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的中医方剂数据库中筛选治疗小儿癫痫的古方。采用Excel 2013对纳入方剂中的中药及其性味归经进行频次分析;采用R 3.6.3的arules包,基于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采用R 3.6.3的sankey包及ggraph包绘制高频中药的性味归经所属及关联规则相关网络,实现数据可视化。结果:共纳入处方360首,剂型以丸剂为主;处方多由1~10味中药组成,共192首(53.33%,192/360);共涉及中药152味,使用较多的中药有甘草、麝香、防风、天麻、附子。高频用药(频次≥30)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归脾、肝经为主。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常用的二联用药有牛黄-麝香、人参-茯苓、防风-甘草;常用的三联用药有天麻-附子-僵蚕、茯苓-甘草-人参、麝香-牛黄-雄黄。结论:治疗小儿癫痫的古方以平肝息风药、开窍药和补益药为主,核心组方思路主要为化痰息风、温经通阳、开窍止痉、清热开郁和益气和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邵念方治疗老年期痴呆肾虚髓亏证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邵念方教授治疗老年期痴呆肾虚髓亏证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邵老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经诊治的老年期痴呆病肾虚髓亏证患者医案,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处方统计,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2.4)对纳入处方的用药进行用药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医案110个,涉及中药238味,使用频次前10的中药依次为茯苓、石菖蒲、酒萸肉、山药、熟地黄、益智仁、生地黄、黄芪、川芎、白术;药性以平、温、微寒、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淡为主;归经以脾、肝、肺、肾经为主;功效以利水渗湿、清热活血、宁心、清热解毒、化湿开胃、健脾为主;关联分析结果发现,使用频次超过25次的药物组合有15组,分别是:酒萸肉-茯苓、酒萸肉-山药、山药-酒萸肉、熟地黄-酒萸肉、山药-茯苓、黄芪-茯苓、泽泻-茯苓、牡丹皮-茯苓、熟地黄-茯苓、生地黄-茯苓、远志-石菖蒲、牡丹皮-酒萸肉、牡丹皮-山药、泽泻-酒萸肉、泽泻-山药;聚类分析发现4组新处方,第1组为茯苓、生地黄、熟地黄、泽泻、牡丹皮、酒萸肉、山药,第2组为石菖蒲、肉苁蓉、巴戟天,第3组为益智仁、川芎、炙甘草;第4组为白术、党参、黄芪、当归;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核心组方为六味地黄丸加减。结论:针对老年期肾虚髓亏证痴呆,邵老重视扶正,治疗以补虚为中心,兼顾利水、清热、解毒、化瘀、开窍之法。研究新发现的四组新处方,可为今后辨证加减药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复方治疗血瘀型血管性痴呆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复方治疗血瘀型血管性痴呆(VD)的核心药组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0年1月-2021年11月有关中药治疗血瘀型VD的文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R x64 4.1.2、Origin 2021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用药频次分析、中药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数据可视化。结果:共纳入文献196篇,得到处方196首,涉及中药200味。高频用药为石菖蒲、川芎、丹参、远志、红花,用药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心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2味药物关联规则19个,具代表性的规则有石菖蒲-远志、川芎-红花、石菖蒲-郁金等,聚类分析共提取得到4类,因子分析共提取8个公因子。结论:血瘀型VD的核心病机为瘀血阻滞脑络,兼有气虚、阴虚、痰浊等病理因素,中药复方治疗本病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临证依患者兼症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活血方法和活血药物,分别施以健脾化痰、滋阴养血、开窍醒神、补肾健脾、行气搜络等佐治之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乌梅丸、逍遥散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抑郁症的临证探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易导致患者继发抑郁.视网膜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病理基础,而中医学认为眼部病变应从肝论治.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其发病亦多从疏肝论治,"木郁达之"是其基本治法.基于"肝开窍于目",结合临床实践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应用乌梅丸、逍遥散之平衡阴阳、疏肝升肝,既可治疗抑郁症,又可辅助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耳穴疗法干预焦虑症的选穴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R语言对耳穴疗法干预焦虑症的常用耳穴及选穴规律进行数据挖掘.方法 收集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耳穴疗法干预焦虑症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7月26日.应用Excel 2003建立耳穴处方数据库,利用R 4.3.2软件对纳入数据进行频次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77篇,涉及37种耳穴,总使用频次为553次,耳穴疗法干预焦虑症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为耳穴贴压;总刺激量以1~4周为主,单日刺激频数多集中在1~3次,单次刺激时长不超过5 min;关联分析形成以神门-心-皮质下-交感-肝为基础的核心耳穴组合;聚类分析发现5类有效聚类组合.结论 耳穴疗法干预焦虑症以醒脑开窍、镇静安神为治疗原则,取穴从"脏腑病机辨证论治"和"耳-脑-脏腑"入手,建议以"神门-心-皮质下-交感-肝"作为核心耳穴组方,配合辨证取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含毒性动物饮片中成药梳理分析与药学监护要点建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含毒性动物饮片中成药,并建立其临床使用监护要点.方法 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8味含毒性动物饮片,筛选药典中收载的含毒性动物饮片的中成药目录,梳理其药品说明书各项内容并整理其用药监护等内容.结果 共纳入94种含毒性动物饮片中成药,按功能分类多集中于理血剂、开窍剂、补益剂等方面,其中含1种毒性动物饮片的有65种,含2种毒性动物饮片的有19种,含3种毒性动物饮片的有7种,含4种毒性动物饮片的有3种.多数含毒性动物饮片的中成药说明书标注了妊娠、哺乳、经期、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用药禁忌,且部分说明书标注了用药疗程等信息,需加强用药监护.结论 含毒性动物饮片中成药是需加强用药监护的一类药品,需关注药品说明书标注的特殊人群、患者基础疾病、用药疗程、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同时,还应注意长期使用此类药品可能导致毒性动物饮片的毒性成分蓄积和不良反应等情况,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治疗癫痫组方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基于国家专利探析中药治疗癫痫的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建库至2023年8月2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治疗癫痫的专利数据,通过Excel2021建立处方药物数据库,采用Python、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3.10.1、R语言软件进行频次统计、数据建模、复杂网络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探究组方规律.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中药处方治疗癫痫专利数据376项,涉及中药827味,使用总频次为4 911;用药频次前5位为天麻、石菖蒲、僵蚕、全蝎、钩藤;高频药物功效类别以平肝息风药、安神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药性以平、温、寒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肝经、心经、肺经、脾经为主;中药核心复杂网络筛选得到核心组合天麻-石菖蒲-僵蚕.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28条,其中支持度最高为全蝎-僵蚕.聚类分析得到4条数据.相似性分析得出专利复方治疗癫痫具有独特性.结论 中药处方治疗癫痫国家专利的高频药物及常用药物组合以息风止痉、豁痰开窍为主,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针灸联合推拿防治儿童假性近视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联合推拿的综合疗法在防治儿童假性近视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眼科在2020年9月至 2021年8月间收治的儿童假性近视(肝肾亏虚型)中资料较为齐全的 90 例(180眼),随机分为针灸组、推拿组、观察组各30例.针灸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热敏灸治疗,推拿组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予三者联合治疗.比较三组的裸眼视力、屈光度(DPT)、主症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安全性.结果:①治疗8 w后,观察组的裸眼视力、DPT改善显著高于其他治疗组(P<0.05).三组主症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下降(P<0.05).②治疗8 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其余治疗组(P<0.05),针灸组与推拿组疗效相当(P>0.05).③三组实验观察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推拿在防治儿童假性近视的临床研究中具有较好疗效,可显著改善患儿视力,尤其在后期维持治疗过程中彰显优势,安全易施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病-药-量"探讨现代竹沥的应用规律及潜在新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通过从含竹沥的处方中挖掘竹沥中医用药规律,为竹沥现代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收集含竹沥的处方,运用Excel(Microsoft Office 2019)建立基础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4.0对竹沥配伍用药、治疗病症及临床用量进行频数统计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收集含竹沥处方共145首,含竹沥处方主治病症共40种,高频病证(≥3次)主要为"中风""癫痫"等.高频药物(频次≥20次)共20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有半夏、天南星、甘草等,药物功效以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竹沥配伍药材药性主要为寒、温,药味主要以苦、甘居多,主要归肺、肝、心、胃经.竹沥的使用量以30 mL为主,但在中风病可用到150 mL,癫痫病可用到100~500 mL.研究对中风病和癫痫病分别预测出两个含竹沥的潜在新方.结论 在中风病证应用中,竹沥偏向清热化痰功效;在癫痫病症应用中,竹沥偏向化痰开窍的功效,充分体现了竹沥在不同病证中的独特功效和优势.在竹沥用法用量上,推荐30 mL冲服或另服,若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可以考虑150 mL同其他药材煎煮后服用.该研究对竹沥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为临床新组方配伍及用量使用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