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中药材全蝎热稳定性多肽的消化酶抗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材全蝎三种热稳定性多肽BmKcug2、BmKcug2-P1 和Martentoxin-P2 的消化酶抗性.方法:结合重组表达、消化酶耐受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及结构分析,评价多肽BmKcug2、BmKcug2-P1 和Martentoxin-P2 的肠胃蛋白酶稳定性.结果:多肽BmKcug2 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α-胰凝乳蛋白酶都有很好的稳定性;多肽BmKcug2-P1 对胃蛋白酶稳定性较好,对胰蛋白酶也具有一定的抗性,但对α-胰凝乳蛋白酶稳定较差;多肽Martentoxin-P2 的酶稳定性谱与BmKcug2-P1 类似.结论:本研究发现了全蝎毒腺中存在多肽能够耐受肠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阐明了全蝎毒腺中多肽的消化酶稳定性,为深入研究全蝎中有效药用成分提供了思路,为系统研究全蝎多肽活性成分和口服给药途径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健康信念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胃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以健康信念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胃功能、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上海长征医院进行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60例患者依次从前至后取随机序列数,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以健康信念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干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 4+、CD 8+)水平,计算CD 4+/CD 8+结果;采用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IBDQ)评估肠道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全身症状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幽门螺杆菌抗体(HpAb)水平;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估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采用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满意度。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我干预技能、自我干预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肠道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全身症状、CD 8+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PG Ⅰ、PG Ⅱ、HpAb、CD 4+、CD 4+/CD 8+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健康信念模型为基础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肠胃功能指标水平,提升IBDQ评分、自我护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复方阿嗪米特治疗重度糜烂性胃炎并发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胃黏膜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研究复方阿嗪米特治疗重度糜烂性胃炎并发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胃黏膜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 2021 年 9 月至 2023 年 5 月收治的 97 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8)和研究组(n=49).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复方阿嗪米特,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收集数据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胃肠功能改善时间、胃肠激素水平、胃黏膜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消除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肠胃鸣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别为(4.48±1.37)d、(2.08±0.68)分、(3.91±0.89)d、(4.32±1.10)d,均低于常规组(5.29±1.50)d、(2.95±0.74)分、(4.58±1.25)d、(5.02±1.35)d(P<0.01);研究组治疗后,胃蛋白酶原(PGⅡ、PGⅠ)、胃泌素-17(GAS-17)及5-羟色胺(5-HT)水平分别为(17.02±3.51)μg/L、(134.25±11.60)μg/L、(7.62±2.38)pmol/L、(191.20±12.58)mg/L,均高于常规组(13.92±3.25)μg/L、(120.58±9.84)μg/L、(5.84±2.12)pmol/L、(178.69±14.60)mg/L(P<0.001);研究组治疗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抗原Ki-67、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分别为(492.66±35.26)×103、97.69±8.46、(349.84±22.65)×103,均低于常规组的(520.12±38.62)×103、103.54±9.85、(368.25±25.98)×103(P<0.01).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能够有效减轻重度糜烂性胃炎并发消化不良患者的疼痛程度,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保护胃黏膜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患儿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观察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2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2组均治疗14d.对比2组中医证候评分、病症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胃肠激素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发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病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胃泌素(GS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胃动力素(MTL)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疗效确切,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与胃肠功能,促进患儿康复,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早期胃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疗效及术中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分析内镜黏膜剥离术(ESD)对早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术中出血危险因素.方法 将156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ESD组(n=78)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TLDG)组(n=78).比较2组患者术后疗效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影响早期胃癌患者术中出血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ESD组病灶完全切除率、病灶整块切除率高于 TLDG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或低于TLD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患者术后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低于TLDG组,胃蛋白酶原Ⅰ(PG Ⅰ)水平高于TLD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中出血情况将患者分为出血组(n=33)和未出血组(n=123),出血组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BMI)≥27 kg/m2、伴有溃疡、手术时间>150 min的患者比率高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BMI≥27 kg/m2、手术时间>150 min、合并溃疡是影响胃癌患者术中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SD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血清标志物水平,减少术中出血量.年龄≥60岁、BMI≥27 kg/m2、手术时间>150 min、合并溃疡是影响胃癌患者术中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创伤弧菌致病性及其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创伤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的革兰阴性弧菌,存在于河海交界之处.自1964年首次被美国CDC分离出后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它与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合称为致人类感染的三大弧菌.创伤弧菌可引起肠胃感染、伤口感染及原发性败血症等疾病,其感染存在发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给公共卫生造成了沉重负担.其中,多种毒力因子在创伤弧菌的致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溶细胞素、金属蛋白酶、铁载体、荚膜多糖等.因此,本文对刨伤弧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情况及相关毒力因子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病原微生物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肠胃清抑制化疗诱导的小鼠结肠癌肺转移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肠胃清对化疗诱导的小鼠结肠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最大耐受剂量(MTD)奥沙利铂,3天后尾静脉注射结肠癌细胞CT26,建立化疗诱导的小鼠结肠癌肺转移模型,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诱导肺转移组(L-OHP)、肠胃清加化疗诱导肺转移组(CWQ+L-OHP).统计肺结节数目,苏木素-伊红染色(HE)检测肺组织内瘤灶,免疫组化检测肺转移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肺转移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与L-OHP组比较,CWQ+L-OHP组肺转移结节数目减少(P<0.05)、肿瘤组织MVD值下降(P<0.01),肺组织VEGF-A、MMP2、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下调(P<0.01).结论 肠胃清能抑制化疗诱导的小鼠结肠癌肺转移,与其下调肿瘤组织VEGF-A、MMP2、MMP9的表达,降低肿瘤组织MVD,减少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消食作用优选麦芽适宜芽长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麦芽发芽过程淀粉酶活力以及对小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比较不同芽长麦芽消食作用的差异,优选麦芽最适宜发芽芽长.方法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不同芽长麦芽中淀粉酶活力;80只KM小鼠随机分为10组,正常对照组、多潘立酮组(6 mg · kg-1)、不同芽长麦芽水煎液组(0.25,0.50,0.75,1.00,1.25,1.50,1.75,2.00cm) (2.28 g·kg-1),每组8只.采用炭末推进实验测定不同芽长麦芽水煎液组小肠推进率以及胃排空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胃蛋白酶与胃泌素的含量.结果 淀粉酶活力随着麦芽芽长的增加呈现先增长后趋平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多潘立酮组显著增加小肠推进率及小肠排空率(P<0.01);不同芽长麦芽水煎液组均能增加小肠推进率以及胃排空率(P<0.01或P<0.05),在麦芽芽长为0.75 cm时最为明显.各不同芽长麦芽组均能增加血清胃蛋白酶与胃泌素含量,未呈现明显规律.结论 不同芽长麦芽均能增强肠胃运动,在麦芽芽长达到0.75 cm后效果更显著,建议麦芽发芽芽长应在0.75~ 1.25 cm.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枫蓼肠胃康口服液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枫蓼肠胃康口服液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铝碳酸镁片,1 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枫蓼肠胃康口服液,1支/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胃肠激素水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胃肠道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2.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受体C3b花环活性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均显著升高,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红细胞抑制因子(RFIF)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泌素、生长抑素、胃蛋白酶原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胃肠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 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均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升高,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32(IL-32)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SRS-C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GSRS-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枫蓼肠胃康口服液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胃功能,降低其炎性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枫蓼肠胃康颗粒联合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枫蓼肠胃康颗粒联合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巴中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3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三联治疗,口服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0.4 g/次,2次/d;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 g/次,2次/d;口服甲硝唑片,0.4 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温水冲服枫蓼肠胃康颗粒,8 g/次, 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激素水平、幽门螺杆菌感染转阴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1.54%、93.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嗳气消失时间、烧灼反酸消失时间、上腹疼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明显降低,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激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个月,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转阴率分别为61.54%、7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枫蓼肠胃康颗粒联合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