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法松解术联合几丁糖治疗肩周炎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手法松解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松解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2组治疗前、治疗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分别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肩关节评分(CMS)、肩关节活动度、总有效率及复诊率.结果 治疗l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2组VAS评分、CMS、肩关节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8%,49/50)高于对照组(78%,39/50)(P<0.05),复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筋主骨从"理论指导下手法松解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功能障碍、提高肩关节活动度、降低复诊率,在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方面优势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三维CT的锁骨中段骨折改良Robinson分型及临床治疗方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利用术前三维CT对锁骨中段骨折进行改良Robinson分型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我科自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锁骨中段骨折患者150例.参照Robinson分型,结合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归纳出改良Robinson分型,共分为三型五个亚型:2A型4例,锁骨中段简单骨折,移位<100%;2B1型31例,简单骨折,包括横形、斜形、螺旋形,骨折移位>100%;2B2型64例,粉碎骨折,远近端骨折断端有皮质接触,断端骨块数量≥1;2B3型29例,2B1、2型骨折,骨折线累及至锁骨远端折角处锁骨锥形结节平面;2C1型19例,远近端骨折断端无骨皮质接触,断端骨块粉碎;2C2型3例,节段性骨折,中间骨块完整.手术方案:99例2A~B2型患者中,37例采用弹性钉内固定,62例采用钢板内固定;2B3~C2型全部选择钢板内固定.根据骨折分型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2A~B2型患者中,弹性钉固定及钢板固定两组术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及DASH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钉组手术切口长度比钢板组明显短,术后瘢痕美观度较高,且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手术切口仅1 cm.结论 根据改良Robinson分型可指导手术方案,对于2A~2B2型患者,微创弹性钉内固定术后瘢痕美观度较高,功能恢复满意,而对于2B3~C2型患者仍首选钢板内固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MRI影像学指标及血清学指标构建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的列线图模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214例拟行肩袖损伤修复术患者,以术后3个月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作为功能转归判定标准,分为转归组和非转归组.统计并比较2组一般资料、磁共振(MRI)影像学指标、血清学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决策曲线(DCA)分析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及临床适用性.结果 两组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SSP回缩距离、关节囊积液、SSP及SSC肌肉脂肪浸润程度分级、FIB、FDP、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SSP回缩距离、关节囊积液、SSC肌肉脂肪浸润程度分级、FIB、FDP是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未转归影响因素(P<0.05);参照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列线图模型在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中的AUC为0.876,95%CI为0.831~0.927,列线图模型表观线和偏差矫正线与理想线偏差不大,在0.10~0.75决策阈值下,列线图模型为临床参与者提供临床获益.结论 MRI影像学指标及血清FIB、FDP、CRP对于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情况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为临床早期预测术后功能转归、制定相应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总结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施相关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相关文献,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结果 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4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提取归纳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相关证据共34条,汇总9个主题,分别为康复目的、制定康复计划、康复原则、支具固定、运动时间及内容、运动频率,运动监督、疼痛控制、健康教育.结论 总结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提供指引,在证据转化和应用过程中应结合临床情境,充分评估每条证据的适宜性和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旨在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舌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护理,均干预至患者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功能康复程度(吞咽功能、语音清晰度、颈肩功能)及情绪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FACT-H&N)、洼田饮水试验结果、语音清晰度、颈肩功能评分(CMS)及焦虑抑郁评分(HADS)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方案能帮助舌癌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轻负性情绪,有助于加速康复进程、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种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技术的疗效比较及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比较三种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单排技术、双排技术和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并对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2月106例于该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排组(n=35)、双排组(n=32)和缝线桥组(n=39).分别于术前、术后3、6和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并测量3组患者外旋活动度和前屈活动度.比较3组患者术后再撕裂发生率和慢性疼痛发生率.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慢性疼痛,分为慢性疼痛组(n=21)和非慢性疼痛组(n=8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 缝线桥组术后3和6个月VAS明显低于单排组和双排组,3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VAS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桥组术后3和6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高于单排组和双排组,外旋活动度和前屈活动度大于单排组和双排组.3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外旋活动度和前屈活动度明显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桥组术后再撕裂发生率低于单排组和双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但单排组与双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3组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疼痛组女性占比、撕裂直径<1.0 cm占比和术后重度疼痛占比明显高于非慢性疼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损伤部位、损伤原因、吸烟史和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年龄、BMI、病程、损伤部位和损伤原因等)后,女性、撕裂直径<1.0 cm和术后重度疼痛是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相对于单排缝合技术和双排缝合技术,能更快地缓解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增加活动度,且术后再撕裂的发生风险低.但三种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均存在一定的慢性疼痛风险,且女性、撕裂直径<1.0 cm和术后重度疼痛是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关节镜小切口修补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关节镜小切口修补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4月阳谷县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 8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小切口修补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肩关节功能、患侧肩活动度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两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系统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个月,研究组患侧肩外展、前屈及外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两组白细胞介素-8和C反应蛋白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时,采用小切口联合富血小板血浆的治疗方法,近期和远期均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地降低患者机体的炎症因子指标,有力于患者患处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种监测肩关节脱位的电刺激肩托马甲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肩关节脱位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病情易发且患者多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因临床康复过程中无法及时跟进康复进程,病情复发率高,导致康复效果差,为解决此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可监测肩关节脱位状况且具有电刺激功能的肩托马甲.方法 主体采用氯丁橡胶材料,首先对受试者量体裁制肩托马甲,并对肩托进行优化;然后使用霍尔传感器和可视化元件,设计了一种直观显示肩关节脱位位置的监测电路,通过使用555定时器,设计了配合监测电路的电刺激电路,通过电刺激片输出脉冲电刺激;编写误触判断程序,通过微处理器对误触进行剔除.结果 肩托马甲使受试者肩关节活动限制在相对安全范围内,有明显康复矫形效果.监测电路通过4个监测点位实时监测肩关节位置,并通过相对应位置的可视化元件显示,敏感度高,可重复性好;电刺激模块可配合监测电路,输出电压4.3 V,频率44 Hz低频脉冲;微处理器通过引脚触发时长可以对误触信号进行剔除.结论 实时监测肩关节脱位的电刺激肩托马甲实现了柔性支撑,通过集成霍尔传感器和电刺激装置,初步形成肩关节康复由评估到调整的康复闭环,设计合理可行,增强了康复效率,形成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康复过程,为临床及时跟进康复进程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反比机械通气对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肺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评价反比通气(IRV)策略用于全身麻醉下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所有全身麻醉下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中使用IRV策略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常规通气组采取常规容量控制的保护性肺机械通气(吸呼比为1:2),IRV组则采用IRV(吸呼比为1:1~2:1).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5月21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运用Endnote筛选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偏移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过筛选最终纳入5篇文献,共312例患者,IRV组156例,常规通气组156例.IRV组吸气峰压在气腹30 min(MD=-3.06,95%CI:-3.77~-2.34,P<0.01)和气腹60 min(MD=-3.58,95%CI:-4.08~-3.07,P<0.01)时较常规通气组降低;IRV组平均气道压在气腹30 min(MD=1.95,95%CI:1.51~2.39,P<0.01)、气腹60 min(MD=1.87,95%CI:1.40~2.35,P<0.01)时较常规通气组增高,肺动态顺应性在气腹30 min(MD=2.78,95%CI:2.05~3.52,P<0.01)和气腹60 min(MD=1.87,95%CI:1.40~2.33,P<0.01)时较常规通气组也增高;IRV组氧合指数(MD=66.83,95%CI:51.11~82.54,P<0.01)和血氧饱和度(PaO2,MD=35.20,95%CI:28.21~42.19,P<0.01)在气腹60 min时较常规通气组增高.两组PaCO2、PETCO2、平均动脉压、心率、SaO2、术后肩痛发生率、术后皮下气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V应用于全身麻醉下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在临床上可作为肥胖患者机械通气模式的一种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肌骨超声引导精准可视化介入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引导精准可视化介入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23年 1月—2024年 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收治的94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肌骨超声引导精准可视化介入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 7 d,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个月后,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及外旋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引导精准可视化介入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能减轻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疼痛,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扩大肩关节活动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