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用药规律信息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epithelial metaplasia)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检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治疗的相关文献,建立Excel数据库进行高频药物、性味归经及其证候要素的描述性统计,借助SPSS Statistics 23.0进行聚类分析、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Lantern 5.0软件进行隐结构分析.结果:研究录入相关文献165篇,处方214首,药物229味,用药总频次2 642次,核心中药47味(使用频次>15),以甘草、白术、白芍、半夏、茯苓等应用较广.并根据最大剂量、常用剂量和最小剂量,对47味高频中药进行药物剂量统计.性味以甘温为最,归经以肝经为首.提取出病位证素6个,脾、胃、肝位居前列;病性证素12个,气虚、血瘀、气滞频次较高.以置信度>85%,支持度>10%,提升度>1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三联药对组合11对;并对高频药物、高频证型汇总进行关联分析,按照置信度>90%,支持度>2%,提升度>1,按证型分类,自高至低筛选前5位关联组合,共得到关联组合40对.隐结构分析得出47个隐变量、7个隐类,总结得出5个综合聚类模型.结论:CAG伴IM多见虚实夹杂证,脾胃亏虚、本虚标实是本病的关键所在.临床治疗以"健脾益胃、扶正祛邪"为基础.虚则补益,健脾、益胃、补肾、滋肺以扶正;实则泻之,利湿、清热、散寒、化瘀、解毒以祛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产后尿失禁选穴规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产后尿失禁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3年2月1日有关针灸治疗产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 2016软件建立腧穴处方数据库并进行腧穴、归经和特定穴频次统计,分别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腧穴进行聚类分析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0篇,涉及针灸处方70首,包含腧穴31个,总频次384次。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46次)、关元(45次)、足三里(43次)、中极(41次)和气海(38次),常用经脉为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阴脾经,腧穴多位于下肢部和腹部,特定穴以交会穴、募穴和五输穴居多。高频腧穴聚类分析得到5个有效聚类群。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腧穴组合为三阴交-足三里-关元-气海-中极。结论:产后尿失禁病机以气虚为主,针灸治疗基于益气健脾、养肺补肾治法,注重腹部和下肢部腧穴的使用,并运用上下配穴、前后配穴等配穴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国医大师邹燕勤治疗IgA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认为,IgA肾病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为气虚、阴虚、气虚及阴,日久演变为阴阳两虚;标实为湿、热、瘀。其病位在肾,日久可及肺、脾、肝。治疗上以维护肾气为根本,治肾不拘于肾,用药灵活,临证时辨证应用止血、活血之剂;配合日常摄生保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总结邹老临证经验,并附医案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气主呴之”探讨肾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癌转化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COPD炎癌转化是指肺部长期反复的慢性炎症的恶性转化。中医认为,COPD炎癌转化病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COPD致肺脾肾之气受损,气为阳,气虚则阳虚,阳虚温煦失常致气滞、痰凝、血瘀,为COPD炎癌转化的关键。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肾阳亏虚是COPD炎癌转化的始动因素;肺阳虚是COPD炎癌转化的根本因素;肾虚脾失温煦致脾阳虚是COPD炎癌转化推动因素。本文从“气主呴之”理论探讨肾阳在COPD炎癌转化中的作用,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拓宽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AECO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血清Th1/Th2、肺功能及CAT评分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血清辅助性T细胞 1/辅助性T细胞 2(Th1/Th2)、肺功能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关系.方法:将 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14 例AECOPD患者纳入研究.依据临床症状对参试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收集不同辨证分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辨证分型患者的血清Th1/Th2、肺功能及CAT评分.结果:AECOPD患者临床主要有 5 种证型分布,分别为痰浊壅肺证 18 例(15.79%)、痰热郁肺证 22 例(19.30%)、痰蒙神窍证 20 例(17.54%)、肺肾气虚证 26 例(22.81%)、阳虚水泛证 28 例(24.56%);五组中医证型患者血清Th1/Th2 比较,痰浊壅肺组>痰热郁肺组>痰蒙神窍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组(P<0.05);五组中医证型患者CAT评分比较,痰浊壅肺组<痰热郁肺组<痰蒙神窍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组(P<0.05);五组中医证型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EV1/FVC比较,痰浊壅肺组>痰热郁肺组>痰蒙神窍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组(P<0.05).结论:随着AECOPD患者病情逐渐发展,症状表现也由肺脾气虚向肺脾肾气虚进展,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相应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张杰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内伤发热验案3则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内伤发热临床常见于功能性低热、血液病、肿瘤、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疾病中,也包括不明原因引起的发热,西医主要予解热镇痛剂、糖皮质激素、免疫制剂等对因对症治疗,但具有易感染、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皮疹、水肿等副作用.张杰老师认为内伤发热多责之中气不足,又常见气滞、湿阻、血瘀等病理要素,辨为本虚标实:临床或因脾虚元气不足、营卫失调而致阴火内生;或因脾胃气虚、中阳下陷而致虚阳亢奋;或因脾胃气衰、元阳不足,复感外邪而致卫阳浮越.故张师认为治疗内伤发热应紧扣核心病机,遵东垣之意,采用甘温除热大法,予补中益气汤、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参附汤等方剂,以行气、化湿、活血之法出入,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扶正抑瘤方联合PD-1/PD-L1抑制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证型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扶正抑瘤方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 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PD-1)和配体 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1,PD-L1)抑制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不同证型治疗效果.方法:对入选的 137 例接受扶正抑瘤方联合PD-1/PD-L1 抑制剂的NSCLC患者进行分型,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并通过功能状态(Karnofsky,KP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治疗4 周后功能状态和证候变化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肺脾气虚30 例(21.74%),气虚痰湿证 46 例(33.33%),气血瘀滞证 34 例(24.64%),气阴两虚证 28 例(20.29%).总体中位PFS(media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6.0 个月(95%CI:4.5~8.4).其中气血瘀滞证mPFS最高为7.8 个月(95%CI:5.5~10.0),气阴两虚证mPFS最低仅为 4.5 个月(95%CI:3.0~4.8)].不同证型之间m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27,P<0.01).治疗 4 周后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 23.6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 62.6%.四个证型组的患者治疗 4 周期后KPS评分总改善有效率为 63.36%,其中气血瘀滞证患者KPS 改善率最高,为 76.67%,其次为气虚痰湿 72.73%;气阴两虚证患者KPS改善率最低,为 35.71%.四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虚痰湿和气血瘀滞明显高于气阴两虚(P<0.01).四个证型组的患者治疗满 4 周期后中医积分改善有效率为 63.36%.其中肺脾气虚有效率为 34.48%;气虚痰湿有效率为 36.36%;气血瘀滞有效率为 60%;气阴两虚有效率为 25%.四个证型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血瘀滞证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97%.主要包括疲劳,皮肤瘙痒、红肿、水泡,肺炎,肝、肾、甲状腺、心脏功能异常、消化道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可分为肺脾气虚证、气虚痰湿证、气血瘀滞证、气阴两虚证,扶正抑瘤方联合PD-1/PD-L1 抑制剂对不同证型治疗效果不一,气阴两虚证治疗效果最差,可考虑更换方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黄雅慧从"痰泻"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其缓解期多表现为便次增多、便中夹有黏液、偶见少量脓血、黏膜活检炎症指标明显改善等."痰泻"之名首见于《医宗必读》,黄雅慧教授基于书中对痰泻的论述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病位虽在肠腑,实则与脾肺肾密切相关.黄教授指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核心病机为湿阻酿痰成瘀,临证以通、化二字为治疗大法,使津气通利、水湿得化而痰泻得止.针对气虚不运、湿流于下,施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培土生金以培本;针对阳虚不温、水气流滞,施以四神丸合真武汤加减益火补土以治标;针对湿滞痰阻、气滞血瘀,施以苓桂术甘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蠲饮祛瘀以求缓.临证常取佳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朱镇华教授辨证分型论治慢喉瘖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慢喉瘖是中医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复杂,具有一定的反复性、难治性.朱镇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诊疗经验,认为慢喉瘖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将慢喉瘖主要分为气虚痰凝证、肺脾气虚证、阴虚肺热证,常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养阴清肺汤、六味地黄丸等方剂治疗,运用从脾论治、以形补形、形神共养、内外结合的组方策略与治疗法则,辨证分型论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的中医论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本研究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的中医病因病机,认为阳虚失运-化气不足-血脉不荣、阴邪凝结-成形太过-血脉不通是CTO的关键病机,以阳气虚衰为本,阴邪(湿邪、痰浊、水饮、血瘀)凝滞为标.治疗上提出温阳化气法是治疗CTO的总则,温肺阳以化宗气,温脾阳以化中气,温肾阳以化元气,结合阴邪偏盛,辅以燥湿、祛痰、化饮、逐瘀之法,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预后之功,并附验案1则,以期为CTO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