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重指数对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目的 探讨BMI对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3个月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是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观察发病7 d内首次卒中住院患者的BMI与3个月卒中结局的关系.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卒中(NIHSS评分<11分)组和中重度卒中(NIHSS评分≥11分)组.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危险因素情况.记录入院时BMI、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及在院期间肺炎等资料,其中BMI按照四分位数分为4层.发病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采集mRS评分,以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比较轻度卒中组和中重度卒中组BMI及其他基线指标的差异并探索不同水平BMI对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733例患者,其中男性474例(64.7%),女性259例(35.3%).缺血性卒中552例(75.3%),出血性卒中181例(24.7%).轻度卒中组526例,中重度卒中组207例.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不同水平BMI对整体患者及轻度卒中患者3个月结局均无显著影响;在中重度卒中患者中,与BMI最低四分位水平患者相比,最高四分位水平患者3个月预后良好的比例降低(0R 0.376,95%CI 0.142~0.992,P=0.048).结论 不同BMI水平对不同严重程度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不同,其中,在中重度卒中患者人群中,高BMI水平可能导致预后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
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模式探讨——基于CHARLS数据库解析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群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共病规律,为制定慢性病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20年CHARLS数据库,分析年龄≥60岁老年人10 635名的基本信息和健康数据,探索15种常见慢性病流行趋势,并引入实际预期比(O/E)、凝聚层次聚类分析挖掘共病模式.结果 中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6.39%,以高血压病(48.49%)、关节炎(43.12%)、胃部疾病(不包括肿瘤或癌)(32.06%)为主;共病患病率66.30%,二病共存组合前三位的是"高血压病+关节炎"(22.28%,O/E=1.07)、"高血压病+血脂异常"(20.25%,O/E=1.44)、"胃部疾病+关节炎"(18.65%,O/E=1.35);三病共存组合前三位的是"高血压病+关节炎+血脂异常"(10.31%,O/E=1.70)、"高血压病+血脂异常+心脏病"(9.70%,O/E=2.65)、"关节炎+胃部疾病+高血压病"(9.49%,O/E=1.42);凝聚层次聚类分析整体按照恶性肿瘤、情感及精神疾病、"中风+记忆有关疾病+帕金森症"、"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脏病"、"慢性肺部疾患+哮喘+胃部疾病+关节炎+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分别聚类成簇,形成共病模式.结论 中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整体逐年升高,且存在聚集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
周围型肺动脉瘤1例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患者 女,69岁.因发作性胸部不适1年于我院心内科住院.高血压病史4年,既往有陈旧性肺动脉栓塞史.体格检查:血压133/76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76次/min,心律齐,心音减弱,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
外周血LMR、MPVLR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TFA-IRAEs的预测效能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相关甲状腺不良事件(TFA-IRAE)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广德市人民医院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11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TFA-IRAE发生分为TFA-IRAE组(61例)与无TFA-IRAE组(49例).检测并对比两组外周血LMR、MPVL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LMR、MPVLR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的影响因素.结果 TFA-IRAE组患者LMR低于无TFA-IRAE组患者、MPVLR明显高于无TFA-IRA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R、MPVLR预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的AUC(95%CI)分别为0.829(0.784~0.879)、0.756(0.711~0.806),两者联合预测的AUC(95%CI)为0.914(0.870~0.963).两组TNM分期、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史、饮酒史、免疫治疗线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FA-IRAE组患者女性、年龄≥60岁比例高于无TFA-IRA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394,95%CI:1.227~4.671)、LMR≤3.73(OR=3.294,95%CI:1.639~6.618)、MPVLR≥5.23(OR=4.693,95%CI:1.985~11.094)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低LMR、高MPVLR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有关,两者能作为预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的实验室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
经导管射频去肾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远期临床结果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目的:评估经导管射频去肾神经术(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远期临床结果.方法:连续纳入 2012 年 2 月至 2019 年 11 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经股动脉路径RDN治疗的 58 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于术后 1、3、6、12 个月和随后每年进行随访,于 2023 年 6 月进行末次随访.记录基线数据及术后随访的诊室血压、24 小时平均血压和心率、降压药物种类和负荷、肾功能及主要不良事件(包括肾动脉狭窄、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等数据.RDN对 10 年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采用Framingham风险评估模型和国人风险评估模型.结果:共入选 58 例患者,随访期间 1 例(1.72%)因肺癌死亡,末次随访到 41 例(70.69%).41 例患者平均随访(10.21±1.75)年.与基线相比,末次随访诊室收缩压/舒张压下降(12.59±21.65)/(9.87±14.27)mmHg(P<0.01,1 mmHg=0.133 kPa),24 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下降(11.28±15.33)/(7.94±12.29)mmHg(P<0.01),24 小时平均心率下降(2.45±9.46)次/min(P>0.05),降压药种类减少(1.17±2.25)种(P<0.01),降压药物每日负荷剂量降低1.45±2.37(P<0.001),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6.83±18.37)ml/(min·1.73 m2)(P<0.05).RDN对 10 年心血管事件及脑卒中风险的影响:采用Framingham风险评估,绝对风险分别下降 14.25%和 2.12%;采用国人心脑血管风险评估,绝对风险分别下降 5.72%和 17.46%.结论:经导管射频RDN可长期显著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望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
脑室外引流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传统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术式清除血肿 50 例(内镜组)与传统脑室外引流术治疗 44 例(引流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情况,术后脑积水、继发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术后内镜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大于60%患者比例和ADL分级为Ⅰ、Ⅱ、Ⅲ级者占比均明显高于引流组[血肿清除率大于 60%患者比例:88.0%(44/50)比 47.7%(21/44),χ2=17.794,P<0.001;ADL分级为Ⅰ、Ⅱ、Ⅲ级者占比:94.0%(47/50)比 77.3%(33/44),χ2=5.459,P=0.019],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引流组[8.0%(4/50)比 34.1%(15/44),χ2=9.879,P=0.002].结论 与脑室外引流术相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可获得更好的治疗结果,达到较高血肿清除率,同时较少发生术后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
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住院次数相关因素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目的:探讨与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住院次数相关的疾病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市安贞医院住院并确诊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1 738例,根据患者自述既往住院的次数将其分为多次住院组(518例)和首次住院组(1220例),比较两组患者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低氧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心功能不全、低钾血症及肺部感染等合并症的临床资料,分析与此类患者住院次数相关的疾病因素.结果:多次住院组与首次住院组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低氧血症、高尿酸血症、心功能不全及肺部感染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多次住院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低氧血症、高尿酸血症、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的比例高于首次住院组[(80.7%vs.72.8%)、(45.9%vs.37.2%)、(19.7%vs.12.7%)、(11.8%vs.8.4%)、(23.7%vs.15.9%)、(5.0%vs.2.7%)],合并高脂血症的比例低于首次住院组(73.6%vs.8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低氧血症、心功能不全是与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多次住院相关的疾病因素(均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低氧血症、心功能不全是与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多次住院相关的疾病因素,要加强患者出院后此类合并症的长期随诊和管理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
3D-Slicer软件联合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目的 总结3D-Slicer软件联合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3D-Slicer软件联合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治疗的3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资料.结果 术后24h复查头颅CT,平均血肿清除率89.3%,平均手术时间5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1ml,术后再出血2例,颅内感染1例,肺部感染4例,深静脉血栓3例,均经治疗后恢复,术后3个月GOS评分良好率90.6%.结论 利用3D-Slicer软件联合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定位准,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低,预后良好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
急诊老年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临床特征与住院死亡危险因素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目的:探讨急诊科老年重症病毒性肺炎(severe viral pneumonia,SV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3年12月7日至31日,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首次接诊的老年SVP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和并发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与住院死亡相关的危险预测因素并通过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132例患者,生存组53例,死亡组79例,中位年龄81.0(75.0,86.0)岁,住院病死率为59.8%.85.6%的患者至少合并一种基础疾病,其中高血压最常见(67.5%),其次为慢性心脏疾病(50.8%)和2型糖尿病(4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就诊时床旁快速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 2、Ⅰ 型呼吸衰竭和 hs-CRP 升高,以及就诊 2~3d 仍存在Ⅰ型呼吸衰竭、hs-TNI和D二聚体持续增高是老年SVP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和0.786.结论:qSOFA ≥ 2分、Ⅰ型呼吸衰竭、hs-CRP升高、以及hs-TNI与D二聚体持续增高可作为早期识别老年高危SVP患者的危险预测因子,值得急诊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分级管理时加以警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
颅脑损伤后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PSH)主要继发于多种获得性颅脑损伤,以外伤性颅脑损伤后的发病率最高,可同时反复伴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呼吸急促、高血压、体温升高和肌张力障碍等多种症状。PSH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以药物治疗控制症状为主,然而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在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的同时,会对肝肾肺等多器官带来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因此,为规范PSH患者的综合管理,减少发作次数以及因此造成的不良预后,本文主要从营养支持、高压氧治疗、避免不良刺激及家庭支持4个方面对颅脑损伤后PSH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