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出口梗阻的诊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胃出口梗阻也称幽门阻塞或狭窄,是指由于十二指肠、胃远端、幽门管、幽门前区机械压迫或阻塞引起的幽门狭窄,患者会出现胃内容物不能通过的现象,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和食欲减退等相关症状,这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对个体影响极大,危害程度极高,科学治疗该病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根据胃出口梗阻的发病机制,本文就其临床诊断情况以及治疗策略作一综述,从而为胃出口梗阻的诊疗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内镜超声引导下组织获取和引流治疗现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内镜超声(EUS)既能诊断,也具有治疗价值。本文重点介绍EUS引导下组织获取和EUS引导下引流治疗的最新进展。近年来已逐渐从细胞抽吸的细胞学诊断过渡至获取组织条进行组织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分析。人工智能在EUS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活体组织检查阴性患者,人工智能可能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EUS引导下引流治疗的适应证越来越广。EUS引导下引流术被认为是包裹性胰腺液体积聚的一线治疗方案。对于恶性胆道梗阻,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失败后,EUS引导下姑息性引流治疗目前被认为是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的替代方案。对于不选择外科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EUS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优于经皮胆囊穿刺造瘘术。其他EUS引导下胃肠吻合术,如胃出口梗阻的EUS引导下胃肠造口术、Roux-en-Y分流术后EUS引导的经胃ERCP术等,目前在技术上均可行,但尚需更多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来验证其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疝钩针法腹腔镜下胃造口术在婴幼儿中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疝钩针法腹腔镜下胃造口术在婴幼儿中的应用经验,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性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应用疝钩针法腹腔镜下胃造口术的12例婴幼儿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中位年龄为113 d,年龄范围为22~337 d,体重(4 973±1 978) g,收集其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2例婴幼儿手术时间为(58.8±11.7) min,均放置双腔硅胶球囊管;术后开奶时间为(4.0±1.4) d,达到全奶量时间为(12.3±4.0) d。术后随访10~26个月,2例造口周围皮肤出现皮疹,予以药物处理后恢复;1例因造口管松脱出现球囊堵塞幽门造成胃出口梗阻,予以更换纽扣式造口胃饲管后恢复;共6例将双腔硅胶管更换为纽扣式造口胃饲管;8例已拔除胃造口管,术口自行愈合、无需手术关闭;余4例胃造口管均固定良好,可完全依赖胃造口管进行肠内营养,均无胃造口相关并发症。结论:疝钩针法腹腔镜下胃造口术在婴幼儿中的应用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瘢痕小,更安全、美观,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胃转流术后Petersen疝超声表现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35岁,上腹痛8 d,进食后疼痛,不剧烈,呈持续性,无放射,能耐受,无发热,无皮肤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可见多个手术瘢痕,无腹壁静脉曲张,上腹部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47.3 mg/L,总蛋白61.6 g/L,前白蛋白0.15 g/L,葡萄糖6.89 mmol/L,血红蛋白88 g/L,平均红细胞体积63.2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19.8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13 g/L。当地医院CT检查怀疑胆囊结石收入我院微创外科,临床医生要求腹部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可见一大小约21.2 cm×8.2 cm×6.5 cm巨大囊性结构占据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外形呈不规则囊袋状,内透声差呈点状低回声,循其走行方向移动探测其右上为盲端,而左下似与扩张的肠管结构相延续,扩张的肠管可见"琴键征"(图1)。该囊性结构位于胆囊左下,胰腺前方,脾脏右下(图2,3)。以上发现提示该囊性结构可能为高度扩张的胃腔,但询问患者并无呕吐。为查明该巨大囊性病变的来源,嘱患者少量饮水,超声实时观察饮水后该囊性结构的变化以确定其与胃的关系。结果发现水并未进入该囊性结构内而是进入其浅侧的狭小管道内(图4),该简单试验说明最初胃扩张的推测是错误的。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曾有腹腔镜下Roux-en-Y胃-空肠吻合胃转流减重手术史,推测该囊性结构可能为旷置胃扩张,结合病史及超声表现认为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后内疝(Petersen疝?)造成的胆胰袢梗阻不能除外。CT检查提示胃十二指肠扩张积液,但X线钡餐造影显示上消化道通畅(图5)。根据以上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医生考虑Petersen疝不除外,决定进行腔镜下探查及治疗手术。术中发现了上腹部巨大囊性结构为扩张的旷置胃,循其出口即十二指肠端探查发现Roux-en-Y术式的胆胰端肠袢经Petersen间隙疝出形成了内疝伴不完全梗阻,但梗阻位于十二指肠与空肠端侧吻合口的近端,所以并不影响胃转流手术的新建通路,因而患者并未出现呕吐等肠梗阻症状。腔镜下将疝出的肠管复位(图6)并缝合Petersen裂孔(图7)。术后患者排出大量墨绿色稀便,症状减轻,复查CT显示胃及十二指肠扩张积液消失,痊愈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口内镜下憩室嵴和肌切开术治疗膈上食管憩室合并胃食管连接部流出道障碍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嵴离断术(STESD)联合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膈上食管憩室合并胃食管连接部(EGJ)流出道障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于2017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行STESD联合POEM的膈上食管憩室合并EGJ流出道障碍的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男女比,年龄,病程,憩室长径、部位、是否多发,EGJ流出道障碍疾病类型,是否达到内镜技术成功(内镜下所有步骤均完成,包括建立隧道,切开憩室嵴、食管下括约肌、贲门固有肌),手术时间,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包括体重减轻、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和反流)的严重程度(采用Eckardt评分进行评估)变化,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随访情况,包括是否达到临床成功(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胸骨后疼痛、反流、体重减轻症状完全改善或近乎完全改善,随访时无需重复内镜干预)和有无不良事件发生。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例患者的男女比为3∶3,中位年龄为69.2岁,中位病程为92.3个月;中位憩室长径为47.5 mm;憩室位于食管右侧壁4例,位于食管左侧壁2例,其中1例患者为食管多发憩室;贲门失弛缓症5例,EGJ出口梗阻1例。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STESD联合POEM,并均达到内镜技术成功;手术时间(范围)为55 min(40~70 min)。术前和术后临床症状的Eckardt评分(范围)分别为9.0分(7.0~11.0分)、1.3分(1.0~2.0分),术后临床症状较术前改善;术后无迟发性出血、穿孔、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50个月,患者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胸骨后疼痛、反流、体重减轻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均达到临床成功。结论:STESD联合POEM治疗膈上食管憩室合并EGJ流出道障碍安全、有效,且近期和远期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Heineke-Mikulicz幽门成形术在儿童胃流出道梗阻良性病变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Heineke-Mikulicz幽门成形术(Heineke-Mikulicz pyloroplasty,HMP)在儿童胃流出道梗阻良性病变中的应用指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2015年8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1例因良性胃流出道梗阻病变接受HMP患儿临床资料。其中4例为消化性溃疡致幽门或十二指肠球部狭窄;3例为胃壁肿物(2例为异位胰腺,1例为胃重复畸形);2例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致幽门狭窄;1例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环肌切开术后幽门再梗阻;1例为化学性损伤致胃窦近幽门处狭窄。收集所有患儿年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1例患儿中,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5岁1个月。均成功施行HMP,其中9例行开放手术,2例行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162±92)min,术中出血量(10±3)mL,术后住院时间(12±4)d。11例共行14次手术。1例化学性损伤患儿出院时需半流质饮食,其余10例恢复至正常饮食。术后随访(38±2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有2例饱食后偶有轻微腹痛,1例偶有胃潴留,均经保守治疗好转;术后12个月随访患儿身高、身体质量发育正常,身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5)。 结论:HMP是治疗儿童胃流出道梗阻良性病变的有效方法,近期和中期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内镜超声引导下双旁路手术治疗恶性胃流出道梗阻合并胆道梗阻的疗效分析(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恶性胃流出道梗阻合并胆道梗阻行内镜超声引导下双旁路手术,即内镜超声引导下胃肠吻合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gastroenterostomy,EUS-GE)联合内镜超声引导下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biliary drainage,EUS-B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20年10月期间,病理确诊恶性肿瘤且合并胃流出道梗阻及胆道梗阻,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及常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超声引导下双旁路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双旁路治疗的完成情况(技术成功)、治疗效果(临床成功)和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10例EUS-GE和EUS-BD均获得技术成功,手术时间(60.5±22.3)min(30~100 min),术后无并发症出现。10例EUS-GE均获得临床成功;10例EUS-BD中,9例获得临床成功,1例未达到临床成功标准。术后随访37~120 d,中位随访71 d,10例患者均未出现胃流出道梗阻复发和胆道梗阻复发。结论:对于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及ERCP治疗的恶性胃流出道梗阻合并胆道梗阻患者,内镜超声引导下双旁路手术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分辨率测压评价脑干卒中患者食管期吞咽动力学特征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运用高分辨率食管固态测压(HRM)技术评价脑干卒中患者食管期的吞咽动力学特征。方法:纳入因脑干卒中住院行康复治疗的患者18例及健康受试者10例,2组的年龄、性别、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无明显差异。所有受试者均接受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对UES静息压、UES松弛残余压、UES松弛持续时间、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完整松弛压、食管远端收缩积分、远段收缩延迟时间以及无效蠕动百分比进行分析,并根据芝加哥标准第3版进行食管动力的诊断。结果:病例组18例脑干卒中患者中,出现食管动力学异常的比例为77.8%,高于对照组(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873, P=0.001)。病例组患者的食管期吞咽动力学异常表现为无效食管运动、高压收缩食管、胃食管连接部出口梗阻、远端食管痉挛;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UESRP)[(45.60±20.00)mmHg]较低,食管上括约肌松弛残余压(UESRRP)[(9.75±9.80)mmHg]、食管下括约肌完整松弛压(IRP) [(8.57±6.13)mmHg]较高,食管上括约肌开放时间(UESRT) [(457.22±205.14)ms]较短( P<0.05),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远端收缩延迟时间(DL)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脑干卒中患者多发食管动力异常,HRM技术可应用于评估脑干卒中患者食管期动力,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的食管期吞咽障碍值得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ajal间质细胞在出口梗阻性便秘直肠肌壁中的表达相关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Cajal间质细胞在出口梗阻性便秘(OOC)直肠肌壁中的表达情况并予以分析。方法: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从2018年8月2日至2020年8月16日收治的OOC患者45例纳入研究,记作研究组。另取同期收治的混合痔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以改良TST法切除术采集两组的梗阻段肠黏膜和肌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jal间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CD117表达情况。随后采用人工计数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软件明确CD117在两组直肠肠壁不同区域中的异常表达情况,组间比较采用 χ2或 t检验。 结果:研究组CD117阳性细胞于直肠肠壁黏膜固有层的计数为(15.72±0.74)个,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0.70)个,而在黏膜下层以及固有肌层中的计数分别为(28.34±0.37)、(10.32±0.61)个,低于对照组的(41.06±0.45)、(15.30±0.70)个( t=35.980, P<0.05)。研究组CD117阳性细胞于直肠肠壁黏膜固有层中的积分吸光度(IOD)值为(32.25±0.52)个,高于对照组的(27.47±0.39)个,而黏膜下层以及固有肌层中的IOD值分别为(8.80±0.67)、(5.32±0.90)个,均低于对照组的(18.02±0.80)、(12.31±0.57)个( t=44.015, P<0.05)。正常Cajal间质细胞形态主要呈纺锤状或星状,而OOC组患者的细胞染色相对变弱,形态呈圆钝,形成神经网络变少,且在黏膜固有层中的CD117阳性表达的细胞几乎无改变,甚至出现增加,细胞形态无显著改变。 结论:Cajal间质细胞在OOC直肠肌壁黏膜固有层中存在明显高表达,而在直肠肌壁黏膜下层以及固有肌层中存在异常低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术治疗胃流出道梗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胃流出道梗阻是由多种良恶性疾病引起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及预后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术在治疗恶性胃流出道梗阻方面展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逐渐取代外科手术或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成为治疗恶性胃流出道梗阻的首选治疗方法。文中就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术治疗恶性胃流出道梗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