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航乘务员中耳胆脂瘤乳突改良根治术后放飞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女性空中乘务员于2021年4月出现左耳痛伴听力下降,2021年5月就诊于湖南大学湘雅医院,经耳内镜和中耳乳突高分辨率CT检查,诊断为中耳胆脂瘤(左侧)。给予“显微镜下乳突改良根治术+听骨链重建术+听骨切除术+上鼓室鼓窦切开术+Ⅱ型鼓室成形术+咽鼓管扩张术”治疗。术后随访5个月,获得干耳,咽鼓管功能改善,听力提升,无复发征象。航空医学鉴定结论:合格。建议在空勤人员体检时,体检医师应观察其鼓膜形态,对既往有航空性中耳炎病史或近期有耳闷、听力减退等症状应高度警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特纳综合征女患儿的耳病发病率、危险因素及处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确定特纳综合征(TS)耳科疾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提出未来监测措施和预防策略。方法:回顾1989年至2015年在苏格兰西部发现的TS患者,并于2015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8名女孩中,年龄中位数27.3岁(3.8~47.2)岁,45, X和45, X/46、XiXq比其他核型更易出现耳科问题:71/103(69%)对23/65(35%)。复发性急性中耳炎(AOM)在首发于0~5岁女孩的有23例(40%),在5~10岁持续发作的有16例(10%),在5~10岁首发的有11例(7%)。持续性渗出性中耳炎(OME)在0~5岁首发有23例(40%),在5~10岁首发有14例(8%)。复发性急性中耳炎与胆脂瘤在8例(4.9%)女孩中有显著相关性(其中7例>10岁)。有28例女孩(16.7%)出现永久性听力损失,其中16例(9.5%)接受了助听器(3例为骨锚定)。结论:急性中耳炎和持续性渗出性中耳炎在学龄前TS女孩中很常见,且可能在儿童后期持续或新发,复发性急性中耳炎易患胆脂瘤。降低耳科发病率的策略包括:强化患者教育、每年听力筛查、接种疫苗和在高危人群中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随机对照试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外耳道重建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听力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外耳道重建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听力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外耳道重建治疗)和对照组(传统乳突根治术治疗),各55例.观察患者的听力改善情况,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改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治疗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后,两组的鼓室压均显著提高,且改良组提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耳道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随访1年,改良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外耳道重建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鼓室压,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持续降低患者的随访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TSE-DWI在显示及鉴别胆脂瘤型中耳炎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探讨MR自旋回波扩散加权成像(turbo spin-echo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TSE-DWI)在显示和鉴别胆脂瘤型中耳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证实的中耳炎患者 99 例,术前行常规MRI序列及TSE-DWI序列检查.根据手术及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胆脂瘤组 56 例及非胆脂瘤组 43 例.利用syngo.via后处理软件分别定量测量并计算胆脂瘤及非胆脂瘤病变的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s,SIR)、ADC值.采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中各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估SI、SIR、和ADC值鉴别胆脂瘤和非胆脂瘤病变的最佳截断值.结果 胆脂瘤组的SI、SIR均值明显高于非胆脂瘤组,ADC均值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将SI、SIR、ADC值的截断值分别确定为 226.0、0.8、2.5×10-3mm2/s时,诊断胆脂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100%、97.7%;98.2%、97.7%;100%、97.7%.结论 TSE-DWI技术在鉴别诊断胆脂瘤与非胆脂瘤病变中具有很大优势,定量指标SI、SIR、ADC值可以帮助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慢性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后第1天骨传导听阈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后第 1天骨传导听阈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1年5月至 2022年 10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经鼓室成形术治疗的 24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慢性中耳炎类型(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和鼓室成形术式将其分为 4组:Ⅰ组(Ⅰ型鼓室成形术,n=61)、Ⅱ组(上鼓室开放+Ⅱ型鼓室成形术,n=73)、Ⅲ组(上鼓室开放+Ⅲ型鼓室成形术,n=41)、Ⅳ组(上鼓室和乳突开放+Ⅲ型鼓室成形术,n=71),分析患者术后第 1天骨传导听阈变化与鼓室成形术式及慢性中耳炎分型的关系.结果 术后第 1天 4组骨传导听阈变化幅度均<15 dB,且Ⅰ组骨传导听阈减小最明显.4组骨传导听阈及骨传导听阈变化幅度(<-5 dB、-5~0 dB、0 dB、0~5 dB、>5 d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 1天 3种不同慢性中耳炎类型的骨传导听阈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后第 1天无严重感音神经性听觉障碍发生,但鼓室成形术式、慢性中耳炎分型对术后第 1天骨传导听阈变化有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术腔上皮化的影响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对胆脂瘤型中耳炎(COM)患者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术腔上皮化的影响,并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322 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CO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7 例)和对照组(125 例).术后使用浸润过氢化可的松氯霉素滴耳液的耳科小纱条加压填塞对照组患者术腔,先使用浸润过rh-EGF的耳科小纱条附于观察组患者术腔,再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填塞.比较两组患者术腔完全上皮化所需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发生情况.根据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COM患者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观察组术腔完全上皮化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病变组织清除不彻底、上鼓室外侧开放不全、后鼓室病变、术腔引流不畅、术后未使用rh-EGF是COM患者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准确度和有效性.结论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使用rh-EGF可以缩短COM患者术腔完全上皮化所需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COM患者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术后复发与吸烟史、病变组织清除不彻底、上鼓室外侧开放不全、后鼓室病变、术腔引流不畅、术后未使用rh-EGF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分析粘连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9年2月—2022年1月收治并行鼓室成形术的粘连性中耳炎患者55例(58耳),其中男性 27 例、女性 28 例,年龄 15~72岁.48 耳为单纯紧张部粘连;10耳包含松弛部及上鼓室病变,其中5耳松弛部内陷粘连、5耳松弛部胆脂瘤及肉芽.手术均采用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入路,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为移植材料,根据病变范围行不同类型的鼓室成形术和上鼓室重建.其中 35 例行Ⅰ型鼓室成形术,17例行Ⅱ型鼓室成形术,4例行Ⅲ型鼓室成形术,2例行鼓室成形+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查.观察患者术后症状、鼓膜愈合率、听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期内所有患者无耳流水、流脓.鼓膜愈合率为94.8%(55/58);术后平均气导听阈(35.74±15.15)dB HL较术前(48.05±15.18)dB HL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气骨导差[(13.67±7.68)dB HL]较术前[(22.19±9.73)dB HL]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二次手术,无面瘫等并发症.结论 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分泌性中耳炎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误诊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复杂,常见原因有外伤、肿瘤及感染,后者包括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Hunt综合征等,部分为特发性或无明显诱因所致,称为Bell 面瘫,易误诊误治. 我院近期收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 例,病初误诊为胆脂瘤型中耳炎,现分析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慢性中耳炎细菌培养与细菌生物膜形成无显著相关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讨慢性中耳炎细菌培养及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关系分析.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中耳炎患者143例,其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79例,中耳胆脂瘤64例,对患者中耳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同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细菌生物膜阳性率分别为82.28%和71.88%,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43例标本中共有108例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75.5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2.15%和79.69%,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细菌类型分布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结果与细菌生物膜结果无相关性(p>0.05);以细菌培养结果预测细菌生物膜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58%、28.13%、78.70%和25.71%;不同细菌生物膜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中耳炎细菌生物膜形成率较高,与细菌培养结果无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面神经术中实时监护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进行面神经实时监护对预防神经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使用面神经监护仪对面神经进行术中实时监护,以保护神经,预防神经损伤.术前、术后通过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估面神经功能.结果 68例鼓室成型术仅1例发生术中面神经损伤,经术中面神经减压及术后药物对症治疗后面瘫完全恢复.结论 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实行面神经术中监护能有效保护面神经,减少神经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