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服小分子胶原蛋白肽对面部皮肤年轻化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口服小分子胶原蛋白肽,对面部皮肤年轻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门诊纳入66名女性健康志愿者,年龄35~50(42.89±4.44)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名。试验组口服素颜新季胶原蛋白肽;对照组口服肽多健胶原蛋白粉,两组均为每天5 g,共12周。于口服前,服用后1、2、4、12周用VISIA皮肤检测仪采集图像及CK多功能皮肤测试仪采集数据,同时记录志愿者整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61名志愿者完成本研究。口服胶原蛋白12周后,两组较口服前角质层含水量均有增加(65.41±10.60比59.82±9.26),经皮失水量、皱纹、纹理、毛孔、红色区、紫质均有减少(19.19±4.24比21.50±5.10; 7.38±3.67比8.98±6.67; 5.55±3.07比6.60±4.84; 16.94±9.30比17.95±8.85; 21.92±4.60比22.11±5.34; 10.31±7.03比11.62±8.58),口服前后7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角质层含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17, P=0.024),余6项指标组间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斑点、紫外线色斑、棕色斑3项指标,两组口服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口服1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86.67%、6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74, P=0.0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口服小分子胶原蛋白肽效果优于胶原蛋白粉,可改善皮肤纹理,保湿,志愿者满意度高,是面部年轻化的手段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牙髓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牙髓坏死可导致牙齿脆性增加,易折裂,并阻碍年轻恒牙牙根持续发育。因此牙髓再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牙髓组织具有复杂、多变的解剖结构且包含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成分,牙髓再生面临诸多挑战。回顾近年来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探索牙髓组织构建与移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文献,重点讨论适宜支架材料的选择与牙髓组织构建方法。文中述及用于构建牙髓组织的支架材料包括海藻酸钠、壳聚糖、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明胶、纤维蛋白、丝素蛋白、多肽和自组装多肽、聚乳酸、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等,简要介绍了其功能特点以及添加生物基质提取物、生长因子等组成的功能修饰或不同功能互补性材料组成的功能改进。结合临床可操作性要求,进一步讨论了由亲水性复合材料或经亲水基团修饰材料制备可注射水凝胶支架材料的组成设计和功能特点,以期为今后牙髓再生研究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肾移植术后非HLA抗体与体液性排斥反应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术后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与肾移植体液性排斥反应(H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检测了非HLA抗体水平的40例肾移植受者资料,选取活检证实发生HR,并且发生HR时供者特异性HLA抗体阴性或者弱阳的受者入组HR组(11例),选取术后2周至检测非HLA抗体时移植肾功能稳定的受者入组稳定组(29例)。采用Luminex单抗原微珠法检测HLA抗体、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32种非HLA抗体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抗体水平。分析两组受者非HLA抗体阳性率和阳性非HLA抗体数量的差异。结果:24例受者具有阳性非HLA抗体,剩余16例受者的非HLA抗体全为阴性。HR组分别有3例受者的肌动蛋白(ACTIN)抗体、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抗体、谷胱甘肽硫转移酶θ1(GSTT1)抗体和γ干扰素(IFN-γ)抗体阳性,而稳定受者的这4种非HLA抗体都是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7)。4例HR受者的Collagen Ⅱ抗体阳性,而仅1例稳定受者的Collagen Ⅱ抗体阳性,HR受者的Collagen Ⅱ抗体阳性率高于稳定受者( P=0.023)。HR受者的平均阳性非HLA抗体数为2.36个,而稳定受者为0.90个,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8)。 结论:高水平非HLA抗体增加肾移植HR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利拉鲁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细胞内信号蛋白Smads基因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内信号蛋白Smads基因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月龄、体重(500±10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2随机分为对照组(25只)和造模组(50只),造模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一次性腹腔内推注1%链脲佐菌素30 mg/kg,成模后剩余48只再随机分为T2DM组(24只)和干预组(24只),干预组给予利拉鲁肽200 μg·kg -1·d -1腹腔注射,对照组和T2DM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分组后第4、8、12周末随机取8只大鼠,留取24 h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随后麻醉采血测生化指标,留取肾脏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病变,并用免疫组化法测Ⅳ型胶原蛋白(Col-Ⅳ)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TGF-β1、Smad3、Smad7 mRNA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在各时间段,与对照组大鼠比较,T2DM组大鼠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及间质纤维化改变,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TGF-β1、Smad3 mRNA及Col-Ⅳ表达增加(12周:0.69±0.01比0.15±0.01、0.51±0.02比0.02±0.01、183.33±2.08比221.67±2.08, t值分别为89.22、60.87、24.52,均 P<0.05),而Smad7 mRNA减少( t=13.42, P<0.05);与同期T2DM组比较,干预组大鼠肾脏纤维化程度减轻,TGF-β1、Smad3 mRNA及Col-Ⅳ表达减少( t值分别为71.70、37.58、20.04,均 P<0.05),而Smad7 mRNA增多( t=9.96, P<0.05)。且随利拉鲁肽干预时间延长,病变逐渐减轻,TGF-β1、Smad3 mRNA及Col-Ⅳ逐渐减少,Smad7 mRNA逐渐增多(均 P<0.05)。 结论:利拉鲁肽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s通路从而减少其下游Col-Ⅳ的生成,发挥抗肾纤维化的作用,延缓老年T2DM大鼠肾脏病变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组Ⅰ型胶原蛋白水凝胶促进光老化损伤修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构建自交联重组胶原蛋白水凝胶的可行性及其对紫外线诱导的光老化模型修复作用。方法:2023年3—12月,于西北大学陕西省可降解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使用不同浓度的重组胶原蛋白通过自交联制备重组胶原蛋白水凝胶,表征了水凝胶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用MTT法、溶血试验检测水凝胶生物相容性;建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模型,通过RT-qPCR检测炎症因子及ECM生成、降解相关基因表达量探究水凝胶分子水平改善光老化效果。建立紫外照射小鼠光老化模型,通过大体观察以评估水凝胶改善光老化效果,通过HE染色观察水凝胶的组织兼容性和降解性,通过RT-q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探讨水凝胶作用机制。结果:4 mg/ml、20 mg/ml和40 mg/ml的GEL-Ⅰ水凝胶均表现出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研究显示不同浓度的水凝胶细胞存活率>100%,具有促细胞增殖作用,且与重组Ⅰ型胶原蛋白的浓度呈正相关;3组水凝胶溶血率均<5%。qPCR显示HSF光老化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3个浓度的水凝胶组细胞中Bcl-2和TGF-β1显著升高( P<0.05),Caspase-3和Caspase-9显著下调( P<0.05),细胞凋亡程度显著降低。MMP-9基因水平下调( P<0.05),Col-Ⅰ、Col-Ⅲ和Vimentin基因显著上调( P<0.05)。光老化小鼠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水凝胶组的小鼠皮肤形成的皱纹更少。HE染色显示胶原蛋白纤维表达量丰富且紧密、角质层更加光滑;与模型组相比,GEL-Ⅰ能更好地降低活性氧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MDA表达( 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趋势,40 mg/ml组与对照组相比活性氧、SO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天狼猩红染色显示水凝胶组组织中胶原蛋白含量显著增加( P<0.05),40 mg/ml组与对照组相比胶原含量显著增加( 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呈显著下降( 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 结论:重组Ⅰ型胶原水凝胶可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微环境,降低皮肤组织活性氧,下调促HSF凋亡细胞因子和基质金属肽酶9,促进皮肤光老化细胞的功能恢复,提升细胞外基质成分表达,可有效改善光损伤皮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液透析对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骨硬化蛋白与骨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血液透析对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硬化蛋白(SOST)与骨代谢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两组患者入院时的ALP、SOST、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OC)、β胶原蛋白(β-CTX)、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指标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治疗,并检测比较在患者透析治疗前、透析治疗1、6、12个月的各项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对观察组患者的ALP、SOST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ALP、SOST、OC、β-CTX、PINP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受试者各项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中随着透析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ALP、SOST、OC、β-CTX、PINP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上升,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Pearson检验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ALP、SOST与骨代谢指标OC、β-CTX、PINP呈正相关性。 结论:血液透析患体内的ALP、SOST、骨代谢指标均呈现异常降低,经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ALP、SOST、骨代谢指标均有改善,且ALP、SOST与骨代谢指标OC、β-CTX、PINP呈正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骨巨细胞瘤患者血清指标、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患者血清Ⅰ型胶原蛋白交联N端肽(NT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学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确诊的73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NTx、VEGF水平,病例组患者同时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按照肿瘤病理学分期特征分层对比骨巨细胞瘤患者的血清NTx、VEGF水平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血清NTx、VEGF水平对比假设检验方法为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描述,对比假设检验方法为 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NTx、VEGF[(28.61±5.93) nmol BCE/L、(411.3±93.5) p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8.44±3.70) nmol BCE/L、(163.9±34.0) pg/ml, t=12.844、22.123, P<0.05];73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根据Jaffe分期标准,Ⅰ期11例、Ⅱ期32例、Ⅲ期30例;Ⅰ期+Ⅱ期的骨巨细胞瘤患者的血清NTx、VEGF[(24.01±5.11) nmol BCE/L、(377.8±88.4) pg/ml]水平显著低于Ⅲ期患者[(35.20±5.67) nmol BCE/L、(459.3±75.0) pg/ml, t=-8.799、-4.118, P<0.05]。 结论:骨巨细胞瘤患者的血清NTx,VEGF水平较正常人群显著的增高并且与病理学分期、影像学特征有关,对于判断患者病情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壳多糖酶3样蛋白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研究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外周血、肝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CHI3L1在辅助原发性HCC临床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至2017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HCC患者405例,同时纳入肝硬化患者112例、正常体检(NC)者114例分别作为疾病和健康对照,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外周血CHI3L1蛋白水平。收集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90对,制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HCC患者组织中CHI3L1的表达情况。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 Wallis H检验比较各组差异,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比较采用配对秩和检验。 结果:外周血中肝硬化组、HCC组、NC组CHI3L1蛋白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95.8(103.3,330.4)、118.2(74.9,201.0)及46.8(30.7,66.4)μg/L,肝硬化组CHI3L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HCC组和正常对照组( Z=5.186、12.928, P均<0.001),HCC组CHI3L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Z=10.788, P<0.001),HCC组中CHI3L1水平与是否合并肝硬化无关( Z=-0.286, P=0.775);血清CHI3L1水平与肝纤维化相关标志物[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蛋白(Ⅳ-C)、FIB-4指数]呈正相关( r=0.202、0.159、0.299、0.221, P均<0.05),与白蛋白(ALB)呈负相关( r=-0.326, P<0.05),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 r=0.138、0.160, P均<0.05),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 r=0.284, P<0.05),与中国肝癌的分期方案分期(CNLC)分期相关[晚期组CHI3L1水平为125.2(81.9,228.5)μg/L,高于早期组的112.0(70.2,169.2)μg/L( Z=-2.326, P=0.018)],而与微血管侵犯( Z=-1.531)、肿瘤包膜(χ 2=0.818)无明显相关关系( P均>0.05)。73对HCC组织标本中,癌组织CHI3L1表达阳性率为78%(57/73),癌旁组织CHI3L1表达阳性率为83%(61/73),配对分析比较癌组织中染色强度评分1.5(1.5,2.0)和癌旁组织染色强度评分1.5(1.5,2.5)发现癌旁组织染色强度高于癌组织( Z=-2.053, P=0.040)。 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CHI3L1蛋白的组织来源包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检测血清CHI3L1水平有助于肝癌患者肿瘤负荷评估和疾病分层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表达和纯化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rhCol),并评价其性能。方法:构建重组基因工程菌pET30a(+)-1880/pACYCDuet-hy726/BL21(DE3),稳定共表达rhCol和脯氨酰羟化酶。通过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与盐析和柱层析蛋白纯化技术制备并纯化rhCol。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rhCol的纯度,全自动蛋白质多肽测序仪测定rhCol的N端氨基酸序列,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rhCol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噻唑蓝法评价rhCol的细胞相容性。结果:高密度发酵最终菌体湿重约200 g/L,表达量约3 g/L,通过亲和层析获得的rhCol的纯度大于95%。rhCol的羟脯氨酸含量为11.44%,其水溶性及细胞相容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制备的rhCol可作为一种优良的生物材料广泛用于皮肤护理及生物医药等领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胶原蛋白肽抗皮肤自然老化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胶原蛋白肽(CP)成为延缓皮肤自然老化的研究热点。动物实验证明,CP可通过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抑制胶原蛋白降解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修复自然老化皮肤。细胞实验证明,CP可通过刺激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和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合成。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口服补充CP或CP联合其他具有抗氧化活性物质可改善皮肤含水量并降低皮肤经皮水分散失,改善皮肤皱纹和弹性,还可改善皮肤胶原纤维结构、真皮和表皮质量及面部皮肤的整体状况。本文对皮肤自然老化机制和近年来CP修复自然老化皮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并应用CP修复自然老化皮肤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