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承气汤联合复苏合剂加减救治急性肠梗阻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脑出血术后急性肠梗阻的原因,以及大承气汤联合复苏合剂加减直肠滴入对急性肠梗阻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3 月 5 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1 例脑出血术后急性肠梗阻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对肠道功能恢复和休克改善的影响.结果 患者男性,52 岁,因脑出血于 2022 年 2 月 19 日行"左侧颞部开颅颅内减压术+颅脑血肿清除术+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 7d,患者出现呃逆、腹胀,经治疗后出现发热、意识障碍、低血压等表现;腹部CT可见广泛肠管积液、积气、扩张,血流动力学监测呈高排低阻型,腹内压为 21 cmH2O(1 cmH2O≈0.098 kPa),实验室检查示炎症指标升高、多项生化指标异常.西医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合并脓毒性休克,给予器官支持(肺、循环、肾)、抗感染、液体复苏、镇痛镇静等对症治疗;中医诊断为肠结(阳明腑实、阳气暴脱),治则:通腑泄热、温肾潜阳,辨证大承气汤联合复苏合剂加减经直肠给药.使用中医汤剂后,患者排便量明显增多,腹内压降至正常参考值范围,腹胀明显减轻,休克得到缓解.术后17 d,患者诸症好转,呼吸循环稳定,成功转出重症监护病房(ICU).结论 大承气汤联合复苏合剂加减直肠滴入治疗急性肠梗阻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可快速缓解病情,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王克穷以大承气汤治疗肿瘤热结旁流少阴热化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热结旁流少阴热化证为少阴火盛水竭热化之变证,乃火盛水竭,少阴邪热炽盛,乘逼胃中津液,以致燥屎内结,迫肠中浊液从旁而下所致。“旁流”是现象,“热结”是其本质,宜予大承气汤治疗,急下存阴。本证患者泻下物为纯水样便,臭秽难闻,口干舌燥、剑突下疼痛拒按加之少阴病脉微、但欲寐为其典型症状。本证在临床上较少见,易误诊失治,临证需仔细辨证,四诊合参,与其他有“下利”表现的疾病相鉴别,如湿热下利、寒结旁流及阳明腑实证,而“心下必痛”是不可忽视的腹诊要点。王克穷主任医师运用大承气汤治疗肿瘤患者少阴热结旁流证取得较好疗效,附验案以佐证观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泻肺通腑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外伤后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痰热腑实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泻肺通腑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外伤后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痰热腑实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8月-2021年5月本院脑外伤后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泻肺通腑汤治疗。2组均施于机械氧供给、营养支持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硫酸依替米星与美罗培南,研究组加服泻肺通腑汤。2组均连续治疗7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CRP、IL-6水平,荧光法检测WBC;采用肺功能测量仪检测FVC、FEV1,计算FEV1/FVC值;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为73.33%(33/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4.97, P=0.027)。研究组治疗后咳嗽、痰壅、发热、气促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9.65、9.81、8.62、9.11、9.34, P值均<0.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RP[(95.66±11.67)mg/L比(107.82±12.99)mg/L, t=4.67]、IL-6[(25.16±6.46)ng/L比(33.45±7.33)ng/L, t=5.69]水平及WBC[(9.35±2.02)×10 9/L比(13.12±2.18)×10 9/L, t=8.51]均低于对照组( P<0.01);FEV1[(2.34±0.31)L比(1.92±0.33)L, t=6.22]、FVC[(3.45±0.46)L比(2.96±0.37)L, t=5.57]、FEV1/FVC[(68.82±8.64)%比(64.86±9.56)%, t=2.18]均高于对照组( P<0.01或 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2/45)、对照组为11.11%(5/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1.39, P=0.238)。 结论:泻肺通腑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外伤后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痰热腑实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清法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糖尿病基本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本病发生发展与热邪密切相关,而热邪有轻重虚实之不同,且常与湿、痰、瘀血等有形之邪胶结。临床运用中医治疗八法之“清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常获显著疗效,具体分为清泻法(清热泻火法),针对脏腑火热炽盛之证,代表方有大黄黄连泻心汤、龙胆泻肝汤;清利法(清热利湿法),针对湿热蕴结于脾胃、胃肠,阻滞三焦,代表方有葛根芩连汤;清化法(清热化痰、化瘀法),针对因痰邪致病,病程缠绵、复杂多变,或瘀血致病,病症繁多、病情较重者,临床运用自拟经验方者较多;清补法(清热补养法),针对糖尿病日久,火热之邪伤阴耗气者,代表方有白虎加人参汤、黄连阿胶汤、玉女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承气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大承气汤是临床治疗阳明腑实证的经典方剂,具有通腑泄热、软坚散结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综述近年大承气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文献,并结合中药质量标志物“五原则”对大承气汤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认为大承气汤中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辛弗林、橙皮苷、柚皮苷、厚朴酚、和厚朴酚可作为本方的质量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张志明教授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经验浅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该研究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遣方用药阐述张志明教授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经验及用药特色,并通过临床验案加以佐证。张志明教授认为该病的关键在于湿热壅滞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腑气不通,久病入络化瘀,结合临床辨证、证型特点,治宜清热燥湿、和胃止痛为主,佐以疏肝理气通腑等治法,运用脏腑辨证论治,从整体观念出发,在对药物独特理解的基础上自拟方药“陷胸和胃汤”,根据病机灵活加减,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的疗效,用药精当,对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高实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及医案分析的叶天士治噎膈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挖掘叶天士治疗噎膈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整理《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天士医案》治疗噎膈的处方,以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以频数分析法分析常见药物及其功效、性味、归经情况,以关联规则分析核心药物组合;结合统计结果,回顾文献内容,对叶天士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纳入噎膈处方39首,涉及中药50味,高频药物前5位分别是半夏(61.5%)、茯苓(56.4%)、生姜(46.2%)、黄连(33.3%)、人参(28.2%);药物功效归类前5位分别是化痰止咳平喘药(28.4%)、补虚药(12.3%)、解表药(11.8%)、理气药(11.3%)和利水渗湿药(11.3%);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药味为苦、辛、甘;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药性为温、寒,且比重相当;用药多入肺、脾、胃三经;常用2味药组合有枳实-半夏、黄连-半夏、生姜-半夏,常用3味药组合有茯苓-黄连-半夏、茯苓-生姜-半夏、黄连-生姜-半夏。结论:叶天士治疗噎膈时,注重调养身心;根据疾病特点,灵活选择寒热之药,注重肺、脾、胃等脏腑的调理,多用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推行辛开苦降之法;注重温阳,多用姜类中药,尤其是姜汁,独创辛滑通利法开道;注重肺胃之津液,慎用香燥类中药及甘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清热通腑灌肠法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阳明腑实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清热通腑灌肠法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阳明腑实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2017年9月-2019年8月老年重症肺炎阳明腑实证患者6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药控制感染及无创正压通气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通腑灌肠法保留灌肠。2组均治疗10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量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core Scale, TCMSSS)评分;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 CPIS)和肺炎严重程度指数评分(Pneumonia Severity Index, PSI)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CRP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PaCO 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PaO 2,计算氧合指数、呼吸频率数值;记录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频次,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706, P=0.030)。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CT、CRP、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5.359、25.784、13.460, P<0.01);治疗后,治疗组SaO 2[(93.18±3.79)%比(88.78±5.56)%, t=3.584]、PaO 2[(86.81±4.01)mmHg比(80.01±4.76)mmHg, t=5.975]、氧合指数[(285.53±15.05)mmHg比(227.65±12.37)mmHg, t=16.272]高于对照组( P<0.01);PaCO 2[(43.28±6.84)mmHg比(48.83±7.66)mmHg, t=-2.956]、呼吸频率[(22.00±3.79)次/min比(26.30±3.73)次/min, t=-4.434]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治疗后TCMSSS、APACHE-Ⅱ、CPIS、P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41.310、11.035、8.399、5.752, P<0.01)。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1)。 结论:清热通腑灌肠法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老年重症肺炎阳明腑实证患者的症状,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徐云生从“胃唯冲和”辨治糖尿病胃轻瘫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徐云生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当审证求因,以寒热错杂、阴阳两虚为总纲,重视胃中冲和之气,并提出“饮食入则为邪”且“邪随气动”的理论,重视饮食邪气所致元气不足、络脉闭阻的病机变化,治疗以和中祛邪、平调寒热为主,结合临床辨证,方以半夏泻心汤合香砂养胃丸加减,同时配合脐疗外治法,用上方加通络之地龙敷于脐部,使药物由神阙渗透进胃络附近,化散脾胃邪气,使邪从脐发,以防邪气随治疗的深入而传变到其他脏腑,还可通过刺激神阙滋养元气、健脾益胃,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黄泻热汤加味对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大黄泻热汤加味对急性脑梗死(ACI)(痰热腑实证)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8例ACI病例随机分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参考ACI诊治指南予常规干预方案.治疗组常规干预方案同对照组,并给予大黄泻热汤加味治疗.两组连续观察2周.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总有效率、血清P物质(SP)和神经肽Y(NPY)水平肠道菌群计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MBI评分显著增加,同时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更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两组血清SP水平明显下降,NPY水平显著增加,同时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优(P<0.05);两组肠杆菌数量明显下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同时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更优(P<0.05).结论 大黄泻热汤加味对ACI(痰热腑实证)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与日常生活能力,并调节血清SP和NPY水平及促进肠道菌群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