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学对线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下肢对线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膝关节功能和假体生存率的重要因素.运动学对线是一种以患者病变前的膝关节状态和下肢运动轴为参照依据进行TKA术中截骨、假体安放的对线方法.运动学对线TKA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假体生存率,在恢复膝关节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特性方面具有优势.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运动学对线TKA的认识,本文对TKA术中的对线方法进行了概述,并从假体选择、手术操作、临床疗效、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研究、假体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几个方面对运动学对线TK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短管状骨及扁平骨骨髓炎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短管状骨及扁平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骨科创伤外科于2017年9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5例短管状骨及扁平骨骨髓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病变位于短管状骨12例、扁平骨3例;男9例,女6例;年龄1个月至9岁,平均年龄42.3个月。15例均采用负压辅助愈合系统(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收集患儿临床症状、体征、体温、炎症指标、影像学检查以及患肢功能等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结果:本组15例中10例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功能受限,6例有发热,7例血白细胞计数、血沉、CRP升高。15例经切开清创、VAC负压引流后,炎症指标均降至正常。11例短管状骨和2例扁平骨骨髓炎恢复良好;1例髌骨骨髓炎患儿术后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膝关节功能正常;1例趾骨骨髓炎患儿术后存在足趾短缩。结论:儿童短管状骨及扁平骨骨髓炎临床表现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少,炎症指标可无明显升高,诊断主要依靠MRI检查,VAC负压引流治疗有效,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药单体姜黄素缓解大鼠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了中药单体姜黄素缓解大鼠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关节炎组和姜黄素组,每组10只。关节炎组和姜黄素组大鼠采用木瓜蛋白酶局部注射复制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姜黄素组大鼠经关节腔注射姜黄素50 mg/kg,对照组和关节炎组经关节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治疗3周后进行后续研究。测定3组大鼠膝关节最大活动度和关节滑膜厚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3组大鼠滑膜上清中糖胺多糖的含量;采用Mankin组织学评分分析关节炎病变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滑膜液炎性因子水平;采用马松染色分析膝关节胶原纤维含量。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姜黄素组大鼠膝关节最大屈伸角度[(136.87±6.42)°]明显小于关节炎组[(156.81±1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714, P<0.05)。姜黄素组大鼠膝关节Mankin评分[(2.36±0.24)分]明显高于关节炎组[(1.50±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8.051, P<0.05)。姜黄素组大鼠膝关节糖胺聚糖水平[(501.90±26.92) ng/mg]明显高于关节炎组[(445.80±49.22) n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62, P<0.05)。姜黄素组大鼠膝关节TNF-α和IL-1β水平[(143.33±20.58)、(41.20±5.98) ng/mg]明显低于关节炎组膝关节TNF-α和IL-1β水平[(255.28±51.48)、(101.03±14.21) n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386、12.272, P<0.05)。姜黄素组膝关节p-p65蛋白表达水平(1.49±0.13)明显低于关节炎组膝关节p-p65蛋白表达水平(2.36±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063, P<0.05)。 结论:姜黄素可显著下调关节炎炎症水平,促进受损关节胶原纤维合成,缓解骨关节炎的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微小RNA-29b-3p对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9b-3p对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miR-29b-3p KD组,miR-29b-3p KD组大鼠经膝关节腔注射过表达miR-29b-3p沉默腺相关病毒,对照组和模型组经膝关节腔给予对照腺相关病毒。3组大鼠表达30 d后,模型组和miR-29b-3p KD组大鼠采用木瓜蛋白酶局部注射复制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建模4周后,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膝关节miR-29b-3p表达水平;Mankin组织学评分和Pelletier评分分析关节炎病变程度;分析3组大鼠膝关节最大活动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和Ⅱ型胶原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miR-29b-3p KD组大鼠膝关节组织miR-29b-3p表达水平(0.76±0.11)明显低于模型组(2.09±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240, P<0.05)。miR-29b-3p KD组大鼠膝关节最大屈伸角度[(126.51±6.50)°]明显大于模型组[(102.53±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017, P<0.05)。miR-29b-3p KD组大鼠膝关节Pelletier评分[(2.36±0.24)分]明显低于模型组[(3.40±0.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196, P<0.05),miR-29b-3p KD组大鼠膝关节Mankin评分[(2.50±0.85)分]明显低于模型组[(3.70±0.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07, P<0.05)。miR-29b-3p KD组大鼠膝关节滑膜液IL-1β和TNF-α水平[(82.62±8.76)、(51.43±5.61) ng/mg]明显低于模型组[(163.02±11.87)、(122.07±13.21) n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250, P<0.05; t=15.560, P<0.05)。miR-29b-3p KD组大鼠膝关节滑膜液TGF-β1水平[(55.44±5.91) ng/mg]明显高于模型组[(25.40±4.09) n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230, P<0.05)。miR-29b-3pKD组大鼠膝关节胶原酶Ⅱ水平(50.12±4.17)明显高于模型组(33.43±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579, P<0.05)。miR-29b-3p KD组大鼠膝关节MMP-13水平(82.62±8.76)明显低于模型组(163.02±1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250, P<0.05)。 结论:miR-29b-3p沉默可显著上调TGF-β1表达水平,进而对大鼠膝关节软骨具有修复与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婴儿神经皮肤关节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该文报道1例慢性婴儿神经皮肤关节综合征的影像及临床表现。患儿男,3岁4个月,临床表现为关节病变、发热、皮疹、神经系统症状等。实验室检查提示炎性指标明显增高。主要影像表现为膝关节X线片及MRI示股骨远端干骺端、骨骺及髌骨骨骺增大,二次骨化中心膨大且骨质密度减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例Majeed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Majeed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患者表型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例3岁9个月的Majeed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影像学特点及基因测序结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患儿为汉族男性,发育落后,8月龄开始经常哭闹不安,下肢拒碰,反复出现下肢疼痛伴发热。肌力、肌张力低,肌容积减少,Gower征阳性。基因测序发现其携带 LPIN2基因c.1966A>G和c.2534delG复合杂合变异。磁共振成像显示患儿双侧膝关节、胫骨中远段多发病变,呈斑片状SPAIR高信号,边缘不清,右股骨远端周围软组织水肿。 结论:Majeed综合征以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先天性红细胞生长不良性贫血、生长迟缓等为主要表现。本病例提示骨髓炎周围的肌肉组织亦可受累。该病或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语言、运动发育落后。 LPIN2基因存在多种变异位点。本病的临床表型亦存在异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Jaccoud关节炎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病,关节受累是其常见临床表现,多见于指、腕、膝关节,而病变致关节畸形者并不常见,Jaccoud关节炎是关节致畸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临床表现高度类似RA,临床上常常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对1例SLE合并Jaccoud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相关文献复习,以增强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膝关节周围滑囊及其相关疾病的MRI表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滑囊主要分布于皮肤、肌肉、肌腱、韧带与骨面之间,内覆有滑膜,通过分泌滑液减少摩擦,促进运动的灵活性。膝关节周围滑囊可分为膝前、膝后、膝内侧和膝外侧4组。滑囊相关的疾病包括感染、炎症、创伤、肿瘤、代谢及其他特发性病变等,可导致膝关节疼痛、肿胀积液和功能障碍等。本文介绍膝关节周围滑囊的解剖和相关疾病的MRI特点,旨在提高放射科、骨科和运动医学科医师的精准诊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鼠膝骨关节炎潜在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筛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筛选与大鼠膝骨关节炎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为深入研究骨关节炎生物标志物提供线索。方法: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300 ~ 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周期分别为4、8和12周,每个周期每组10只大鼠。模型组大鼠左侧膝关节采用改良Hulth法行造模手术,5 d后,驱赶大鼠使之活动,每天30 min。实验期间,两组大鼠均饲喂普通固体饲料、自由饮用自来水。实验期满,采集大鼠膝关节和血液样本。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膝关节组织病理学变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检测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和数据库比对,筛选与骨关节炎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及其相关代谢通路。结果: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变薄,表层粗糙、缺损或剥脱,软骨细胞变性、坏死、缺失,病变随实验周期延长而加重。筛选出11个与骨关节炎相关的血清差异代谢物,分别为硒代半胱氨酸、6-羟褪黑素、γ-谷氨酰半胱氨酸、花生四烯酸、二氢神经鞘氨醇、白三烯A4、白三烯B4、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ETrE)、溶血磷脂酰胆碱、神经酰胺和N-花生四烯酰甘氨酸。其中,实验4周时筛选出9个,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5个高表达,4个低表达;实验8周时筛选出8个,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2个高表达,6个低表达;实验12周时筛选出8个,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5个高表达,3个低表达。筛选出2条与骨关节炎密切相关的代谢通路,分别为鞘脂代谢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其中,二氢神经鞘氨醇和神经酰胺归属到鞘脂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白三烯A4和白三烯B4归属到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结论:骨关节炎疾病进程可以影响血清代谢物谱的构成和水平。11个血清差异代谢物涉及鞘脂代谢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川崎病合并关节炎的患病率和临床特征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关节炎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厦门市儿童医院心内科确诊的454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是否有关节受累分为合并关节炎组53例和未合并关节炎组401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结果。结果:454例儿童纳入研究,其中53例有关节受累,男32例,女21例,平均年龄(5.89±1.35)岁,未合并关节炎组的平均年龄(4.28±1.2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6)。53例关节受累患儿中,小关节受累36例(67.92%),髋关节14例(26.41%),腕关节10例(18.87%),膝关节8例(15.09),肘关节4例(7.55%),踝关节3例(5.66%)。合并关节炎组的53例患儿中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lin,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14例(26.14%),比未合并关节炎组IVIG无反应型43例(10.72%)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合并关节炎组患儿的炎症标记物水平(CRP、TNF-α、IL-6)较未合并关节炎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合并关节炎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60.38%,32/53)高于未合并关节炎组(52.37%,210/4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儿童川崎病合并关节炎有自限性,一般没有后遗症。与未发生关节炎的患儿相比,合并关节炎组患儿更易对IVIG治疗无反应,炎症指标更高,但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