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制冷冻片微型载体(Strawtop)微量精液冻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自制冷冻片微型载体(Strawtop)法与麦管法冷冻保存人微量精液的冻存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患者捐献的部分精液样本,比较自制Strawtop法与麦管法冷冻人精子复苏后的冷冻复苏率、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超显微结构和受精能力与胚胎发育情况。结果:Strawtop法冻存人精子的冷冻复苏率(46.8%±17.1%)显著高于麦管法(23.1%±13.7%, P=0.001);与冷冻前(18.9%±11.6%)相比,麦管法(33.5%±15.0%)冷冻精子复苏后的DFI显著增加( P=0.019),而Strawtop法冻融人精子的DFI(23.4%±11.7%)与冷冻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75);Strawtop法对冷冻精子超显微结构的损伤低于麦管法;Strawtop法冻融精子、麦管法冻融精子和新鲜精子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受精后48 h(第2日)的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Strawtop法冷冻人微量精液冷冻复苏率高于麦管法,复苏精子的损伤较小,且复苏后无需离心洗涤即可直接用于ICSI,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四川地区850例自体精液保存患者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药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自体精液保存患者支原体感染现状及其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分析自2013年11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类精子库进行自体精液保存的8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试验。据患者年龄将患者分为13~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和>50岁5个年龄段,比较其支原体感染情况;据患者婚姻状况将患者分为已婚及未婚,比较其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①自体精液保存患者支原体感染例数为167例,阳性率19.65%。各年龄段支原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01),其中以>50岁阳性率最高[35.29%(6/17)],其次为31~40岁年龄段[26.23%(80/307)],支原体感染率最低的年龄段为13~20岁[2.86%(2/70)];已婚人群的支原体感染率[23.51%(91/387)]明显高于未婚人群[16.41%(76/463)]( P=0.009)。②167名支原体阳性患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交沙霉素敏感性最高,其次为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强力霉素及克拉霉素;对环丙沙星耐药性最高,其次为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及氧氟沙星。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对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最强,且不同年份间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自体精液保存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已婚患者及育龄期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 。建议支原体感染阳性患者进行自体精液保存前应治疗,转阴后再进行精子冻存,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相应的抗生素,避免产生耐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微量精子标本冷冻方法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一种安全、便捷、有效的用于微量精子冷冻的方法.方法 选择内径130 μm的玻璃剥卵针50支作为冷冻载体,进行10个周期的反复冻融,检测其完整性,计算不同冷冻周期中载体折损率.选取50例经检测合格的精液标本,将密度调整至(0.5 ~1)×106/ml,使用精子冷冻保护剂按照1∶1体积混合预平衡10 min,每份标本装载2支载杆,计算装载时间,其中1支载杆作为快速冷冻组,迅速投入液氮中冷冻保存,另1支载杆采用液氮熏蒸30 min后再投入液氮中保存,比较两种方法解冻后精子的复苏率.结果 50支冷冻载体中,其中有36支完成全部10轮的冷冻-复苏周期测试,折损率为28.0%,损坏原因中78.6%为金属镊子直接夹持导致玻璃剥卵针破裂.玻璃剥卵针至少可耐受4个周期反复冻融,但之后约4%~6%的会出现自发破损.100支冷冻载体装载精子时间为45~398 s,平均为(112.3±94.1)s.冷冻前平均精子活力为65.6%±9.9%,快速冷冻复苏后平均精子活力为36.64%±8.7%,熏蒸法冷冻复苏后平均精子活力为23.48%±6.2%.快速冷冻法精子复苏率为55.9%±11.0%,熏蒸冷冻法精子复苏率为36.3%±9.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31,P<0.01).结论 采用剥卵针作为冷冻载体,并配合快速冷冻法,冷冻保存微量精子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适合临床广泛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睾丸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十年来,睾丸肿瘤患者经治疗后的生存率大大提升,而肿瘤及其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及化疗都可能引起睾丸生精功能下降甚至导致不育.因此,生育力保存显得尤为必要.自体精液冷冻保存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一种方式,而睾丸组织和精原干细胞冻存、移植的研究在近年取得了巨大发展,尽管还在实验阶段,但给了睾丸尚无成熟生精的患者以希望.睾丸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仍处于一个较低比例,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来改善这种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精保存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技术也更为成熟,当满足理想状态时,仅仅需要一条具有活力的精子便可完成受精,由此达到使女性受孕的目的[1].而在辅助生殖治疗的过程中,精子冷冻技术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尤其是极少量精子冷冻技术的不断成熟,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对精子进行冷冻保存,用于以后的辅助生殖治疗[2].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治疗过程中,女性进行取卵时,其配偶可能由于自身精神紧张,导致精液无法取出,需接受穿刺术进行精液采集或对女性卵子进行冷冻[3];或其配偶可能由于严重少弱精症或隐匿精子症而导致无法采集到精子;还有部分患者由于自身职业的特殊性,导致在取卵日不能到达现场,从而需要提前冷冻采集到的精子[4]. 本研究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自精冻存的患者88例,探讨自精保存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地区精子库自精保存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综合分析北京地区精子库的自精保存现状,更好利用精子库的资源保存男性生育力. 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精子库进行自精保存者的基本资料和精液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51例自精保存者成功保存,2011~2013年自精保存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19%.自精保存者以本科和硕士学历为主(n=175,69.72%),年龄以20 ~39岁人群为主(n =204,81.27%),未育者占88.84%(n=223).有27.49%(n=69)患者冷冻精液数量少于10支,有10.36%(n=26)患者仅冻存1次.最终冻存后精液使用仅为5.58%(n=14).保存原因中以患肿瘤原因最多(n=140,55.78%),并以血液肿瘤最多(n=66,22.31%),其次为睾丸肿瘤(n=33,13.15%)和其他肿瘤(n=41,16.33%).肿瘤患者与非肿瘤患者平均精子浓度(60.53×106/ml vs 90.45×106/ml)、精子总数(175.8×106 vs 311.3×106)、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43.55% vs 49.21%)和前向运动精子的复苏率(52.17% vs 68.13%)有显著性差异(P<0.05).睾丸肿瘤、血液肿瘤及其他肿瘤平均精子浓度分别为37.68×106/ml、57.98×106/ml、90.69×106/ml,精液体积分别为2.73、2.82、3.41 ml,精子总数分别为93.29 ×106、158.41×106、349.49× 106,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分别为45.32%、43.47%、44.49%,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的复苏率分别为48.32、50.07%、61.09%,睾丸肿瘤患者的精子浓度和总数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 结论:北京地区自精保存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以肿瘤患者最多;多数肿瘤患者错过了最佳保存时期,应提高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对自精保存的知晓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干细胞技术在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编辑人员丨2023/8/5
我国是养猪大国,拥有全球1/3猪种质资源.但近年来,我国地方品种猪养殖量急剧减少,部分品种几近灭绝,地方猪种遗传资源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优质基因不断流失.如何有效保护和保存这些优良种质资源是非常紧迫和关键的问题.目前猪种质资源保护包括原位保存、精液和胚胎冷冻保存、DNA文库保种和体细胞冷冻保存等,但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干细胞是一类可以自我更新并具有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它不仅能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还可以通过分裂维持自身群体稳定.在小鼠和猪等动物上,利用干细胞已成功获得健康后代.最近,以干细胞研究为引领的种质资源保护新浪潮正在兴起,干细胞技术将成为我国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的新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精子DNA碎片指数对精子冷冻复苏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不同精子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的精子冷冻前后的浓度、活力变化及复苏率,明确DFI对精子冷冻的影响.方法 2017年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患者中,自精冻精患者共55例,男方通过病史询问、生殖系统超声检查、染色体检查排除遗传及其他因素,入组排除因严重少弱精子症和隐匿精子症冻精的患者,入组患者36例,按DFI≥27%和DFI<27%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精子冷冻前后的精子浓度、活力差以及复苏率.结果 36例患者分为DFI≥ 27%组1 1例,DFI<27%组25例.两组间年龄、不育年限和精子形态率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P=0.77;P=0.28).两组间精子冷冻前后的浓度变化、活力变化及前向运动精子(PR)总数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P=0.76;P=0.58),比较两组冷冻复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结论 不同DNA碎片率的精子冷冻解冻后的浓度、活力变化以及冷冻复苏率并没有显著差异,DFI异常不是精子冷冻的禁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男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尤其是年轻肿瘤患者治疗后生存率极大地提高,5年生存率接近80%.目前患者最主要的担忧是肿瘤治疗方式,如手术、化疗、放疗以及肿瘤本身引起的睾丸生精功能和精液质量下降,会导致生育力不可逆的损伤,甚至不育.因此,对于有生育需求的男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显得极其重要.在肿瘤开始化疗或放疗之前进行自体精液冻存是最常用、最成熟的技术,睾丸组织冷冻保存也逐渐运用于临床,而干细胞技术也为无精子症患者提供新的选择.本文就肿瘤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以及男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方法进行综述,以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精子冷冻添加抗氧化剂MitoTEMPO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在人类精子冷冻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冷冻保护剂MitoTEMPO(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对精子冷冻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7月-2019年11月体检来源精液206份,与患者沟通取得知情同意,检测精液的存活率、运动能力、DN A碎片等指标,随机分为不添加额外保护剂的自制精子冷冻保护剂空白对照组和添加高中低浓度自由基清除因子MitoTEMPO的实验组,冷冻后液氮中保存1周复苏,检测精液复苏后精子的各项指标,分析冷冻保护剂效果.将所有指标的测定结果,采用SPSS17.0数据分析系统,选择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描述及分析冷冻保护剂效果.结果 各组精子复苏后较冷冻前存活率和运动能力均降低(P<0.05),精子DNA碎片均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添加MitoTEMPO组存活率、运动能力均比对照组高,其中高浓度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添加MitoTEMPO组的DNA碎片均比对照组低,其中高浓度组和中浓度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子冷冻中添加MitoTEMPO作为冷冻补充剂均具有提高精子冷冻效果的作用,可能与MitoTEMPO使低温处理中产生的氧化应激减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