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头孢呋辛方案治疗青霉素过敏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比较含头孢呋辛与含阿莫西林的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 H. pylori)的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头孢呋辛在青霉素皮试阳性的 H. pylori感染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H. pylori专病门诊接受 H. pylori初次根除治疗的患者共498例,根据青霉素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试结果分为两组,即阿莫西林组(含阿莫西林)和头孢呋辛组(含头孢呋辛)。阿莫西林组纳入394例患者,治疗方案为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枸橼酸铋钾胶囊220 mg、阿莫西林胶囊1 g、克拉霉素缓释片500 mg,2次/d,口服。头孢呋辛组纳入104例患者,治疗方案为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枸橼酸铋钾胶囊220 mg、头孢呋辛酯片500 mg、克拉霉素缓释片500 mg,2次/d,口服。治疗时间均为14 d,治疗结束后4~8周复查 13C尿素呼气试验。按意向性治疗集(ITT)分析和符合方案集(PP)分析比较两组的根除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在ITT和PP分析中,阿莫西林组根除率分别为84.3%(332/394,95%置信区间80.6%~87.6%)和90.5%(332/367,95%置信区间87.2%~93.3%),头孢呋辛组根除率分别为62.5%(65/104,95%置信区间52.7%~71.7%)和69.1%(65/94,95%置信区间58.8%~78.7%),阿莫西林组根除率均高于头孢呋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4.11、28.44,均 P<0.001)。阿莫西林组和头孢呋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9%(43/394)和14.4%(15/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头孢呋辛+克拉霉素的铋剂四联方案在青霉素过敏的 H. pylori感染患者中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根除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伏诺拉生二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治中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富马酸伏诺拉生片(VPZ)联合阿莫西林胶囊10天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依从性以及效益.方法 将2021年10月-2023年2月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确诊的150例Hp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实验组给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和阿莫西林胶囊,疗程均为10d.比较2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依从性和成本效果比值.结果 实验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7例,共脱落12例,最终实验组70例,对照组68例.根据方案(PP)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1.43%(64/70)和83.82%(57/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根据意向性治疗(ITT)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5.33%(64/75)和76.00%(5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9%(3/70)和14.71%(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依从性分别为97.14%(68/70)和88.24%(60/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本-效果比值分别为2.22和3.64.结论 与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2种抗生素及铋剂相比,富马酸伏诺拉生片联合1种抗生素用于根治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安全性及效益较高且依从性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雷尼替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观察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LPR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联合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每次20 mg,q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每次0.15 g,bid.2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咽喉反流情况、炎症因子、食管动力学,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入组50例,脱落3例,最终有47例纳入统计分析;对照组因入组51例,脱落5例,最终有46例纳入统计分析.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45例/47例)和78.26%(36例/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反流症状指数量表评分分别为(12.01±2.14)和(15.81±3.02)分,反流体征指数量表评分分别为(5.89±1.06)和(8.20±1.45)分,核因子-κB p65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7±0.18和1.13±0.21,高敏-C 反应蛋白分别为(20.01±3.52)和(32.01±5.29)mg·L-1,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分别为(28.49±4.01)和(24.68±3.58)mmHg,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分别为(72.01±8.69)和(65.58±7.14)mmHg,食管远端收缩积分分别为(1 584.19±258.67)和(1 348.67±226.35)mmHg·cm-1·s-1,远端潜伏期分别为(2.92±0.49)和(3.62±0.6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便秘、口干、恶心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4%和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LPRD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咽喉反流情况、体征和食管动力学,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甘海胃康胶囊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讨甘海胃康胶囊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 年11 月—2022年 11 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 124 例胃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62 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20 mg/次,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此基础上口服甘海胃康胶囊,6 粒/次,3 次/d.两组疗程均为 6 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典型表现评分、慢性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消化溃疡量表第二版(QLICD-PU V2.0)评分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胃泌素-17(G-17)、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 96.77%,较对照组的 87.10%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疼痛、胃胀、反酸、嗳气评分及其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典型表现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QLICD-PU V2.0 中共性模块、特异性模块评分及量表总分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QLICD-PU V2.0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 91.94%、75.8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9.03%、58.06%(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GR、G-17、IL-6 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PGR、G-17、IL-6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甘海胃康胶囊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较好,能有效促进患者典型表现的减轻、生命质量的提升及Hp根除和溃疡愈合,对胃黏膜功能恢复及炎症反应缓解具有较好的调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2014—2017年黄石市中心医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2014—2017年黄石市中心医院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用药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法(DDD),对黄石市中心医院PPIs的用药金额、用量、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PIs使用呈逐年上升趋势,第1代PPIs的用量占据显著优势,注射剂型的用药金额远高于口服剂型.注射剂型中泮托拉唑的DDC最低,用药金额和DDDs连续4年排第1位;兰索拉唑的用药金额增长最快.口服剂型中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的用药金额连续4年排第1位;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的DDC最低,B/A连续4年最高.结论 黄石市中心医院PPIs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倾向于使用第1代PPIs及注射剂比重过大等现象,应规范和完善PPIs的临床管理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铝碳酸镁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铝碳酸镁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6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n=87)、B组(n=87)和C组(n=86).A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的标准三联方案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铝碳酸镁口服;C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比较3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B组与C组HP根除率分别为92.0%(80/87)、90.7%(78/86),均显著高于A组的78.2%(6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4%(83/87)、93.0%(80/86),均显著高于A组的80.5%(7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与C组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碳酸镁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可有效根除HP感染,促进胃黏膜修复,改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探讨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132例Hp感染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及研究组(66例).两组均予铋剂四联(枸橼酸铋钾片+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治疗,研究组同时予益生菌(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Hp根除成功率93.94%,与对照组(9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上腹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研究组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93.9%,与对照组(9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高,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种艾司奥美拉唑给药方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3种艾司奥美拉唑给药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 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标准剂量组和单剂量组,各60例.高剂量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40 mg,2次/d;标准剂量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2次/d;单剂量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40 mg,1次/d,所有患者在服用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的基础上服用克拉霉素缓释片、阿莫西林胶囊、胃铋镁颗粒.检测患者Hp彻底根除率、胃肠激素水平,记录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高剂量组Hp根除率为90.00%,显著高于标准剂量组(75.00%)和单剂量组(56.67%)(P=0.000),标准剂量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单剂量组(P=0.034).治疗后,3组患者胃泌素、MD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高剂量组低于标准剂量组低于单剂量组.3组患者的SOD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高剂量组高于标准剂量组高于单剂量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消化不良各项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且高剂量组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标准剂量组和单剂量组,标准剂量组各项积分显著低于单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标准剂量组(75.00%)和单剂量组(51.67%)(P<0.000),标准剂量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剂量组(P=0.008);3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剂量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和铋剂能够显著提高Hp根除率,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元胡铋钾片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54例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复方元胡铋钾片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于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108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含复方元胡铋钾片的四联抗Hp疗法2周后,继续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磷酸铝凝胶6周;对照组:含枸橼酸铋钾胶囊的四联疗法2周后,继续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磷酸铝凝胶6周.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溃疡直径、数量、溃疡愈合率及症状体征积分,停药后统计不良反应,停药两周后复查14C呼气试验.结果 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胀[(3.79±1.06)d对(4.49±1.15)d]及嗳气症状[(6.39±2.17)d对(7.38±2.66)d]的缓解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溃疡直径及数量[(0.42±0.35)个对(0.58±0.44)个]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是溃疡愈合率(25.93%对11.11%)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积分[(1.25±1.12)对(1.97±1.88)]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Hp根除率(94.44%对81.48%)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评分差异[(0.13±0.17)对(0.16±0.28)]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元胡铋钾片作为一种铋剂和中药制剂的复合物,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医生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含多西环素、呋喃唑酮方案对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14 d含多西环素、呋喃唑酮的四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初次根除失败补救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就诊于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经标准四联方案根除失败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萎缩性胃炎H.pylori感染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多西环素片+呋喃唑酮片+枸橼酸铋钾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枸橼酸铋钾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4 d.早、晚餐前30 min服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及枸橼酸铋钾胶囊,早、晚餐后即服用抗生素.治疗结束至少停药4周后行碳十四或碳十三呼气试验确定H.pylori根除情况.分析两组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应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两组方案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按符合方案分析(PP)和意向性分析(ITT)H.pylori根除率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P:87.93%vs.71.93%,P<0.05;ITT:85.00%vs.68.33%,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vs.15%,P>0.05).成本-效果比值显示观察组<对照组.结论:14 d含多西环素、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小,是较为理想的补救治疗方案.但该方案广泛应用于临床还需进一步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其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