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先天性肾性尿崩症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家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肾性尿崩症(congenital 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 CNDI)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可能机制及治疗策略。方法:收集并分析1例CNDI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儿及家系成员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法检测先证者全部基因各个外显子的序列变异情况,采用PCR-Sanger测序法验证该家系其他成员的AVPR2与ABCG2基因的序列变异。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确诊CNDI的年龄≤14岁的患者,统计其血尿酸水平。结果:临床诊断CNDI仅先证者1人,其余家系成员均无多饮、多尿表现。高尿酸血症除先证者外,还包括先证者父亲。全外显子测序显示先证者存在AVPR2基因变异(p.S331R)与ABCG2基因变异(p.N308K),前者为半合子,X连锁隐性遗传,来源于母亲,母亲为杂合变异;后者为杂合变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来源于父亲。该家系中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排泄分数(FEUA)先证者为3.1%,父亲为2.7%。回顾12例年龄≤14岁确诊CNDI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1例,就诊年龄3个月~14岁,合并高尿酸血症者5例。结论:儿童CNDI患者可能合并高尿酸血症,氢氯噻嗪联合苯溴马隆方案效果良好。该家系中的AVPR2基因变异(p.S331R)和ABCG2基因变异(p.N308K)的致病性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痛风达标治疗人群用药真实情况分析: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结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方法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探索痛风达标治疗人群的治疗特点和规律,并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痛风的达标、安全治疗及管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临床真实世界数据,收集多家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以痛风为诊断的门诊治疗患者,将其在门诊治疗中产生的临床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及Excel软件,采取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总结经治疗后达标的痛风患者的治疗措施特点及规律。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AE)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痛风患者3 287例,随访诊次9 861个。其中治疗后血清尿酸(SUA)达标诊次占比为7.01%(691/9 861),关节疼痛表现视觉模拟评分(VAS)达标占比为59.81%(5 898/9 861)。治疗后SUA控制达标诊次691个,降尿酸药物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非布司他,其次为苯溴马隆。高频治疗措施中,使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挖掘分析,发现6组治疗方案:①中药饮片-中医技术-生活干预措施-中成药,②阿魏酸哌嗪片-NSAIDs,③别嘌醇-碳酸氢钠,④苯溴马隆,⑤激素-秋水仙碱,⑥非布司他。同时,采取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关节疼痛表现VAS评分控制达标诊次共5 898个,使用频次最高的控制症状药物为NSAIDs。高频治疗措施中,使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挖掘,发现5组治疗方案:①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技术-生活干预措施,②NSAIDs-秋水仙碱-激素,③别嘌醇,④苯溴马隆,⑤非布司他。整体治疗过程中共有59例AE发生。结论:本次研究显示痛风患者的SUA达标率很低,关节炎控制欠佳,治疗中降尿酸药物使用率偏低,降尿酸治疗和抗炎处方模式均与国际指南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加强痛风患者规范管理。同时生活干预措施在有限的达标人群治疗方案中均占有一席之地,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苯溴马隆对痛风患者体脂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降尿酸治疗对痛风患者体脂和内脏脂肪面积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招募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专病门诊就诊且符合入组条件的痛风患者140例,经2周洗脱,给予苯溴马隆降尿酸治疗,连续12周,检测降尿酸治疗前后血生化、体脂肪(BF)、体脂百分比(BFP)和内脏脂肪面积(VFA),观察检测指标的前后差异及影响BF、BFP及VFA变化的危险因素。结果:降尿酸治疗后患者舒张压(DBP)、丙氨酸转氨酶(ALT)、血尿酸(sUA)、BF、BFP和VFA均显著降低( 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肌酐(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影响体脂和内脏脂肪面积改善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降尿酸治疗前、后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越低,体脂及内脏脂肪面积改善越显著( P<0.05)。 结论: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与内脏型肥胖密切相关,降尿酸治疗不仅显著改善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体脂和内脏脂肪面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肠道菌群-LPS/TLR4通路探讨野菊花提取物对"过食膏粱厚味"致高尿酸血症大鼠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野菊花提取物(Chrysanthemi Indici Flos extract,CYM.E)对"过食膏粱厚味"致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 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别嘌醇10mg?kg-1组,苯溴马隆5 mg?kg-1组,CYM.E 15、30、60、90 mg?kg-1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灌胃脂肪乳剂,建立拟人"过食膏粱厚味"致HUA大鼠模型.实验期间测定血 清尿酸(uric acid,U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血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测定小肠中TNF-α、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小肠中TLR4蛋白表达;应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肠道菌群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分类,选择合适的OTU进行结构分析、LEfSe差异贡献分析等.[结果]CYM.E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UA、TC、LDL-c、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血浆LPS水平;同时显著下调小肠组织TNF-α mRNA、TLR4 mRNA表达和TLR4蛋白表达,改善肠道的微炎症状态;增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丰度与种类,降低拟杆菌、大肠杆菌的丰度与种类.[结论]CYM.E具有降低血清UA水平、调节血脂、减低炎症损伤、减少LPS释放等作用,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痛风康宁片对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采用多种实验模型评价痛风康宁片(TKT)对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ig酵母膏联合ip氧嗪酸钾法制备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酵母膏(20g·kg-1)连续ig7d,且于ig酵母膏第5天开始给药,设置对照组、模型组和TKT低、中、高(0.58、1.15、2.30 g·kg-1)组和苯溴马隆27 mg·kg-1组,对照及模型组给予等容量0.5%CMC-Na,每天ig给药1次,给药第3天(即ig酵母膏第7天),ip注射氧嗪酸钾200 mg·kg-1造模.检测注射氧嗪酸钾后2、4 h的血清尿酸浓度、尿量、尿液中尿酸排出量及肾脏中尿酸盐转运体1(URAT1)、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AT1)、OAT3抗体表达,评价TKT对大鼠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作用;采用次黄嘌呤诱导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设置对照组、模型组和TKT低、中、高剂量(0.83、1.66、3.33 g·kg-1)组及苯溴马隆39 mg·kg-1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5 d,对照及模型组给予等容量0.5%CMC-Na,检测血尿酸、尿酸酶及黄嘌呤氧化酶(XOD)含量,评价TKT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作用;采用大鼠水负荷模型,设置对照组和TKT低、中、高(0.58、1.15、2.30 g·kg-1)组及氢氯噻嗪27 mg·kg-1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3d,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5%CMC-Na,通过检测给药后1、2、3、4、5 h的尿量及给药后5 h内总尿量,评价TKT对大鼠的利尿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TKT(0.58、1.15、2.30 g·kg-1)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尿酸浓度(P<0.05、0.01),明显增加尿酸排出量(P<0.05、0.01),明显增加肾脏OAT1的表达(P<0.05、0.01),1.15、2.30g·kg-1 能明显减少肾脏URAT1的表达(P<0.05、0.01);TKT(1.66、3.33 g·kg-1)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尿酸浓度(P<0.05、0.01),TKT(0.83、1.66、3.33 g·kg-1)能明显增加尿酸酶含量(P<0.05、0.01);TKT(0.58、1.15、2.30 g·kg-1)能明显增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尿量(P<0.05、0.01),明显增加给药后5 h总尿量(P<0.05、0.01).结论 TKT通过促进尿酸分泌、抑制尿酸重吸收及利尿作用,使血清尿酸浓度明显降低、尿尿酸排出量明显增加,显示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四妙方联合化学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四妙方由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4种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之功效,主治湿热下注所致的足膝红肿、筋骨疼痛等痹病.本文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EMbase等数据库检索了2018-2023年四妙方临床联合用药治疗痛风的文献,并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显示四妙方与治疗痛风的化学药(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联用能降低血尿酸水平,缓解患者关节肿痛,并有助于关节功能恢复.本文从增加疗效、提高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方面,对四妙方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四妙方的临床用药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苯溴马隆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评价苯溴马隆在高尿酸血症(HUA)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方法 将30例HUA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例.3组分别接受单次口服苯溴马隆25、50、100 mg;B组结束单次给药试验后,继续口服苯溴马隆50 mg,每天1次,连续用药28 d.用液质联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苯溴马隆的浓度,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尿酸(SUA)水平.结果 单次口服苯溴马隆片在25~100 mg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t1/2分别为(11.67±1.85)、(12.84±1.22)和(13.25±1.02)h;tmax分别为(2.84±0.15)、(3.07±0.18)和(3.15±0.25)h;Cmax分别为(2.21±0.85)、(2.67±0.68)和(3.25±0.72)mg·L-1;AUC0-24h分别为(14.25±3.25)、(18.20±3.34)和(19.25±3.44)mg·h·L-1.连续给药后,药物的吸收程度与速度无明显变化,在体内有蓄积;经口服苯溴马隆28 d治疗,10例HUA患者的SUA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8例患者的SUA水平<360 μmol·L-1.结论 单次口服苯溴马隆片在25~100 mg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连续口服治疗剂量的苯溴马隆片可显著降低HUA患者SUA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木姜叶柯叶改善小鼠高尿酸血症肾病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究木姜叶柯叶对小鼠高尿酸血症肾病(HN)肾功能和炎症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治疗机制.方法 采用腺嘌呤和氧嗪酸钾联合给药建立HN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苯溴马隆组,木姜叶柯叶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每周记录1次小鼠体质量,第21天采集并检测各组血清或尿液中尿酸(UA)、肌酐(Cr)、尿蛋白(UP)和血液尿素氮(BUN)、尿液尿素氮(UU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肾组织中ABC转运蛋白G家族成员2(ABCG2)、尿酸转运蛋白1(URAT1)、葡萄糖转运体9(GLUT9)、核转录因子NF-κB p50(κB p50).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在给造模药第2周后明显降低(P<0.05),UA、Cr、UP、BUN、UUN、TNF-α、IL-6含量及肾组织GLUT9、κB p50 mRNA表达含量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木姜叶柯叶大、中、小剂量组Cr、UP、BUN和UUN含量以及肾组织κB p50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或P<0.05),木姜叶柯叶大剂量组U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中剂量组肾脏ABCG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小剂量组URAT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木姜叶柯叶对小鼠高尿酸血症肾病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肾脏尿酸转运蛋白、改善肾功能和抗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健脾渗湿解毒汤治疗湿浊中阻型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讨健脾渗湿解毒汤治疗湿浊中阻型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12 月于海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病房诊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 10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54 例)和对照组(52例).研究组服用健脾渗湿解毒汤,对照组口服苯溴马隆片(50 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 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A)、胆固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尿酸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PG、TC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LDL-C、肌酐、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候总积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渗湿解毒汤治疗湿浊中阻型高尿酸血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候,较好地降低尿酸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降浊合剂治疗痰浊内阻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观察降浊合剂治疗痰浊内阻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64 例痰浊内阻型高尿酸血症且无明显痛风症状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2 例.2 组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口服苯溴马隆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降浊合剂,疗程为 4 周.比较 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 90.63%,高于对照组71.88%(P<0.05).治疗后,2 组血尿酸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渴不多饮、头部昏重中医证候积分下降(P<0.05),治疗组渴不多饮、神疲乏力、便溏不爽、头部昏重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苯溴马隆片的基础上合用降浊合剂治疗痰浊内阻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可以明显改善血尿酸水平,降低尿酸回升率,同时有效改善痰浊内阻的临床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