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酸转运蛋白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在尿酸代谢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尿酸的重吸收和排泄依赖尿酸转运蛋白的作用,人体内尿酸转运蛋白数目众多,如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AT1)、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等,但单一尿酸转运蛋白的错义翻译很少直接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尿酸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如跨膜整合蛋白2B(ITM2B)、乙醛脱氢酶16家族A1(ALDH16A1)、PDZ结构域蛋白1(PDZK1)等在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不仅仅研究单一尿酸转运蛋白的错义翻译,同时关注尿酸转运蛋白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在尿酸代谢中的作用,有利于更加深入了解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降尿酸药物多替诺雷治疗高尿酸血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上市的降尿酸药物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性风险,因此创新药物仍存在巨大的临床需求。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降尿酸药多替诺雷(dotinarud),是一种高效选择性尿酸盐转运体1(URAT1)抑制剂,可通过抑制URAT1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本文针对新型降尿酸药多替诺雷的作用机制、药理学、临床数据进行综述,以便读者熟悉其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痛风康宁片对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采用多种实验模型评价痛风康宁片(TKT)对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ig酵母膏联合ip氧嗪酸钾法制备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酵母膏(20g·kg-1)连续ig7d,且于ig酵母膏第5天开始给药,设置对照组、模型组和TKT低、中、高(0.58、1.15、2.30 g·kg-1)组和苯溴马隆27 mg·kg-1组,对照及模型组给予等容量0.5%CMC-Na,每天ig给药1次,给药第3天(即ig酵母膏第7天),ip注射氧嗪酸钾200 mg·kg-1造模.检测注射氧嗪酸钾后2、4 h的血清尿酸浓度、尿量、尿液中尿酸排出量及肾脏中尿酸盐转运体1(URAT1)、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AT1)、OAT3抗体表达,评价TKT对大鼠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作用;采用次黄嘌呤诱导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设置对照组、模型组和TKT低、中、高剂量(0.83、1.66、3.33 g·kg-1)组及苯溴马隆39 mg·kg-1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5 d,对照及模型组给予等容量0.5%CMC-Na,检测血尿酸、尿酸酶及黄嘌呤氧化酶(XOD)含量,评价TKT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作用;采用大鼠水负荷模型,设置对照组和TKT低、中、高(0.58、1.15、2.30 g·kg-1)组及氢氯噻嗪27 mg·kg-1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3d,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5%CMC-Na,通过检测给药后1、2、3、4、5 h的尿量及给药后5 h内总尿量,评价TKT对大鼠的利尿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TKT(0.58、1.15、2.30 g·kg-1)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尿酸浓度(P<0.05、0.01),明显增加尿酸排出量(P<0.05、0.01),明显增加肾脏OAT1的表达(P<0.05、0.01),1.15、2.30g·kg-1 能明显减少肾脏URAT1的表达(P<0.05、0.01);TKT(1.66、3.33 g·kg-1)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尿酸浓度(P<0.05、0.01),TKT(0.83、1.66、3.33 g·kg-1)能明显增加尿酸酶含量(P<0.05、0.01);TKT(0.58、1.15、2.30 g·kg-1)能明显增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尿量(P<0.05、0.01),明显增加给药后5 h总尿量(P<0.05、0.01).结论 TKT通过促进尿酸分泌、抑制尿酸重吸收及利尿作用,使血清尿酸浓度明显降低、尿尿酸排出量明显增加,显示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病症模型的经方四妙丸防治高尿酸血症痛风的药效物质探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索经方四妙丸防治高尿酸血症痛风的药效物质.方法 建立高尿酸血症药理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UPLC-Q-Exactive-MS)分析四妙丸体内外化学成分;以入血成分为基础,采用网络药理学构建四妙丸调控高尿酸血症痛风"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以关键活性成分与高尿酸血症痛风关键靶点尿酸生成酶(XDH),尿酸转运体(ABCG2、GLUT9、OAT1、URAT1)及炎症靶点(PTGS2、TLR2、TLR4)进行分子对接,根据对接结果进行实验验证,探讨四妙丸防治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关键药效物质.结果 UPLC-Q-Exactive-MS法共鉴定四妙丸 89 个成分,包含 74 个入血成分,即候选成分;网络药理学构建了"入血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入血成分匹配 116 个高尿酸靶点和 173 痛风靶点,涉及调节糖脂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ERK1、ERK2 和MAPK级联反应、PI3K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调节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凋亡、AGE-RAGE、TNF、PI3K-Akt、MAPK、TLRs、JAK-STAT、NF-κB等信号通路,发挥多途径调控高尿酸血症痛风疾病网络的作用.分子对接研究表明小檗碱、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巴马汀、黄柏酮、柠檬苦素、苍术素、花旗松素、白术内酯Ⅲ及β-蜕皮甾酮等成分与尿酸合成酶、尿酸转运体及炎症靶点的亲和力良好,Western Blot验证发现花旗松素具有负调节尿酸盐转运蛋白 1(URAT1)表达的作用,其是四妙丸防治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主要药效物质.结论 该研究阐述了四妙丸调控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主要药效物质,可为四妙丸临床应用、质量评价和标准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肠道尿酸转运体探讨土藤草汤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降尿酸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通过观察土藤草汤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肠道尿酸转运体的影响,探讨土藤草汤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土藤草汤高剂量组、土藤草汤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用腺嘌呤和酵母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予蒸馏水10 mL·kg-1灌胃,阳性药组每日予别嘌呤醇23.33 mg·kg-1灌胃,土藤草汤高剂量组、土藤草汤低剂量组每日分别按22.4 g·kg-1·d-1、11.2 g·kg-1·d-1灌胃给予土藤草汤,连续干预4 w,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 w、4 w后称量各组大鼠体质量,进行大鼠眼眶内眦静脉取血检测血尿酸水平,并在治疗4 w后摘取十二指肠检测各组大鼠的肠道尿酸盐转运体(UAT)和浓度型核苷转运体(CNTs)中CNT2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转录水平.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治疗3 w、4 w后模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治疗4 w尿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NT2 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1),UAT mRNA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CNT2 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P<0.01),UAT mRNA转录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土藤草汤可显著降低HUA模型大鼠血尿酸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作用于肠道尿酸转运体CNT2和UAT两个靶点有关,即有效抑制HUA大鼠肠道尿酸转运体CNT2的mRNA转录表达而减少嘌呤核苷酸在肠道的重吸收,提高HUA大鼠肠道尿酸转运体UAT的mRNA转录表达而增加尿酸随尿液排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葛根菊苣茯苓方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通过建立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大鼠模型,探讨葛根菊苣茯苓方的降尿酸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 将42 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菊苣茯苓方低、中、高剂量(6.15 g/kg、12.3 g/kg、24.6 g/kg)组,别嘌醇组(0.03 g/kg),正常+葛根菊苣茯苓方组(正常给药组).除正常组与正常给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日灌胃氧嗪酸钾 1.5 g/kg、腺嘌呤 0.1 g/kg建立HUA模型,连续21 d.从第 8 天开始,除正常组与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日灌胃葛根菊苣茯苓方及别嘌醇干预治疗,持续 14 d.造模结束后,采集大鼠血液,测定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含量;取大鼠肝脏及肾脏,计算肾脏系数;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肾脏、肝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肾脏中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rganic anion,OAT)1、OAT3、尿酸转运体(recombinant urate transporter,URAT)1、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G member,ABCG)2、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 type,GLUT)9 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表面皱缩,色泽变浅,肾小管代偿性扩张,可见尿酸盐结晶;肾脏质量增加(P<0.05),肾脏系数增大(P<0.05);血清SUA、BUN、XOD、SCr、ADA含量与肾脏组织URAT1、GLUT9 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ABCG2、OAT1、OAT3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上述指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菊苣茯苓方可以通过调节尿酸盐转运相关蛋白降低HUA大鼠的高尿酸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复方木姜叶柯活性茶对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尿酸和肾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探究复方木姜叶柯活性茶对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的尿酸和肾功能的影响,为开发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药物和功能性食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氧嗪酸钾联合腺嘌呤建立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10 mg/(kg·d))、复方茶高、中、低剂量组(10 g/(kg·d))、3.33 g/(kg· d)、1.11 g/(kg·d)).末次给药1 h后,取尿液,采用CBB法测定尿蛋白(UP),脲酶法检测尿液尿素氮(UUN);眼眶取血,采用酶比色法检测尿酸(UA)含量,脲酶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取肾组织,荧光定量分析法检测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及葡萄糖转运体9(GLUT9)含量,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中UP、UUN、UA、BUN、IL-6、URAT1、GLUT9及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1,P<0.05),肾组织结构正常.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中UP、UUN、UA、BUN、URAT1、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肾组织有少量肾小球萎缩变形,偶见肾小管扩张,无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复方茶高剂量组中UP、UUN、UA、BUN、IL-6、URAT1、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复方茶中剂量组中 UP、UUN、UA、IL-6、URAT1、GLUT9、TNF-α 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复方茶低剂量组中UP、UUN、UA、IL-6、URAT1、BUN、TNF-α、GLUT9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 复方木姜叶柯活性茶能降低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的尿酸,且对肾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尿酸重吸收有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健脾渗湿解毒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通过观察健脾渗湿解毒汤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模型大鼠尿酸盐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HUA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健康雄性SD大鼠 60 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和健脾渗湿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灌胃蒸馏水外,其他各组大鼠分别灌胃氧嗪酸钾和腺嘌呤建立HUA模型,各药物治疗组大鼠在造模 1h后予相应药物灌胃,持续给药21d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含量;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肾脏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脏组织尿酸盐转运蛋白(urate transporter,URAT)1、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OAT)3 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UA、SCR含量明显升高(P<0.05),肾脏组织中URAT1 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OAT3 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渗湿解毒汤低剂量组大鼠SUA含量明显降低(P<0.01),健脾渗湿解毒汤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SUA、SCR、BUN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此外,高剂量健脾渗湿解毒汤能够明显降低URAT1 蛋白及mRNA(P<0.05)、升高OAT3 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P<0.05),减轻肾脏损伤.结论 健脾渗湿解毒汤有显著的降尿酸效果,具体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尿酸重吸收蛋白URAT1、上调尿酸分泌蛋白OAT3 的表达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桑枝多糖对肾损伤高尿酸血症大鼠降尿酸作用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研究桑枝多糖对肾损伤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非布司他)组和桑枝多糖高、低剂量(1.2、0.6g·kg-1)组.从第7天起,仅空白组继续饲喂普通饲料,其余组大鼠饲喂2.5%氧嗪酸钾和0.25%腺嘌呤并给药.第35天时,给药1 h后,眼球取血,测定血清尿酸(SUA)、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的含量.第42天时,于末次给药后,股动脉取血,测定血清SUA、SCr及BUN的含量;收集肾组织制成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的肾病理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和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2(ABCG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桑枝多糖高剂量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SUA、BUN和Scr的含量,减少肾小管棕褐色尿酸盐晶体,增加ABCG2蛋白的表达,降低Col Ⅰ蛋白的表达.结论 桑枝多糖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具有降尿酸作用,其机制与加强ABCG2蛋白的表达有关;RMP通过抑制Col Ⅰ蛋白的表达,减缓肾脏纤维化进展,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睡眠障碍患者血浆代谢标志物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筛选睡眠障碍患者血液中的代谢标志物,并分析其异常代谢通路.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睡眠障碍患者30例(睡眠障碍组)、健康体检者30名(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代谢物.依据VIP值、差异倍数(FC)和P值筛选出睡眠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意义的差异代谢物.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检出1 656个代谢物,筛选出睡眠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意义的差异代谢物181个.正离子模式筛选出115个(表达上调61个、表达下调54个),VIP值居前10位的代谢物分别为乙二胺四乙酸、肉碱、N-(1-氨基-3,3-二甲基-1-氧代丁-2-基)-1-戊基-1h-吲哚-3-甲酰胺、[1-(环己基甲基)-1h-吲哚-3-羰基]-l-缬氨酸甲酯、二丁卡因、甘油磷酸胆碱、次黄嘌呤、棕榈酰血清素、去铁胺d2、亚麻酰肉碱.负离子模式筛选出66个(表达上调38个、表达下调28个),VIP值居前10位的代谢物分别为柠檬酸盐、牛磺酸、鼠李素、尿酸、丙酮酸盐、尿囊素、3',5'-环肌苷-磷酸、D-乳酸、(+)-6-氨基青霉烷酸、油酸.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代谢物涉及的通路为癌症的中枢碳代谢、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和蛋白质消化吸收等.结论 筛选出睡眠障碍患者具有代表性的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可为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