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临床试验项目全过程的CRC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基于临床试验项目全过程的临床研究协调员(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CRC)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方法:建设具有医院特色的包括有准入管理、考核管理、培训管理、应急管理及评估管理的CRC管理体系。结果:CRC管理体系付诸于实践,研究者、申办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对采用CRC管理体系的临床试验项目满意度高。结论:随着CRC行业规范和共识的逐步形成,最终将不断规范CRC的管理,从而促进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窒息防范培训需求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培训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2月—2021年1月在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单位内选取43所养老机构的照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照护人员的个人信息、老年人窒息防范相关经历和培训需求。共回收52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为78.33%。结果:412名照护人员中注册护士53名(12.86%),养老护理员359名(87.14%)。照护人员对窒息预防、识别和应急处置培训需求较高,其中需求程度最强的前3位分别是窒息常见的原因、特殊老人的窒息危险因素、识别异常的体征以及时发现窒息。所在机构是否发生过窒息、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窒息史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培训内容需求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养老机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较高,建议养老机构将事前预防用于老年人的窒息防范管理,引导照护人员全面了解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窒息史、吞咽功能,并对注册护士和养老护理员提供窒息防范相关的系统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风险防控及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风险防控及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198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先后顺序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9例。两组患者均结合其实际病情在该院接受骨科手术,围术期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以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研究组以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两组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及护理质量改进状况展开评价。结果: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操作差错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1起,护理操作差错发生12次,研究组无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护理操作差错发生4次。两组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评价对比,对照组总分(88.34±3.73)分,研究组总分(95.92±3.05)分。风险认知、预防、评估以及应急处理意识各个维度评分对比,研究组分数更高。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改进状况对比,研究组护理基础、操作技能、责任意识、护理积极性、药品仪器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中应用,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对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的提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度不确定新发传染病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发传染病发生和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本文总结了新发传染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面对未来万变的新发传染病,人类应不断提高防治能力,完善其各种准备为不变的策略,去应对万变的新发传染病。应做好传染病监测工作网络的布局,建立传染病实验室监测工作网络并保持常规运转,建立和完善医疗救治和处置的平战结合平战转换制度和机制,制定和完善新发传染病防控预案,加强新发传染病救治和处置的培训和演练,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药物资的分级分类储备保障制度,建立和运维传染病早期预警的制度和技术平台等管理措施,使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工作更加从容有序,减少传染病对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危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定点医院医疗急救保障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杭州第19届亚运会定点医院建设和运行情况,探讨大型体育赛事医疗急救保障工作,为今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医疗保障中定点医院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定点医院的设置原则、要求、保障人员选拔、培训演练等方面,重点对组织体系、定人定岗、专用场所、药品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剖析。结果:通过改建亚运医疗保障区域、改造流程、配备设施、加强培训等方式,40家定点医院出色地完成了医疗保障任务。亚运期间救护车转送至定点医院349人次,住院54人,手术19人,自行到定点医院就诊1 022人次。结论: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定点医院建设优质高效、运行平稳有序,建议在亚运医疗保障区域改建中要在"相对独立"上下功夫;要充分考虑自行就诊的患者救治流程;要建立平急结合的应急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下三级医院临床试验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级响应下三级医院临床试验开展情况。方法:采用电子调查问卷对三级医院通过伦理审查、尚未完成招募或未完成受试者出组的临床试验项目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项目基本信息,疫情期间临床试验项目采取的措施及常见问题处置情况。结果:共回收调查问卷198份,包含尚未招募受试者项目92项,已招募受试者项目106项。其中,59.15%暂未启动项目决定暂缓启动,76.19%暂未招募受试者项目决定暂缓招募。36.87%项目制定了疫情期间应急预案等文件。对于已经招募受试者的项目,5.66%的项目延长了访视时间窗,61.32%的项目对受试者进行远程访视,51.89%的项目进行远程治疗指导,51.89%的项目允许在就近医院完成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38.68%的项目在保障运输条件下为受试者邮寄药物。对于需要到医院随访的项目,92%的项目会了解疫区接触史及现场监测体温。对于疫情期间出现的访视延迟,46.97%的项目按照违背方案上报,6.07%的项目不按照或者不确定是否按照违背方案上报。结论:申办方及医疗机构遵守疫情防护基本原则并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注重对受试者的保护,大部分临床试验遵从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伦理原则,尽可能保证临床试验规范有效地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介入导管室护理治疗持续改进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介入导管室护理治疗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1~6月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介入导管室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分析介入导管室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实施前(2017年7~12月)及实施后(2018年1~6月)科室敏感指标检查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实施后科室核心制度落实率、应急预案完整率、分级护理落实率、专科技能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高危药物使用与管理合格率、高危风险评估与应对合格率、危险值报告处理制度落实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施后护理缺陷发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施后患者对就医环境、基础护理、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护理服务质量等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及应用可提高介入导管室护理服务质量,对科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重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内外用药安全总监的工作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13年,美国成立了用药安全总监协会,强调用药安全总监(MSO)为医疗保健团队的组成部分。此后,北美和欧洲部分国家通过相关组织或机构颁布了系列用药安全指南和方案,建立了较为规范的MSO工作模式、内容和流程。MSO发挥了药物安全领导者、药物安全专家、药物安全方案实践者、药物安全研究者和药物安全教育者的作用。借鉴国外MSO模式,我院组成了以药剂科主任和临床药师为成员的具有MSO相似作用的团队,负责全院的用药安全工作,该团队开展了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成为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警戒工作站成员,进行了多学科的药物安全研究,参与了北京市ADR监测中心数据分析,改进了我院药物应急启动预案等。我院用药安全的工作模式为事前预警、实时跟踪和事后反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药防融合工作质量标准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层必须面对的挑战,而坚持医疗管理标准化是面对这一挑战的有力武器。笔者依托所在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防融合工作质量标准,以期为推进特殊时期的药防融合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冠肺炎背景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应急管理模式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后,由于隔离病区环境污染及防护服等导致操作受限等因素,定点收治医院的静脉用药应集中配置。结合现有流程,对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流程进行优化,调整操作台操作模式,优化排班机制,探索并制定"一审五核对"的节点控制流程,以满足COVID-19患者24 h静脉用药需求;结合新冠病毒药物治疗特点,调整处方审核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推行无纸化处方,减少不必要的传播媒介;实行分段式输液配送管理,确保无交叉感染;分级分区管控配置环境,加强药师防护管理,规避人员感染风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本次流程重组及优化构建了COVID-19背景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应急管理模式,保障了COVID-19患者静脉用药需求和安全,救治工作有序进行,为今后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