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鲜农产品营养标签认知及消费意愿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和消费意愿,为推动生鲜农产品营养标签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线上调查收集682份有效问卷,运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营养标签的认知、消费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电商平台是生鲜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预包装和精美包装生鲜农产品需求正逐渐增长,超过75%的消费者购买食品时经常查看营养标签.88.9%的消费者期望生鲜农产品标识营养标签,并关注营养功能声称、糖含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植物化学物等内容,消费者偏好营养成分的定量标注方式和营养成分表的标示形式.不同身份和月收入的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营养标签消费意愿及溢价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异(P<0.05).整体上,有88.56%和91.94%的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营养标签具有不同程度的消费意愿和溢价支付意愿.结论 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营养信息有较强了解需求,期望生鲜农产品标示营养标签并愿意支付溢价,对推动生鲜农产品营养标签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市场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不健康食品电视营销暴露程度及其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 了解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不健康食品电视营销暴露程度及其影响,为不健康食品营销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10月19日至2021年1月17日排除重大节日和假期后随机选取4个工作日和4个非工作日为研究日期,选取3~18岁儿童青少年最喜欢的5个频道为研究频道,共纳入720 h广告并编码分析.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营养素度量模型》对食品分类并判断其健康程度.结果 共监测到13 864个广告,38.8%(5 376个)为食品广告,其中49.9%(2 680个)为不健康食品广告,平均频率为2.00个/(h·频道).广告中占比排前5位的食品依次是12~36个月婴儿配方奶粉(26.7%)、奶酪(16.7%)、休闲零食(12.2%)、奶及奶制品(10.5%)和巧克力及糖果类(6.0%).不健康食品广告最常使用的营销策略是品牌益处声称(96.8%)和营销角色(67.9%).结论 儿童青少年在不健康食品电视营销中的暴露程度较高,不健康食品广告多通过使用品牌益处声称、营销角色等营销策略增加广告的影响力;亟需出台相关政策监管不健康食品电视营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准法规-现状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作为临床病人营养支持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国内外广受关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早在1991年就制定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和声称法典标准(CODEX STAN 180-1991),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也发布了专门针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法律法规或标准.我国于2010年发布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GB25596-2010),2013年发布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29922-2013)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29923-2013).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发布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根据《食品安全法》要求,发布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以指导、规范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与审评工作.综上,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1个规范标准+2个产品标准"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准体系,以及"1个管理办法+6个配套文件"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体系.中国目前严格、完善的标准和管理制度将保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其对临床病人的营养支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运城市中职和高职学生营养标签健康教育意向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中、高职学生有关营养标签的学习意向,提供健康教育适宜途径.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运城市中、高职学生2 159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运城市中、高职学生营养标签知晓率为44.5%.不同学生学习标签的愿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82.6%想了解营养标签知识,女生、高职学生、医学类学生、上过营养课的学生学习愿望较强(x2=26.997,P<0.01;x2 =45.889,P<0.01;x2=12.697,P<0.01;x2=10.369,P<0.01).最期望学习营养标签知识的途径为学校健康教育占26.5%、课堂老师讲解占26.0%.希望学习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比例分别为60.1%、66.8%和75.9%.对营养标签理解主要存在的困惑分别为对营养素概念不清楚的占59.3%,不知道部分营养成分作用的占54.7%,不了解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作用的占54.4%.结论 中、高职学生营养标签知晓率低,但学习营养标签相关知识的愿望较强,需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7大类623种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情况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7大类623种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济南市的各型超市和商品零售点,现场调查或购买符合调查条件的预包装食品,将营养标签等相关信息输入调查表中,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调查的7大类623种预包装食品中,营养标签的标示率为94.1%,标示规范率为95.7%; 进行营养声称的有58份,占9.31%; 进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有71份,占11.40%;营养声称和功能声称频次较高的营养素均为钙.豆制品的强制性标示规范率为100.0%; 谷类制品的营养标签强制性标示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济南市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率和规范性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标示不规范、可选择标示率较低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教育监管,扩大营养标签在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中营养声称使用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中营养声称的标示情况,为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国各地大中型超市采样或拍照,收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信息并录入Excel,对各类食品及各营养成分的营养声称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共纳入5348个样本,营养声称总体标示率为15.22%,标示合格率为100%.各类食品中乳与乳制品中营养声称标示率最高,为26.57%;蛋制品、茶叶及其相关制品标示率为0%.各营养成分中,钙、膳食纤维和铁的实际含量声称标示率最高,高达30%,部分营养成分如生物素、铜和氟的实际标示率为0%.比较声称使用频次较少,主要集中在“减少脂肪”、“增加蛋白质”和“减少钠(盐)”方面.结论 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声称使用较为规范,但企业实际使用率相对较低,且关注的营养成分比较集中.建议在标准修订时考虑营养声称的实用性并进一步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和消费者教育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对中药组方保健食品的几点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保健食品行业是大健康产业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中药组方保健食品超过保健食品申报总数的60%.但是其功能评价的主要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在2018年被废止, 并且其中的27种保健功能均是基于现代医学、营养学理论的表述, 西医药理学的量化功效评价方法, 缺乏体现中医药特色的功能声称和功能评价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 建立符合保健食品定位和中医药理论的中药组方保健食品的评价机制关乎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该文针对此问题从5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 中药组方保健食品的定位如何区别于普通食品和药品, 如何体现中医药特色;第二, 中药组方保健食品与中成药的关系;第三, 中药组方保健食品原料如何科学合理确定;第四, 如何阐释中药组方保健食品功能声称,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功能评价;第五, 中药组方保健食品功能评价与国家其他科技战略的对接.该文对中药组方保健食品从上述5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提出部分个人观点及建议, 期望对主管部门及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已批准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类保健食品现状及监管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3/8/6
已批准的增强免疫力功能声称保健食品在所有声称功能的保健食品中数量排名第1位, 而声称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保健食品中配方含有中药的产品约占2/3.保健食品中允许使用的中药有规定的使用范围, 一般原料的安全性较高, 原料的使用量也不超过文献或法规规定的上限.现行的增强免疫力声称是基于现代药理学、营养学基础上的西医名称提出来的, 免疫力的含义范围广泛, 机制复杂, 对于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中药保健食品更有可能是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分子的多方面发挥增强免疫力的功效.该文首先分析了目前保健食品原料使用情况, 对已批准的保健食品中增强免疫力功能产品情况进行梳理, 对中药类保健食品中增强免疫力功能情况、原料的使用情况、原料配伍数量统计分析, 再从技术审评和监督管理角度对产品配方、安全性、保健功能、质量控制、生产工艺等多方面深入分析, 然后从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和未来对中药类保健食品需求的角度, 提出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类保健食品注册和监管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中医和法学对保健食品功能声称和证明标准的思考与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3/8/6
当前,中药类保健食品占保健食品申报总数的一半以上,但是现行的27种功能声称均是基于现代医学、营养学的描述,缺乏中医类功能声称,严重限制了中药类保健食品的发展,因此,制定中医类保健功能声称对于保健食品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中医理念和法学证明标准,从如何制定功能声称、功能声称与中药治疗功效的区别、功能声称的调整方式、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期望能够为主管部门及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第41届营养与特殊膳食食品法典委员会会议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一、会议总体情况第41届营养与特殊膳食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Committee on Nutrition and Foods for Special Dietary Uses,CCNFSDU)于2019年11月24 ~ 29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召开,本次会议由德国联邦政府举办,来自73个成员国、1个成员组织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食物环境卫生署等单位共12位代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主要对较大婴儿及幼儿配方食品标准(Codex Stan 156-1987)修订、即食治疗食品(ready-touse therapeutic foods,RUTF)指南、无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TFA)声称、生物强化(biofortification)定义、基于较大婴儿和幼儿需要量的营养素参考值(NRVs-R)文件、食品和膳食补充剂中益生菌指南、建立营养概况(nutrient profile)一般准则等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