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美格鲁肽改善棕榈酸诱导C2C12骨骼肌细胞萎缩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司美格鲁肽改善棕榈酸诱导C2C12骨骼肌细胞萎缩的机制。方法:C2C12细胞分为对照组、0.5 mmol/L棕榈酸组、0.5 mmol/L棕榈酸+15 nmol/L司美格鲁肽组、0.5 mmol/L棕榈酸+90 nmol/L司美格鲁肽组及0.5 mmol/L棕榈酸+900 nmol/L司美格鲁肽组,CCK-8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2-NBDG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葡萄糖摄取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肌管直径,Western印迹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Ⅲ型纤维连接蛋白结构域5(FNDC-5)、肌球蛋白重链(MHC)、肌细胞生成素(MyoG)、肌肉萎缩盒F基因(Atrogin-1)及肌肉环状指基因1(MuRF-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棕榈酸组细胞存活率及葡萄糖摄取均明显降低,肌管直径减小,p-Akt、GLUT4、FNDC-5、MHC及Myo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Atrogin-1及MuRF-1表达显著升高(均 P<0.05),15、90和900 nmol/L司美格鲁肽增加细胞存活率、葡萄糖摄取和肌管直径,以及p-Akt、GLUT4、FNDC-5、MHC和MyoG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trogin-1及MuRF-1蛋白表达(均 P<0.05)。 结论:司美格鲁肽可改善棕榈酸诱导的C2C12细胞胰岛素抵抗,并通过促进肌细胞合成、抑制肌细胞降解,改善肌细胞萎缩,FNDC-5可能参与其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美国糖尿病学会/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共识:解读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与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EASD)在2022年8月更新发布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共识。本共识基于最新的循证学依据对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提出15条专家推荐以及9条实操要点,结合流程图,对成人非妊娠2型糖尿病的血糖管理进行阐述、修订与内容增补,重点强调了身体活动行为干预(包括睡眠)、体重管理以及降糖药的选择。其中,重新审视了胰岛素在血糖管理中的地位,更新了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心肾保护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海马突触可塑性及脂联素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海马突触可塑性及脂联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和高脂饮食组,以5周的高脂饮食联合腹腔灌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喂养高脂饮食组大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糖尿病组(DC组)和糖尿病有氧运动组(DM组)。并对DM组大鼠实施了8周有氧跑台锻炼。8周后,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血清相关指标,用高尔基染色观察分析海马区突触的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脂联素、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及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突触后致密物(PSD-95)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8周有氧运动后降低( F=69.248、7.017,均 P<0.01),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在8周有氧运动后升高( F=14.315、6.740,均 P<0.05)。海马高尔基染色海马CA3区树突棘数量( F=9.307, P=0.001)、树突棘密度( F=6.734, P=0.008)增加。糖尿病大鼠逃避潜伏期在8周有氧运动后降低( F=13.934, 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 F=5.864, P=0.023)。糖尿病大鼠海马PSD-95、SYN、脂联素、p-AMPK、GLUT4蛋白表达水在平8周有氧运动后显著增加( F=5.415、15.137、9.687、9.298、27.761,均 P<0.05)。 结论:8周有氧运动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运动诱导大鼠海马脂联素/AMPK/GLUT4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其海马突触可塑性增强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改性柑橘果胶对兔关节软骨细胞糖酵解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改性柑橘果胶(MCP)对兔关节软骨细胞的糖酵解代谢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至第3代后,分别用含0、500 μg/ml MCP的培养液(MCP0和MCP500)培养3 d,设MCP0为对照组;连续传代培养软骨细胞,每代软骨细胞分别以MCP0和MCP500培养3 d;以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处理软骨细胞1 d后,再分别用MCP0和MCP500培养3 d。以2-脱氧-葡萄糖(2DG)处理软骨细胞1 d后,再分别用MCP0和MCP500培养3 d;于培养3 d后,通过CCK-8方法检测软骨细胞的相对增殖情况;利用葡萄糖和乳酸检测试剂盒测定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考察连续传代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α1(COL2A1)合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软骨细胞的 COL2A1、蛋白聚糖( ACAN)、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 SOX9)、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 Glut-1)、丙酮酸激酶M2( PKM2)、乳酸脱氢酶A( LDHA)和葡萄糖转运蛋白-3( Glut-3)的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P处理提高了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上调了 ACAN、 HIF-1α、 Glut-1和 PKM2的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连续传代过程中,MCP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维持软骨细胞的表型,上调 COL2A1、 ACAN、 SOX9、 HIF-1α、 Glut-1、P KM2和 LDHA的基因表达,提高软骨细胞COL2A1合成量和乳酸生成量;在经IL-β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MCP处理提高了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上调了 COL2A1、 ACAN、 HIF-1α和 Glut-1的基因表达。在经2DG处理后,MCP处理提高了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上调 SOX9、 HIF-1α、 PKM2和 Glut-3的基因表达。 结论:MCP能够增强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能力,提高软骨细胞糖酵解代谢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达格列净治疗儿童伴蛋白尿的遗传性肾脏病的短期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达格列净治疗儿童伴有蛋白尿的遗传性肾脏病的短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23例遗传性肾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给予达格列净治疗,体重≤30 kg患儿5 mg/d,体重>30 kg起始剂量5 mg/d,1周后增至10 mg/d。治疗期间同时服用稳定剂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原发疾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蛋白及随访情况等临床指标变化。主要结局指标为治疗12(±2)周时24 h尿蛋白变化,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治疗24(±2)周时24 h尿蛋白、12(±2)周和24(±2)周时eGFR变化等。使用混合线性模型比较结局指标变化。结果:23例患儿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0.8±2.9)岁。原发疾病包括Alport综合征12例、Dent病5例、蛋白尿4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主要结局指标显示24 h尿蛋白在治疗12(±2)周时与基线相比降低[1.75(1.46,2.20)比1.84(1.14,2.54)g/m 2, P<0.05]。次要结局指标显示24 h尿蛋白在24(±2)周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eGFR在治疗12(±2)周时较基线轻度降低[(107±21)比(112±28)ml/(min·1.73m 2), P<0.05],24(±2)周时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血白蛋白在治疗12(±2)、24(±2)周时均较基线升高[(39±8)、(38±7)比(37±8)g/L,均 P<0.05]。研究期间无低血糖事件发生。 结论:达格列净可短期内改善伴有蛋白尿的遗传性肾脏病患儿尿蛋白及血白蛋白水平,无低血糖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过表达lncRNA ATG16L2-211通过促进lncRNA GAS6-AS1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TG16L2-211在肺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研究其对肺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实验室研究。GEPIA在线数据库分析ATG16L2-21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ATG16L2-211在肺腺癌细胞株(H1650、A549、H1975、H1299)中的表达情况。将ATG16L2-211序列和阴性对照序列转入H1650细胞,分别标记为ATG16L2-211组和阴性对照组。CCK-8法检测H1650细胞活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1650细胞迁移。GEPIA在线数据库分析ATG16L2-211相关性较高的基因。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ATG16L2-211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ATG16L2-211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组织( t=48.12, P<0.001)。ATG16L2-211在肺腺癌细胞株中表达均低于正常肺泡上皮细胞( P值均<0.05),H1650细胞中ATG16L2-211表达最低( F=13.79, P<0.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从2 d开始至5 d ATG16L2-211组H1650细胞增殖活力均降低( P值均<0.05)。阴性对照组和ATG16L2-211组划痕愈合率为(72.15±6.23)%和(21.54±4.08)%,ATG16L2-211组H1650细胞迁移能力降低( t=6.79, P=0.001)。肺腺癌组织中ATG16L2-211和GAS6-AS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0.60, P<0.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ATG16L2-211组H1650细胞中GAS6-AS1表达增加( t=3.37, P=0.015),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表达降低( t=4.33, P=0.005),转化生长因子β 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降低。 结论:ATG16L2-211在肺腺癌组织及细胞株中低表达,上调ATG16L2-211能通过促进GAS6-AS1表达发挥抑制肺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达格列净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随机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0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达格列净组和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测定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 Aβ) 40、Aβ42水平。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2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依据MoCA评分将达格列净组患者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与非MCI亚组。采用 t检验、 χ2检验、 Mann- Whitney U检验对各组间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达格列净组MMSE和MoCA评分、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血浆Aβ40水平均显著升高(均 P<0.05),MCI发病率、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血浆Aβ42水平、Aβ42/Aβ40比值均显著降低(均 P<0.05)。达格列净组进一步分为MCI和非MCI亚组,与MCI亚组相比,非MCI亚组患者达格列净总疗程显著增高( P<0.05),年龄、收缩压、空腹C肽、HOMA-IR均显著降低(均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达格列净总疗程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 OR=0.322,95% CI 0.150~0.692, P=0.004 ),年龄和HOMA-IR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OR=1.109,95% CI 1.014~1.212, P=0.023; OR=3.376, 95% CI 1.276~8.931, P=0.014)。 结论:达格列净可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并显著降低MCI患病率,可能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SLC2A1基因新发变异导致葡萄糖转运体I缺陷综合征患儿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男,汉族,2个月11天,系第一胎第一产,否认出生窒息及头部外伤史,近期无疫苗接种史。因"间断抽搐4小时"由外院转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先后入住PICU和小儿神经内科)。患儿抽搐表现为发作性的双眼凝视、唇面部发绀并伴有意识丧失,单次持续1分钟可自行缓解,间隔约半小时发作一次。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嗜睡,精神反应差,全身皮肤稍黄染发花,口唇发绀,咽部充血,颈软无抵抗,四肢肢端循环欠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致正常;生化检查提示肝酶、心肌酶谱及胆红素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8 U/L(参考范围:8~42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75 U/L(参考范围:22~59 U/L),总胆红素44.3 μmol/L(参考范围:5.0~21.0 μmol/L),直接胆红素8.6 μmol/L(参考范围:0~3.4 μmol/L),间接胆红素35.7 μmol/L(参考范围:1.7~17.3 μmol/L),总蛋白59.4 g/L(参考范围:58~76 g/L),肌酸激酶同功酶活性48.48 U/L(参考范围:0~19 U/L),α-羟基丁酸脱氢酶285 U/L(参考范围:72~182 U/L);动脉血气分析提示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免疫功能全套示补体C3(0.59 g/L)和C4(0.08 g/L)偏低;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多次检测均有显著的葡萄糖降低,其中最后一次CSF葡萄糖与同步血糖比值为0.19。影像学及心/脑电检查:头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示双侧颞部硬脑膜强化(非连续性,条状)( 图1A),心脏超声示房间隔水平过隔血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小鼠肾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高氧环境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小鼠肾脏代谢物的影响,了解病理性视网膜血管新生和肾损伤之间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健康SPF级C57/B6J新生小鼠随机分为OIR组与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小鼠自出生后标准饲养至第7天(P7),OIR组小鼠和母鼠置于(75±2)%的高氧箱中饲养至P12,然后正常饲养;正常对照组一直在正常环境下饲养。各组小鼠在饲养P17时采用二氧化碳安乐死,取视网膜组织铺片并行血管异凝集素(IB4)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中央无灌注区及病理性新生血管情况;另取小鼠肾组织进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取其对应小鼠的全血进行抗凝处理,通过离心沉淀,获得不含细胞成分的血浆,对血浆进行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使用代谢组学数据处理软件Progenesis QI v2.3对质谱信息进行解析,用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DA)来区分各组间代谢轮廓的总体差异,比较2个组间代谢物的倍数变化。以变量权重值>1且 P<0.05为条件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基于KEGG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视网膜铺片IB4染色结果显示,P17时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血管分布均匀;OIR组小鼠视网膜周边血管迂曲、紊乱,中央可见大面积无灌注区域形成,在视网膜无灌注区和血管区交界处形成大量新生血管簇,呈强荧光染色。OIR组小鼠视网膜无灌注区相对面积为(25.16±3.50)%,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的(0.6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07, P<0.001)。OPLS-DA模型参数R2X cum、解释率R2Y cum、和预测率Q2 cum分别为0.578、0.978和0.857,表明OPLS-DA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共筛选鉴定到26个主要的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表达17个,下调表达9个,包括甘油磷脂类化合物[PC 20∶4(5Z,8Z,11Z,14Z)/0∶0、PC 22∶6(4Z,7Z,10Z,13Z,16Z,19Z)/0∶0、PC 14∶1(9Z)/20∶2(11Z,14Z)、PE P-18∶0/20∶4(6E,8Z,11Z,14Z)(5OH[S])]、氨基酸类代谢物(精氨酸、鸟氨酸、哌可酸和羟基赖氨酸)、嘌呤类(鸟嘌呤、次黄嘌呤、羟嘌醇)和脂肪酸类(15-棕榈酸甲酯、2,6,8,12-Tetramethyl-2,4-tridecadien-1-ol)等。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ABC转运蛋白(L-精氨酸、牛磺酸、肌醇、腺苷、N-乙酰基-D-氨基葡萄糖、L-谷氨酰胺)、氨酰-tRNA生物合成(L-异亮氨酸、L-脯氨酸、L-精氨酸、L-组氨酸、L-谷氨酰胺)、精氨酸生物合成(L-精氨酸、L-鸟氨酸、L-谷氨酰胺)等代谢通路。血浆的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差异的氨基酸类代谢产物主要富集于氨酰-tRNA生物合成、精氨酸生物合成代谢以及ABC转运蛋白等代谢通路。 结论:OIR小鼠的ABC转运蛋白、氨酰-tRNA生物合成、精氨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可能参与了肾损伤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的病理变化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黄连素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抗凋亡和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高糖培养大鼠离体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Sprague Dawley(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10 μmol/L黄连素组和高糖+25 μmol/L黄连素组,正常对照组和高糖组细胞分别采用5 mmol/L葡萄糖和25 mmol/L葡萄糖培养,后2个组分别采用25 mmol/L葡萄糖+相应浓度黄连素处理,培养后72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环氧合酶2(COX-2),L-谷氨酸-L-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质中GLAST、镁离子依赖的蛋白磷酸酶1A(PPM1A)、核因子-κB(NF-κB)和cleaved caspase-3及细胞核中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10 μmol/L黄连素组和高糖+25 μmol/L黄连素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7±0.21)%、(17.67±1.17)%、(10.60±0.17)%和(5.57±0.35)%,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75.97, P<0.01),其中高糖组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高糖+10 μmol/L黄连素组和高糖+25 μmol/L黄连素组细胞凋亡率较高糖组明显降低,高糖+25 μmol/L黄连素组较高糖+10 μmol/L黄连素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各组细胞中TNF-α、IL-8、COX-2质量浓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28.36、35.88、41.59,均 P<0.01),其中高糖组细胞中TNF-α、IL-8和COX-2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10 μmol/L黄连素组和高糖+25 μmol/L黄连素组细胞中TNF-α和COX-2质量浓度明显低于高糖组,高糖+25 μmol/L黄连素组细胞中TNF-α和IL-8浓度明显低于高糖+10 μmol/L黄连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各组间Müller细胞中GLA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68.60, P<0.01),其中高糖组GLA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高糖+10 μmol/L黄连素组和高糖+25 μmol/L黄连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各组Müller细胞质中GLAST、PPM1A、cleaved caspase-3和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细胞核中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35.20、156.98、80.96、128.07、47.36,均 P<0.01),其中高糖组Müller细胞质中GLAST、PPM1A和NF-κ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高糖+10 μmol/L黄连素组和高糖+25 μmol/L黄连素组,细胞质中cleaved caspase-3和细胞核中NF-κ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10 μmol/L黄连素组和高糖+25 μmol/L黄连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高糖可诱导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发生凋亡及炎症反应,而黄连素能有效抑制高糖诱发的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核易位和转录活性,从而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来发挥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