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控制容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是否存在认知控制容量(capacity of cognitive control,CCC)的改变,以及CSVD患者认知控制容量与其他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评估CCC预测CSVD发生的价值。方法:共纳入21例符合条件的CSVD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采用多数刺激掩蔽任务(the majority function task-masked,MFT-M)测量认知控制容量,同时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言语流畅性测试(verbal fluency test,VFT )、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试(Chinese 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CAVLT)、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SDMT)、数字广度(digital span,DS)、Stroop色词测验(Stroop color word test,SCWT)、彩色数字连线测验(color trail test,CTT)和修订版波士顿命名测验(modified Boston naming test,Modified BNT)。比较CSVD组和对照组各项认知功能,在CSVD患者中分析CCC与其他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CC对CSVD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CSVD组CCC低于正常对照组[(2.97±0.72)bps,(3.53±0.62)bps, t=-2.704, P=0.01]。CSVD组和正常对照组在MoCA[(22.24±4.58)分,(24.86±2.42)分, t=-2.334, P=0.026]、VFT-动物[12(6)分,15(6)分, Z=-2.965, P=0.003]、VFT-蔬菜水果[(13.79±3.81)分,(18.27±4.13)分, t=-3.592, P=0.001]、CAVLT-瞬时回忆[(7.45±2.18)分,(9.11±2.08)分, t=-2.502, P=0.017]、CAVLT-短时延迟[(7.20±3.32)分,(10.76±3.08)分, t=-3.564, P=0.001]、CAVLT-长时延迟[(7.30±3.16)分,(10.29±3.18)分, t=-3.012, P=0.005]、SDMT[(15.95±5.49)分,(23.41±12.73)分, t=-2.513, P=0.018]、CTT-A [85.17(42.60)分,55.50(52.65)分, Z=-2.965, P=0.003]、CTT-B[(200.69±71.35)分,(132.44±53.66)分, t=3.556, P=0.001]、CTT干扰指数[(104.13±53.31)分,(65.20±35.98)分, t=2.819, P=0.007]评分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VFT-水开头词语[(3.68±2.63)分,(5.44±2.71)分, t=-1.940, P=0.061]、CAVLT-再认[14(3)分,14(4)分, Z=-0.524, P=0.601]、DS-正序[7.0(3.0)分,5.5(2.0)分, Z=-0.152, P=0.880]、DS-倒序[4(1)分,4(2)分, Z=-1.044, P=0.297]、SCWT干扰指数[(9.50±9.28)分,(5.94±10.47)分, t=1.123, P=0.268]、Modified BNT[14(3)分,13.5(3)分, Z=-0.727, P=0.4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VD患者CCC与MoCA评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r=0.551, P=0.010)。CSVD患者CCC与DS-正序( r=0.532, P=0.013)、SCWT干扰指数( r=-0.487, P=0.040)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认知控制容量可以预测CSVD的发生[ B=-1.318, P=0.019, OR=0.268,95% CI (0.089~0.808)]。 结论:CSVD患者的认知控制容量较正常人显著下降,CSVD患者的认知控制容量与整体认知显著相关。CCC与CSV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CCC可以预测CSVD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储尿期大脑功能连接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NOAB)患者膀胱储尿期大脑中枢控尿区域及其相关的功能连接。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选取北京博爱医院就诊的NOAB患者。纳入标准:①存在明确的神经系统原发病(除外脑部疾病和脊髓发育异常),选择脊髓损伤(Asia评级C级)、能够随意排尿的患者,主诉为尿急、尿频、急迫性尿失禁等OAB症状;②记录3 d排尿日记,24 h排尿次数≥8次,残余尿量≤100 ml;③尿动力学检查提示逼尿肌过度活动。排除标准:①有泌尿系肿瘤、结石、感染等疾病者;②不能进行MRI检查者;③存在认知障碍不能配合者;④留置导尿、膀胱造瘘者;⑤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时,头部活动超过1.5 mm和1.5°。在受试者膀胱空虚时和强烈尿意时分别进行脑部rs-fMRI扫描,第1次扫描后饮水500~1 000 ml,两次扫描间隔时间为20~40 min。采用MATLAB、SPM8、DPABI等数据处理、图像分析软件,分析两种状态下患者大脑血液灌注差异。rs-fMRI扫描的主要观察数据包括:①大脑兴奋区域和抑制区域;②激活区域峰值点坐标X、Y、Z值;③激活区域体积;④区域的关系连接情况。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分析rs-fMRI扫描中有明显激活的功能区域,做为感兴趣区域(ROI)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FC)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NOAB患者20例,年龄(30.2±4.3)岁,均为右利手。第1次扫描前检查所有受试者的残余尿量均<10 ml,排尿感评分为0分。第2次扫描前测量膀胱容量为(203.7±41.8)m1,排尿感评分为(7.1±0.5)分。NOAB患者储尿期,大脑兴奋性激活区域为左侧眶部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抑制性激活区域为右侧中央前回。将此4个激活区域的峰值点做为ROI种子点进行全脑FC分析,发现控尿区域与额叶、顶叶、扣带回、颞叶、豆状核、岛叶、角回、海马旁回、中央前后回均存在相关性。结论:NOAB患者的脑激活区域主要在右侧额叶,抑制区域在右侧中央前回。NOAB患者额叶、中央回的兴奋及抑制性连接均有增加,岛叶的兴奋及抑制性连接明显减少,海马旁回兴奋及抑制性连接有所减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rs-fNIRS同步尿动力学监测的OAB患者前额叶内部功能连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检测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前额叶皮层(PFC)内部功能连接(FC)的异常情况,探讨OAB的中枢发病机制。方法:2020年8—12月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OAB患者(OAB组)和同期健康受试者(HC组)进行研究。OAB组纳入标准:符合国际尿控协会(ICS)OAB诊断标准,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排除标准:有其他引起下尿路症状的明确原因(如反复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膀胱肿瘤、外科手术史、前列腺增生、神经系统疾病等),尿潴留(残余尿量>150 ml),妊娠或哺乳期,各系统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存在认知障碍不能配合者。HC组纳入标准:无下尿路症状,记录3 d排尿日记(每次排尿量200~400 ml),24 h排尿量1500~3000 ml,24 h排尿次数<8次,夜尿次数≤1次,无漏尿;排除标准:有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相关疾病,全身各系统重大疾病(如心脏病、肿瘤、糖尿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口服药物或尿路感染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妊娠期或月经期。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前额静息态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rs-fNIRS)扫描同步尿动力学监测,分别在膀胱空虚状态和强烈尿意/尿动力学检查提示逼尿肌过度活动(DO)时进行两次rs-fNIRS扫描。计算22个通道时间序列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 r值)做为脑功能连接(FC)值,得到每例受试者的22×22 FC矩阵。比较HC组膀胱空虚与强烈尿意时的FC值差异,以及HC组与OAB组FC值的差异。 结果:本研究OAB组纳入7例患者,男1例,女6例;平均年龄(47.6±16.0)岁;均为右利手;受教育年限(11.9±3.2)年;3 d排尿日记中24 h排尿次数11(9~21)次,次均排尿量(172.6±83.4)ml,24h尿失禁次数1(0~5.3)次,24 h尿急次数7(4~20)次,残余尿量<10 ml;OABSS 10(8~12)分;尿动力检查中初感尿意膀胱容量(127.7±52.4)ml,最大膀胱测压容量(192.0±93.8)ml,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32(17~95)cmH 2O(1 cmH 2O=0.098 kPa);第2次扫描时尿急程度评分(8.1±0.7)分。HC组纳入13例健康人,男3例,女10例;平均年龄(49.9±9.2)岁;均为右利手;受教育年限(10.4±3.4)年;3 d排尿日记中24 h排尿次数6(5~7)次,次均排尿量(373.5±41.7)ml,24 h尿失禁次数0次,24 h尿急次数0次,残余尿量<10 ml;OABSS 0分;尿动力检查初感尿意膀胱容量(209.9±44.1)ml,最大膀胱测压容量(432.6±76.5)ml,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5(2~13)cmH 2O;第2次扫描时尿急程度评分(7.9±0.9)分。两组的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利手、第2次扫描时尿急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OAB组的OABSS、3 d排尿日记参数(排尿次数/24h、尿失禁次数/24h、尿急次数/24h)和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均显著大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OAB组的次均排尿量、初感尿意膀胱容量和最大膀胱测压容量均显著小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在膀胱充盈至强烈尿意过程中,HC组尿动力学监测显示逼尿肌压力平稳,未出现DO,OAB组6例出现DO。与膀胱空虚状态相比,HC组强烈尿意时PFC内部的FC显著增强的范围涉及5个Brodmann脑区(BA)和13条边,分别为BA9[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和右侧DLPFC]、BA10(左侧额极和右侧额极)、BA44(左侧布洛卡区岛盖部)、BA45(左侧三角部)、BA46(左侧DLPFC:);FC显著减弱的区域涉及3个BA和2条边,分别为BA9(左侧DLPFC)、BA10(左侧额极和右侧额极)、BA46(右侧DLPFC)。膀胱空虚状态下,OAB组和HC组间PFC内部的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强烈尿意状态下,OAB组PFC内部的FC矩阵有显著异常( P<0.05)。与HC组相比,OAB组PFC内部的FC显著增强的范围涉及4个BA和4条边,分别为BA9(右侧DLPFC和左侧DLPFC)、BA10(右侧额极)、BA45(左侧三角部)、BA46(右侧DLPFC);FC显著减弱的区域涉及3个BA和4条边,分别为BA9(右侧DLPFC和左侧DLPFC)、BA10(左侧额极)和BA46(左侧DLPFC)。 结论:OAB患者的PFC内部的FC与健康人群相比有显著异常,这可能引起PFC内部功能"协同失调",导致额叶功能障碍,累及感觉整合、动机驱动、情绪控制以及决策是否排尿等方面,从而导致尿控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急、尿频甚至急迫性尿失禁等OAB的典型临床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K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我国非透析CKD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79.8%,但降压治疗达标率低。高血压是CKD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CKD进展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重视CKD患者的血压管理。随着新的临床证据不断出现,国际上关于CKD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血压控制的靶目标值也在进行调整,总体上血压控制趋于更加严格。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的《2021 KDIGO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管理》建议,使用标准化的诊室血压测量的条件下,高血压和CKD的成人在能耐受的情况下,目标SBP<120 mmHg(1 mmHg=0.133 kPa)。但这一靶目标不适用于肾移植和透析患者。调整血压控制的靶目标的原因是基于严格血压控制的心血管保护作用、降低死亡风险及潜在的认知获益,尚无证据支持SBP<120 mmHg的肾脏保护作用,但对于伴有蛋白尿和长时间随访的患者可能具有意义。CKD患者高血压的发生机制涉及:(1)钠排泄减少;(2)肾素产生增加;(3)交感神经系统兴奋;(4)内皮功能紊乱。这些因素导致钠水潴留容量负荷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动脉壁僵硬度增加。针对这些机制的治疗,首先是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低盐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饮食多样、限制饮酒量或不饮酒、戒烟、调整心理状态。这是降压治疗的基础,作用不容小觑。药物治疗的选择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hibitor,RASi)[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s,ARB)]、利尿剂[包括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mineralocorticoid-receptor antagonists,MRAs)]、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GLT2i)。推荐对于高血压、CKD和蛋白尿增加的患者,无论是否伴有糖尿病,均开始使用RASi治疗,推荐的原因是,与安慰剂及活性药物相比,ACEi和ARB能显著降低肾衰竭、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风险,但应注意监测肾功能和血钾,避免ACEi、ARB和直接肾素抑制剂联合治疗。新一代的MRAs和SGLT2i除降压之外有靶器官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超负荷、高血压、电解质紊乱、骨矿物质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均与其饮食摄入息息相关,因此,做好透析患者的饮食和营养管理十分重要.本研究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从主观角度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下透析患者对饮食调整的经历和看法,通过质性研究揭示影响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的本质原因,以期为具体化个性化地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021年11-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访谈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访谈收集资料,并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为感知威胁、感知障碍、自我效能及成功经验和外部因素.感知威胁影响透析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尤其是感知严重性.感知障碍因素包括主观障碍和客观障碍,主观障碍与饮食建议、饮食习惯和观念、患者体验等有关,共病情况、社交和外出聚餐场合等是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客观障碍.自我效能及成功经验包括树立信念、自我饮食调整、饮食控制习惯养成和坚持运动.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支持和其他社会因素.结论 血透患者对饮食调整行为的感受和认知是十分复杂的,其饮食行为依从性受多因素影响.提高患者的感知威胁、减少障碍因素、提高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将有利于提高透析患者的饮食行为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肺保护性通气方案对老年原发性肺癌单肺通气患者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方案对老年原发性肺癌单肺通气患者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无锡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和江阴市中医院三家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容量控制通气策略,观察组给予容量控制通气结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抽取两组患者单肺通气前后及术后静脉血,测定血清炎性因子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浓度,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采用旁气流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呼吸力学参数指标,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法评价认知功能,同时记录术后发生谵妄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T2、T3时点呼吸力学参数指标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Raw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T2~T4时点观察组血气分析参数指标氧分压(PaO2)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点观察组 IL-6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点观察组MMSE评分和谵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原发性肺癌单肺通气患者脑组织炎性反应有重要影响,可有效降低单肺通气时气道压力及阻力,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瑞芬太尼对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氧代谢以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对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氧代谢以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对两组患者AHH前(T0)、AHH后(T1)、降压前(T2)、降压后30 min(T3)、动脉瘤夹闭术后5 min(T4)等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进行记录,在T2-T4时间点对颈内静脉球部血、桡动脉血两处位置的动、静脉血氧饱和度(SAO2、Sjv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静脉血氧分压(PjvO2)进行统计,计算动脉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氧含量(CjvO2)、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颈内静脉球部动脉乳酸差(VADL)和脑氧摄取率(CERO2).在术前、术后3d、术后7d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相对于T2时间点,在T3、T4时间点,两组患者MAP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HR显著升高,研究组患者HR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SaO2均为100.00%,在T3、T4时间点研究组SjvO2、CjvO2显著高于T2时间点,且较对照组患者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a-jvO2、CERO2显著低于T2时间点,且较对照组患者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CaO2、PjvO2、VAD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d、术后7d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7d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高于术后3d的MMSE评分(P<0.05).结论:瑞芬太尼对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能够有效维持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还可以对脑氧代谢率进行有效控制,相对于硝酸甘油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瑞芬太尼优势较为明显,但对于认知功能无明显的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型糖尿病患者工作记忆损伤特点、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往往存在多领域的认知功能损伤,工作记忆(WM)是人类高级认知活动的核心,一旦损伤将带来一系列认知问题,妨碍患者自我管理疾病.T2DM患者WM损伤包括WM容量损伤及语音回路损伤、视空间模板损伤,体现在额叶、顶叶、扣带回、岛叶、尾状核及海马/海马旁区等脑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激活增加或减弱.T2DM患者WM损伤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水平、结合珠蛋白遗传表现型、病程、疾病控制水平、经济水平、种族、年龄等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AHH联合CH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MMSE评分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应用6%羟乙基淀粉130/0.4行AHH,输注量为全身血容量的20%,同时静脉泵入硝普钠进行CH,速度为1 μg · kg-1 · min-1,控制平均动脉压(MAP)在65~75 mmHg.对照组不进行AHH和CH.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量及尿量;观察2组患者术前、手术进行后1 h、术毕及术后12 h的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于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 d对2组患者进行MMSE评分和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测定.结果:①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血输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术毕时MAP较术前降低(P<0.05),手术开始后1 h时CVP较术前及对照组升高(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③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1 d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P< 0.05),术后3 d有所恢复.2组术后1 d和术后3 d的S-100β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HH联合CH可明显减少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血输注量,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25 ~ 5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18~27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常规组(A组)、4 cmH2O PEEP组(B组)和8 cmH2O PEEP组(C组).B组和C组气腹开始后头低脚高位5 min时分别给予PEEP 4和8 cmH2O进行通气.使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T7 ml/kg,吸入氧浓度50%,吸呼比1∶2.于气管插管后5 min(T0)、气腹开始后头低脚高位5、15和30 min(T1-3)和气腹结束后平卧位5 min(T4)时,采桡动脉血样测定PaCO2和PaO2;于上述时点记录气道峰压(Ppeak),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dyn),采用超声仪测量视神经鞘直径.于术前1d和术后7d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估认知功能,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T1-4时Ppeak升高,T2时PaO2升高,C组T1-4时Ppeak和PaO2升高,T12时Cdyn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T4时Ppeak升高,T2时Cdyn升高(P<0.05).3组间各时点神经鞘直径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7d时均未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结论 不同PEEP通气不会导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颅内压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