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动性高血糖和持续性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观察波动性高血糖和持续性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诊断的112例T2DM患者,根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分为持续性高血糖组(52例)与波动性高血糖组(60例),评估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结果 波动性高血糖组较持续性高血糖组2 h血糖、2 h胰岛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升高(P<0.05),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踝肱指数(ABI)明显降低(P<0.05);冠心病[30.0%(18 例)vs.13.5%(7 例),x2=4.394,P=0.036]和脑梗死发生率[26.7%(16 例)vs.11.5%(6 例),x2=4.039,P=0.044]增高,糖尿病肾病[10.0%(6 例)vs.25.0%(13 例),x2=4.450,P=0.035]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8.3%(5例)vs.23.1%(12例),x2=4.703,P=0.030]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血管并发症影响因素为2 h血糖、2 h胰岛素、MAGE>3.9 mmol/L、肱动脉EDD(P<0.05);微血管并发症影响因素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MAGE≤3.9 mmol/L、hs-CRP(P<0.05).结论 波动性高血糖对T2DM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影响更明显,可能与内皮功能受损有关,而持续性高血糖对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影响更显著,可能与炎性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复发性巨大眼眶孤立性纤维瘤一例护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梭形细胞肿瘤,即使在国外也多以个案报道[1,2]。SFT好发于胸膜,但近年来研究表明SFT在纵隔、上呼吸道、腹膜、鼻腔及眼眶等部位也有发生[3]。SFT具有高血管性的特征,复发性的SFT尤为显著,有多个大的供血血管,如果不采取术前措施,切除时可能会因大出血而危及生命[4,5],因此采用传统的眶切除术或颅骨切除术将会有不受控制的出血和残留肿瘤的风险。动脉栓塞术可将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阻断从而起到止血和组织坏死的作用,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肿瘤总切除术成功率[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2021年3月收治1例复发巨大眼眶内SFT患者,经过多学科救治和精心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入院后第7天好转出院。随访35个月,患者预后良好。该患者成功经眼动脉栓塞术阻断眼部供血治疗复发性、巨大眼眶SFT,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相关性卒中的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房颤动类型,患病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其并发症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表现类型。目前对于心房颤动相关性卒中的治疗原则包括急性时间窗内的血管再通治疗和预防卒中复发治疗,其中抗凝药物是预防卒中复发治疗的首选,但接受血管再通治疗的心房颤动相关性卒中患者早期抗凝治疗最佳时间尚无具体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乙酰左旋肉碱在缺氧条件下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19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使用缺氧模型探究乙酰左旋肉碱(ALCAR)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活力、形态完整性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第一组实验通过暴露ARPE-19细胞培养物于不同浓度确定最佳CoCl2剂量.建立五组ARPE-19细胞培养物,包括对照组,假手术组(200 μM CoCl2)和分别接受1、10、100 mM ALCAR 联合 200 μM CoCl2 组,以评估 ALCAR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MTT法测量细胞活力.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ARPE-19细胞分泌VEGF和HIF-1α的水平.结果:ARPE-19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的CoCl2中,以创建缺氧模型.然而,暴露于浓度为200μMCoCl2时,细胞活力显著降低至83%.ALCAR在1 mM和10 mM浓度下可增加细胞活力,而最大浓度(100 mM)没有额外效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浓度为1 mM和10 mM ALCAR组的细胞活力显著更高(P=0.041、0.019).细胞活力和形态不受最大剂量ALCAR(100 mM)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10 mM ALCAR组VEGF和HIF-1α水平显著降低(P=0.013、0.033).结论:ALCAR是可行的治疗选择,可为视网膜疾病开辟新的治疗途径,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特别相关.然而,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明确定义其确切机制,以期充分阐明ALCAR对抗视网膜疾病的应用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富血供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临床影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富血供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eiomyomatosis peritonealis disseminata,LPD)的临床影像特征,提高对富血供LPD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收集 2018 年 7 月至 2020 年 10 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 4 例富血供LPD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治方法、术前影像学表现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4 例患者均有子宫肌瘤手术史,术前 4 例患者均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平扫及增强扫描,1 例加做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及 3D打印.影像学表现呈多发实性结节及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瘤内及瘤周可见迂曲扩张畸形的血管,且瘤体越大越明显.4 例术前CT均误诊.4 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 3 例行开腹肿瘤切除,1 例行腹腔镜下肿瘤切除,肿瘤位于腹盆腔、大网膜、肠系膜或阔韧带、骶韧带等处.结论 术前影像学检查可以准确判断富血供LPD的范围及供血血管,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遗传基因的烟雾病与烟雾综合征生物信息学分析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库中已鉴定并发表的疾病危险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的病理发生机制。方法:在PubMed等公共数据库搜索烟雾病、烟雾综合征基因相关研究,整理已鉴定并发表的疾病相关危险基因。借助网络工具,在基因本体数据库(包括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基因集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结果:本研究纳入53篇烟雾病研究文献,鉴定126个烟雾病相关危险基因;纳入51篇烟雾综合征研究文献,鉴定出51个烟雾综合征相关危险基因。共计纳入177个疾病相关危险基因。基因本体功能分析:生物学过程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及其介导通路,以及细胞的黏附、分化、迁移等活动;细胞组分主要富集在细胞表面、细胞膜及蛋白复合物、受体复合体等;分子功能主要富集在酶结合、激酶结合、磷酸蛋白结合、受体信号结合、免疫受体活动等。KEGG分析主要富集在癌症信号通路、免疫细胞分化及免疫疾病通路、病毒感染信号通路等,其中MAPK信号代谢通路、Jak-STAT信号代谢通路被显著富集。通过不同算法,在PPI网络筛选出5种关键基因:PTPN11、GRB2、ITGB3、CBL、HIF1A。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为阐述烟雾样血管改变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角度。烟雾病发病机制可能是以基因遗传为背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复合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观察复合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疗效,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6例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复合手术切断SDAVF引流血管.采用MRI观察脊髓水肿节段、水肿横截面积比值、水肿长径和短径的变化情况;采用改良Aminoff-Logue评分(mALS)评估脊髓神经功能情况,包括mALS总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排尿和排便功能评分;术后12个月mALS总分较术前降低≥2分为改善,降低<2分为无明显改善.分析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76例患者术后的随访时间[M(Q1,Q3)]为15.0(13.5,20.0)个月.脊髓MRI显示,术后所有患者脊髓水肿及迂曲血管影均改善,无一例复发.术后12个月,76例患者中,mALS改善33例(43.4%),无明显改善43例(56.6%).与无明显改善组比较,改善组患者的病程短、术前mALS总分和步态评分低、术前水肿节段数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性别、瘘口部位,术前排尿、排便功能评分,以及脊髓水肿的长径、短径、横截面积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短(OR=0.92,95%CI:0.86~0.99,P=0.028)、术前的 mALS 总分低(OR=0.76,95%CI:0.59~0.99,P=0.043)和脊髓水肿的节段数少(OR=0.78,95%CI:0.62~0.98,P=0.035)与患者的预后良好相关(均P<0.05).结论 复合手术治疗SDAVF,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较好.病程短、术前的mALS低及脊髓水肿的节段数少是患者预后良好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获得首次完全再通后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模型建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获得首次完全再通后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卒中中心(38例)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60例)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并获得首次完全再通的98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98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为0~2分)组和预后不良(mRS为3~6分)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者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图、校准图分析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性能.结果 98例患者中,预后良好组44例,预后不良组5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缺血半暗带体积、血栓负荷量得分(CBS)>6分患者的比例、区域软脑膜侧支(rLMC)分级、血清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血小板计数、采用局部麻醉的患者比例、出血转化比例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高(OR=0.94,95%CI:0.89~0.99,P=0.037)、入院时高 NIHSS 评分(OR=0.86,95%CI:0.77~0.97,P=0.010)、高 NLR(OR=0.88,95%CI:0.77~0.99,P=0.045)、较差的侧支循环状态(OR=0.03,95%CI:0.00~0.24,P=0.001)均为获得首次完全再通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上述独立影响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5%CI:0.84~0.96).结论 根据患者的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NLR、侧支循环状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能能够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获得首次完全再通后不良预后的概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阴道三维超声血流参数诊断宫腔黏连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血流参数对宫腔黏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疑似宫腔黏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检查,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诊断预测值;比较宫腔黏连和非宫腔黏连者经阴道三维超声血流参数[子宫内膜容积(EV)、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并对比不同宫腔黏连程度患者经阴道三维超声血流参数改变情况.结果 108例疑似宫腔黏连患者中宫腔镜检查出76例阳性,32例阴性;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出72例阳性,36例阴性;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出75例阳性,33例阴性.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黏连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05%、93.75%、95.37%,明显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的82.89%、71.88%、79.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33%、90.91%,明显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的87.50%、63.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黏连者的EV、VI、FI、VFI参数明显低于非宫腔黏连者,重度宫腔黏连者的EV、VI、FI、VFI参数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宫腔黏连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黏连的效果较好,并能依据血流参数进一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CT造影检查证实的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资料,13例患者予以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其中11例同时行常规增强扫描,另外2例同时行CT血管造影成像(CTA)检查.结果 13例患者CT造影检查明确显示了撕裂的内膜瓣、真假腔及病变累及的范围,其中8例为Ⅰ型,4例为Ⅱ型,1例为Ⅲ型;8例患者多平面重组显示了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增大和/或近中段转角弧度变化较大;MSCT平扫发现钙化斑块内移1例,管腔内线样稍低密度影1例,管径增粗5例,血管周围脂肪密度增高模糊7例,管壁密度增高2例.结论 MSCT检查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特别是血管影像学检查具有确诊价值,指导临床精准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