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高校多形态科创/文创成果转化的开源管理新体系建设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一个基于高校科创/文创成果转化的开源管理新体系,是对高校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亦是高校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使高校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对科创/文创资源进行整合,促进成果转化,提高自筹经费能力和"自我造血"潜力,提升高校运营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方法:以教育部直属68所高校2019年度部门决算已公开财务数据和近3年高校专利申请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并结合高校当前运营实际状况展开问题分析。结果:年总收入前15%的高校其科研事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50%,其专利申请数占总体30%左右,专利申请绝对数逐年增长,但转化率不高,说明科创/文创成果转化是高校经费开源的重要增长点。因此构建高校开源管理新体系以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加强科创/文创成果转化落地,是提高学校经费开源成效和成果转化率的必由之路。结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构建高校开源管理新体系,以高校研究/教学团队→科创/文创中心→政府、实体企业、金融投资机构→高校研发创新团队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方式。这种服务于社会、取之于社会的开放理念下形成可持续发展体系,一方面获得更多政策、资金和环境支持,拓展高校经费来源,形成一种"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开源管理体系;另一方面高校有更多的机会实现其服务社会的责任与价值,通过开源管理体系还可以为在校师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孵化和就业机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互联网+"HIV尿液自检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互联网+"HIV尿液自检在北京市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d sex with men,MSM)人群中的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该人群HIV主动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在2020年7月至9月通过互联网招募MSM人群申请HIV尿液自检试剂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自检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801名,平均(31.41±6.38)岁,汉族占95.1%,外省及外籍占63.5%,在京居住时间超过12个月的占91.9%,未婚占85.6%,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0.4%。近6个月发生过肛交、口交行为的分别占79.8%、80.3%,发生过肛交、口交行为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分别占61.5%、8.1%。近12个月内进行过HIV检测的占59.4%。11人自检结果为HIV-1抗体阳性,新发现HIV感染者共5人,应用"互联网+"HIV尿液自检发现的自检阳性率为1.4%,新发现HIV感染率为0.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 P=0.015)、近12个月是否进行HIV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 OR=4.891,95% CI:1.372~17.439)、近12个月未进行HIV检测( OR=6.111,95% CI:1.300~28.718)为HIV抗体阳性发现的影响因素。 结论:"互联网+"HIV尿液自检模式以扩大检测为预防手段,是现行传统检测的有效补充策略,需要开发针对低文化、无定期检测习惯MSM人群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已上市化学药品补充申请药学申报资料和变更研究常见问题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提高已上市化学药品补充申请申报的审评质量和效率,本文结合近年补充申请审评经验,总结了已上市化学药品补充申请申报资料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对补充申请申报资料的撰写提出相关建议.同时结合审评中遇到的具体案例,从立题合理性、处方工艺研究以及质量研究等方面,对变更研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以期为相关研发者提高申报资料以及变更研究的质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UDI在妇幼专科医院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是医疗器械产品的电子身份证,有助于医疗器械耗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医用耗材的申请、采购、配送和使用是医院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医用耗材实施UDI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准确识别和智能管理,可提升医疗机构的综合管理能力.本研究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要求,以某三甲妇幼专科医院实施UDI管理医用耗材的智能建设实践为基础,结合医用耗材供应链管理要求,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资源,辅以智能化管理设施、设备,实现院内医用耗材编码与UDI编码、医保编码的关联,实现医用耗材管理信息化、智能化,补充完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监管要素.本研究认为,我院医用耗材实施UDI管理,虽然存在UDI数据库产品不完整、医院物资管理系统与UDI数据库难以对接、"三医联动"信息化管理难度增加等问题,但UDI是实现所有医用耗材的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的基础,能保证医用耗材的安全性、有效性,优化财务管理和患者自助查询,实现了医用耗材的财务精准结算、财务管理可溯源、患者及家属知情的良性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管理能力和社会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非计划再手术发生风险的效能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比较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非计划再手术发生风险的效能.方法 在手术麻醉系统中筛选一次住院期间申请2次手术的患者信息.提取所有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n=219)作为研究组,对应科室的计划再次手术患者(n=14 311)作为对照组.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非计划再手术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两种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次术中输血、罹患恶性肿瘤、合并疾病数量、前次手术切口愈合等级、前次手术级别、前次手术时长、前次手术切口类别是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22,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59%、79.11%、79.28%.(2)随机森林模型特征变量的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前次手术切口类别、前次术中输血、前次手术级别、前次手术切口愈合等级、合并疾病数量、罹患恶性肿瘤等变量的重要性更靠前.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66,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0.00%、93.33%、86.66%.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大于随机森林预测模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并将二者分析结果互为补充,可从各个方面预测非计划再次手术的风险因素,能获得更好的预测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2018-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药品注册申报现状和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通过分析近5年粤港澳大湾区药品注册申报情况,了解区域内药品研发注册申报现状,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创新发展和成果转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研公开信息,对粤港澳大湾区2018-2022年药品注册申请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分析要点包括药品类型、注册类别、创新药申请现状、加快上市程序以及重点治疗领域等方面.结果:2018-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药品注册共申请3 496件,注册申请审结量共3 023件,药品类型以化学药为主,中药和生物制品的申报热度持续增加;注册申请类型以补充申请为主,抗肿瘤药物为最热门领域,批准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罕见病、遗传病、衰老相关性疾病以及代谢病领域的数量显著增加;同时本文分析了大湾区创新药注册申请和获批情况,其中生物制品创新药获批上市的品种占总批准量的40%.结论:近5年来大湾区在多重政策利好优势加持下,药品的注册申报量和获批量均获得显著提升;通过梳理大湾区药品注册申请受理总体情况和各地市注册申请情况,了解大湾区的申报趋势和特点;同时为大力支持区域内重点品种的研发工作,梳理了区域内纳入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的品种.随着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常态化运行,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国际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论建立中国自然保护兼用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2024/7/6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提出"30×30"目标,呼吁到2030年保护全球30%的陆地和海洋面积.目前自然保护地覆盖率不足、拓展空间有限、与其他土地类型兼容性有限,实现生物多样性全面有效保护的目标不能仅仅依靠自然保护地.然而,国际上提倡的"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OECMs)尚存较多局限,与我国实际情况的适配性不足,难以直接指导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外就地保护实践.中国需要尽快建立一套与当前自然保护地相互补充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就地保护体系.基于此,本研究提出"自然保护兼用地"(conservation compatible land,CCL)的概念——"由各类主体申请、各级政府依法确认,以保护和利用相兼容的管理方式,对高生物多样性地区进行长期、有效保护的陆域或水域",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地外的就地保护措施.本研究对CCL的内涵、定位、特征进行初步界定,并从法律政策和管理实践方面论述其可行性.未来我国的国土空间布局应包含自然保护专用地(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CCL(兼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农林渔牧、文化、生活等其他使用功能)以及可持续利用地(其他生产与生活用地)三大类.CCL有助于整合我国现有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外的保护措施,全面系统认识自然保护地外的就地保护措施的作用,梳理经验、推广实践、整合资源、扩大影响.未来可进一步形成多层次、多梯度、保护与利用统筹协调的全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使每一寸中国国土都兼顾保护与发展功能.本研究旨在为中国自然保护地外的就地保护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全球"30×30"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程序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3/16
2022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WS/T812-2022),明确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的定义,对国家标准株的评价指标作出统一技术要求,并制定了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程序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开展国家标准株的评价工作,推动国家标准株支撑实际工作需要,有必要制定《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工作指导书》等技术程序,阐述国家标准株的评价操作流程,确定提交国家标准株申请后菌(毒)株复核鉴定、评价组组建、资料审查、会议评价、评价结果报告等要求.评价技术程序将成为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保藏标准体系的重要补充和拓展,有助于推动国家标准株应用落地,提高我国病原微生物资源整体保藏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全球抗肿瘤药物专利信息情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调查显示,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来,癌症患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抗肿瘤药物研究也因此成为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为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情况、掌握抗肿瘤药物专利申请的最新进展,本文利用德温特专利情报数据库对抗肿瘤药物专利文献进行挖掘和分析,同时补充近年来公开的专利数据,实现整体情报信息的更新、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为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英国创新医疗技术支付经验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文章总结了英国创新医疗技术的支付经验,包括医疗资源分组制度下的单独支付和补充支付两种短期支付办法及创新技术支付计划.结合我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实践和创新医疗技术支付现况,提出明确申请要求、推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合理确定创新技术激励专项基金及支付机制等创新医疗技术支付的政策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