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频电联合中药导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椎骨转移所致疼痛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观察中频电联合中药导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椎骨转移所致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70例NSCLC椎骨转移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中频电联合补肾壮骨止痛方导入治疗.6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d、治疗后12d对两组患者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吗啡使用总剂量、血清钙(Ca)、骨唾液酸蛋白(BSP)、碱性磷酸酶(ALP)进行监测评估,同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d、治疗后12d观察组NRS评分、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d、治疗后12d吗啡使用总剂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d、治疗后12d两组患者C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同时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d、治疗后12d两组BSPA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稳效率81.25%,观察组稳效率93.7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电联合中药导入可提高NSCLC椎骨转移所致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状态,减少吗啡使用量,纠正骨代谢相关化验指标异常,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阎小萍辨治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用药规律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阎小萍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受累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 144例AS患者均来自201 1年1月-2017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阎小萍门诊,均为阎小萍教授首诊.根据髋关节CT的疾病影像指数(BASRI)评分[10]分为髋关节受累组46例(一侧或双侧髋关节BASRI评分≥2分)、髋关节未受累组98例(双侧髋关节BASRI评分<2分).收集阎小萍教授首次门诊处方,使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其中药处方组成、高频使用药物、高频使用药对.结果 髋关节受累组中片姜黄、续断、桑寄生、独活、防风、青风藤、元胡、徐长卿的使用率较髋关节未受累组高(P<0.05).2组的共有药对为桂枝、赤芍,续断、桑寄生,盐补骨脂、骨碎补,香附、茯苓,青风藤、郁金.髋关节受累组独有药对为千年健、海风藤,桑枝、徐长卿.结论 阎小萍教授辨治AS髋关节受累以“补肾强督”为本,注重循经辨证,善于使用引经药物,注重补肾壮骨、通络止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群体,中医治疗OP的主要方法是:辨证治疗和针灸治疗.辨证治疗的主要方法有:补肾壮骨、健脾疏肝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等.针灸治疗的主要方法有:针灸疗法、埋线疗法、推拿疗法、艾灸疗法、小针刀疗法、耳穴贴压加练功等.中医治疗可显著改善骨代谢指标,在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有显著效果.但大多数研究报道都是基于自身实践工作经验,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样本量较小,数据不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有些研究未采用盲法、随机、对照等原则,数据真实性及准确性还有待考量.今后研究应进一步提高试验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为中医治疗OP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氟骨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查阅和整理有关中医治疗氟骨症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中医治疗氟骨症的研究进展.从中医理论溯源、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病专方和中医外治法等方面对中医治疗氟骨症进行总结,以指导临床.中医治疗氟骨症多采用补肾壮骨、活血化瘀、散寒祛湿、通络止痛等法,以祛邪补肾为基础,结合多种治疗方法联合运用,在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但大多数研究报道都是自身工作经验的总结,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且样本量较小,数据的可重复性较弱,今后研究需进一步提升实验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为中医治疗氟骨症提供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分子网络解析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不同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及其对证方药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从分子网络切入,解析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不同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及其对证方药的作用机制.方法:30例NONFH患者(包括痰瘀阻络证、经脉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各10例)为疾病组,10例接受激素治疗未发生NONFH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与生物分子网络分析相整合的方法,筛选NONFH不同证候相关差异基因.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 v2.0(http://www.tcmip.cn/)的疾病表型相关分子数据库与中药材数据库中分别检索并筛选NONFH不同中医证候临床表型相关基因与其对证方药的化学成分谱以及相关化学成分所对应的候选靶标谱.通过构建NONFH不同中医证候及其对证方药的相互作用网络,筛选不同中医证候及对证方药相关核心基因与靶标.结果:痰瘀阻络证相关分子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其核心证候基因参与的通路主要与调节骨代谢和脂质代谢相关,并参与机体“免疫-炎症系统”平衡和血液循环;健脾活骨方相关靶标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其核心靶标基因参与的通路主要与成骨相关,并参与化痰、活血、止痛、调节机体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和减轻炎症等.经脉痹阻证相关分子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其核心证候基因参与的通路主要与调节血液循环和机体“免疫-炎症系统”平衡相关,并参与调节脂质代谢和骨代谢;活血通痹方相关靶标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其核心靶标基因参与的通路主要与减轻炎症反应和成骨相关,并参与补气、活血、通痹等.肝肾亏虚证相关分子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其核心证候基因参与的通路主要与骨代谢、调节机体“免疫-炎症系统”平衡和脂质代谢相关,并参与调节血液循环;补肾壮骨方相关靶标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其核心靶标基因参与的通路主要与增强免疫功能和减轻炎症反应、强筋、壮骨有关,并参与活血和止痛.结论:NONFH不同证候生物学基础各有侧重,痰瘀阻络证以调节骨代谢和脂质代谢相关通路异常为主,经脉痹阻证在机体“免疫-炎症系统”失衡基础上,出现血液循环调节通路异常,肝肾亏虚证则在骨和脂质代谢、机体“免疫-炎症系统”和血液循环等方面呈现多通路的异常,上述对证方药的核心靶标均体现出与其对应证候生物学基础匹配的作用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探讨谢雁鸣教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总结谢雁鸣教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用药规律、组方特点及学术思想.方法 纳入谢雁鸣教授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门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录入方剂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软件中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常用药物、组合规律、核心组合并演算新处方.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8首方剂,涉及药物145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的分别为补肾壮骨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药,健脾祛湿药及益气养阴药;性味归经体现在温性药物的频次最多,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肾、脾三经为主;常用药物组合是补肝肾、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之间的不同配伍;总结出核心组合6个并演算出新方3个.结论 谢雁鸣教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以补肾为要,同时注重肝脾两脏,在补肾壮骨药使用的同时辅以通络止痛、健脾祛湿、益气、养阴等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脉络舒通丸治疗骨外科疾病真实世界用药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脉络舒通丸治疗骨外科疾病的临床联合用药特征,挖掘其规律.方法 提取来自全国14家大型三甲医院信息系统中2006~2016年使用过脉络舒通丸至少1次的骨外科疾病患者信息,共3173例,描述临床联合用药特征.结果 使用脉络舒通丸的骨外科疾病患者平均年龄为(42.74+ 16.33)岁,男女比例为2.54∶1,18~45岁的患者居多(46.14%).联合用药中,脉络舒通丸合并1种中药用药频数最高的为红花注射液(9.77%);合并1种西药用药最常为苯巴比妥(6.4%).关联规则显示联合1种中药合并1种西药常为仙灵骨葆胶囊和头孢唑林(9.39%);联合1种中药合并2种西药多为仙灵骨葆胶囊、头孢唑林、苯巴比妥(8.54%);联合1种中药合并3种西药常为仙灵骨葆胶囊、头孢唑林、苯巴比妥、肌苷(4.92%).结论 本研究探索了真实世界中脉络舒通丸治疗骨外科疾病的联合用药特征,脉络舒通丸常合并活血化瘀类、补肾壮骨类、健脾通便类中药联合应用,常与镇静止痛类、抗菌类、抗炎症类、抑酸护胃类西药联合应用.为其在骨外科疾病的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参考依据,但仍需在证据级别更高的临床研究中作进一步的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药分期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伴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损伤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微创接骨术配合中药分期内服治疗胫骨平台前内侧塌陷骨折合并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损伤(P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9年6月在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胫骨平台前内侧塌陷骨折合并P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2组患者均行微创接骨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骨折愈合分期配合中药内服(术后1~2周给予活血止痛汤,术后3~6周给予续骨活血汤,术后7~8周给予补肾壮骨汤).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术后6个月时膝关节功能、患肢下肢外翻角度、胫骨外旋试验(Dial-test)及胫骨平台畸形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HSS评分、患肢后倾角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患肢外翻角、Dial-test、内反角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胫骨平台前内侧塌陷骨折合并PLC患者采用微创接骨术联合中医分期用药治疗可有效促进力线恢复,缩短胫骨外旋角及外翻角度,减轻胫骨平台畸形,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针刺联合中药熏蒸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中药熏蒸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总体疗效,观察两组踝关节量表(Olerud-Molander、Baird)评分变化情况、踝关节功能包括踝关节肌力和关节主动活动度以及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70.91%vs.43.6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ird踝关节评分、Olerud-Molander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踝关节肌力和关节主动活动度均提升(P<0.05);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I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 β 特殊序列(β-CTX)水平降低(P<0.05);试验组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中药熏蒸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消肿、补肾壮骨之效,作用于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恢复其踝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症状,调节骨代谢指标,对于踝关节骨折术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温肾活血解毒法探讨肾气丸联合西黄丸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编辑人员丨2023/8/5
前列腺癌多数患者经西医手术或药物去势治疗后,最终转化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伴骨转移风险增加,而中医药治疗目前尚缺乏统一规范的诊疗方案.基于中医理论,探讨CRPC病机及治法特点,认为CRPC基本病机为肾阳亏虚、血瘀毒结,治法核心为温肾活血解毒.作为温补肾阳和活血解毒的经典代表方,肾气丸可温阳利水、补肾壮骨、散寒止痛,西黄丸可活血消癥、清解毒邪、行气止痛,两方合用总起温肾活血解毒之效,符合CRPC中医治法要求.结合现代研究进展和方药分析,认为肾气丸联合西黄丸可能会在改善CRPC下尿路梗阻、骨转移疼痛及体能下降等症状方面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因此,提出肾气丸合西黄丸运用于治疗CRPC,以期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