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祛风湿中药威灵仙、豨莶草对痹证大鼠作用的性-效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通过对比祛风湿温性中药威灵仙、寒性中药豨莶草对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大鼠的作用差异,探讨中药药性-病证-疗效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将11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Ⅱ型胶原(CⅡ)组、风寒湿模型(FHS-M)组、风寒湿中药干预(包括FHS-L、FHS-WG、FHS-WD、FHS-XG、FHS-XD)组、风湿热模型(FSR-M)组、风湿热中药干预(包括FSR-L、FSR-WG、FSR-WD、FSR-XG、FSR-XD)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采用天然牛Ⅱ型胶原蛋白及施加风寒湿、风湿热环境因素刺激诱导造模.实验中记录各组大鼠一般状态、关节肿胀度和关节炎评分,HE染色法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CAM-1、IL-6含量,IHC法检测大鼠踝关节VEGF-A、MMP-3、TIMP-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大鼠踝关节VEGF-A、MMP-3、TIMP-1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CⅡ组、FHS-M组、FSR-M组大鼠足跖肿胀度、AI评分显著升高,踝关节组织结构明显破坏,血清TNF-α、ICAM-1含量显著升高,VEGF-A、MMP-3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IMP-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FHS-M组或FSR-M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足跖肿胀度、AI评分显著降低,踝关节组织病理结构明显减轻,血清TNF-α、ICAM-1含量显著降低,VEGF-A、MMP-3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IMP-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中与FHS-M组比较,FHS-XG组对RA大鼠的改善幅度最大;与FSR-M组比较,FSR-XG组对RA大鼠的改善幅度最大.结论:威灵仙、豨莶草均能改善RA大鼠的病情,但威灵仙对风寒湿痹RA大鼠的治疗效果比豨莶草更好,豨莶草对风湿热痹RA大鼠的治疗效果比威灵仙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豨莶精醇结构修饰及其抗凝血因子Xa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豨莶草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比如抗炎镇痛、抗血栓、免疫调节、抗过敏、抗菌、抗疟、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缺血性脑损伤、抗肿瘤等.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豨莶草中丰富的萜类化合物是豨莶草发挥多种功效的物质基础.豨莶精醇系从豨莶草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豨莶精醇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为了发现活性更好、开发价值更高的先导化合物,通过缩酮、氧化、缩合、溴代等系列反应,对豨莶精醇进行了结构修饰研究,得到豨莶精醇衍生物11个(化合物1~11).根据核磁和质谱数据确定了衍生物的结构,并通过以凝血因子Xa(FXa)为靶标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结合体外抗FXa试验评价了衍生物的活性,结果显示在豨莶精醇的A环上引入三氟甲基噁唑环(化合物9)或者噻唑环(化合物11)时活性明显提高,IC50值分别为0.71±0.07和0.22±0.03 μmol/L,为豨莶精醇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豨莶草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研究豨莶草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CAO)组,豨莶草低剂量(XXC-L)、中剂量(XXC-M)、高剂量(XXC-H)组,连续给药7天.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MRI检测大鼠缺血侧脑梗死体积,Nissl染色检测Nissl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NeuN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 Tunel、NeuN;RT-qPCR 检测 IL-1β、TNF-α、IL-6 mRNA表达.结果 豨莶草提取物能显著降低MCAO大鼠mNSS评分和缺血侧脑梗死体积(P<0.05,P<0.01),促进缺血侧脑组织Nissl阳性细胞数和NeuN表达、抑制Tunel阳性细胞数(P<0.01);同时,豨莶草提取物能抑制IL-1β、TNF-α、IL-6mRNA 及 Bax 蛋白,促进 Bcl-2、NeuN 蛋白(P<0.01).结论 豨莶草提取物对MCAO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治疗非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药方剂研发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研发治疗非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中药方剂并验证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COVID-19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的表达谱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体外感染的肺上皮细胞表达谱分别确定了 COVID-19在这两类细胞中失调的信号通路.通过文献收集临床治疗非重症COVID-19的中药方剂102首,基于特征信号通路评价102首方剂在肺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的通路逆转率,并根据中医理论确定"基础方".通过临床常用方剂总结得到治疗非重症COVID-19的常用药,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筛选结果得到COVID-19中药方剂研发的"药物池".通过靶向转录组获得每味药物对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逆转COVID-19失调的信号通路为目标展开计算,基于中药智能组方方法采用穷举法和平行运算进行组方得到若干个候选复方,参考中医专业经验最终得出治疗非重症COVID-19的守正创新方.采用RT-qPCR法检测该组方醇提物对脂多糖(LPS)处理的RAW264.7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b(IL1b)、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xcl2)、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cl2)、一氧化氮合成酶2(Nos2)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tgs2)mRNA的表达,对抗炎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在巨噬细胞和肺上皮细胞中,确定了 COVID-19相关的各34条失调信号通路.基于失调信号通路和中药靶向转录组,对临床治疗非重症COVID-19的102首中药复方的功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银翘散合平胃散在巨噬细胞及肺上皮细胞上的通路逆转率分别为91.18%和100%,效果最佳;且该复方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化湿的功效,符合COVID-19风热夹湿的病机,故选用银翘散合平胃散作为守正创新方研发的基础方.利用中药智能组方方法结合中医专业经验对银翘散合平胃散进行加减化裁,得到守正创新方翘蒡术皮饮.该方逆转了巨噬细胞和肺上皮细胞上COVID-19相关全部失调信号通路,逆转率均为100%.翘蒡术皮饮中的君药连翘、豨莶草和牛蒡子可下调多条与病毒感染、免疫及损伤增值相关的信号通路.RT-qPCR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翘蒡术皮饮组下调了 LPS 诱导 RAW264.7 细胞中的 IL1b、Tnf、Cxcl2、Cxcl1O、Ccl2、Nos2 和 Ptgs2 mRNA表达(P<0.05或P<0.01).结论 基于靶向转录组、中医专业经验和人工智能研发得到治疗非重症COVID-19的翘蒡术皮饮,该方剂的乙醇提取物在细胞炎症模型上能够抑制多种促炎基因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滑膜炎颗粒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试验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评价滑膜炎颗粒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67例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用药组350例,口服滑膜炎颗粒1袋/次,3次/d;含夏枯草、女贞子、功劳叶、黄芪、防己、薏苡仁、土茯苓、丝瓜络、泽兰、丹参、当归、川牛膝、豨莶草13味药中药;对照组117例,口服滑膜炎颗粒模拟剂,1袋/次,3次/d,其外观、性状、气味与滑膜炎颗粒基本一致,不含任何有效成份.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临床、超声检测与血液检测结果.[结果]试验过程中,不良反应率用药组为2.0%,对照组为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膝关节周径、WOMAC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综合有效率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前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12周,用药组膝关节周径[(36.6±2.8)mmvs(37.4±2.9)mm,P<0.001]、WOMAC评分[(27.0±21.5)vs(46.5±28.9),P<0.001]、VAS 评分[(3.0±2.4)vs(4.9±2.9),P<0.001]和综合有效率(92.2%vs 60.4%,P<0.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患者症状加重率,用药组为7.1%,对照组为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测方面,治疗12周后,用药组髌上囊积液深度[(4.0±2.5)mmvs(4.9±2.7)m,P<0.001]和髌上滑膜厚度[(1.6±1.7)mmvs(1.9±1.8)mm,P<0.001]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检测方面,治疗后12周,用药组的CTX-Ⅱ[(6.9±2.2)μg/Lvs(8.2±4.0)μg/L,P=0.001]和IL-6[(32.8±2.7)pg/ml vs(50.0±5.6)pg/ml,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此滑膜炎颗粒可以减轻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关节肿胀和疼痛,改善运动功能障碍,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豨莶草总黄酮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CRE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探究豨莶草总黄酮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5 组:对照组、模型组及豨莶草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锂-毛果芸香碱诱导构建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豨莶草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予 5、10、20 mg/kg的剂量连续 4w灌胃治疗.治疗结束后,根据Racine分级标准对各组大鼠行为学进行评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REB、p-CREB、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海马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神经元损伤明显,豨莶草各剂量组神经元损伤减轻,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评分、神经元凋亡率、IL-6、IL-1β、TNF-α、MDA及BDN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GSH-Px、p-CREB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豨莶草总黄酮各剂量组行为学评分、神经元凋亡率、IL-6、IL-1β、TNF-α、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GSH-Px、p-CREB和BDNF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豨莶草总黄酮可减轻SE大鼠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抑制神经元凋亡,可能与激活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金玫教授辨证应用对药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3/8/12
金玫教授认为高血压病虽属中医头痛、眩晕范畴,但更多合并于多种疾病当中,多视为标证或兼证,提出5 种临床常见证型,分别为肝热化风、瘀血阻窍、风阻络脉、气滞热壅、阳亢扰心.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坚持药简力专以达疗效为原则,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于这5 种类型分别形成了 5 组具有独特效果的对药来进行治疗,即以夏枯草、豨莶草清肝散结,平抑肝阳;以川芎、怀牛膝活血止痛,引血下行;以天麻、地龙搜风剔络;以蝉蜕、通草清热畅气;以珍珠母、炒枣仁平肝养心安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基于JNK信号通路探讨豨莶草对痛风性关节炎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JNK信号通路探讨豨莶草对痛风性关节炎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P600125组(JNK抑制剂)和稀莶草高(4 g/kg)、中(2 g/kg)、低(l g/kg)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其他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7天,第5天给药lh后向大鼠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建立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对照组不做处理,采用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情况,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和IL-8含量,western bloting测定JNK和p-JNK蛋白含量和RT-PCR测定c-jun、AP-1和NF-KB 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细胞增生,成纤维细胞,SP600125组和不同浓度豨莶草组对滑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滑膜细胞增生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d,IL-1和IL-8含量明显增高,SP600125组和不同浓度豨莶草组血清中TNF-α,IL-1和IL-8含量明显降低;westernbloting和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滑膜组织中JNK和p-JNK蛋白含量明显增加,AP-1、c-jun和NF-KB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不同浓度豨莶草组和SP600125组能够明显降低痛风性关节炎大鼠JNK和p-JNK蛋白含量及c-jun、AP-1和NF-KB mRNA表达.结论 豨莶草能够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其可能机制是调控JNK信号通路异常激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毛梗豨莶草化学成分研究Ⅱ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本课题组前期对自建的江西100种中草药提取物组分库样品进行活性筛选时,发现毛梗豨莶草Siegesbeckia glabrescens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显著的抑制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生理活性.为明确毛梗豨莶草的活性组分,本课题组对毛梗豨莶草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系统化学成分分离,以期寻找具有抑制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目标化合物.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20∶1~0∶1),反相ODS柱色谱(30% ~ 100%甲醇),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毛梗豨莶草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1H-NMR,13C-NMR波谱数据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毛梗豨莶草中分离并纯化出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methoxy-4-(2-propen-1-yl) penyl-6-acetate-β-D-glucopyranoside(1),苄醇β-D-吡喃葡萄糖苷(2),香豆素(3),棕榈酸(4),咖啡酸乙酯(5),反式对羟基肉桂酸(6),β-谷甾醇(7),β-胡萝卜苷(8),豆甾醇(9).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豨莶草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豨莶草内生真菌C.apsici次生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分离方法对菌种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发酵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KK1032(1)、altertoxin Ⅰ(2)、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3)、ergosterol(4)、20-hydroxyl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5)、麦角甾-7,22--二烯-3,6-二酮(6)、Isocyathisterol(7)、ganodermaside D(8)、TCA 3a(9)、TCA 3b(10)、烟酰胺(11)、酪醇(12)和对羟基苯甲醛(13).结论 化合物1~13均为从该菌种中首次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