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急性期椎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相对少见,年发病率为(1.0~1.5)/10万,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1]。急性期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生再破裂出血的风险高且常累及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若未得到及时救治,可能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受压、脑梗死甚至死亡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2,3]。对于这种急性期后循环动脉瘤,常规治疗手段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应用极少。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近期应用Pipeline治疗1例处于急性破裂期且累及PICA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现将其诊治过程报道如下,以分享该疾病的一种超适应证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关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目标性超声心动图和床旁心脏超声的指南和建议(2024年)摘译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关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目标性超声心动图和床旁心脏超声的指南和建议由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组织专门的工作组完成,工作组成员主要包括新生儿血流动力学、儿科心脏病学、儿科心脏超声学和新生儿床旁心脏超声(cardiac point-of-care ultrasound,cPOCUS)的专家。主要内容包括:(1)实施新生儿目标性超声心动图(targeted neonatal echocardiography,TNE)和cPOCUS检查的目的和理论基础;(2)TNE和cPOCUS评估的内容;(3)实施TNE的指征和(或)临床适应证;(4)对实施TNE和cPOCUS人员的能力培训和评估要求;(5)质控要素。本文对该指南和建议的内容进行摘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托珠单抗治疗风湿性疾病超说明书用药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白细胞介素-6(IL-6)通路参与多种风湿性疾病,靶向IL-6受体的生物制剂托珠单抗临床使用广泛,但在国内仅获批3种适应证。为规范临床托珠单抗超说明书用药治疗风湿性疾病,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就调研的12个临床问题,检索国内外药品说明书、风湿性疾病指南共识及临床研究等证据,采用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分级系统进行证据评价和推荐强度分级,并经共识专家组讨论、投票,最终形成10条推荐意见,涉及巨细胞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大动脉炎、系统性硬化病、成人斯蒂尔病、类风湿关节炎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用药依据并为药学部门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儿童指南共识类文章中超说明书用药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指南推荐意见中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为儿童超说明书用药推荐意见的规范化报告提供参考。方法:横断面研究,通过系统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补充检索了医脉通指南数据库,以2018—2020年期刊发表的中国指南共识类文章为研究对象,提取其中超说明书用药推荐意见,分析纳入指南的基本特征以及超说明书药品品种和类别的排名、药品信息排名、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和推荐依据的引文研究类型占比。结果:纳入108篇包含超说明书用药推荐意见的中国指南共识类文章,共获取超说明书用药推荐意见364条。108篇文章中,48篇(44.4%)为中华医学会发布,疾病类型中14篇(13.0%)以感染性疾病或寄生虫病较为关注。364条超说明书用药的推荐意见中,药品品种有环孢素A 16条(4.4%)、甲氨蝶呤和芬太尼各11条(3.0%);药品类别主要为免疫系统用药68条(18.7%)、抗感染药66条(18.1%)和肿瘤用药56条(15.4%);药品信息有适应证364条(100.0%)、剂量204条(56.0%)、给药途径198条(54.4%);超说明类型有超适应证175条(48.1%)、超人群127条(34.9%)、超年龄72条(19.8%)。仅129条(35.4%)推荐意见标注引文,共追溯到205篇引证文献,其研究类型主要有临床指南48篇(23.4%)、综述22篇(10.7%)、儿童随机对照试验22篇(10.7%)。结论:中国儿科指南共识类文章中,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但是其推荐意见的报告差异较大,支撑证据质量欠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芳香化酶抑制剂改善青少年身高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全球和中国都广泛应用于改善身高,但因属于超适应证用药,且应用时间相对较短,故国内外对用药的适应证、疗效、不良反应缺乏一致的认识和专家共识。因此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生长发育和性腺疾病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与健康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28位生长发育方面专家,以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级别为参照,围绕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儿童矮身材、改善成年终身高的疗效、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使用剂量和用药疗程等问题,筛选出初步推荐意见。再结合德尔菲法评价意见最终确定14条推荐意见,以规范芳香化酶抑制剂改善青少年身高的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成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体会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成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治疗策略和效果。方法:2011年11月至2019年11月,6例成人TAPVC行手术矫治,Darling分型心上型4例,心内型1例,混合型1例。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28.6±4.8)岁,体质量(47.3±3.7)kg。术前经皮氧饱和度0.91±0.05。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及并发症。体外循环(122.0±35.9)min,主动脉阻断(78.2±20.4)min,术后住院(9.7±2.9)天,监护室滞留(3.5±1.4)天,机械通气(17.1±2.9)h。术后随访6~100个月,无远期死亡,超声心动图未见肺静脉回流梗阻,左心功能正常,无肺动脉高压。结论:成人TAPVC手术适应证良好,手术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创青光眼手术的研究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前对青光眼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激光和手术将眼压控制在视神经损害不进一步发展的水平。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创性青光眼手术不断兴起,为青光眼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新兴的几种微创手术装置的原理、适应证和临床效果,以期对青光眼手术治疗的选择有所裨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状腺乳头状癌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热消融治疗已经在临床推广。热消融技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势,但是目前的指南或共识仅局限于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和科研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热消融可以治疗较大肿瘤,服务更多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了拓展甲状腺乳头状癌热消融治疗的适应证、规范技术细节和围手术期患者管理方案,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消融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内分泌和糖尿病学分会介入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结合目前甲状腺乳头状癌热消融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制订了本甲状腺乳头状癌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以推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热消融治疗在临床的快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治疗性超声内镜:欧洲消化内镜学会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内镜的改进和超声成像技术的进步,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内镜检查方法,也可为临近的组织和器官进行微创介入治疗。目前,EUS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已成为部分胆胰疾病的可选治疗方案。本文对2021年12月发表的欧洲消化内镜学会制定的治疗性EUS指南进行解读,旨在阐明EUS引导下胰胆管穿刺引流、胆囊穿刺引流、胃空肠吻合等治疗性EUS技术的适用条件、技术方法和疗效差异,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肝细胞癌治疗的新发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我国是肝癌大国,肝癌病例数多,医师治疗肝癌经验多,同时国家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相关研究,因此,我国肝癌诊断与治疗水平在很多方面都已走到世界前沿。肝癌治疗方式主要分为3大类:(1)局部治疗,包括肝切除、消融治疗和肝移植。肝部分切除手术已非常成熟。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的患者,解剖性肝切除长远生存比非解剖性肝切除好;而对于无微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两者的长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国已发表多个预测模型,使用术前检查数据,可预测肝癌患者在肝切除术后的标本中是否合并微血管侵犯,因此,外科医师可在术前决定是否为患者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此外,国内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肝切除术或机器人肝切除术比开腹肝切除术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也有研究者建立和验证了有效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模型。对于风险高的患者,可进行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希望能找出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的治疗方案。有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肿瘤长径<2 cm的单发小肝癌,局部消融可达到肝切除的长远生存效果;而较大的单发肝癌(肿瘤长径为3~5 cm),应合并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局部无水酒精注射;如肿瘤长径>5 cm时,手术切除的远期生存效果较好。肝移植近年在我国发展得很好,不但发表了超越米兰标准的不同适应证,还探索了不同研究方向以期改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的生存结果。(2)区域性治疗:TACE在我国发展得也很好,通过高选择性TACE的治疗,不但治疗反应更好,不良反应相应减少。钇90微球是刚引进我国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不适合TACE治疗的患者或 TACE治疗失败的患者,用以延长患者等候肝移植的时间和作为肝癌降期治疗的手段。钇90微球治疗肝癌的再发展为放射性半肝、肝区、肝段的放射性肝切除术,以及消融性经肝动脉内放射栓塞。这两个新发展是通过高选择性把导管插入供应肝癌的肝动脉分支,注入大剂量的钇90微球,达到整个肝癌受充分辐射而发生坏死的目的,最终使患者获得治愈的机会。(3)全身性治疗:这是近年发展最快的治疗肝癌领域。采用化疗、靶向或免疫治疗进行单独或联合使用,能控制肝癌发展。目前还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肝癌多个基因突变下,经治疗阻断一条信号通路的传递后,如何能阻止肝癌从另一条信号通路进行传递,从而继续控制肝癌的发展。笔者认为:目前肝癌治疗长远生存结果已快速得以改善,希望通过医学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将肝癌这一顽疾变成一种可完全治愈的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