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立骨化醇对肾性骨病大鼠骨代谢及TGF-β/BMP-7/Smad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对肾性骨病(ROD)大鼠骨代谢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帕立骨化醇低剂量(0.2 μg/kg)组、帕立骨化醇中剂量(0.4 μg/kg)组、帕立骨化醇高剂量(0.8 μg/kg)组、骨化三醇(10 μg/kg)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大鼠用含有腺嘌呤的饲料喂养,诱导建立ROD模型.分组进行药物治疗后,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与血肌酐(Scr)水平、血钙与血磷水平、股骨骨密度(BMD)、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最大载荷、弹性模量与屈服载荷、血清炎症因子IL-6、IL-17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骨组织TGF-β/BMP-7/Smad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再次取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帕立骨化醇(0.8 μg/kg)组、TGF-β抑制(LY2157299,150 mg/kg)组、帕立骨化醇(0.8 μg/kg)+TGF-β抑制(LY2157299,150 mg/kg)组,每组15只,同样方法建立ROD模型.分组以药物治疗后,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与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骨组织TGF-β/BMP-7/Smad通路蛋白TGF-β及BMP-7表达、p-Smad3/Smad3显著降低(P<0.05),BUN与Scr水平、血磷水平、血清IL-6与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帕立骨化醇低、中、高剂量组和骨化三醇组大鼠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骨组织TGF-β/BMP-7/Smad通路蛋白TGF-β及BMP-7表达、p-Smad3/Smad3均升高,BUN与Scr水平、血磷水平、血清IL-6与IL-17水平均降低,且帕立骨化醇各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P<0.05),帕立骨化醇高剂量组和骨化三醇组比较,大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帕立骨化醇+TGF-β抑制组比较,帕立骨化醇组大鼠肾功能指标BUN、Scr与血磷水平降低(P<0.05),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升高(P<0.05);TGF-β抑制组大鼠肾功能指标BUN、Scr与血磷水平升高(P<0.05),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降低(P<0.05).结论:帕立骨化醇可通过激活TGF-β/BMP-7/Smad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ROD大鼠肾功能及骨代谢异常,降低血磷水平,提高血钙水平及骨密度,修复骨生物力学,改善骨病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刺老苞根皮水提物对成骨细胞TGF-β/BMPs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刺老苞根皮水提物对成骨细胞TGF-β/BMP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骨折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刺老苞根皮水提物低、中、高剂量(3.6、1.8、0.9 g/kg)组,ig给药7d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培养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经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鉴定合格后,分别以对应组别的动物血清连续培养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骨形态发生蛋白质-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家族相关蛋白1、2(Smad-1、Smad-2)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刺老苞根皮水提物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组BMP-2、TGF-β、Smad-1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0.01),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Smad-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的BMP-2、TGF-β、Smad-l、Smad-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刺老苞根皮水提物通过上调TGF-β/BMPs信号传导通路中的BMP-2、TGF-β、Smad-1、Smad-2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分化型甲状腺癌中TGF-β1和BMP-7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DTC存档蜡块78例,对照组存档蜡块22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标本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TGF-β1和BMP-7在DTC中的表达.结果 TGF-β1在DTC细胞浆中呈黄色或棕褐色强阳性表达,78例DTC TGF-β1阳性表达50例,阳性表达率为64.10%,与正常甲状腺(2/12)和结节性甲状腺肿(2/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TGF-β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P-7在DTC中细胞浆内呈弱表达或不表达,与正常甲状腺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C的TGF-β1和BMP-7的阳性表达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和BMP-7在DTC中表达呈负相关(r=-0.315,P<0.05).结论 TGF-β1和BMP-7介导的Smad信号通路参与了DTC的发生发展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HK-2细胞TGF-β1/Smads及BMP-7/Smad5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减缓和治疗肾间质纤维化、保护并改善肾脏功能的相关机制.方法 以体外正常培养的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作为正常组、加入TGF-β1诱导刺激48小时的为模型组、加入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与TGF-β1共培养48h的为治疗组,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a-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E-钙粘连素(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R,TGF-β1/R)、转导蛋白3/7(Smad3/7)、骨形态发生蛋白-7及其受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7/R,BMP-7/R)和转导蛋白5(Smad5)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的治疗组中α-SMA,TGF-β1/R和Smad3/7的表达明显下降,而E-cadherin,BMP-7/R和Smad5的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可以延缓和治疗肾间质纤维化,并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组织TGF-β1过度表达、阻断TGF-β1/Smads信号通路和增强BMP-7的表达、激活BMP-7/Smad5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肾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肾纤维化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基本病变,但其确切的分子基础仍未完全阐明.早前的研究已经证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诱导因子,进而导致细胞外基质(ECM)聚集.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抵消TGFβ1诱导的EMT并逆转慢性肾伤害,因此,干扰TGF-β/Smad信号通路或抑制ECM沉积是纤维化治疗相关研究的两个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肾纤维化发生机制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黄附子汤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竭小鼠外周血TGF-β1、BMP-7水平及肾组织Smad6、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大黄附子汤干预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大黄附子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腺嘌呤致小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实验第3周起,大黄附子汤低、中、高剂量组每天给予浓度为0.84、4.2、42 mg/g大黄附子汤灌胃,灌胃体积1 ml/20g;地塞米松组小鼠首次灌胃剂量为0.06 mg/kg,维持剂量0.015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1ml/20g灌胃.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共3周.记录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实验结束后测小鼠体重,计算肾脏系数,检测肾功能[包括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电解质(包括K+、Na+、Cl-)及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取肾组织做病理切片HE染色,检测肾组织Smad 6、P38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肾组织病理呈现肾小球变性、数量减少、球囊粘连,肾间质胶原沉积,出现明显间质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大黄附子汤低、中、高剂量组肾脏组织病变改善,其中大黄附子汤高剂量组改善效果最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大黄附子汤各剂量组小鼠体重、肾脏系数、外周血BMP-7水平均升高,TGF-β1及C1-水平均下降(P<0.05);并且大黄附子高剂量组在降低小鼠BUN、Scr及TGF-β1方面、升高BMP-7水平及肾组织Smad6蛋白表达方面优于大黄附子中、低剂量组(P<0.05).结论 大剂量大黄附子汤可改善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竭小鼠肾功能和肾脏病理,其机制可能通过TGF-β1/BMP-7及Smads信号通路来减轻或阻止肾纤维化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骨形态发生蛋白-7参与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糖尿病肾病是危害糖尿病患者健康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以微量白蛋白尿、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沉积、肾小球肥大和系膜扩张为主要特征.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作为转化生长因子(TGF)-β超家族的一员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肾小球系膜细胞扩张度、足细胞凋亡、肾小管损伤以及肾脏纤维化的调节.围绕BMP-7与TGF-β/Smads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红花黄色素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纤维化、尿足细胞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红花黄色素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纤维化、尿足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收集80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红花黄色素.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肾脏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1、Smad2、Smad3及尿液中足细胞损伤标志物(Podocin、Nephrin、ZO-1)、足细胞影响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桥蛋白(OPN)、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足细胞数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LN、HA、PCⅢ、Ⅳ-C、TGF-β1、Smad1、Smad2、Smad3、Podocin、Nephrin、ZO-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桥蛋白(OPN)、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水平及足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LN、HA、PCⅢ、Ⅳ-C、TGF-β1、Smad1、Smad2、Smad3、Podocin、Nephrin、ZO-1、CTGF、OPN及足细胞数明显低于治疗前,BMP-7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N、HA、PCⅢ、Ⅳ-C、TGF-β1、Smad1、Smad2、Smad3、Podocin、Nephrin、ZO-1、CTGF、OPN水平及足细胞数低于对照组,BMP-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联合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改善早期DN患者肾脏纤维化并减轻尿足细胞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