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痫前期的中药临床应用与现代药理学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特异性疾病,临床以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为主要特征,子痫前期严重危害母婴生命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采用中药汤剂、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等治疗子痫前期的研究增多,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葛根素、天麻素、钩藤碱、人参皂苷、白术内酯、丹参素、川芎嗪、黄芪甲苷等成分能够促进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改善实验动物妊娠过程,对子痫前期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梳理相关文献,通过结合临床疗效与机制研究,分析中药临床用药合理性,为中药防治子痫前期的临床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黄芪注射液对全麻下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全麻下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后,其认知功能、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变化。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行胃肠道手术的老年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另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DM)将观察组分为未合并DM组28例和合并DM组23例,对照组分为未合并DM组30例和合并DM组2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全麻手术,对照组围手术期应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围手术期应用黄芪注射液。记录手术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检测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术前两组合并DM及两组未合并DM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7 d,观察组合并DM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合并DM患者( P<0.05)。术后1、7 d,观察组合并DM患者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合并DM患者( 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7 d,两组SOD水平均低于术前,MDA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全麻下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可有效减少炎症因子分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且在合并DM的老年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改善认知功能作用,可降低POCD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 Ⅱ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德惠市中医院2022年1-8月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Ⅰ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尿蛋白等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肾功能、尿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氮、胱抑素C、血肌酐、α1-微球蛋白、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124.65±2.65)mmHg(1 mmHg=0.133 kPa)、(80.25±3.25)mmHg、(6.25±2.32)mmol/L、(1.06±0.65)mg/L、(98.62±12.62)μmol/L、(27.25±8.65)mg/L、(35.82±8.62)U/L、(0.39±0.18)mg,对照组分别为(140.32±2.22)mmHg、(92.62±6.35)mmHg、(11.95±3.55)mmol/L、(1.96±0.55)mg/L、(157.62±15.25)μmol/L、(38.25±13.95)mg/L、(47.22±12.15)U/L、(1.59±0.15)mg,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02、36.26、9.04、10.52、15.97、9.04、15.97、10.52,均 P < 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9/30),高于对照组的7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2.32, P < 0.001)。 结论: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黄芪注射液中初生成分的鉴定及氨基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鉴定黄芪注射液中的初生成分,并以氨基酸类成分含量为指标,评价不同来源黄芪注射液的质量差异.方法 采用液相二级质谱(LC-MS/MS)法,以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检测黄芪注射液中初生成分.采用LC-MS/MS法,以10%甲醇水(含0.1%甲酸)和50%甲醇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测定黄芪注射液中各氨基酸的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不同厂家黄芪注射液中氨基酸的含量差别.结果 不同厂家黄芪注射液中均检测到255个初生成分,主要为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糖类和含N类化合物.4个厂家黄芪注射液中氨基酸含量得分分别为-0.23,-1.77,-0.35,2.36.结论 不同厂家黄芪注射液中初生成分的种类一样,但含量不同;不同厂家黄芪注射液中氨基酸的含量差异较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心肌重塑和心功能标志物NT-proBNP、H-FABP水平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基于心肌重塑和心功能标志物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将80例心气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计分、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问卷(MLHFQ)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情况,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NT-proBNP、H-FABP的水平变化,并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1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36/40),对照组为62.50%(25/40),组间比较(χ2检验),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结局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Lee氏心衰计分、中医证候积分及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6 min步行距离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且研究组的增加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H-FAB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心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LVEF、SV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研究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2组患者的LVEDD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心气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鉴定输液致血流感染死亡1例
编辑人员丨2024/7/6
1 案 例1.1 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江某,女,60岁,因"手麻"于某年11月3日至5日前往某无证经营的个体诊所接受治疗,其中3日外敷中草药,4日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5日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1月5日15:00左右,江某在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时突发寒战,诊所医生立即停止输液并予肌内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未予其他处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蜘蛛网"模式辨析艾迪注射液抗肿瘤和心脏毒性保护作用的质量标志物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在肿瘤治疗中,中药制剂发挥减毒和抗肿瘤作用的地位同等重要.国内外尚无综合"辨识"多种治疗作用中药制剂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报道.因此笔者以艾迪注射液(Aidi Injection,AD)为例,基于"蜘蛛网"模式综合辨识AD抗肿瘤作用和心脏保护作用的质量标志物.首先基于可测性原则,对方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再对方中含量较高且可定量测定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作为可测性评价指标;基于稳定性原则,考察光照和温度因素对AD各成分含量的影响,作为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基于配伍原则,依据其原药材在复方中的君、臣、佐、使配伍规律归属化合物;基于有效性原则,评价候选质量标志物的抗肿瘤、抗血管生成活性及其分别协同阿霉素(doxorubicin,DOX)抗肿瘤、抗血管生成和降低心肌毒性的活性,作为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建立"配伍-含量-稳定性-抗肿瘤细胞活性-协同DOX抗肿瘤活性-抗血管生成活性-协同DOX抗血管生成活性"七维度蜘蛛网和"配伍-含量-稳定性-降低DOX心脏毒性作用"四维度蜘蛛网,综合辨析AD抗肿瘤和心脏毒性保护作用的质量标志物.结果筛选出12个成分作为AD的质量标志物,其中斑蝥素、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黄芪皂苷Ⅱ、隐绿原酸和人参皂苷Rg2为AD抗肿瘤的质量标志物,人参皂苷Rd、异嗪皮啶、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王二酸作为AD心脏毒性保护作用的质量标志物.综合辨识出的12个质量标志物可覆盖全方4味药材,兼顾抗肿瘤和心脏毒性保护作用.这为AD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辨识2种重要作用的中药制剂全面合理的质量标志物提供了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黄芪注射液和当归注射液辅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究黄芪注射液和当归注射液辅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2022年12 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16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 组,每组40 例.对照组予以VTD方案化疗,黄芪组予以黄芪注射液联合VTD方案,当归组予以当归注射液联合VTD方案,联合组予以黄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联合VTD方案.比较4 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游离轻链-κ(FLC-κ)、FLC-λ、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碱性磷酸酶(ALP)、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骨钙素(BGP)]水平.结果 联合组、黄芪组、当归组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提高率均高于对照组,感染、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变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2、4 个疗程后,4 组 IL-6、CRP、β2-MG、FLC-κ、FLC-λ、TPIN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黄芪组、当归组、对照组,黄芪组、当归组低于对照组(P<0.05);4 组ALP、BGP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黄芪组、当归组、对照组,黄芪组、当归组高于对照组(P<0.05);但黄芪组与当归组上述血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联合VT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功能及抗癌能力得以增强,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效果较为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炙黄芪-水蛭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究炙黄芪-水蛭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2 月—2023 年 2 月于本院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患者 11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阿加曲班注射液组(西药组)34 例、炙黄芪-水蛭组(中药组)36 例,以及联合组 40 例.西药组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中药组给予炙黄芪-水蛭;联合组给予炙黄芪-水蛭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mR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自身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检测脑血流阻力指数(RI)、舒张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mRS评分、RI、VEGF水平均低于西药组、中药组(P<0.05);Vd、Vs、Vm、NO水平高于西药组、中药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较高(P<0.01).[结论]经炙黄芪-水蛭、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治疗,其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水平降低,相关神经功能、血流情况及血管内皮损伤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UPLC-Q-TOF-MS的参芪扶正注射液主要成分鉴定及其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方法,鉴定参芪扶正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探究其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作用机制,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①参芪扶正注射液主要成分鉴定: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天然产物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明确参芪扶正注射液的主要成分.②网络药理学研究: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草药化合物蛋白质靶标数据库(HIT)、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PubChem)、化合物靶点预测平台(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本草组鉴数据库(HERB)获取参芪扶正注射液主要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综合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治疗靶点数据库(TTD)获得TNBC疾病潜在靶点,二者相结合得到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TNBC的潜在靶点;运用蛋白互作关系数据库(STRING)平台、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获得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TNBC的关键靶点;运用R语言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③动物实验验证:制备异种移植瘤乳腺癌小鼠模型,分为模型组与参芪扶正注射液低、中、高剂量(20、40、60 mL/kg)组,干预4周后取肿瘤组织,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磷酸化磷脂肌醇3激酶(p-PI3K)、磷脂肌醇3激酶(PI3K)、P-糖蛋白(P-gp)、乳腺癌耐药蛋白(ABCG2)表达情况,并对预测潜在靶点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①参芪扶正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党参炔苷、鸟苷、毛蕊异黄酮苷、壬二酸、黄芪甲苷、美迪紫檀苷等.②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参芪扶正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主要作用于肿瘤蛋白p53(TP53)、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己糖激酶2(HK2)、缺氧诱导因子1亚基α(HIF1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9)、ABCG2、ATP结合盒转运体B1(ABCB1)、原癌基因(MYC)等关键靶点,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缺氧诱导因子-1(HIF-1)、T细胞受体等信号通路.③动物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参芪扶正注射液降低了实验动物肿瘤组织中p-PI3K水平,抑制了P-gp和ABCG2的表达.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为党参炔苷、鸟苷、毛蕊异黄酮苷、壬二酸、黄芪甲苷、美迪紫檀苷等,其抗TNBC的作用机制与其通过调控PI3K信号通路和调节耐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